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监护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89669发布日期:2019-09-17 20:24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持监护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属于医疗监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持监护仪。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医疗监护仪层出不穷,为检测人体的各项身体机能参数提供了便利,例如,血糖仪、血压仪、血脂仪等。现有的生理参数测量装置通常体积较大,且需要医护人员辅助观察测量数据才能完成数据采集,医护人员需要时刻要关注的信息较多,容易在观察过程中被外界信息干扰,从而引入人为误差,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并且容易引起医护人员疲劳,造成测量误差加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持监护仪,旨在解决现有的生理参数测量装置通常体积较大,且需要医护人员辅助观察测量数据才能完成数据采集,医护人员需要时刻要关注的信息较多,容易在观察过程中被外界信息干扰,从而引入人为误差,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并且容易引起医护人员疲劳,造成测量误差加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持监护仪,其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显示屏、中央处理器、报警器和电源;

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受控端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的显示控制端连接,所述报警器的报警受控端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的报警控制端连接,所述电源的供电端与所述显示屏的受电端、所述中央处理器的受电端和所述报警器的受电端连接;

所述手持监护仪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生理参数采集装置,所述生理参数测量装置的数据输出端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的供电端还与所述生理参数测量装置的受电端连接;

或者,所述手持监护仪外接生理参数测量装置且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通信模块,所述生理参数测量装置包括第二通信模块;

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的受电端与所述电源的供电端连接,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二通信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的数据输出端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的数据输入端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理参数测量装置包括加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计数器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持监护仪外接生理参数测量装置时,所述生理参数测量装置还包括运算器、计时器和外置电源;

所述运算器的数据输入端与所述计时器的数据输出端连接,所述运算器的数据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的受电端、所述运算器的受电端和所述计时器的受电端与所述外置电源的供电端连接;

所述生理参数测量装置包括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时,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的数据输出端与所述运算器的数据输入端和所述计时器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的受电端与所述外置电源的供电端连接;

所述生理参数测量装置包括所述温度传感器时,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数据输出端与所述运算器的数据输入端和所述计时器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受电端与所述外置电源的供电端连接;

所述生理参数测量装置包括所述计数器时,所述计数器的数据输出端与所述运算器的数据输入端和所述计时器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计数器的受电端与所述外置电源的供电端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持监护仪外接生理参数测量装置时,所述生理参数测量装置还包括外置电源,所述中央处理器还包括运算器和计时器;

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的受电端与所述外置电源的供电端连接,所述运算器的数据输入端与所述计时器的数据输出端连接;

所述生理参数测量装置包括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时,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的数据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的受电端与所述外置电源的供电端连接;

所述生理参数测量装置包括所述温度传感器时,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数据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受电端与所述外置电源的供电端连接;

所述生理参数测量装置包括所述计数器时,所述计数器的数据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计数器的受电端与所述外置电源的供电端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持监护仪包括生理参数测量装置时,所述中央处理器包括运算器和计时器;

所述运算器的数据输入端与所述计时器的数据输出端连接;

所述生理参数测量装置包括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时,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的数据输出端与所述运算器的数据输入端和所述计时器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的受电端与所述电源的供电端连接;

所述生理参数测量装置包括所述温度传感器时,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数据输出端与所述运算器的数据输入端和所述计时器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受电端与所述电源的供电端连接;

所述生理参数测量装置包括所述计数器时,所述计数器的数据输出端与所述运算器的数据输入端和所述计时器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计数器的受电端与所述电源的供电端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数器为触控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设备包括触摸屏和按键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触控设备包括触控屏时,所述触控屏和所述显示屏相互独立设置或共同构成触控显示屏。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生理参数采集装置,所述生理参数采集装置的数据输出端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生理参数采集装置的受电端与所述电源的电源端连接;

