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桡动脉穿刺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6007发布日期:2019-04-24 00:03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桡动脉穿刺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桡动脉穿刺固定器。



背景技术:

桡动脉位于肱桡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现有创血压能准确反映患者的血压,在重大手术和重症监护室的危重患者都需要随时准确地掌握患者的生命体征,血压是重要的生命体征之一,随时发现动脉血压的变化有利用评价重要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注状态,为麻醉、术中用药、重症监护室病人的抢救提供可靠依据,有创血压监测避免了无创血压的误差和滞后。同时,经动脉置管后也随时采取血液样本,进行精准的血气分析,既可减少患者痛苦,又可及时迅速取得血液样本。并且,随冠心病介入诊治手术的不断提高,采用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常规检查手段。

现则桡动脉穿刺主要由于血管位于体表和容易维护,易于术中和术后的管理,相较于清醒能配合的成年患者,穿刺时可自觉提高腕部,可是对于已经神志不清的重症患者和已经麻醉后的幼儿患者,腕部已经松弛,无法自觉保持腕部的抬高,且单纯采用布卷垫于腕部在穿刺时腕部仍易于移动,且手心容易抬起,不易使动脉暴露,提高医护工作者的工作难度,存在一定的失败率和并发症等,增加患者多次穿刺及穿刺不成功的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桡动脉穿刺固定器,该桡动脉穿刺固定器用于辅助患者的桡动脉穿刺,通过该桡动脉穿刺固定器的辅助,能有效顺利地帮助患者完成桡动脉穿刺。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桡动脉穿刺固定器,包括:

定型基体,定型基体具有相对的支撑面和连接面,定型基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支撑面与连接面之间的距离沿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减小;

第一柔性支撑部,第一柔性支撑部可拆卸地设置于连接面,第一柔性支撑部具有远离定型基体的第一固定支撑面;

第二柔性支撑部,第二柔性支撑部可拆卸地设置于连接面,第二柔性支撑部具有远离定型基体的第二固定支撑面;

第一柔性支撑部和第二柔性支撑部沿垂直于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上分布在支撑面上,第一固定支撑面和第二固定支撑面共同限定手腕支撑面;手腕支撑面与支撑面之间的距离沿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减小。

发明人设计了上述桡动脉穿刺固定器,该桡动脉穿刺固定器用于辅助患者的桡动脉穿刺,通过该桡动脉穿刺固定器的辅助,能有效顺利地帮助患者完成桡动脉穿刺。桡动脉穿刺固定器包括定型基体、第一柔性支撑部以及第二柔性支撑部。其中,定型基体的支撑面与连接面(厚度)之间的距离沿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减小,使得该固定器具有配合人体手腕倾斜放置的支撑基础,为使得患者的手腕得到包裹,使得患者的手腕能在桡动脉穿刺固定器的支撑下固定位置,设置了第一柔性支撑部和第二柔性支撑部。其中,第一柔性支撑部和第二柔性支撑部共同构成了手腕支撑面,该手腕支撑面对手腕进行包裹支撑作用,并且手腕支撑面与支撑面之间的距离沿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减小,使得手腕保持倾斜状态,从而能够使得医疗人员能顺利地对患者进行桡动脉穿刺。并且,通过第一柔性支撑部和第二柔性支撑部对于定型基体的可拆卸设计,使得,医疗人员可随时更换第一柔性支撑部或者第二柔性支撑部以清洁或许根据需求更换。通过该桡动脉穿刺固定器的辅助,能有效顺利地帮助患者完成桡动脉穿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一柔性支撑部包括第一海绵层以及包裹与第一海绵层外表面的第一纺织层;

第二柔性支撑部包括第二海绵层以及包裹与第二海绵层外表面的第二纺织层;

连接面设置有魔术贴,魔术贴与第一纺织层和第二纺织层粘接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一海绵层和第二海绵层远离支撑面的端面呈内凹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一柔性支撑部为第一气囊,第二柔性支撑部为第二气囊;

第一气囊具有与其内部空间连通的第一充气口,第一气囊具有与连接面可拆卸配合的第一配合部;

第二气囊具有与其内部空间连通的第二充气口,第二气囊具有与连接面可拆卸配合的第二配合部;

连接面具有分别与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可拆卸配合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一配合部为粘接于第一气囊底壁的第一纺织部;

第二配合部为粘接于第二气囊底壁的第二纺织部;

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为与第一纺织部和第二纺织部配合的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一配合部为凸设于第一气囊底壁的第一硬质塑料块;

第二配合部为凸设于第二气囊底壁的第二硬质塑料块;

第一连接部为开设于连接面表面并由第一端向第二端延伸的第一滑槽,第一硬质塑料块嵌设于第一滑槽中;

第二连接部为开设于连接面表面并由第一端向第二端延伸的第二滑槽,第二硬质塑料块嵌设于第二滑槽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一硬质塑料块的数量为二,两个第一硬质塑料块间隔分布;

