一种儿童使用撑颊吸唾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1482发布日期:2019-04-09 22:06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使用撑颊吸唾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医疗辅助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儿童使用撑颊吸唾管。



背景技术:

吸唾管作为一种常见的口腔医疗诊疗器具,能够及时清理患者口腔内的唾液和喷水,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口腔治疗或诊断时,患者口腔受器械刺激,分泌较多的唾液,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为了避免器械磨切产生高温对口腔造成损伤,会定时向口腔内喷水进行冷却牙体,通过吸唾管及时吸走口腔内的唾液和喷水,以保持操作视野清晰。

同时,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或治疗时,患者需要自己较长时间张开口腔,很容易造成面部肌肉疲劳,特别是针对儿童,不予配合,且由于上、下牙列反射性咬合并拢,导致医生视野范围狭小,不利于观察及操作。

由于目前的吸唾管是塑料制一次性吸唾管,其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医生不便独自完成操作,常常需要其他医护人员辅助,占用口腔空间,浪费人力资源、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童使用撑颊吸唾管,能够较好的针对现有吸唾管的不足进行改进,尤其是针对功能单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撑颊吸唾管能够方便的撑开颊侧黏膜,同时通过吸唾管方便的吸走患者口腔内的唾液及喷水,医生一人即可独自完成操作,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儿童使用撑颊吸唾管,所述撑颊吸唾管包括颊部撑开体和吸唾管;

所述吸唾管包括相对的进唾端和导流端,所述吸唾管的靠近所述进唾端设置有调节段;

所述颊部撑开体为弧形片状结构且包括固定部和撑开段,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调节段,所述撑开段朝向与所述进唾端延伸方向相同的第一方向延伸。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儿童使用撑颊吸唾管,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为圆环状结构,所述固定部的侧壁设置有锁紧件,所述固定部套设于所述调节段,通过所述锁紧件将所述吸唾管与所述颊部撑开体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环设体和第二环设体,所述第一环设体的凹陷侧和所述第二环设体的凹陷侧相对且围合成圆环结构;

所述第一环设体的远离所述撑开段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二环设体的远离所述撑开段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连接段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的第二通孔,所述锁紧件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后锁紧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段包括多个锁紧部,多个所述锁紧部沿所述吸唾管的轴向间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锁紧部为环状凹陷槽,所述固定部能够嵌设于所述凹陷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撑开段包括相对的大端和小端,所述小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小端的横截面形状和所述大端的横截面形状均为圆弧状结构,从所述小端向所述大端平滑过渡。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从所述小端向所述大端,其宽度尺寸逐渐增大;

所述撑开段的边缘倒圆角处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颊部撑开体的材质为树脂。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吸唾管为空心管体,所述空心管体内嵌设有导向金属丝。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吸唾管的所述进唾端设置有管帽,所述管帽扣合设置于所述进唾端且所述管帽上开设有多个吸唾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该撑颊吸唾管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在吸唾管的靠近进唾端设置有调节段,颊部撑开体可选择地设置在调节段的不同锁紧部,使医生根据患者的诊断部位来调节具体位置,从而使得口腔内的吸唾管的长度根据需要来调节;

该撑颊吸唾管中的颊部撑开体可以方便的撑开颊侧黏膜,通过吸唾管方便地吸走患者口腔内的唾液和喷水,医生独自就可以完成诊断操作,实用性强,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儿童使用撑颊吸唾管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儿童使用撑颊吸唾管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儿童使用撑颊吸唾管中吸唾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儿童使用撑颊吸唾管中颊部撑开体锁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儿童使用撑颊吸唾管中颊部撑开体解锁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撑颊吸唾管;10-颊部撑开体;103-固定部;1032-第一环设体;1034-第一连接段;1036-第二环设体;1038-第二连接段;104-第一通孔;105-第二通孔;106-撑开段;1063-小端;1065-大端;13-第一方向;14-锁紧件;16-吸唾管;162-调节段;163-锁紧部;164-进唾端;165-管帽;166-导流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其中图1—图5对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儿童使用撑颊吸唾管100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所示。该撑颊吸唾管100包括颊部撑开体10和吸唾管16,其中,颊部撑开体10和吸唾管16可拆卸连接。

吸唾管16的靠近进唾端164设置有调节段162,该调节段162用于和颊部撑开体10配合固定,当采用撑颊吸唾管100对患者口腔的牙齿进行诊断时,根据患牙位置的不同,吸唾管16放置的位置不同,即位于患者口腔内吸唾管16的长度尺寸不同。根据具体需要对颊部撑开体10的设置位置进行调节。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撑颊吸唾管100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2所示。颊部撑开体10为圆弧薄片结构且固定设置在吸唾管16的靠近进唾端164的一端,颊部撑开体10与吸唾管16固定连接后,颊部撑开体10的开口端朝向进唾端164的延伸方式设置,即从调节段162向进唾端164,颊部撑开体10与吸唾管16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下面对该撑颊吸唾管100的各个部件的具体结构和相互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撑颊吸唾管100中吸唾管16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3所示。

吸唾管16包括相对的进唾端164和导流端166,该吸唾管16的靠近进唾端164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段162,调节段162用于固定设置颊部撑开体10,使得该撑颊吸唾管100在使用时,吸唾管16设置于患牙处,颊部撑开体10设置于患牙一侧的脸颊部,吸唾管16方便地将患者口腔内的唾液和喷水吸走,颊部撑开体10方便地将颊侧黏膜撑开,利于医生诊断操作。