所述生理参数采集装置包括血氧传感器、脉搏传感器、血压传感器和体温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电路板,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报警器和所述电源集成设置于所述控制电路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所述通信模块为有线通信接口或无线通信模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包括内置的显示屏、中央处理器、报警器和电源以及内置或外置的生理参数测量装置的手持监护仪,可以通过生理参数测量装置采集患者的身体机能参数,并发送给中央处理器处理之后通过显示屏显示,无需医护人员辅助观察测量数据即可自动完成数据采集,并且测量结果准确、体积小巧、易于携带,还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身体机能参数的采集效率,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进而提高医护人员处理其他医疗事项的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手持监护仪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手持监护仪的结构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加速度值随时间变化的波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气体量值随时间变化的波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值随时间变化的波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气体量值随时间变化的波形图;

图7a至7c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提供的手持监护仪用于辅助计数时的显示界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手持监护仪的结构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手持监护仪的结构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手持监护仪的结构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提供的手持监护仪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或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此外,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非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持监护仪100,其包括壳体以及内置于壳体的显示屏10、报警器20、中央处理器30、电源40和生理参数测量装置50。在具体应用中,生理参数测量装置也可以为与手持监护仪通信的外部装置。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示出了生理参数测量装置50内置于手持监护仪100的情况;其中,显示屏10的显示受控端与中央处理器30的显示控制端连接,报警器20的报警受控端与中央处理器30的报警控制端连接,生理参数测量装置50的数据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30的数据输入端连接,电源40 的供电端与显示屏10的受电端、中央处理器30的受电端、报警器40的受电端和生理参数测量装置50的受电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电源40用于为与其连接的显示屏10、报警器20、中央处理器30和生理参数测量装置50供电。

在具体应用中,电源可以是直接连接市电,用于将市电转换为其他各模块所需电压的供电器件,例如,电源适配器;也可以是便于医护人员随身手持监护仪,使得手持监护仪可携带的电池,具体可以是体积小、容量大、寿命长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也可以是普通干电池。电源可以可拆卸或不可拆卸方式内置于手持监护仪。

在本实施例中,生理参数测量装置50用于检测患者的呼吸频率、血糖、血压、脉搏数据等身体机能参数并发送给中央处理器30。

在具体应用中,生理参数测量装置可以通过测量人体呼吸过程中胸部或腹部起伏时的加速度变化或者呼吸时的鼻孔附近的温度变化来检测患者的呼吸频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理参数测量装置包括加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计数器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用户胸口或腹部的加速度值;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用户鼻孔附近的温度值;

所述计数器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触控数据。

在具体应用中,计数器具体可以为触控设备,触控设备可以包括触控屏和按键中的至少一种,触控屏通常包括玻璃盖板、触控传感器、触控芯片等元器件,用于检测用户触控操作动作和手势并转换为触控数据发送给中央处理器,触控数据具体可以是触控指令;按键可以包括设置在手持监护仪上的任意用于进行人机交互的按键,例如,电源按键、开关机按键、呼吸频率测量触发按键等。

在本实施例中,中央处理器30用于对其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生成相应的显示信息并发送给显示屏10进行显示。

在具体应用中,中央处理器可以通过任意具备数据处理和控制功能的器件来实现,例如,单片机(Microcontrollers)、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微型控制单元),或通过ASIC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来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屏10用于对中央处理器30发送的显示信息进行显示。

在具体应用中,显示屏可以是黑白或彩色显示屏,用于在中央处理器的控制下显示相应的显示信息,例如,文字、图形、图像、波形、字符画等。显示屏和触控装置主要用于实现手持监护仪的人机交互功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设备包括触控屏时,所述触控屏和所述显示屏相互独立设置或共同构成触控显示屏。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示出了图1中的生理参数测量装置50 同时包括加速度传感器51、温度传感器52和计数器53的情况。

如图2所示,中央处理器30包括运算器31和计时器32;其中,运算器31 的数据输入端与计时器32的数据输出端连接;加速度传感器51的数据输出端与运算器31的数据输入端和计时器32的数据输入端连接,加速度传感器51 的受电端与电源40的供电端连接;温度传感器52的数据输出端与运算器31 的数据输入端和计时器32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温度传感器52的受电端与电源 40的供电端连接;计数器53的数据输出端与运算器31的数据输入端和计时器32的数据输入端连接,计数器53的受电端与电源40的供电端连接。

