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急救呼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4067发布日期:2019-11-12 22:27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急救呼吸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呼吸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便携式急救呼吸机。



背景技术:

呼吸机是一种能代替、控制或改变人的正常生理呼吸,增加肺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功消耗,节约心脏储备能力的装置,主要用于家庭、医院及一些诊所。

现有的呼吸机一般体积较大,比较笨重,特别在急救过程中,需要医务人员快速敏捷,如果携带现有的呼吸机对于医护人员是个很大的负担,而且也不能做到快速敏捷,如何能缩小呼吸机的体积以及使其方便携带是我们研究的一个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便携式急救呼吸机,可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指出的问题。

便携式急救呼吸机,包括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和下板之间通过一对伸缩架相连,这一对伸缩架固定在上板和下板的左右两侧,所述上板和下板之间还固定连接伸缩软管,所述伸缩软管的内部设置气缸,所述气缸固定在下板上,所述气缸的上方设置伸缩气囊,所述伸缩气囊与气缸连接,所述伸缩气囊下方设置有进气管,所述伸缩气囊上方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穿过上板暴露在外,所述伸缩架上设置活动卡钩和卡柱,所述活动卡钩上设置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

优选的,所述出气管的末端连接一个过滤器。

优选的,所述过滤器内部设置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第三过滤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层为pp无纺布层,第二过滤层为活性炭层,第三过滤层为HEPA滤层。

优选的,所述上板的上方固定连接拉杆。

优选的,所述拉杆为伸缩拉杆。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的底面上固定连接轮子。

本实用新型提供便携式急救呼吸机,可以通过伸缩改变体积,方便搬运和运输,此外设置了轮子和拉杆,还能使其像拉杆箱一样拉着快速移动,即省力又快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急救呼吸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急救呼吸机的外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图中标号:1、上板; 2、下板; 3、伸缩架;4、气缸;5、伸缩气囊; 6进气管;7、伸缩软管;8、活动卡钩;9、卡柱; 10、第一卡口;11、第二卡口;12、过滤器;13、第一过滤层;14、第二过滤层; 15、第三过滤层;16、拉杆; 17、轮子层; 18、出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急救呼吸机,包括上板1和下板2,所述上板1和下板2之间通过一对伸缩架3相连,这一对伸缩架3通过铰接的方式固定在上板1和下板2的左右两侧,所述伸缩架3包括多个相互交叉铰接在一起的长杆,所述上板1和下板2之间还固定连接伸缩软管7,伸缩软管的上端固定在上板1的下面上,伸缩软管的下端固定在下板1的上面上,所述伸缩软管7的内部设置气缸4,所述气缸4固定在下板2上,所述气缸4的上方设置伸缩气囊5,所述伸缩气囊5与气缸4连接,伸缩软管7将气缸4和伸缩气囊5套在其内部,所述伸缩气囊5下方设置有进气管6,所述伸缩气囊5上方设置有出气管18,所述出气管18穿过上板1暴露在外,所述出气管18穿过伸缩软管7暴露在外,所述伸缩架3上设置活动卡钩8和卡柱9,活动卡钩8铰接在伸缩架3上,所述活动卡钩8上设置第一卡口10和第二卡口11,第一卡口10与卡柱9配合时,伸缩架3处于最大限度的伸展状态,第二卡口10与卡柱9配合时,伸缩架3处于最大限度的收缩状态,通过伸缩改变呼吸机的体积方便运输和搬运。

所述出气管18的末端连接一个过滤器12,所述过滤器12内部设置第一过滤层13、第二过滤层14、第三过滤层15,所述第一过滤层13为pp无纺布层,第二过滤层14为活性炭层,第三过滤层15为HEPA滤层,能净化空气,使患者吸入更清洁卫生的空气。

优选的,所述上板1的上方固定连接拉杆16,方便搬运。

优选的,所述拉杆16为伸缩拉杆。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2的底面上固定连接轮子17,方便移动,同时轮子17和拉杆16配合,可以像拉杆箱一样运动。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