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式腋窝干燥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5256发布日期:2019-05-31 21:39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主动式腋窝干燥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主动式腋窝干燥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放射治疗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现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中晚期肿瘤患者的治疗。由于医用射线对正常皮肤黏膜直接损伤和电离辐射的双重作用,基底层干细胞的 DNA受到射线破坏,细胞再生受阻,尤其是皮肤较薄、易受摩擦、汗腺丰富、易受排泄物刺激的部位,如腋窝、会阴、腹股沟等,对放射线耐受性差,随着照射剂量的不断增加,局部皮肤反应程度加重,表现为受照射部位皮肤发红、瘙痒、色素沉着、变厚粗糙、毛孔粗黑、湿性脱皮,严重时可出现水疱,继之破溃、糜烂,严重者被迫中断放疗,这样既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又影响放疗效果。特别是在气候炎热的夏季,由于腋下易出汗,汗液刺激皮肤,增加放射线的辐射作用,经放射线照射后易损性高。此外腋窝处皮肤因无法支撑使得极易受到摩擦,加重皮肤受损程度,不利于创面的愈合。因此加强受损皮肤的暴露通风,有利于受损皮肤的观察和护理,有利于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照射也需要暴露通风,但由于照射部位的特殊性,暴露照射也严重影响患者的自尊。

另外,病人长期卧床之后容易出现肌肉萎缩、皮下脂肪减少、皮肤松弛,上肢活动减少,腋下皮肤容易粘连,同时腋下出汗多,汗液刺激皮肤,并发皮肤潮红、湿疹、感染、破溃、压疮,容易对于病人病情加重,增加病人的治疗项目及治疗费用,延长了住院时间及治疗时间。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新型的腋窝干燥支撑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主动式腋窝干燥支撑装置,方便对腋窝进行干燥支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主动式腋窝干燥支撑装置,主要包括从外之内依次布置的无纺布层、透气吸水层、通风区;

所述透气吸水层半包裹所述通风区外部,其内部轴向布置有若干个横向通风管,横向通风管的外部填充有吸水海绵,透气吸水层的内表面布置有加温导丝;

所述通风区的中部安装有涡轮风扇,涡轮风扇的上部为进气主管道、下部为排气主管道、两侧为电池仓,排气主管道的出口与设置在无纺布层的排气孔位置对应;

所述透气吸水层与通风区外表面的间隔区形成进风区,顶部与进气主管道连通、底部与通风区的外部密封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透气吸水层的顶部以拱形支撑架作为支架,使透气吸水层的结构稳固,内表面及外表面均设置有一层第一透水膜,便于透过水及水汽,内部轴向设置有若干个疏松吸水海绵透气管,相邻两个疏松吸水海绵透气管之间布置有至少一个横向通风管,所述横向通风管与疏松吸水海绵透气管的周围填充有亲水性高分子吸水海绵,能够大量吸收无纺布层的水及水汽,以保持无纺布层表面的清爽干燥。

进一步的,所述疏松吸水海绵透气管的横断面呈沙漏型,使相邻两个疏松吸水海绵透气管之间形成一个透气通道,疏松吸水海绵不仅可以作为透气吸水层的支撑结构,而且能够增加通气量,主动排出部分水汽。

进一步的,所述拱形支撑架为透气亲肤水胶体材料,增加使用者的舒适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横向通风管包括位于透气吸水层前端的横向进风管、位于透气吸水层后端的横向出风管,使透气吸水层内形成空气对流。

进一步的,每个横向通风管的直径根据透气吸水层的厚度而定,且外表面密布有微小透气孔,可以透水,空气流通好。所述透气吸水层的厚度从上至下逐渐增大,因而横向通风管的直径从上至下逐渐增大。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区的底部设置一层第二透水膜与通风区的外部密封连接,所述进风区的下部、透气吸水层的下部、通风区下部的外表面与无纺布层下部的内表面形成排水通道。进风区通过第二透水膜渗出所述透气吸水层排出的多余水分,经过排水通道通过排气孔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池仓内置电池,所述电池为涡轮风扇及加温导丝供电。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无纺布层为可更换层,增加使用者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直接放置于腋窝下,不仅起到支撑作用,而且打开涡轮风扇即可方便地对腋窝下进行排汗干燥,在患者日常活动时,将腋窝处皮肤充分展开,加强受损皮肤的暴露通风,极大地减小了汗液的浸渍和局部皮肤的摩擦,避免受损处皮肤进一步加重,有利于受损皮肤的观察和护理,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度,有利于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

