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化锆切削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3068发布日期:2019-05-21 21:32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氧化锆切削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义齿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氧化锆切削仪。



背景技术: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一些器官也逐渐衰老,牙齿也是一样,为了更好的进食或者美观,都希望需要有一幅好的牙齿,因此补牙修牙的人群越来越多,牙齿的修补重新安装成了人们生活一个大的开支。目前市场上制作牙需要用到氧化锆切削仪进行加工,氧化锆切削仪通常包括控制系统以及设置于控制系统一侧的切削室,所述切削室内设置有切削系统以及夹具。通过数控技术使用控制系统,从而控制切削系统在切削室内对夹具上的牙模进行切削,从而制成义齿。但是在切削过程会产生大量粉尘,切削室没有一个很好的粉尘收集装置进行回收,从而可能影响机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氧化锆切削仪,具有提高其使用寿命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氧化锆切削仪,包括控制系统以及设置于控制系统一侧的切削室,所述切削室内设置有切削系统以及夹具,所述切削室底部设置有落尘口,所述落尘口连接有吸尘装置,所述吸尘装置包括机座、设置于机座上的抽风器以及集尘桶,所述集尘桶上可拆卸设置有桶盖,所述吸尘器通过气管连接至桶盖并通入集尘桶内,所述集尘桶的周壁上设置有进尘口,所述进尘口上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进尘气管,所述进尘气管远离安装座的一端连通至落尘口处,在所述桶盖与集尘桶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桶盖固定于集尘桶上的固定组件。

如此设置,通过夹具将牙模夹持住,使得控制系统发出信号,从而使得切削系统对牙模进行切削,采用CNC数控技术控制其切削轨迹,实现将牙模精准加工成义齿的效果;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落入底部,气动吸尘装置使得抽风器产生较大吸风力,并通过气管、集尘桶以及进尘气管通入切削室内,使得粉尘被吸入进尘气管内,从而落入集尘桶内进行收集,实现将切削室内产生的粉尘吸入集尘桶内收集的效果,从而避免切削室内粉尘过多影响切削的有效进行,实现提升加工精度的效果。设置的安装座,便于将进尘气管拆装于集尘桶上,在集尘桶收集到一定量时,通过加开固定组件将桶盖脱离集尘桶,并将进尘气管从安装座上拆下,使得集尘桶可取出并对粉尘进行统一回收处理,之后再将空的集尘桶通过固定组件与桶盖固定,并将进尘气管安装于安装座上即可再次使用,整体结构简单,且便于处理集尘桶内的粉尘,实现提升其使用寿命的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对称铰接于集成桶两侧的卡爪与设置于桶盖边缘的限位沿,所述限位沿与桶盖之间形成环形槽,所述卡爪远离铰接的一端设置有与限位沿相对应的限位爪,固定时,所述限位爪卡接于限位沿周壁上。

如此设置,通过转动卡爪,使得限位爪卡接于限位沿周壁上,从而使得桶盖卡接于集尘桶上,实现将桶盖固定于集尘桶上的效果。在需要取下桶盖时,设置的环形槽使得操作人员将手指抵触于环形槽底部并拨动限位卡爪使其脱离限位沿,即可将桶盖取下,实现便于操作人员解开限位爪的效果,具有结构简单,使用便捷的作用。

进一步设置:所述限位沿的沿边设置为光滑弧形面,所述限位爪远离卡爪的一端设有倒角。

如此设置,通过设置的光滑弧形面,使得限位爪扣合于限位沿边时,减少限位爪扣入过程的接触面积,便于限位爪扣入并卡接于限位沿周壁上,实现便于操作固定的效果。设置在限位爪上的倒角,减少操作人员拨动限位爪脱离限位沿时的接触面积,使得限位爪更顺利的脱开限位沿的束缚,实现便于将限位爪脱离限位沿的效果,从而便于取下桶盖并取出集尘桶对桶内的粉尘统一收回处理。

进一步设置:所述桶盖上设置有搅拌浆,所述搅拌浆的一端伸入桶内,另一端连接有转动手柄。

如此设置,通过控制转动手柄,使得搅拌浆对集尘桶内进行搅拌,从而使得粉尘均匀收集于集尘桶桶内,保证对切削室进行吸尘的有效进行,且提高集尘桶的粉尘收集量。

进一步设置:所述转动手柄呈Z形设置,所述转动手柄远离搅拌浆的一端设置有握持部。

如此设置,通过将转动手柄设置为Z形,使得握持转动手柄的握持部,并推动其转动即可带动搅拌浆转动,从而对集尘桶桶内的粉尘进行搅拌均匀,实现省力且便于搅动的效果,且握持部更贴合操作人员的手,使得握持更为舒适,实现提高操作舒适性的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落尘口下方设置有吸风口,所述进尘气管远离安装座的一端与吸风口连接,所述落尘口与吸风口之间呈漏斗状设置。

如此设置,通过设置的吸风口,使得进尘气管与吸风口连接,从而使得吸风时通过落尘口扩大风向范围,提升对粉尘的吸收效果,且漏斗状设置,使得粉尘通过落尘口吸入吸风口更为顺利,实现提升对切削室内粉尘的吸收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落尘口上设置有过滤网。

