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快激光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68831发布日期:2019-06-11 23:28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快激光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超快激光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激光逐步被应用于生物医疗领域。但多数限于纳秒或压纳秒激光器的应用。截至目前为止,现有技术中尚未有可应用于生物医疗领域超快激光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超快激光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快激光系统,具体包括控制模块、激光器、光路模块、可移动床位、视觉定位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激光器相连并控制其运作,所述控制模块与可移动床位相连并控制其移动,所述光路模块与激光器相连并将激光器所产生激光传导至可移动床位,所述控制模块与视觉定位模块相连并控制其对激光出射位置进行定位,所述激光器为超快激光器。

进一步的,所述光路模块按激光传导次序依次包括扩束器、反射镜和振镜。

进一步的,所述激光器还与所述振镜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激光器为可调整其子脉冲能量、数量、时间间隔的激光器。

进一步的,所述激光器为波长可调节的激光器,可根据需求调节激光波长。

进一步的,所述激光器的波长为500~1100nm。

进一步的,所述激光器的脉宽小于10皮秒。

最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超快激光系统的应用,具体为:所述超快激光系统可应用于祛痣、祛斑、祛除纹身的设备中。

本实用新型方案公开的超快激光系统,采用了超快激光器。将该系统应用于祛痣、祛斑、祛除纹身等设备中,与常规的相关设备相比,其具有创口小、过程无痛等优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超快激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控制模块、2-激光器、3-扩束器、4-反射镜、5-振镜、6-视觉定位模块、7-可移动床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结合图1,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超快激光系统,该系统具体包括控制模块1、激光器2、光路模块、可移动床位7、视觉定位模块6,所述控制模块1与激光器2相连并控制其运作,所述控制模块1与可移动床位7相连并控制其移动,可移动床位7主要用于人体先躺于其上,然后可再根据需要对可移动床位7进行调节,以便激光可以对准特定的部位。所述光路模块与激光器2相连并将激光器2所产生激光传导至可移动床位7,所述控制模块1与视觉定位模块6相连并控制其对激光出射位置进行定位,以使得激光可以精准地定位到人体特定的部位,所述激光器2为超快激光器。可将该系统应用于祛痣、祛斑、祛除纹身等设备中,与常规的相关设备相比,该系统祛痣、祛斑、祛除纹具有创口小、过程无痛等优势。

优选的,所述光路模块按激光传导次序依次包括扩束器3、反射镜4和振镜5。即,激光器2产生激光,并可依次经由扩束器3、反射镜4和振镜5而传导至所述可移动床位7处,并再结合视觉定位系统而可以精确地照射到人体特定的部位,如人体有痣、斑或纹身的皮肤部位,并对其进行激光祛除。此外,所述激光器2还与所述振镜5相连,获取和控制振镜5的扫描情况。

优选的,所述激光器2为可调整其子脉冲能量、数量、时间间隔的激光器。可根据待祛除物(如痣、斑或纹身)的光学特性,具体进行选择或调整相关参数,优化祛除效率和质量。

优选的,所述激光器为波长可调节的激光器,可根据需求调节激光波长。且所述激光器的波长优选为500~1100nm。

优选的,所述激光器的脉宽小于10皮秒。

此外,将上述超快激光系统应用于祛痣、祛斑、祛除纹身等设备中,可利用其进行祛痣、祛斑或祛除纹身。如祛除纹身,具体可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待祛除纹身的面积大小,例如可首先对人体皮肤表面的纹身面积大小通过估算或者测量等方式进行确定;

S2、根据待祛除纹身的体面积大小确定激光能量的大小,在获得人体皮肤待祛除纹身面积的大小后,可再根据该大小进一步确定所需照射的激光的能量大小,如可通过祛除单位面积纹身所需激光能量的大小进行具体换算,同时还需根据人体皮肤的承受特性,保证所用激光的能量不超过安全范围,防止在祛除纹身的过程中伤害人体皮肤;

S3、根据确定的激光能量的大小调整超快激光器的激光束波长、脉宽、burst参数、扫描路径等;

S4、利用调整好的激光束进行超快激光祛除纹身。

同时,在上述步骤中,还需根据视觉定位系统对出射激光进行定位,并可通过调整移动床的位置,相应调整激光所对准的人体皮肤的特定部位。

整体而言,将本方案中的超快激光系统应用于人体皮肤的激光祛痣、祛斑、祛纹身等,具有快速、创伤小、无疼痛感等优势,不仅整体祛除效率高,而且祛除效果极好。

且需要说明的是,此处,上、下、左、右、前、后只代表其相对位置而不表示其绝对位置。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