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超声检查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4053发布日期:2019-04-16 22:58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超声检查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超声检查床。



背景技术:

超声检查(US检查)是利用人体对超声波的反射进行观察,用来了解人体内部器官的具体情况,在医用领域已经应用十分广泛;超声检查时,待检人员一般需要平躺在检查床上,操作医生手持超声探头在人体外部进行探测,某些特殊部位的器官需要待检人员转动到一个特定的角度才能较好的观察,且有时需要维持一定姿势较长时间,以往的检查床不具备调节翻转功能,待检人员需要在操作医生的指导下自己调节检查角度,有些角度调节十分吃力,待检人员体力消耗较大,而且也很容易发生变动,操作医生不得不再次调整,导致检查效率较低,检查准确度也波动较大,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快速的将待检人员调整到准确的检查角度,且操作简单,待检角度不易发生变化,大大减轻了待检人员的体力消耗,大大提高了检查效率和准确度的新型超声检查床。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超声检查床,包括左床梁、右床梁、床头梁、床尾梁、床柱、栏板、扶手板、床板、短梁、长梁、横管、第一抬升组件、第二抬升组件和翻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床梁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相互对称分布的床头梁和床尾梁,所述床头梁和床尾梁的另一端之间固定有右床梁,所述左床梁、右床梁、床头梁和床尾梁之间设置有床板,所述床头梁和床尾梁的两端外侧均固定有一个竖直分布的床柱,同侧的两个所述床柱之间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且平行分布的长梁,两个所述长梁的两端之间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且平行分布的短梁;两个所述短梁之间还固定有两个对称平行分布的横管;其中一个所述横管上装设有第一抬升组件,所述第一抬升组件包括第一轴承座、第一转轴、第一摆臂、第一摇柄、第一螺纹套、第一凹槽块、第一销轴、第一牵引杆、第二牵引杆、第二销轴、第一牵引套、第二转轴、第二轴承座、第一支架和第一抬升臂组件;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有第一摆臂,所述第一摆臂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摇柄,所述第一转轴上套设连接有两个第一轴承座,两个所述第一轴承座的下端均固定在位于右侧的一个长梁和一个横管的上侧;所述第一转轴上还开设有第一螺纹部,所述第一螺纹部位于两个第一轴承座之间,所述第一螺纹套套设连接在第一螺纹部上,所述第一螺纹套的上侧固定有第一凹槽块,所述第一牵引杆的一端插入连接有第一销轴,所述第一销轴的两端分别插入连接在第一凹槽块中,所述第一牵引杆的一端能围绕第一销轴转动,所述第一牵引杆的另一端插入连接有第二销轴;所述第二牵引杆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转动槽,所述第一牵引杆的另一端插入在第一转动槽中,所述第二销轴的两端分别插入连接在第一转动槽的两侧内壁中,所述第二牵引杆与第一牵引杆均能围绕第二销轴实现相对转动;所述第二牵引杆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牵引套的外侧,所述第一牵引套中插入固定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均套设连接有一个第二轴承座,两个所述第二轴承座的下端均固定有一个第一支架,两个所述第一支架的下端分别固定在两个长梁的上侧;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抬升臂组件,所述第一抬升臂组件包括第二牵引套、第一抬升臂、第一移动轴和第一滚轮;所述第二转轴上套设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牵引套,两个所述第二牵引套的外侧均规定有一个相互对称且倾斜分布的第一抬升臂,两个所述第一抬升臂的另一端均插入固定有一个横向分布的第一移动轴,每个所述第一移动轴的两端均套设连接有一个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能围绕第一移动轴转动,两个所述第一滚轮的上侧均贴合在床板的下平面前侧。

