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氧探头指夹导线接头用护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67364发布日期:2019-07-03 03:31阅读:552来源:国知局
血氧探头指夹导线接头用护线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指一种血氧探头指夹导线接头用护线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血氧探头指夹上设有一根与设备连接的导线,如图1所示,而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导线与指夹连接处易弯曲、摩擦或扭曲等,使得导线易在此处断裂或破损,影响使用寿命;市场上出现的护线管采用波纹管形结构,虽然对导线整体起到防护作用,但对接头处防断裂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氧探头指夹导线接头用护线器,其具有防断裂效果好,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血氧探头指夹导线接头用护线器,所述血氧探头指夹包括上指夹、下指夹、铰链及设于上指夹/下指夹一端的导线;所述护线器是设置在血氧探头指夹的导线处;所述护线器包括螺旋管,所述螺旋管是由单根胶条螺旋缠绕组成的管体,或者是由多根胶条交错螺旋缠绕组成的管体;所述胶条的边互不相连;所述螺旋管缠绕在导线上,螺旋管的一端与下指夹相接触,以护住导线的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管与下指夹相接触的一端设有黏胶环层,用于将螺旋管黏在下指夹上。

进一步地,护线器还包括上指夹、下指夹、铰链及设于上指夹/ 下指夹一端的导线;所述上指夹/下指夹设有导线的一端设有用于保护导线的护线器;所述护线器包括与上指夹/下指夹一端连接的空心保护壳、设于所述保护壳一端的进线口及设于保护壳另一端的出线口;所述螺旋管及导线通过所述进线口伸入所述保护壳内并从所述出线口伸出至保护壳外部;所述进线口和出线口处沿边缘设有硅胶垫;

所述保护壳内填充有橡胶支架,所述橡胶支架内设有用于螺旋管及导线通过的导线通道,所述导线通道内设有中心柱,所述导线通道一端与进线口连通,另一端与出线口连通,所述螺旋管及导线至少缠绕一圈于所述中心柱上;

或所述保护壳内填充有橡胶支架;所述橡胶支架内设有用于螺旋管及导线通过的S形或螺旋形导线通道,所述导线通道一端与进线口连通,另一端与出线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导线通道内壁设有硅胶层。通过硅胶层的作用,可进一步保护导线通道内的导线,同时,当导线收外力被过度拉扯时,可起到减震缓冲作用,防止导线被扯断。

优选地,所述导线通道包括曲线段和直线段;所述导线通道的直线段与曲线段的拼接处内壁为圆滑面。

再进一步地,所述护线器的保护壳与所述上指夹/下指夹一端粘连或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在血氧探头指夹导线接头处设置护线器,能够对导线接头起到保护作用,延长血氧探头指夹的使用寿命。

2、增加了保护壳,其内部设置的中心柱或S形导线通道或螺旋形导线通道的作用,对导线起到限位导向的作用,使护线器保护壳内的导线无法自由弯曲,其只可在一定角度内转向或移动,且导线不会过度弯曲,因而不会出现因导线长期各角度不定向弯曲或扭曲导致的导线断裂情况发生,起到更好地护线作用。

3、通过硅胶垫的作用,使得导线与保护壳之间的碰撞具有很好的减震作用,同时导线外皮也不易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血氧探头指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血氧探头指夹导线接头用护线器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护线器增加保护壳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护线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中心柱缠绕有导线后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A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血氧探头指夹导线接头用护线器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护线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导线通道内设有导线后的示意图。

图中,1.上指夹;2.下指夹;3.铰链;4.导线;5.螺旋管;6.保护壳;7.进线口;8.出线口;9.硅胶垫;10.橡胶支架;11.中心柱;12. 导线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所述血氧探头指夹包括上指夹1、下指夹2、铰链3及设于上指夹1/下指夹2一端的导线4;血氧探头指夹导线接头用护线器是设置在血氧探头指夹的导线4处;血氧探头指夹导线接头用护线器,包括螺旋管5,所述螺旋管5是由单根胶条螺旋缠绕组成的管体,或者是由多根胶条交错螺旋缠绕组成的管体;所述胶条的边互不相连;螺旋管5缠绕在导线4上,螺旋管5的一端与下指夹2相接触,以护住导线4的端部。