第二硬质塑料块的数量为二,两个第二硬质塑料块间隔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当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充满气体时,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呈镜像分布,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相互远离的端面为外扩圆弧端,第一充气口和第二充气口分布位于两个外扩圆弧端的端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一气囊的第一固定支撑面具有第一摩擦层;第二气囊的第二固定支撑面具有第二摩擦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一摩擦层和第二摩擦层均为由第一端至第二端依次设置的多个摩擦凸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桡动脉穿刺固定器,该桡动脉穿刺固定器用于辅助患者的桡动脉穿刺,通过该桡动脉穿刺固定器的辅助,能有效顺利地帮助患者完成桡动脉穿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桡动脉穿刺固定器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桡动脉穿刺固定器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定型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第一柔性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桡动脉穿刺固定器;11-定型基体;12-第一柔性支撑部;13-第二柔性支撑部;61-第一连接部;62-第二连接部;71-第一配合部;81-第一充气口;82-第二充气口;90-手腕支撑面;111-第一端;112-第二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桡动脉穿刺固定器10,该桡动脉穿刺固定器10用于辅助患者的桡动脉穿刺,通过该桡动脉穿刺固定器10的辅助,能有效顺利地帮助患者完成桡动脉穿刺。

请参考图1,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中桡动脉穿刺固定器10在第一视角下的具体结构。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中桡动脉穿刺固定器10在第二视角下的具体结构。

桡动脉穿刺固定器10包括定型基体11、第一柔性支撑部12以及第二柔性支撑部13。

定型基体11具有相对的支撑面和连接面,定型基体1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11和第二端112,支撑面与连接面之间的距离沿第一端111至第二端112逐渐减小。

第一柔性支撑部12可拆卸地设置于连接面,第一柔性支撑部12具有远离定型基体11的第一固定支撑面,第二柔性支撑部13可拆卸地设置于连接面,第二柔性支撑部13具有远离定型基体11的第二固定支撑面。

第一柔性支撑部12和第二柔性支撑部13沿垂直于第一端111至第二端112的方向上分布在支撑面上,第一固定支撑面和第二固定支撑面共同限定手腕支撑面90,手腕支撑面90与支撑面之间的距离沿第一端111至第二端112逐渐减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柔性支撑部12为第一气囊,第二柔性支撑部13为第二气囊,第一气囊具有与其内部空间连通的第一充气口81,第一气囊具有与连接面可拆卸配合的第一配合部71,第二气囊具有与其内部空间连通的第二充气口82,第二气囊具有与连接面可拆卸配合的第二配合部72,连接面具有分别与第一配合部71和第二配合部可拆卸配合的第一连接部61和第二连接部62。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柔性支撑部12和第二柔性支撑部13还可以为其他结构,例如:第一柔性支撑部12包括第一海绵层以及包裹与第一海绵层外表面的第一纺织层,第二柔性支撑部13包括第二海绵层以及包裹与第二海绵层外表面的第二纺织层,连接面设置有魔术贴,魔术贴与第一纺织层和第二纺织层粘接配合。第一海绵层和第二海绵层远离支撑面的端面呈内凹状。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和图4。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中定型基体11的具体结构,图4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第一柔性支撑部12的具体结构。

第一配合部71为凸设于第一气囊底壁的第一硬质塑料块。

第二配合部为凸设于第二气囊底壁的第二硬质塑料块。第一连接部61为开设于连接面表面并由第一端111向第二端112延伸的第一滑槽,第一硬质塑料块嵌设于第一滑槽中。第二连接部62为开设于连接面表面并由第一端111向第二端112延伸的第二滑槽,第二硬质塑料块嵌设于第二滑槽中。

第一硬质塑料块的数量为二,两个第一硬质塑料块间隔分布,第二硬质塑料块的数量为二,两个第二硬质塑料块间隔分布。

当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充满气体时,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呈镜像分布,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相互远离的端面为外扩圆弧端,第一充气口81和第二充气口82分布位于两个外扩圆弧端的端面。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为提高手腕与该结构的摩擦力,第一气囊的第一固定支撑面具有第一摩擦层;第二气囊的第二固定支撑面具有第二摩擦层。第一摩擦层和第二摩擦层均为由第一端111至第二端112依次设置的多个摩擦凸条。

发明人设计了上述桡动脉穿刺固定器10,该桡动脉穿刺固定器10用于辅助患者的桡动脉穿刺,通过该桡动脉穿刺固定器10的辅助,能有效顺利地帮助患者完成桡动脉穿刺。桡动脉穿刺固定器10包括定型基体11、第一柔性支撑部12以及第二柔性支撑部13。其中,定型基体11的支撑面与连接面(厚度)之间的距离沿第一端111至第二端112逐渐减小,使得该固定器具有配合人体手腕倾斜放置的支撑基础,为使得患者的手腕得到包裹,使得患者的手腕能在桡动脉穿刺固定器10的支撑下固定位置,设置了第一柔性支撑部12和第二柔性支撑部13。其中,第一柔性支撑部12和第二柔性支撑部13共同构成了手腕支撑面90,该手腕支撑面90对手腕进行包裹支撑作用,并且手腕支撑面90与支撑面之间的距离沿第一端111至第二端112逐渐减小,使得手腕保持倾斜状态,从而能够使得医疗人员能顺利地对患者进行桡动脉穿刺。并且,通过第一柔性支撑部12和第二柔性支撑部13对于定型基体11的可拆卸设计,使得,医疗人员可随时更换第一柔性支撑部12或者第二柔性支撑部13以清洁或许根据需求更换。通过该桡动脉穿刺固定器10的辅助,能有效顺利地帮助患者完成桡动脉穿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