在具体应用中,加速度传感器通常由质量块、阻尼器、弹性元件、敏感元件和适调电路等部分组成。加速度传感器在加速过程中,通过对质量块所受惯性力的测量,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获得加速度值。根据敏感元件的不同,常见的加速度传感器包括电容式、电感式、应变式、压阻式、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等。温度传感器具体为温度传感器或温度计,例如,非接触式的热敏式温度传感器;计时器可以为晶振;运算器可以为任意的具备数据处理功能的逻辑处理器件。

在本实施例中,在用户的至少一次完整呼吸过程中,加速度传感器51用于检测用户胸口或腹部的加速度值,计时器32用于记录加速度值为0时的时间,运算器31用于根据加速度值为0时的时间,计算出患者的呼吸频率。

在本实施例中,加速度值为0时的时间可以定义为“加速度过零点”,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患者的呼吸频率的原理如下:

当用户的胸口或腹部膨胀时,加速度传感器会检测到竖直向上变化的加速度值,当用户的胸口或腹部膨胀到最大时,手持监护仪会达到最高点位置,此时加速度传感器会检测到加速度值为0,该时刻即为“加速度过零点”,计时器记录此时的时间为“第一次过零点t1”;当用户的胸口或腹部收缩时,加速度传感器会检测到竖直向下变化的加速度值;当用户的胸口或腹部收缩到最小时,手持监护仪会达到会到达最低点位置,此时加速度传感器会检测到加速度值为0,计时器记录此时的时间为“第二次过零点t2”;当用户再次吸气,胸口或腹部再次膨胀到最大时,手持监护仪再次回到最高点位置,此时加速度传感器再次检测到加速度值为0,计时器记录此时的时间为“第三次过零点t3”。运算器对记录的过零点时刻按以下公式进行运算:

△t=t3-t1;

其中,△t表示用户呼气到吸气过程的时间跨度,也即用户的一个完整的呼吸周期的时间为△t,△t单位为秒。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示出了以横坐标X轴为时间(单位秒),纵坐标Y轴为加速度值(单位m/s2)建立的直角坐标系,其中类似正弦曲线的波形即表示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加速度值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在具体应用中,用户每一次呼吸的周期可能会略有偏差,测量一次不一定可以正确地测量出患者的呼吸频率,可以通过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手持监护仪连续测量多次患者的呼吸频率,然后计算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从而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具体地,运算器可根据计时器记录的首次过零点的时刻T0和第N 次过零点的时刻TN,来计算用户的一个完整呼吸周期的时间△T=(TN-T0)/ (N/2);其中,N为大于2的偶数。

在具体应用中,由于临床上常用的呼吸频率单位是次/分钟,因此可以对计算出来的呼吸周期的时间进行单位转换,得到呼吸频率F=60/△T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更直观的表示呼吸频率,还可以通过波形图来表示呼吸频率。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示出了,以横坐标X轴为时间轴,以纵坐标Y轴为气体量值(即用户吸入肺的空气量)建立的直角坐标系,其中类似正弦曲线的波形即表示气体量值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图4中g1点为图3中第一次过零点t1时刻的气体量值,g2点为图3中第二次过零点t2时刻的气体量值。按照上述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患者的呼吸频率的原理循环检测过零点时刻的气体量值,即可得到一个类似正弦波的波形图。该波形图即可定性的表述用户的吸气量,以便于医护人员更直观的了解病人的呼吸周期的变化,判断当前测量的呼吸频率值是否是在患者处于平缓和稳定的状态下测量得到的。

在本实施例中,在用户的至少一次完整呼吸过程中,温度传感器52用于检测用户鼻孔附近的温度值,计时器32用于记录温度值为室温值和体温值时的时间,运算器31用于根据温度值为室温值和体温值时的时间,计算出患者的呼吸频率。

