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进行湿化和应对气管切开患者喷痰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8644发布日期:2019-04-13 01:01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进行湿化和应对气管切开患者喷痰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可进行湿化和应对气管切开患者喷痰的装置。



背景技术:

气管切开术后人工气道失去湿化功能,容易产生气道阻塞、肺不张和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常采用下列方法湿化:(1)间歇湿化,湿化液每次吸痰后缓慢注入气管2-5ml,对患者造成强裂刺激;或间断使用蒸汽吸入器、雾化器做湿化;护理工作大,且难以保证湿化效果;(2)持续湿化法,以输液方式将湿化液通过头皮针缓慢滴入气管内,当患者咳嗽时,易将湿化管咳出,造成污染且咳嗽时痰液喷出,造成环境污染,以及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进行湿化和应对气管切开患者喷痰的装置,该装置能减轻湿化液对患者的刺激,保护患者免受环境污染;减少患者喷痰造成的环境污染及危害工作人员健康;减轻护理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进行湿化和应对气管切开患者喷痰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箱体和三通管,箱体的一侧设有盖子,盖子上有气体出入窗,箱体内为实体,箱体中间设有气管内洞,箱体下部呈中间弧形,箱体与盖子对应外缘位置设有环扣,箱体两侧设有气体出入窗,气体出入窗通过管道与气管内洞连接,箱体上表面气管内洞上设有纱布,三通管一端插入气管内洞入,三通管另一端连接有湿化液体管和氧气管,箱体的两侧还设有系带,系带可以固定在患者颈部上。

箱体内设有通管,通管位置与气管内洞平行,三通管通过通管从下部进入箱体再从箱体上部进入气管内洞。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对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湿化简单、方便;可应对患者痰液喷出,减少院内感染与交叉感染发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进行湿化和应对气管切开患者喷痰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可进行湿化和应对气管切开患者喷痰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箱体和三通管7,箱体的一侧设有盖子1,盖子1上有气体出入窗2,箱体内为实体,箱体中间设有气管内洞6,箱体下部呈中间弧形,箱体与盖子对应外缘位置设有环扣4,箱体两侧设有气体出入窗2,气体出入窗2通过管道与气管内洞6连接,箱体上表面气管内洞6上设有纱布3,三通管7一端插入气管内洞入,三通管7另一端连接有湿化液体管8和氧气管9,箱体的两侧还设有系带5,系带5可以固定在患者颈部上。

箱体内设有通管,通管位置与气管内洞6平行,三通管7通过通管从下部进入箱体再从箱体上部进入气管内洞6。三通管插入气管内洞可以直接从上部插入,也可以选择从箱体下部经通管再插入气管内洞6。

改良三通管:输氧管与湿化管并联突入管腔,减少液流阻力,液滴易被氧流驱动成雾,对患者无刺激;湿化管固定,免于被污染,罩杯与内置纱布,能减少外周环境对人工气道污染降低肺部感染机率;采用半封闭式设计,避免患者喷痰造成环境污染及危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对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湿化简单、方便;可应对患者痰液喷出,减少院内感染与交叉感染发生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