进一步地,所述左床梁的内侧向外形成有第一托条,所述右床梁的内侧向外形成有第二托条;所述床头梁的内侧向外形成有第三托条;所述床尾梁的内侧向外形成有第四托条;所述床板的下平面四侧边缘分别贴合在第一托条、第二托条、第三托条和第四托条的上侧平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床板上形成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纵向折痕和两个对称分布的横向折痕,两个所述横向折痕与两个纵向折痕相互垂直交叉,所述床板能借助两个横向折痕和两个纵向折痕实现局部翻折。

进一步地,另一个所述横管上装设有第二抬升组件,所述第二抬升组件和第一抬升组件的位置分别与床板上的两个横向折痕的位置相互配合;所述第二抬升组件包括第三轴承座、第三转轴、第二摆臂、第二摇柄、第二螺纹套、第二凹槽块、第三销轴、第三牵引杆、第四牵引杆、第四销轴、第三牵引套、第四转轴、第四轴承座、第二支架和第二抬升臂组件;所述第三转轴的一端固定有第二摆臂,所述第二摆臂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摇柄,所述第三转轴上套设连接有两个第三轴承座,两个所述第三轴承座的下端均固定在位于左侧的一个长梁和一个横管的上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转轴上还开设有第二螺纹部,所述第二螺纹部位于两个第三轴承座之间,所述第二螺纹套套设连接在第二螺纹部上,所述第二螺纹套的上侧固定有第二凹槽块,所述第三牵引杆的一端插入连接有第三销轴,所述第三销轴的两端分别插入连接在第二凹槽块中,所述第三牵引杆的一端能围绕第三销轴转动,所述第三牵引杆的另一端插入连接有第四销轴;所述第四牵引杆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转动槽,所述第三牵引杆的另一端插入在第二转动槽中,所述第四销轴的两端分别插入连接在第二转动槽的两侧内壁中,所述第四牵引杆与第三牵引杆均能围绕第四销轴实现相对转动;所述第四牵引杆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三牵引套的外侧,所述第三牵引套中插入固定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的两端均套设连接有一个第四轴承座,两个所述第四轴承座的下端均固定有一个第二支架,两个所述第二支架的下端分别固定在两个长梁的上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转轴上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抬升臂组件,所述第二抬升臂组件包括第四牵引套、第二抬升臂、第二移动轴和第二滚轮;所述第四转轴上套设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四牵引套,两个所述第四牵引套的外侧均规定有一个相互对称且倾斜分布的第二抬升臂,两个所述第二抬升臂的另一端均插入固定有一个横向分布的第二移动轴,每个所述第二移动轴的两端均套设连接有一个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能围绕第二移动轴转动,两个所述第二滚轮的上侧均贴合在床板的下平面后侧。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长梁的上侧还设置有翻转组件,所述翻转组件包括第五转轴、第三摆臂、第三摇柄、第五轴承座、第三支架、第三螺纹套、第三凹槽块、第五销轴、第五牵引杆、第六牵引杆、第六销轴、第五牵引套、第六转轴、挂架、第六轴承座和侧转组件;所述第五转轴的两端均套设连接有一个第五轴承座,两个所述第五轴承座的下端均固定有一个第三支架,两个所述第三支架的下端分别固定在两个长梁的上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五转轴的外侧中部开设有第三螺纹部,所述第三螺纹部上套设连接有第三螺纹套,所述第三螺纹套的上侧固定有第三凹槽块,所述第五牵引杆的一端插入连接有横向分布的第五销轴,所述第五牵引杆的一端插入在第三凹槽块的凹槽中,所述第五销轴的两端分别插入连接在第三凹槽块的凹槽中,所述第五牵引杆的一端能围绕第五销轴转动;所述第五牵引杆的另一端插入连接有横向分布的第六销轴,所述第六牵引杆的一端开设有第三转动槽,所述第五牵引杆的另一端插入在第三转动槽中,所述第六销