在具体应用中,用户在呼吸的过程中,会呼出和吸进空气,吸进人体的空气温度与室温接近,而呼出来的空气温度与人体内的温度较为接近。室温通常在20℃-25℃之间,而人体体温通常在36℃-39℃之间,这两种温度存在较为明显的温差。在使用过程中,把温度传感器靠近用户的鼻孔,在用户吸气的过程中,鼻孔附近的空气经过温度传感器进入鼻腔,此时在鼻孔前端的温度传感器会检测到接近室温的空气温度值;在用户呼气的过程中,人体内的空气会经过鼻孔前端的温度传感器,排到空气中,鼻孔前端的温度传感器会检测到与人体温比较接近的空气温度值。通过分析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值的温度变化曲线,即可计算出用户呼吸的周期时间,进而计算出患者的呼吸频率。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温度传感器来检测患者的呼吸频率的原理如下:

当用户吸进空气的时候,鼻孔附近的空气会经过温度传感器进入鼻腔,温度传感器会检测到接近室温的空气温度值,此过程一直持续到用户吸气结束,在这过程中温度传感器测量得到的温度会比较平缓,与室温接近,该温度值定义为Tl;用户吸气结束,开始呼出空气,用户呼吸的空气与人体体温比较接近,与室温形成一定的温差。呼出的接近人体体温的空气会经过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会测量到接近人体体温的温度值Th,该温度值Th会一直持续到用户呼气结束为止。用户重新吸气后,温度传感器会重新测量到接近空气温度的Tl 值,如此循环。

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数据发送到运算器,运算器分析出在此期间的最高温度值Th和最低温度值Tl,然后按以下公式进行运算:

Ta=(Th+Tl)/2;

其中,Ta为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值的平均温度值。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示出了以横坐标X轴为时间(单位秒),以纵坐标Y轴为温度值(单位℃)建立的直角坐标系,其中类似正弦曲线的波形即表示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值随时间变化的温度变化曲线。

运算器对温度变化曲线进行分析,记录下温度变化曲线经过平均温度值Ta 的点,并通过计时器读取温度为Ta时的时刻,记录为t1;温度变化曲线第二次经过平均温度值Ta点的时候,系统忽略掉该时刻;当温度变化曲线第三次经过平均温度值Ta点的时候,通过计时器读取该时刻,记录为t2。运算模块对记录的平均温度值Ta点时刻按以下公式进行运算:

△t=t2-t1;

其中,△t用户的一个完整的呼吸周期的时间,△t单位为秒。

在具体应用中,用户每一次呼吸的周期可能会略有偏差,测量一次不一定可以正确地测量出患者的呼吸频率,可以通过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手持监护仪连续测量多次患者的呼吸频率,然后计算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从而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具体地,运算器可连续监测平均温度值Ta点,记录首次平均温度值Ta点的时刻T1,记录第N次平均温度值Ta点的时刻Tn,来计算用户的一个完整呼吸周期的时间△T=2(Tn-T1)/n;其中,n为大于3的奇数。

在具体应用中,由于临床上常用的呼吸频率单位是次/分钟,因此可以对计算出来的呼吸周期的时间进行单位转换,得到呼吸频率F=60/△T。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更直观的表示呼吸频率,还可以通过波形图来表示呼吸频率。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示出了,以横坐标X轴为时间轴,以纵坐标Y轴为气体量值(即用户吸入肺的空气量)建立的直角坐标系,其中类似正弦曲线的波形即表示气体量值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图6中的g1点为图5中的t3时刻的气体量值;图5中g2点为图5中的t4 时刻的气体量值。按照上述通过温度传感器来检测患者的呼吸频率的原理循环检测过零点时刻的气体量值,即可得到一个类似正弦波的波形图。该波形图即可定性的表述用户的吸气量,以便于医护人员更直观的了解病人的呼吸周期的变化,判断当前测量的呼吸频率值是否是在患者处于平缓和稳定的状态下测量得到的。