(2)通过在通风区内设置涡轮风扇,显著提高了干燥支撑装置的通气量;无纺布层不仅可以增加皮肤接触面的舒适程度,而且能够传递水分至透气吸水层;透气吸水层内置吸水海绵能够大量吸收水及水汽,主动排出部分水汽,横向通风管与外界相通,形成空气对流被动排出部分水汽,加温导丝加速水分通过横向通风管及吸水海绵排出;水汽通过进风区、进气主管道,由涡轮风扇带动空气流动进而由排气主管道排出,通风区内的涡轮风扇增大了空气对流,从而实现主动式蒸发干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动式腋窝干燥支撑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纵切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主动式腋窝干燥支撑装置去除无纺布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无纺布层,2、透气吸水层,21、拱形支撑架,22、疏松吸水海绵透气管,23、横向通风管,231、横向进风管,232、横向出风管,24、亲水性高分子吸水海绵,25、第一透水膜,3、通风区,4、排气孔,5、涡轮风扇,6、进气主管道,7、排气主管道,8、电池仓,9、进风区,10、第二透水膜,11、排水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主动式腋窝干燥支撑装置,主要包括从外至内依次布置的无纺布层1、透气吸水层2、通风区3。所述干燥支撑装置纵切面的形状为不规则橄榄球形,中心横切面位于下部。

所述干燥支撑装置的表面覆盖有无纺布,主要用于皮肤接触。无纺布层1不仅可以增加皮肤接触面的舒适程度,而且能够传递水分至透气吸水层2,同时可以随时更换。所述无纺布层1的底端开口,作为所述干燥支撑装置的排气孔4。

所述通风区3的纵切面呈如图1所示的不规则橄榄球形状,中部安装有涡轮风扇5,涡轮风扇5的上部为进气主管道6、下部为排气主管道7、两侧为电池仓8,电池仓8 内置电池,排气主管道7的出口与排气孔4位置对应。为方便涡轮风扇5和电池仓8 的安装,所述通风区横切面的上部呈长方形,下部呈半椭圆形。

按照所述通风区3的形状,所述透气吸水层2半包裹在所述通风区3长方形上部的外部,顶部以拱形支撑架21作为支架,使透气吸水层2的结构稳固,优选的,所述拱形支撑架21为透气亲肤水胶体材料,增加使用者的舒适度。

所述透气吸水层2内部轴向设置有若干个疏松吸水海绵透气管22,所述疏松吸水海绵透气管22的横断面呈沙漏型,使相邻两个疏松吸水海绵透气管22之间形成一个透气通道,疏松吸水海绵不仅可以作为透气吸水层2的支撑结构,而且能够增加通气量,主动排出部分水汽。

为进一步增加空气流通,相邻两个疏松吸水海绵透气管22之间布置有两个横向通风管23,所述横向通风管23与疏松吸水海绵透气管22的周围填充有亲水性高分子吸水海绵24,能够大量吸收无纺布层1的水及水汽,以保持无纺布层1表面的清爽干燥。结合图2,所述横向通风管23包括位于透气吸水层2前端的横向进风管231、位于透气吸水层2后端的横向出风管232,每个横向通风管23的直径根据透气吸水层2的厚度而定,且其外表面密布有微小透气孔(图中未示出),可以透水,空气流通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气吸水层2的厚度从上至下逐渐增大,因而横向通风管23的直径从上至下逐渐增大,通过横向进风管231、横向出风管232与外界相通,形成空气对流带走透气吸水层2的部分水汽。优选的,所述横向通风管23采用低密度高弹性海绵模具压制成管型,不仅能够作为通风干燥的导湿管道,而且可作为整个干燥支撑装置的辅助支撑结构。

在所述透气吸水层2的内表面及外表面均设置有一层第一透水膜25,不仅用于分隔透气吸水层2与无纺布层1、通风区3,而且能够透过水及水汽,防止水及水汽返回透气吸水层2。另外,在内表面纵向排列有加温导丝(图中未示出),电池仓8内的电池为涡轮风扇5及加温导丝供电。通过加温导丝将疏松吸水海绵透气管22及亲水性高分子吸水海绵24加温,加速水分通过横向通风管23及吸水海绵24排出。

所述透气吸水层2与通风区3外表面的间隔区形成进风区9,进风区9的顶部与进气主管道6连通、底部设置一层第二透水膜10与通风区3的外部密封连接,所述进风区9的下部、透气吸水层2的下部、通风区3下部的外表面与无纺布层1下部的内表面形成排水通道11。进风区9通过第二透水膜10渗出所述透气吸水层2排出的多余水分,经过排水通道11通过排气孔4排出。

使用时,打开涡轮风扇5,主动为整个装置提供空气流通。无纺布层1上的水或水汽被透气吸水层2的疏松吸水海绵透气管22及亲水性高分子吸水海绵24吸收,一部分水汽通过横向通风管23被动式排出,另一部分水汽通过第一透水膜25排入进风区9,水汽通过进风区9、进气主管道6,由涡轮风扇5带动空气流动进而由排气主管道7、排气孔4排出,通风区3内的涡轮风扇5增大了空气对流,从而实现主动式蒸发干燥。另外加温导丝的加温也加速透气吸水层2的水分蒸发。

为便于将装置固定在腋窝下,所述干燥支撑装置在无纺布层1外设置有肩部固定件 (图中未示出),肩部固定件可采用臂带、系带等。

本实用新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直接放置于腋窝下,打开涡轮风扇即可方便地对腋窝下进行排汗干燥,在患者日常活动时,将腋窝处皮肤充分展开,加强受损皮肤的暴露通风,极大地减小了汗液的浸渍和局部皮肤的摩擦,避免受损处皮肤进一步加重,有利于受损皮肤的观察和护理,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度,有利于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