轴的两端分别插入连接在第三转动槽的两侧内壁中,所述第六牵引杆与第五牵引杆能围绕第六销轴56实现相对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六牵引杆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五牵引套的外侧,所述第五牵引套中插入固定有第六转轴,所述第六转轴的两端均套设连接有一个第六轴承座,两个所述第六轴承座的上侧均固定有一个挂架,两个所述挂架的上端分别固定在床头梁和床尾梁的下侧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六转轴上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侧转组件,两个所述侧转组件的位置与床板上的两个纵向折痕的位置相互配合;所述侧转组件包括第六牵引套、第三抬升臂、第三移动轴和第三滚轮;所述第六转轴上套设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六牵引套,每个所述第六牵引套的外侧均固定有两个对称且倾斜分布的第三抬升臂,每个所述第三抬升臂的另一端均穿插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三移动轴,每个所述第三移动轴的两端均套设连接有一个第三滚轮,所述第三滚轮能围绕第三移动轴转动;每个所述第三滚轮的上侧均贴合在床板的下平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能快速的将待检人员调整到准确的检查角度,且操作简单,待检角度不易发生变化,大大减轻了待检人员的体力消耗,大大提高了检查效率和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抬升组件和翻转组件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抬升组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新型超声检查床,包括左床梁1、右床梁2、床头梁3、床尾梁4、床柱5、栏板6、扶手板7、床板66、短梁27、长梁28、横管8、第一抬升组件、第二抬升组件和翻转组件;左床梁1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相互对称分布的床头梁3和床尾梁4,床头梁3和床尾梁4的另一端之间固定有右床梁2,左床梁1的内侧向外形成有第一托条101,右床梁2的内侧向外形成有第二托条201;床头梁3的内侧向外形成有第三托条301;床尾梁4的内侧向外形成有第四托条401;左床梁1、右床梁2、床头梁3和床尾梁4之间设置有床板66,床板66的下平面四侧边缘分别贴合在第一托条101、第二托条201、第三托条301和第四托条401的上侧平面上;床板66上形成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纵向折痕661和两个对称分布的横向折痕662,两个横向折痕662与两个纵向折痕661相互垂直交叉,床板66能借助两个横向折痕662和两个纵向折痕661实现局部翻折;床头梁3和床尾梁4的两端外侧均固定有一个竖直分布的床柱5,同侧的两个床柱5之间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且平行分布的长梁28,两个长梁28的两端之间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且平行分布的短梁27;两个短梁27之间还固定有两个对称平行分布的横管8;其中一个横管8上装设有第一抬升组件,第一抬升组件包括第一轴承座9、第一转轴10、第一摆臂11、第一摇柄12、第一螺纹套13、第一凹槽块14、第一销轴15、第一牵引杆16、第二牵引杆17、第二销轴18、第一牵引套19、第二转轴20、第二轴承座26、第一支架25和第一抬升臂组件;第一转轴10的一端固定有第一摆臂11,第一摆臂11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摇柄12,第一转轴10上套设连接有两个第一轴承座9,两个第一轴承座9的下端均固定在位于右侧的一个长梁28和一个横管8的上侧;第一转轴10上还开设有第一螺纹部1001,第一螺纹部1001位于两个第一轴承座9之间,第一螺纹套13套设连接在第一螺纹部1001上,第一螺纹套13的上侧固定有第一凹槽块14,第一牵引杆16的一端插入连接有第一销轴15,第一销轴15的两端分别插入连接在第一凹槽块14中,第一牵引杆16的一端能围绕第一销轴15转动,第一牵引杆16的另一端插入连接有第二销轴18;第二牵引杆17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