本实施例通过生理参数测量装置来检测患者的呼吸频率,然后由中央处理器进行处理之后发送给显示屏进行显示,可以实现对人体呼吸频率的自动测量,不需要人工观察和计数,可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使用方便,测量结果准确,并且可持续性的重复使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呼吸频率的辅助计数方法,该方法通过手持监护仪来辅助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呼吸频率进行辅助计数,从而可以实现对患者呼吸频率的测量。

所述呼吸频率的辅助计数方法的实现过程具体如下:

通过生理参数测量装置的计数器接收用户输入的触控数据,并通过中央处理器根据触控数据设置指定的完整呼吸次数M(例如,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完整的呼吸次数为5),并把完整呼吸次数显示在显示屏上;

医护人员观察患者的呼吸过程,并以患者呼吸过程中的特定时刻(例如,患者腹部或肺部膨胀最大的时刻)作为第一计时标记点,在该时刻通过计数器触发计时器开始计时,并把计时时间显示在显示屏上;

在计时过程中,医护人员持续观察患者的呼吸过程并对患者的完整呼吸次数进行人工计数,当患者的完整呼吸次数达到之前设置的呼吸次数M,将患者在第M次呼吸过程中的特定时刻作为第二计时标记点,在该时刻通过计数器触发计时器停止计时,并把最终的累计计时时间显示在显示屏上;

然后通过计数器触发运算器根据呼吸次数和最终计时时间计算得到患者的呼吸频率,具体计算公式为△T=T/M,F=60/T;其中,△T为患者一次完整呼吸过程所耗费的时间,T为累计计时时间,△T和T的时间均为秒,F为患者在一分钟时间内的呼吸频率。

如图7a至7c所示,示例性的示出了计数器包括与显示屏共同构成触控显示屏的触控屏时,通过手持监护仪来实现呼吸频率的辅助计数方法的显示界面示意图。其中,图7a中示例性的示出了用于设置呼吸次数的设置按钮、用于输入开始计时指令的开始按钮,并显示了完整呼吸次数和累计计时时间;图7b 中示例性的示出了用于设置呼吸次数的设置按钮、用于输入停止计时指令的结束按钮,并显示了完整呼吸次数和累计计时时间;图7c中示例性的示出了用于设置呼吸次数的设置按钮、用于输入开始计时指令的结束按钮,并显示了完整呼吸次数、累计计时时间和计算得到的呼吸频率。

在具体应用中,当患者或新生儿采取了特定的医疗手段,例如戴上呼吸面罩或腹部有手术伤口,不适宜通过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来测量呼吸频率时,医护人员可以利用手持监护仪的计时功能结合辅助计数方法,对患者的呼吸频率进行辅助计数。

实施例三: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持监护仪100,其包括壳体以及内置于壳体的显示屏10、报警器20、中央处理器30、电源40和第一通信模块60,手持监护仪100外接生理参数测量装置200,生理参数测量装置200包括第二通信模块201。

在具体应用中,生理参数测量装置也可以为内置于手持监护仪且与电源和中央处理器连接的内部装置。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示出了手持监护仪100通过第一通信模块60与外部的生理参数测量装置200通信进行通信的情况;其中,显示屏 10的显示受控端与中央处理器30的显示控制端连接,报警器20的报警受控端与中央处理器30的报警控制端连接,电源40的供电端与显示屏10的受电端、中央处理器30的受电端、报警器40的受电端和第一通信模块60的受电端连接,第一通信模块60与第二通信模块201通信连接,第一通信模块60的数据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30的数据输入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电源40用于为与其连接的显示屏10、报警器20、中央处理器30和第一通信模块60供电。

在具体应用中,电源可以是直接连接市电,用于将市电转换为其他各模块所需电压的供电器件,例如,电源适配器;也可以是便于医护人员随身手持监护仪,使得手持监护仪可携带的电池,具体可以是体积小、容量大、寿命长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也可以是普通干电池。电源可以可拆卸或不可拆卸方式内置于手持监护仪。

