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雾化麻醉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6296发布日期:2019-04-20 03:20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临床雾化麻醉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临床雾化麻醉器。



背景技术:

雾化器是将试液雾化,主要用于治疗各种上下呼吸系统疾病,药物通过呼吸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沉积,从而达到无痛、迅速有效治疗的目的;现有的临床雾化麻醉器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对于临床治疗现场来说,各种仪器的线缆和软管全都放在一起,对现场环境造成负担,具有一定的不便,其次,对于与病人直接接触的呼吸面罩,需要单独拆下消毒清洗,不利于人们的使用,还有,部件之间螺丝形式的连接,在拆装时比较浪费时间,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临床雾化麻醉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临床雾化麻醉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临床雾化麻醉器,包括横管,所述横管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雾化机构,所述雾化机构的下端设置有麻醉剂存储罐,所述麻醉剂存储罐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输入管,所述输入管的一端设置有输氧软管,所述麻醉剂存储罐的下端设置有湿滑水罐,所述横管的一端设置有输出管,所述输出管的一端设置有面罩,所述面罩的中部外表面设置有换气孔,所述换气孔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带,所述输氧软管的外表面设置有收管筒,所述收管筒的中部内表面设置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一端设置有摇杆,所述面罩的内表面设置有内罩,所述内罩的内表面设置有固定扣,所述面罩的两侧外表面均设置有活动扣,所述内罩的上端设置有卡钩,所述输出管的外表面设置有按压块,所述按压块的中部内表面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外表面设置有复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中心轴的两端外表面均设置有齿轮,所述中心轴的一端外表面通过通过齿轮与摇杆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摇杆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螺纹。

优选的,所述面罩的外表面通过卡钩与内罩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卡钩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一号固定螺丝,一号固定螺丝的数量为若干组。

优选的,所述面罩的一侧外表面通过支撑柱与输出管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二号固定螺丝,二号固定螺丝的数量为若干组。

优选的,所述固定带的两端均设置有三号固定螺丝,三号固定螺丝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固定带的外表面通过三号固定螺丝与面罩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雾化机构的下端外表面通过麻醉剂存储罐与湿滑水罐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一种临床雾化麻醉器,通过设置的收管筒,能够在使用时将多余的氧气管收回筒内,避免多余软管对现场造成的负担,提高了现场环境的使用率,具有一定的便利,通过设置的分离式内罩,能够在对面罩清洗时将内罩直接拿出,避免清洗消毒不到位使病患的交叉感染,有利于人们的使用,按压式固定扣的设置,可以避免传统螺丝结构连接方式的复杂操作,大大降低了临床现场操作的时间,有利于人们使用,整个临床雾化麻醉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临床雾化麻醉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临床雾化麻醉器的局部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临床雾化麻醉器的图2中A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临床雾化麻醉器的图2中B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临床雾化麻醉器的图2中C的放大图。

图中:1、固定带;2、换气孔;3、输出管;4、横管;5、输入管;6、面罩;7、雾化机构;8、湿滑水罐;9、麻醉剂存储罐;10、输氧软管;11、收管筒;12、中心轴;13、摇杆;14、内罩;15、卡钩;16、活动扣;17、固定扣;18、按压块;19、支撑柱;20、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5所示,一种临床雾化麻醉器,包括横管4,横管4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雾化机构7,雾化机构7的下端设置有麻醉剂存储罐9,麻醉剂存储罐9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输入管5,输入管5的一端设置有输氧软管10,麻醉剂存储罐9的下端设置有湿滑水罐8,横管4的一端设置有输出管3,输出管3的一端设置有面罩6,面罩6的中部外表面设置有换气孔2,换气孔2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带1,输氧软管10的外表面设置有收管筒11,收管筒11的中部内表面设置有中心轴12,中心轴12的一端设置有摇杆13,面罩6的内表面设置有内罩14,内罩14的内表面设置有固定扣17,面罩6的两侧外表面均设置有活动扣16,内罩14的上端设置有卡钩15,输出管3的外表面设置有按压块18,按压块18的中部内表面设置有支撑柱19,支撑柱19的外表面设置有复位弹簧20。

中心轴12的两端外表面均设置有齿轮,中心轴12的一端外表面通过通过齿轮与摇杆13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摇杆13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螺纹,有利于使用者使用;面罩6的外表面通过卡钩15与内罩14的内表面活动连接,卡钩15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一号固定螺丝,一号固定螺丝的数量为若干组,有利于面罩6的整体稳定;面罩6的一侧外表面通过支撑柱19与输出管3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支撑柱19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二号固定螺丝,二号固定螺丝的数量为若干组;固定带1的两端均设置有三号固定螺丝,三号固定螺丝的数量为若干组,固定带1的外表面通过三号固定螺丝与面罩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雾化机构7的下端外表面通过麻醉剂存储罐9与湿滑水罐8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利于氧气和麻醉剂的混合传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临床雾化麻醉器,在使用时,我们先将面罩6对准病人的面部,然后将固定带1套在病患的头部进行固定,放置面罩6脱落,接着将按比例调好的麻醉剂放入麻醉剂存储罐9,然后将输氧软管10接在氧气瓶进行供氧,接着从输氧软管10进入的氧气会通过湿滑水罐8,湿滑水罐8内提前准备好的蒸馏水会对氧气进行湿润,避免病患吸入过于干燥的氧气,接着氧气与麻醉剂存储罐9中的麻醉剂一起通过雾化机构7,然后经输出管3与横管4到达面罩6,最后有病患吸入,在医护人员将供养软管调整为合适的长度后,可以通过摇动摇杆13,然后带动中心轴12将输入管5收回收管筒11中,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软管乱放带来的安全隐患,在对面罩6进行消毒清洗时,只需要将卡钩15打开然后把内罩14直接拿出即可,这样就不需要对整个面罩6进行清洗,不仅可以放置病患的交叉感染,还可以降低工作负担,在需要对所有连接管进行消毒清洗时,只需要将输出管3上的按压块18按一下,然后复位弹簧20就可以将支撑柱19带起,这样就可以直接将两个连接的部件分开,需要组装时按照相同的办法再按一下就可以了,降低了传统螺丝结构连接的复杂性,整个操作简单快捷,较为实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