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护理包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5331发布日期:2019-04-16 23:09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骨科护理包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装置,具体是骨科护理包扎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院大大小小的科室当中,骨科是医院中最常见的科室之一,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发展,骨科的医疗技术有了很大的进展,在骨科科室中,经常看见医护人员替患者包扎伤口,而传统的骨科包扎伤口,大多数全靠医护人员来人力完成,不仅费时费力效率低,而且患者在包扎过程中也要承受很多生理上的疼痛,容易造成二次受伤,目前许多医院使用的骨科包扎装置结构比较单一,不能清洗、消毒、包扎一起完成,无法满足于越来越高的骨科护理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骨科护理包扎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骨科护理包扎装置,包括底座、第一支撑杆、一号纱布卷、照明灯、支撑网、污液收集池、固定带、垃圾箱、控制开关、座椅、椅靠、刀片和微型水泵,所述底座的底部均匀安装有四个滑轮座,滑轮座下端分别安装有滑轮,滑轮座和滑轮之间通过销轴连接,底座的左侧上方安装有座椅杆,座椅杆与底座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座椅杆的上端安装有座椅,第一连接轴上设置有旋转钮,椅靠的上方安装有头枕,座椅的两侧安装有第二支撑杆;所述底座中间的左侧安装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上方分别安装有一号纱布卷、二号纱布卷、一号绷带卷、二号绷带卷,每层纱布卷和绷带卷之间通过隔板进行隔开,第一支撑杆的顶端安装有第三支撑杆,第三支撑杆的右端下方安装有照明灯,底座中间的右侧安装有垃圾箱,垃圾箱的正面设置有投入口,垃圾箱的上方安装有消毒箱,消毒箱的正面安装有加入口,加入口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盖,消毒箱的底部安装有微型水泵,微型水泵上连接有导管,导管的上端安装有喷头,喷头上设置有喷孔,消毒箱的上方安装有蓄电池,蓄电池的正面设置有控制开关,蓄电池、控制开关和微型水泵之间电连接,为现有技术,底座中间的中部安装有第四支撑杆,第四支撑杆的上方安装有第二连接轴,固定座内设置有固定带,靠近消毒箱的第二连接轴上设置有插口,支撑网的下方安装有污液收集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座椅的上方安装有皮垫,座椅的左端安装有椅靠,座椅与椅靠之间通过第一连接轴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方安装有手臂固定座,手臂固定座的内壁设置有海绵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隔板的侧面安装有竖杆,竖杆上均匀安装有四个刀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连接轴之间通过支撑网连接,靠近第一支撑杆的第二连接轴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消毒箱和喷头,能够对伤口进行冲洗和清理,设置了照明灯,使医护人员处理伤口时看的更加清晰,设置了污液收集池,能够对清洗过后的消毒液进行收集,设置了密封盖,防止外界细菌污染消毒液,设置了滑轮,使该装置移动起来更加方便,省时省力,设置了旋转钮,能够根据不同需求使患者坐立或者躺着,更加的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骨科护理包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骨科护理包扎装置中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骨科护理包扎装置中纱布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骨科护理包扎装置中支撑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骨科护理包扎装置中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滑轮;3、滑轮座;4、销轴;5、第一支撑杆;6、一号纱布卷;7、二号纱布卷;8、一号绷带卷;9、二号绷带卷;10、隔板;11、第三支撑杆;12、照明灯;13、支撑网;14、污液收集池;15、第四支撑杆;16、第二连接轴;17、固定带;18、固定座;19、插口;20、垃圾箱;21、消毒箱;22、加入口;23、密封盖;24、蓄电池;25、控制开关;26、导管;27、喷头;28、喷孔;29、投入口;30、座椅杆;31、座椅;32、第一连接轴;33、旋转钮;34、皮垫;35、第二支撑杆;36、手臂固定座;37、椅靠;38、头枕;39、竖杆;40、刀片;41、海绵垫;42、微型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5,骨科护理包扎装置,包括底座1、第一支撑杆5、一号纱布卷6、照明灯12、支撑网13、污液收集池14、固定带17、垃圾箱20、控制开关25、座椅31、椅靠37、刀片40和微型水泵41;所述底座1的底部均匀安装有四个滑轮座3,滑轮座3下端分别安装有滑轮2,滑轮座3和滑轮2之间通过销轴4连接,通过设置滑轮2,能够更容易移动该装置,底座1的左侧上方安装有座椅杆30,座椅杆30与底座1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座椅杆30的上端安装有座椅31,座椅31的上方安装有皮垫34,通过设置皮垫34,使患者坐着更加舒适,座椅31的左端安装有椅靠37,座椅31与椅靠37之间通过第一连接轴32连接,第一连接轴32上设置有旋转钮33,通过设置旋转钮33,能够调节椅靠37的高度,能够使患者坐立或者躺下,方便包扎,椅靠37的上方安装有头枕38,座椅31的两侧安装有第二支撑杆35,第二支撑杆35的上方安装有手臂固定座36,手臂固定座36的内壁设置有海绵垫41,通过设置海绵垫41,能够防止手臂与手臂固定座36之间摩擦,造成二次伤害;所述底座1中间的左侧安装有第一支撑杆5,第一支撑杆5的上方分别安装有一号纱布卷6、二号纱布卷7、一号绷带卷8、二号绷带卷9,通过设置不同宽度的纱布卷和绷带卷,使包扎的时候有更多的选择,更加合理的使用资源,每层纱布卷和绷带卷之间通过隔板10进行隔开,隔板10的侧面安装有竖杆39,竖杆39上均匀安装有四个刀片40,通过设置刀片40,方便切断纱布卷和绷带,第一支撑杆5的顶端安装有第三支撑杆11,第三支撑杆11的右端下方安装有照明灯12,通过设置照明灯12,能够使医护人员清洗和包扎伤口的时候看的更清楚,底座1中间的右侧安装有垃圾箱20,垃圾箱20的正面设置有投入口29,通过设置垃圾箱20,能够将包扎伤口使用过后的消毒棉和更换的纱布丢进垃圾箱20,进行统一的处理,更加环保,垃圾箱20的上方安装有消毒箱21,消毒箱21的正面安装有加入口22,加入口22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盖23,通过设置密封盖23,能够防止外界细菌的进入污染消毒液,消毒箱21的底部安装有微型水泵42,微型水泵42上连接有导管26,导管26的上端安装有喷头27,喷头27上设置有喷孔28,消毒箱21的上方安装有蓄电池24,蓄电池24的正面设置有控制开关25,蓄电池24、控制开关25和微型水泵42之间电连接,为现有技术,底座1中间的中部安装有第四支撑杆15,第四支撑杆15的上方安装有第二连接轴16,第二连接轴16之间通过支撑网13连接,靠近第一支撑杆5的第二连接轴16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座18,固定座18内设置有固定带17,靠近消毒箱21的第二连接轴16上设置有插口19,通过设置固定带17,能够对患者的肢体进行固定,防止包扎过程中肢体扭动使骨头受伤,支撑网13的下方安装有污液收集池14,通过设置污液收集池14,能够对消毒过程中,冲洗伤口的消毒液进行收集;使用过程中,让患者坐在座椅31上,根据需要通过调节旋转钮33调节椅靠37的高度,将患者手臂放在手臂固定座36上,将患者腿部放到支撑网13上,并使用固定带17对腿部进行固定,将喷头27对准伤口处,通过控制开关25使微型水泵42工作,使消毒液从喷孔28喷出,对伤口进行消毒清洗处理,再使用一号纱布卷6、二号纱布卷7、一号绷带卷8、二号绷带卷9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包扎。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