在本实施例中,生理参数测量装置200用于检测患者的呼吸频率、血糖、血压、脉搏数据等身体机能参数并发送给中央处理器30。

在具体应用中,生理参数测量装置可以通过测量人体呼吸过程中胸部或腹部起伏时的加速度变化或者呼吸时的鼻孔附近的温度变化来检测患者的呼吸频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理参数测量装置包括加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计数器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用户胸口或腹部的加速度值;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用户鼻孔附近的温度值;

所述计数器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触控数据。

在具体应用中,计数器具体可以为触控设备,触控设备可以包括触控屏和按键中的至少一种,触控屏通常包括玻璃盖板、触控传感器、触控芯片等元器件,用于检测用户触控操作动作和手势并转换为触控数据发送给中央处理器,触控数据具体可以是触控指令;按键可以包括设置在手持监护仪上的任意用于进行人机交互的按键,例如,电源按键、开关机按键、呼吸频率测量触发按键等。在具体应用中,生理参数测量装置具备完全独立的呼吸频率检测功能,只在检测完呼吸频率之后将呼吸频率数据发送给手持监护仪进行处理和显示。

在本实施例中,中央处理器30用于对其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生成相应的显示信息并发送给显示屏10。

在具体应用中,中央处理器可以通过任意具备数据处理和控制功能的器件来实现,例如,单片机(Microcontrollers)、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微型控制单元),或通过ASIC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来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屏10用于对中央处理器30发送的显示信息进行显示。

在具体应用中,显示屏可以是黑白或彩色显示屏,用于在中央处理器的控制下显示相应的显示信息,例如,文字、图形、图像、波形、字符画等。显示屏和触控装置主要用于实现手持监护仪的人机交互功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设备包括触控屏时,所述触控屏和所述显示屏相互独立设置或共同构成触控显示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模块60用于实现手持监护仪100与生理参数测量装置200或其他外部设备之间的双向通信。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通信模块201用于实现生理参数测量装置200与手持监护仪100或其他外部设备之间的双向通信。

在具体应用中,第一通信模块或第二通信模块可以为有线通信模块,例如,通过USB接口、RS232接口或RS485接口等及对应的数据线实现的有线通信连接。第一通信模块还可以为无线通信模块,例如,通过射频模块、WiFi模块、蓝牙模块、ZigBee模块、2.4G模块、光载波通信模块等实现的无线通信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为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手持监护仪与所述生理参数测量装置和医院中央站无线通信。

在具体应用中,医院中央站具体可以是医院的护士站、医疗监控中心等可以对患者或整个医院医疗诊断情况进行集中监控的监控中心设备,其具体可以通过服务器、计算机、显示器和报警器等设备实现。

实施例四: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示出了图8中的生理参数测量装置200 同时包括加速度传感器202、温度传感器203和计数器204的情况。

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图8中的生理参数测量装置200还包括运算器205、计时器206和外置电源207;其中,运算器205的数据输入端与计时器 206的数据输出端连接,运算器205的数据输出端与第二通信模块201的数据输入端连接,第二通信模块201的受电端、运算器205的受电端和计时器206 的受电端与外置电源207的供电端连接;加速度传感器202的数据输出端与运算器205的数据输入端和计时器204的数据输入端连接,加速度传感器202的受电端与外置电源207的供电端连接;温度传感器203的数据输出端与运算器 205的数据输入端和计时器206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温度传感器203的受电端与外置电源207的供电端连接;计数器204的数据输出端与运算器205的数据输入端和计时器206的数据输入端连接,计数器204的受电端与外置电源207 的供电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外置电源207用于为与其连接的第二通信模块201、加速度传感器202、温度传感器203、计数器204、运算器205和计时器206供电。

