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度可控的医用纱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2526发布日期:2019-04-29 12:27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温度可控的医用纱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度可控的医用纱布,属于伤口包扎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今社会上各医疗机构在临床上包扎伤口时,一般使用的都是普通的纱布。在伤口愈合的期间,伤口愈合的温度对伤口的愈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夏天温度较高,伤口可能在温度高的情况下会被感染,从而加重病情,导致患者更加的痛苦,在冬天的时候,由于温度较低,伤口的愈合速度较慢,使伤口久久不能痊愈,延缓了伤口愈合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度可控的医用纱布,使伤口不受地域、季节、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的调节适合伤口愈合的温度,使伤口愈合更加快速,从而节约了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温度可控的医用纱布,包括纱布本体和设置在纱布一端的扣合结构,所述纱布本体依次设置的杀菌止血层、渗透层以及防尘层三层,杀菌止血层表面设有温度感应器,杀菌止血层与渗透层之间设有制冷装置和加热装置,防尘层表面设有温度显示器、接收器,所述温度感应器、接收器和温度显示器电连接。

优选的,制冷装置是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朝向纱布的内侧,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朝向纱布的外侧。

优选的,加热装置为硅胶加热片。

优选的,所述硅胶加热片有多个,且硅胶加热片均匀的分布在杀菌止血层和渗透层之间。

优选的,制冷装置和加热装置并联,由单刀双掷开关控制。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温度受地域、季节、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伤口的愈合情况又与温度息息相关,所以一个有益的温度对伤口愈合至关重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温度可控的纱布,结构简单,方便实用,不受地域、季节和环境等的影响,随时随地的调节适合伤口愈合的温度,使伤口愈合速度加快,从而节约了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给患者带来福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杀菌止血层和渗透层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面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制冷装置和加热装置的电路连接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温度采集显示流程图

附图标记如下:1、扣合结构;2、硅胶加热片;3、半导体制冷片;4、温度感应器;5、杀菌止血层;6、渗透层;7、防尘层;8、单刀双掷开关;9、电源;10、温度显示器;11、接收器;12、加热装置;13、制冷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1-4,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温度可控的医用纱布,包括纱布本体和设置在纱布一端的扣合结构1,纱布本体包括依次设置的杀菌止血层5、渗透层6以及防尘层7三层组成,杀菌止血层5表面设有温度感应器6,杀菌止血层5与渗透层6之间设有制冷装置13和加热装置12,防尘层7表面设有温度显示器10、接收器11,其中,温度感应器4、接收器11和温度显示器10电连接。

扣合结构1可以为双面胶或者魔法贴。接收器11是将温度感应器4的温度信号转变为可以在温度显示器10显示的电信号的装置。

优选的,制冷装置是半导体制冷片3,半导体制冷片3的冷端朝向纱布的内侧,半导体制冷片3的热端朝向纱布的外侧。制冷装置13制冷效果较佳,可以使伤口部位的温度得以降低,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纱布的内侧为朝向伤口部位的一侧,纱布的外侧为背离伤口部位的一侧。

优选的,加热装置12为硅胶加热片2。

优选的,所述硅胶加热片2为多个,硅胶加热片2均匀的分布在杀菌止血层5和渗透层6之间。加热效果好,伤口受热均匀,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优选的,制冷装置13和加热装置12用导线并联,分别由单刀双掷开关控制,实现了一个控制开关对多条线路的控制,不仅节约成本,而且操作简单方便。

下面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进一步说明:

温度感应器4将伤口温度信息发送给接收器11,接收器11将温度信息发送至温度显示器10,由温度显示器10显示伤口温度,根据温度显示器10显示的温度可以随时随地的观察到伤口的愈合温度,从而根据温度显示器10显示的温度,对伤口部位温度的调节与控制,如果温度显示器10显示的温度较低,可以打开加热装置的单刀双掷开关8,硅胶加热片2开始工作,从而达到升温的效果,提高伤口部位的温度,当温度显示器10显示的温度较高,可以将制冷装置的单刀双掷开关8打开,半导体制冷片3开始工作,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降低伤口部位的温度,使伤口部位达到适宜的温度,对伤口的愈合有积极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温度可控的医用纱布,不仅结构简单,节约成本,操作方便简洁,可以在不同季节和不同环境下,随时调节适合伤口愈合的温度,使伤口愈合更加快速,从而节约了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