转动槽171,第一牵引杆16的另一端插入在第一转动槽171中,第二销轴18的两端分别插入连接在第一转动槽171的两侧内壁中,第二牵引杆17与第一牵引杆16均能围绕第二销轴18实现相对转动;第二牵引杆17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牵引套19的外侧,第一牵引套19中插入固定有第二转轴20,第二转轴20的两端均套设连接有一个第二轴承座26,两个第二轴承座26的下端均固定有一个第一支架25,两个第一支架25的下端分别固定在两个长梁28的上侧;第二转轴20上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抬升臂组件,第一抬升臂组件包括第二牵引套21、第一抬升臂22、第一移动轴23和第一滚轮24;第二转轴20上套设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牵引套21,两个第二牵引套21的外侧均规定有一个相互对称且倾斜分布的第一抬升臂22,两个第一抬升臂22的另一端均插入固定有一个横向分布的第一移动轴23,每个第一移动轴23的两端均套设连接有一个第一滚轮24,第一滚轮24能围绕第一移动轴23转动,两个第一滚轮24的上侧均贴合在床板66的下平面前侧;另一个横管2上装设有第二抬升组件,第二抬升组件包括第三轴承座33、第三转轴30、第二摆臂31、第二摇柄32、第二螺纹套34、第二凹槽块35、第三销轴36、第三牵引杆37、第四牵引杆39、第四销轴38、第三牵引套40、第四转轴42、第四轴承座41、第二支架68和第二抬升臂组件;第三转轴30的一端固定有第二摆臂31,第二摆臂31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摇柄32,第三转轴30上套设连接有两个第三轴承座33,两个第三轴承座33的下端均固定在位于左侧的一个长梁28和一个横管8的上侧;第三转轴30上还开设有第二螺纹部3001,第二螺纹部3001位于两个第三轴承座33之间,第二螺纹套34套设连接在第二螺纹部3001上,第二螺纹套34的上侧固定有第二凹槽块35,第三牵引杆37的一端插入连接有第三销轴36,第三销轴36的两端分别插入连接在第二凹槽块35中,第三牵引杆37的一端能围绕第三销轴36转动,第三牵引杆37的另一端插入连接有第四销轴38;第四牵引杆39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转动槽391,第三牵引杆37的另一端插入在第二转动槽391中,第四销轴38的两端分别插入连接在第二转动槽391的两侧内壁中,第四牵引杆39与第三牵引杆37均能围绕第四销轴38实现相对转动;第四牵引杆39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三牵引套40的外侧,第三牵引套40中插入固定有第四转轴42,第四转轴42的两端均套设连接有一个第四轴承座41,两个第四轴承座41的下端均固定有一个第二支架68,两个第二支架68的下端分别固定在两个长梁28的上侧;第四转轴42上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抬升臂组件,第二抬升臂组件包括第四牵引套43、第二抬升臂44、第二移动轴45和第二滚轮46;第四转轴42上套设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四牵引套43,两个第四牵引套43的外侧均规定有一个相互对称且倾斜分布的第二抬升臂44,两个第二抬升臂44的另一端均插入固定有一个横向分布的第二移动轴45,每个第二移动轴45的两端均套设连接有一个第二滚轮46,第二滚轮46能围绕第二移动轴45转动,两个第二滚轮46的上侧均贴合在床板66的下平面后侧;两个长梁28的上侧还设置有翻转组件,翻转组件包括第五转轴50、第三摆臂49、第三摇柄48、第五轴承座47、第三支架67、第三螺纹套52、第三凹槽块53、第五销轴54、第五牵引杆55、第六牵引杆57、第六销轴56、第五牵引套58、第六转轴59、挂架60、第六轴承座61和侧转组件;第五转轴50的两端均套设连接有一个第五轴承座47,两个第五轴承座47的下端均固定有一个第三支架67,两个第三支架67的下端分别固定在两个长梁28的上侧;第五转轴50的外侧中部开设有第三螺纹部5001,第三螺纹部5001上套设连接有第三螺纹套52,第三螺纹套52的上侧固定有第三凹槽块53,第五牵引杆55的一端插入连接有横向分布的第五销轴54,第五牵引杆55的一端插入在第三凹槽块53的凹槽中,第五销轴54的两端分别插入连接在第三凹槽块53的凹槽中,第五牵引杆55的一端能围绕第五销轴54转动;第五牵引杆55的另一端插入连接有横向分布的第六销轴56,第六牵引杆57的一端开设有第三转动槽