具体的,吸唾管16是由PVC聚氯乙烯注塑成型,具有一定的强度,该吸唾管16为空心管体,一端为放入患者口腔内的进唾端164,另一端为与治疗台的抽吸装置连接的导流端166。

为了使该吸唾管16能够根据折弯需求进行导向折弯,在该空心管体内嵌设有导向金属丝,该导向金属丝具有一定的塑形,可以根据导向方向或折弯方向进行折弯,折弯后使得吸唾管16能够保持弯曲或直管的状态,方便连接或导流,操作方便。

具体的,吸唾管16的进唾端164设置有管帽165,该管帽165开设有多个吸唾孔,吸唾孔的数量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大,以免影响抽吸装置的吸唾效果。该管帽165扣合设置于进唾端164,其中,管帽165可以与进唾端164一体成型,也可以可拆卸连接,具体连接方式不限,由于该撑颊吸唾管100是一次性医疗用品,故,在本实施例中,管帽165和进唾端164一体成型设置。

靠近吸唾端的调节段162包括有多个锁紧部163,多个锁紧部163沿吸唾管16的轴向间隔设置,每个锁紧部163的结构尺寸相同,用于使颊部撑开体10根据需求选择性的安装于其中一个锁紧部163。

具体的,锁紧部163为环状凹陷槽结构,即在吸唾管16的周向开设环状凹槽,固定部103正好嵌设于该环状凹槽内,所以,固定部103的宽度尺寸略小于环状凹陷槽的宽度尺寸,固定部103围合成环状时,其内径正好与环状凹陷槽相匹配。通过固定部103上的锁紧件14来将固定部103锁紧,从而使得颊部撑开体10与吸唾管16固定连接。

当吸唾管16的进唾端164需要诊断其他位置的患牙时,将锁紧件14松开,调整颊部撑开体10的位置,将颊部撑开体10设置于调节段162的其他合适位置处,重新锁紧固定。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撑颊吸唾管100中颊部撑开体10锁紧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撑颊吸唾管100中颊部撑开体10解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4和图5所示。

该颊部撑开体10为弧形片状结构,颊部撑开体10包括固定连接的固定部103和撑开段106,这里的固定连接是指一体成型,可以理解的是,固定部103和撑开段106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连接为一体,其中,撑开段106与颊部配合,用于较好撑开颊侧黏膜,固定部103用于和吸唾管16固定连接。

其中,固定部103设置于吸唾管16的调节段162,撑开段106朝第一方向13延伸,这里的第一方向13与进唾端164的延伸方向相同,即当吸唾管16为圆柱状态时,从导流端166指向进唾端164的方向为第一方向13。

固定部103为圆环状结构,固定部103与撑开段106一体成型,固定部103包括第一环设体1032和第二环设体1036,其中,第一环设体1032为半圆环状,第二环设体1036为半圆环状,第一环设体1032的凹陷侧和第二环设体1036的凹陷侧相对,共同围合成圆环结构。

第一环设体1032的远离撑开段106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段1034,第二环设体1036的远离撑开段10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段1038,其中,第一连接段1034和第二连接段1038平行设置,可选的,第一连接段1034与第二连接段1038之间具有间隙,在第一连接段1034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04,在第二连接段1038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05,其中,第一通孔104和第二通孔105同轴设置。

该颊部撑开体10还包括锁紧件14,锁紧件14为相互配合的锁紧螺栓和螺母。在设置时,将颊部撑开体10的固定部103套设于吸唾管16的调节段162,即第一环设体1032和第二环设体1036套设于调节段162的凹陷槽内,将锁紧件14的锁紧螺栓依次从第一通孔104和第二通孔105中穿过,螺母与锁紧螺栓拧紧,使第一环设体1032和第二环设体1036套设于凹陷槽内固定,从而将颊部撑开体10与吸唾管16固定连接。

撑开段106包括相对的小端1063和大端1065,大端1065的宽度尺寸大于小端1063的宽度尺寸,且小端1063的横截面形状与大端1065的横截面形状均为圆弧状结构,小端1063与固定部103连接,大端1065沿第一方向13延伸,由于该撑开段106是设置在口腔内且为了撑开颊侧黏膜,故从小端1063向大端1065平滑过渡。

可选的,撑开段106的边缘均倒圆角处理,使其不易对患者口腔造成伤害。当对患者具有患牙一侧进行吸唾处理时,颊部撑开体10位于和患牙同一侧的颊侧。在本实施例中,颊部撑开体10的材质为树脂。可以理解的是,颊部撑开体10的材质可以为PVC聚氯乙烯注塑成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撑颊吸唾管100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一、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针对现有吸唾管的不足进行改进,不仅可以较好的对患者的唾液或喷水进行清理,也可以撑开患牙侧的颊侧黏膜,利于医生诊断治疗。

二、通过该撑颊吸唾管100将患者的颊侧黏膜撑开,有利于医生的视野范围清晰,方便医生观察及操作。

三、医生独自即可完成诊断治疗,不需要其他医护人员辅助,节省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四、该撑颊吸唾管100是采用塑料类材料制成,成本较低,一次性使用,安全卫生。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