实施例2

如图3~6所示的血氧探头指夹导线接头用护线器,其包括实施例1中的螺旋管,还包括与上指夹1/下指夹2一端连接的空心保护壳 6、设于保护壳6一端的进线口7及设于保护壳6另一端的出线口8;螺旋管5及导线4通过进线口7伸入保护壳6内并从出线口8伸出至保护壳6外部;进线口7和出线口8处沿边缘设有硅胶垫9;硅胶垫9可采用粘贴式或嵌入式安装于进线口7和出线口8处。进线口7和出线口8优选为圆形孔,孔径比导线4直径大,但不易比导线4直径大1cm以上。硅胶垫9安装于进线口7和出线口8后,硅胶垫9与导线4之间的间隙应当小于1cm。当导线4在进线口7或出线口8处弯曲或摩擦时,受到硅胶垫9的隔离,使得导线4在硅胶垫9上摩擦或弯曲,由于硅胶垫9的减震作用,导线4不会受到过度变形挤压,另外,因为硅胶垫9有一定宽度,导线4也不会弯曲角度过大,此处硅胶垫9厚度优选为大于2mm,当然,具体优选厚度是可通过有限次实验得出,本实用新型不再赘述合理厚度及尺寸。

保护壳6内填充有橡胶支架10,橡胶支架10内设有用于螺旋管 5及导线4通过的导线通道12,导线通道12内设有中心柱11,导线通道12一端与进线口7连通,另一端与出线口8连通,螺旋管5及导线4至少缠绕一圈于中心柱11上。中心柱11应该优选为圆柱体,其直径优选为大于导线4直径的两倍,从而导线4缠绕在中心柱11 上时,弯曲不会过大。中心柱11上缠绕有导线4后,该处导线4应当与此处的导线通道12内壁还保留一定间隙,便于导线4在导线通道12内可在一定的空间内移动。本实施例中的橡胶支架10可由内部具有蜂窝状空隙的橡胶体制成,此种结构的橡胶支架10不仅可以减轻重量,还具有一定的缓冲减震作用。

导线通道12内壁设有硅胶层(图未示)。通过硅胶层的作用,可进一步保护导线通道12内的导线4,同时,当导线4收外力被过度拉扯时,可起到减震缓冲作用,防止导线4被扯断。导线通道12 包括曲线段和直线段;导线通道12的直线段与曲线段的拼接处内壁为圆滑面。护线器的保护壳6与上指夹1/下指夹2一端粘连或一体成型。当然,为了便于安装,保护壳6也可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其具体的制造和拼接结构与上指夹1和下指夹2相同,均采用现有技术的常规手段制造安装,不再赘述。

安装时,直接将导线4从进线口7进入保护壳6内,并沿导线通道12移动,且保证导线4在中心柱11上至少缠绕一圈,但不宜缠绕过紧,应当保证一定的松弛量,最后导线4从出线口8伸出即可。使用时,正常使用指夹即可,即与现有技术的指夹使用方法相同,由于导线4从上指夹1/下指夹2伸出后需经过护线器的过度,再与外部器械连接,在护线器的作用下,导线4不会受到过大角度的扭曲或弯曲,长时间使用后,也不易出现断裂或破损情况,同时,在过度拉扯时,导线4在中心柱11的保护作用下,也不会从上指夹1/下指夹2上脱落。

实施例3

如图7~9所示的血氧探头指夹导线接头用护线器,其与实施例 1的结构大致相同,区别在于:保护壳6内填充有橡胶支架10;橡胶支架10内设有用于螺旋管5及导线4通过的S形或螺旋形导线通道 12,导线通道12一端与进线口7连通,另一端与出线口8连通。即本实施例中并没有设置实施例1中的中心柱11,且导线通道12形状不同,本实施例直接通过设置特定形状的导线通道12实现对导线4 的限位和导向作用。安装时,直接将导线4从进线口7进入保护壳6 内,并沿导线通道12移动直至从出线口8伸出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