571,第五牵引杆55的另一端插入在第三转动槽571中,第六销轴56的两端分别插入连接在第三转动槽571的两侧内壁中,第六牵引杆57与第五牵引杆55能围绕第六销轴56实现相对转动;第六牵引杆57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五牵引套58的外侧,第五牵引套58中插入固定有第六转轴59,第六转轴59的两端均套设连接有一个第六轴承座61,两个第六轴承座61的上侧均固定有一个挂架60,两个挂架60的上端分别固定在床头梁3和床尾梁4的下侧中部;第六转轴59上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侧转组件,侧转组件包括第六牵引套62、第三抬升臂63、第三移动轴64和第三滚轮65;第六转轴59上套设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六牵引套62,每个第六牵引套62的外侧均固定有两个对称且倾斜分布的第三抬升臂63,每个第三抬升臂63的另一端均穿插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三移动轴64,每个第三移动轴64的两端均套设连接有一个第三滚轮65,第三滚轮65能围绕第三移动轴64转动;每个第三滚轮65的上侧均贴合在床板66的下平面上;两个侧转组件的位置与床板66上的两个纵向折痕661的位置相互配合;第一抬升组件和第二抬升组件的位置分别与床板66上的两个横向折痕662的位置相互配合。

使用时,待检人员平躺在床板66的上平面上,双脚位于第一摇柄12和第二摇柄32侧;手握第一摇柄12摇动第一摆臂11,进而带动第一转轴10转动,第一螺纹套13会借助螺纹连接的原理向一侧移动,进而带动第一凹槽块14一起移动,从而依据转动连接的原理带动第一牵引杆16向下转动,同时带动第二牵引杆17向上转动,进而借助第一牵引套19带动第二转轴20转动,从而带动两个第一抬升臂组件中的第二牵引套21、第一抬升臂22和第一移动轴23向上转动,每个第一移动轴23上的第一滚轮24沿床板66的下平面向一侧滚动,迫使床板66的前侧沿其中一个横向折痕662向上翻折,从而将待检人员的上身抬起,方便进行检查;同理,若反向摇动第一摇柄12,床板66的前侧会向下回落;第二抬升组件的原理与第一抬升组件的原理相同,手握第二摇柄32摇动第二摆臂31,进而带动第三转轴30转动,第二螺纹套34会借助螺纹连接的原理向一侧移动,进而带动第二凹槽块35一起移动,从而依据转动连接的原理带动第三牵引杆37向下转动,同时带动第四牵引杆39向上转动,进而借助第三牵引套40带动第四转轴42转动,从而带动两个第二抬升臂组件中的第四牵引套43、第二抬升臂44和第二移动轴45向上转动,每个第二移动轴45上的第二滚轮46沿床板66的下平面向一侧滚动,迫使床板66的前侧沿另一个横向折痕662向上翻折,从而将待检人员的腿部抬起,方便进行检查,同理,若反向摇动第二摇柄32,床板66的后侧会向下回落,从而使得待检人员的腿部回落;手握第三摇柄48摇动第三摆臂49,进而带动第五转轴50转动,第三螺纹套52会借助螺纹连接的原理向一侧移动,进而带动第三凹槽块53一起移动,从而依据转动连接的原理带动第五牵引杆55向下转动,同时带动第六牵引杆57向上转动,进而带动第五牵引套58和第六转轴59转动,从而带动两个第一抬升臂组件中的第六牵引套62转动,从而带动两个侧转组件中的同侧的两个第三抬升臂63向上转动,并使得上述两个第三抬升臂63上的第三移动轴64上的第三滚轮65沿床板66的下平面向一侧滚动,迫使床板66的一侧沿其中一个纵向折痕661向上翻折,从而将待检人员的一侧身体抬起,方便进行检查;同理,反向摇动第三摇柄48,就能将床板66的另一侧沿另一个纵向折痕661向上翻折,从而将待检人员的另一侧身体抬起;至此,就能根据检查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待检角度,提高了检查效率和准确度,减轻了待检人员的体力消耗。

超声检查(US检查)是利用人体对超声波的反射进行观察,用来了解人体内部器官的具体情况,在医用领域已经应用十分广泛;超声检查时,待检人员一般需要平躺在检查床上,操作医生手持超声探头在人体外部进行探测,某些特殊部位的器官需要待检人员转动到一个特定的角度才能较好的观察,且有时需要维持一定姿势较长时间,以往的检查床不具备调节翻转功能,待检人员需要在操作医生的指导下自己调节检查角度,有些角度调节十分吃力,待检人员体力消耗较大,而且也很容易发生变动,操作医生不得不再次调整,导致检查效率较低,检查准确度也波动较大;本实用新型能快速的将待检人员调整到准确的检查角度,且操作简单,待检角度不易发生变化,大大减轻了待检人员的体力消耗,大大提高了检查效率和准确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