在具体应用中,外置电源具体可以是体积小、容量大、寿命长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也可以是普通干电池。外置电源以可拆卸或不可拆卸方式内置于生理参数测量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加速度传感器202、温度传感器203、计数器204、运算器 205和计时器206分别与实施例二中的加速度传感器51、温度传感器52、计数器53、运算器31和计时器32的工作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五: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示出了图8中的生理参数测量装置 200同时包括加速度传感器202、温度传感器203和计数器204的情况。

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图8中的生理参数测量装置200还包括外置电源207,中央处理器30包括运算器31和计时器32;其中,第二通信模块201 的受电端与外置电源207的供电端连接,运算器31的数据输入端与计时器32 的数据输出端连接;加速度传感器202的数据输出端与第二通信模块201的数据输入端连接,加速度传感器202的受电端与外置电源207的供电端连接;温度传感器203的数据输出端与第二通信模块201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温度传感器203的受电端与外置电源207的供电端连接;计数器204的数据输出端与第二通信模块201的数据输入端连接,计数器204的受电端与外置电源207的供电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外置电源207用于为与其连接的第二通信模块201、加速度传感器202、温度传感器203和计数器204供电。

在具体应用中,外置电源具体可以是体积小、容量大、寿命长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也可以是普通干电池。外置电源以可拆卸或不可拆卸方式内置于生理参数测量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加速度传感器202、温度传感器203、计数器204、运算器 205和计时器206分别与实施例二中的加速度传感器51、温度传感器52、计数器53、运算器31和计时器32的工作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六:

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手持监护仪100(以图1为例)还包括与中央处理器30和电源40连接的生理参数采集装置70;其中,生理参数采集装置 70的数据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30的数据输入端连接,生理参数采集装置70的受电端与电源40的电源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生理参数采集装置70用于采集用户的生理数据并发送给中央处理器30。

在具体应用中,生理数据具体可以包括用户的血氧饱和度、脉搏频率、血压值和体温值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理参数采集装置包括血氧传感器、脉搏传感器、血压传感器或体温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血氧传感器用于检测用户的血氧饱和度;

所述脉搏传感器用于检测用户的脉搏频率;

所述血压传感器用于检测用户的血压值;

所述体温传感器用于检测用户的体温值。

在具体应用中,血氧传感器具体可以为血氧检测电路或相应的器件,血压传感器具体可以为血压仪,体温传感器具体可以为体温计。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理参数采集装置包括滤波器和模数转换器;

所述滤波器用于对所述生理数据进行滤波;

所述模数转换器用于对滤波后的所述生理数据进行模数转换。

在具体应用中,滤波器具体通过包括电容、电阻等器件的滤波电路来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中央处理器30还用于在显示屏10、电源40、生理参数测量装置50(或生理参数测量装置200)、生理参数采集装置70的工作状态异常,或者,生理参数测量装置50(或生理参数测量装置200)测量的数据或生理参数采集装置70采集的数据超出阈值范围时,发出报警提示指令;报警器20用于根据所述报警提示指令,发出对应的报警提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报警器包括语音报警器、灯光报警器或显示报警单元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显示报警单元内置于所述显示屏;

所述语音报警器根据所述报警提示指令,发出对应的语音报警提示;

所述灯光报警器根据所述报警提示指令,发出对应的灯光报警提示;

所述显示报警单元根据所述报警提示指令,发出对应的显示信息报警提示。

在具体应用中,语音报警器具体可以包括扬声器、语音芯片、喇叭和蜂鸣器等;灯光报警器具体可以包括用于发出不同灯光颜色以对不同情况进行报警的多种颜色灯具,例如,各种有色LED灯;显示报警单元具体可以为显示屏的内置单元,通过显示报警提示信息来实现报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包括内置的显示屏、中央处理器、报警器和电源以及内置或外置的生理参数测量装置的手持监护仪,可以通过生理参数测量装置采集患者的身体机能参数,并发送给中央处理器处理之后通过显示屏显示,无需医护人员辅助观察测量数据即可自动完成数据采集,并且测量结果准确、体积小巧、易于携带,还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身体机能参数的采集效率,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进而提高医护人员处理其他医疗事项的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置中的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