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足下垂矫形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4654发布日期:2019-04-20 03:08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足下垂矫形支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矫形支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足下垂矫形支具。



背景技术:

监护室患者由于长期住院卧床,经常会出现足下垂以及跟腱挛缩现象,为克服这一问题,很多患者采用佩带足踝矫形器,现目前市面上存在的一些足下垂矫形支具结构复杂,价格昂贵,针对足下垂以及跟腱挛缩矫形效果并不理想,且在进行矫形牵引过程中无法进行牵引的调节,也无法直到牵引力的大小,不方便医务人员了解矫形牵引力大小,另外持续的牵引力较为固定,患者在使用过程中过于生硬的牵拉会有不适应感。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足下垂矫形支具,其结构简易,操作方便,方便卧床患者进行足下垂矫形牵引,并能够克服跟腱挛缩。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足下垂矫形支具,包括足底拉板、牵引带以及固定套,所述足底拉板包括一前脚掌足底板以及设置于前脚掌足底板上的两组用于将前脚掌足底板固定于患者前脚掌处的绑带,所述固定套固定于患者膝关节处,所述牵引带中部固定于前脚掌足底板底部且其两端在患者小腿上部呈X形交错后固定于固定套的底部,所述牵引带的中部对称分别设置有一拉力计。

进一步的,所述绑带、固定套以及牵引带均采用弹性松紧布所制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绑带通过魔术贴进行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套的外侧面设置有魔术贴毛面,固定套的端部内侧面设置有魔术贴勾面,固定套卷绕于患者膝关节处并通过端部的魔术贴勾面粘接于固定套另一端外表面魔术贴毛面实现固定套与患者膝关节的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牵引带的两端端部均设置有用于与固定套外表面魔术贴毛面粘接固定的魔术贴勾面。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足下垂矫形支具,其通过固定套固定于患者膝关节,可以防止患者意外动作而导致牵引失败,牵引带采用弹性松紧布且通过魔术贴与固定套连接,一方面可以通过调节魔术贴粘接位置调节牵引带使用长度,从而调节牵引力大小,且牵引力大小可以通过拉力计进行显示,方便医务人员了解当前矫形牵引力大小,方便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调节,牵引带采用X形交错固定,可以使得两侧牵引力均匀,防止在矫形过程中出现左右矫形不一致的现象,而脚掌与膝关节两点的固定牵引在对足下垂矫形的过程中可以防止跟腱挛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视向示意图。

1-足底拉板;2-牵引带;3-固定套;4-拉力计;11-前脚掌足底板;12-绑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足下垂矫形支具,包括足底拉板1、牵引带2以及固定套3,所述足底拉板1包括一前脚掌足底板11以及设置于前脚掌足底板11上的两组用于将前脚掌足底板11固定于患者前脚掌处的绑带12,所述固定套3固定于患者膝关节处,所述牵引带2中部固定于前脚掌足底板11底部且其两端在患者小腿上部呈X形交错后固定于固定套3的底部,所述牵引带2的中部对称分别设置有一拉力计4,所述拉力计4为市面上常见简易拉力计4,将其两端与牵引带2中部断开的两端进行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绑带12、固定套3以及牵引带2均采用弹性松紧布所制而成;所述绑带12通过魔术贴进行连接固定;所述固定套3的外侧面设置有魔术贴毛面,固定套3的端部内侧面设置有魔术贴勾面,固定套3卷绕于患者膝关节处并通过端部的魔术贴勾面粘接于固定套3另一端外表面魔术贴毛面实现固定套3与患者膝关节的固定;所述牵引带2的两端端部均设置有用于与固定套3外表面魔术贴毛面粘接固定的魔术贴勾面。

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足下垂矫形支具,其在具体使用时,将前脚掌足底板11放置于患者足底前脚掌,然后通过绑带12将前脚掌足底板11与患者足底进行固定,绑带12固定采用魔术贴,可以根据不同患者不同脚部大小进行适应性调节,然后将固定套3卷绕于患者膝关节处,并通过魔术贴进行固定,多层缠绕加固后,可以固定住膝关节,防止膝关节在牵引矫形过程中发生意外弯曲而影响牵引效果,然后将牵引带2两端在小腿上部呈X形交错,然后再将其末端魔术贴勾面固定于固定套3底部的魔术贴毛面上,该过程中通过观察位于牵引带2上的拉力计4数值,可以方便方便了解当前牵引带2牵引力大小,同时方便调整牵引带2使得左右两侧牵引力大小相同,直到牵引力合适时,在将牵引带2与固定套3进行固定,而具体调节可以通过调整牵引带2与固定套3的固定位置进行调节,由于牵引带采用弹性松紧布所制而成,故而在牵引过程中具有一定弹性,使得牵引不会过于生硬,在保证牵引效果的同时,通过弹性伸缩可以提高患者佩带舒适度。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