如此设置,通过设置的过滤网,防止较大物件落入落尘口从而堵塞吸风口,保证吸尘的有效进行。

进一步设置:所述进尘气管设置为波纹管。

如此设置,通过将进尘气管设为波纹管,使得进尘气管可折叠伸缩,从而使得安装过程便于控制,实现便于安装的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切削室设置有仓门,所述仓门的一端铰接于切削室侧面,另一端与切削室正面卡接设置。

如此设置,通过设置仓门,使得切削室放入牙模后将仓门关闭使其处于封闭状态,避免粉尘跑出切削室外影响环境。由于仓门的一端设置于切削室侧面,另一端设于切削室正面,增大了仓门的使用面积,从而打开仓门时便于将牙模放入夹具上,实现便于使用的效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设置的仓门,便于打开仓门将牙模放入切削室,且仓门能够将切削室处于封闭状态,避免粉尘挥散出切削室外,具有便于使用且提升加工环境质量的效果;

2、通过放置在机座上的抽风器、集尘桶,便于对切削室内的粉尘进行吸收,保护氧化锆切削仪正常使用,具有提升其使用寿命的效果;

3、通过设置的固定组件,便于拆开桶盖,并通过将进尘气管从安装座上拆下,从而取出集尘桶对粉尘进行统一回收处理,便于处理集尘桶内的粉尘,从而循环利用集尘桶收集粉尘,便于对氧化锆切削仪进行吸尘,从而实现提升其使用寿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氧化锆切削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氧化锆切削仪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控制系统;2、切削室;21、切削系统;22、夹具;23、落尘口;24、吸风口;25、仓门;3、吸尘装置;31、机座;32、抽风器;33、集尘桶;331、进尘口;4、桶盖;5、气管;6、安装座;61、进尘气管;7、固定组件;71、卡爪;72、限位沿;73、环形槽;74、限位爪;8、搅拌浆;9、转动手柄;91、握持部;10、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对氧化锆切削仪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氧化锆切削仪,如图1所示,包括控制系统1以及设置于控制系统1一侧的切削室2,所述切削室2设置有仓门25,仓门25采用透明材质制成,便于观测切削室2内加工情况。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仓门25的一端铰接于切削室2侧面,另一端与切削室2正面卡接设置,且仓门25与切削室2抵触的周壁上设置有密封条,增大贴合时的密封性,防止粉尘外泄。在切削室2内设置有切削系统21以及夹具22,切削系统21通过控制系统1控制,夹具22设置于切削室2侧壁上。在切削室2底部设置有落尘口23,落尘口23连接有吸尘装置3。

如图2和图4所示,在落尘口23上设置有过滤网10,落尘口23下方设置有吸风口24,进尘气管61远离安装座6的一端与吸风口24连接,且落尘口23与吸风口24之间呈漏斗状设置。吸尘装置3包括机座31、设置于机座31上的抽风器32以及集尘桶33,集尘桶33上可拆卸设置有桶盖4,在桶盖4与集尘桶33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桶盖4固定于集尘桶33上的固定组件7。抽风器32通过气管5连接至桶盖4上并通入集尘桶33内。在集尘桶33的周壁上设置有进尘口331,在进尘口331上设置有安装座6,安装座6上安装有进尘气管61,进尘气管61设置为波纹管,且进尘气管61远离安装座6的一端与吸风口24连接并与落尘口23连通。

如图2和图3所示,固定组件7包括对称铰接于集成桶两侧的卡爪71与设置于桶盖4边缘的限位沿72,限位沿72与桶盖4之间形成环形槽73,且限位沿72的沿边设置为光滑弧形面。卡爪71远离铰接的一端设置有与限位沿72相对应的限位爪74,限位爪74远离卡爪71的一端设有倒角,固定时,限位爪74卡接于限位沿72周壁上。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桶盖4上设置有搅拌浆8,搅拌浆8的一端伸入桶内,另一端连接有控制搅拌浆8转动的转动手柄9。转动手柄9呈Z形设置,且转动手柄9远离搅拌浆8的一端设置有握持部91。

工作原理:在对牙模进行加工前,解开限位爪74使其脱离限位沿72,从而使得桶盖4与集尘桶33拆离,将集尘桶33内的杂质倾倒干净后重新安装,并将限位爪74卡接于限位沿72上,实现将桶盖4固定于集尘桶33上的效果。之后将进尘气管61安装于安装座6上,由于进尘气管61为波纹管,使得安装较为便捷。接着通过夹具22将牙模固定住,使得控制系统1发出信号,从而使得切削系统21对牙模进行切削,整个系统采用CNC数控技术设置,实现能够按照程序将牙模切削成所需要的样子,实现对牙模精准加工的效果。在切削过程中,启动抽风器32,使得抽风器32产生吸风力,并通过气管5、集尘桶33以及进尘气管61通入切削室2内,使得粉尘被吸入进尘气管61内,从而落入集尘桶33内进行收集,实现将切削室2内产生的粉尘吸入集尘桶33内收集的效果,从而避免切削室2内粉尘过多影响切削的有效进行,实现提升加工精度的效果。在集尘桶33收集较多粉尘时,通过控制转动手柄9转动,使得搅拌浆8将集尘桶33桶内的粉尘搅匀,避免其集中于进尘口331处,实现持续有效的对切削室2进行吸尘的效果,且提升集尘收集量,从而使得对牙模切削过程更为顺利,保护切削仪免受粉尘老化,实现提升其使用寿命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