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肩关节植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5799发布日期:2018-07-07 06:12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肩关节植骨技术领域,尤指一种肩关节植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伴有严重骨缺损的肩关节脱位是骨科与运动医学常见的关节损伤,治疗不当常演变成复发性肩关节脱位,并引起严重的关节盂缺损,通常需要进行植骨治疗。常规开放性手术采用切开方式,创伤大、出血多、易损伤关节盂前方的腋神经、肌皮神经及后方的肩胛上神经;而采用关节镜下植骨具有微创特点,可减少手术创口,以及神经、软组织等的损伤。

目前,微创手术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无法提供足够的植骨空间,骨块向植骨区内推送时不方便,骨块内的穿引线容易缠绕,骨块从管内推出不能控制骨块的旋转及位移等。而且由于肩关节解剖复杂,关节盂前方有腋神经、肌皮神经,后方有肩胛上神经,对于植骨的定位要求较高,需要尽量避免损伤血管、神经等组织。

因此,本申请致力于提供一种肩关节植骨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肩关节植骨装置,有效避免植骨块的输送过程和植骨过程中出现滑脱、旋转和位移;大大保证了植骨质量和效率,降低了植骨过程中因植骨块的上述不良现象而对肩关节的血管、神经等组织的损伤现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肩关节植骨装置,包括:

套管,所述套管设有用于输送植骨块的通道,且所述通道的侧壁开有用于锚钉缝线进入所述通道的缝隙;以及,

用于推动所述植骨块的推杆,所述推杆活动穿插于所述通道,且所述推杆靠近植骨块一侧的端部开有至少两个槽,使得至少两根所述锚钉缝线穿过所述植骨块的通孔后于所述槽穿出;

每一个所述通孔对应设置至少一根所述锚钉缝线;

每一个所述槽对应设置至少一根所述锚钉缝线。

本技术方案中,锚钉缝线可通过缝隙压入套管内部后,然后再穿过植骨块的通孔后,从槽穿出,由于至少两根锚钉缝线分别穿过植骨块的至少两个通孔,两根锚钉缝线在植骨块输送过程中会对植骨块进行牵引和稳定,有效避免植骨块的输送过程和植骨过程中出现滑脱、旋转和位移;大大保证了植骨质量和效率,降低了植骨过程中因植骨块的上述不良现象而对肩关节的血管、神经等组织的损伤现象。更优的,推杆上的槽的设置,有效将多根锚钉缝线进行分流导出,有效降低多根锚钉缝线于植骨块的行进方向的前端发生缠绕,进而导致植骨块的不可前进而出现植骨失败的不良现象。且本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可精准将植骨块输送至植骨区。更优的,本装置兼具微创手术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的优点。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缝隙的尺寸范围为1.5~4mm。

本技术方案中,为了避免缝线过大而导致植骨块输送过程中出现卡住,位移等不良现象;而又便于锚钉缝线的压入,缝隙的尺寸优选较之锚钉缝线大一些,但无需大太多即可。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套管包括靠近所述推杆设置的大径端,以及远离所述推杆设置的小径端;所述大径端的外侧面为凹面。

本技术方案中,微创手术的切口较小,但为了便于医生在植骨过程对套管的把持,大径端优选设置了便于医生的手指握持的凹面。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凹面为粗糙面。

本技术方案中,为了提高医生对套管握持的稳定性和平稳性,凹面优选为粗糙面,以加大凹面与医生手指的接触面积,加大两者之间的摩擦力。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推杆包括靠近套管设置的抵设端,用于握持的把手,以及设置于抵设端和把手之间的连杆;所述抵设端的外侧壁与所述通道的内侧壁贴合。

本技术方案中,为了保证推杆在推动植骨块时植骨块各个部位前进的一致性,抵设端的外侧壁优选与通道的内侧壁贴合。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抵设端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连杆的径向尺寸;和/或,所述把手的外侧壁设有摩擦面。

本技术方案中,为了减轻推杆的质量,降低推杆的生产成本;连杆与抵设端的尺寸不同。更优的,为了便于医生对把手握持的稳定性和平稳性,把手的外侧壁设有摩擦面,以加大凹面与医生手指的接触面积,加大两者之间的摩擦力。

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至少两个锚钉,每一个所述锚钉设有一根所述锚钉缝线。

本技术方案中,为了在保证植骨质量的同时降低本装置使用的繁琐度,本装置优选设有两个锚钉,且每一个锚钉对应设有一根锚钉缝线。当然,为了降低植骨块输送过程中的滑脱、旋转和位移等不良现象的概率,锚钉的数量可为三个或三个以上,值得指出的是,当锚钉数量为三个及三个以上时适用较大尺寸的植骨块。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通道的截面形状与所述植骨块的截面形状相适配。

本技术方案中,由于不同植骨块的形状会各有差异,因此,为了提高本装置的针对性,降低植骨块因其自身与通道不匹配的现象而出现滑脱、旋转和位移的现象,通道的截面形状优选与植骨块的截面形状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肩关节植骨装置,能够带来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锚钉缝线可通过缝隙压入套管内部后,然后再穿过植骨块的通孔后,从而槽穿出,由于至少两根锚钉缝线分别穿过植骨块的至少两个通孔,两根锚钉缝线在植骨块输送过程中会对植骨块进行牵引和稳定,有效避免植骨块的输送过程和植骨过程中出现滑脱、旋转和位移;大大保证了植骨质量和效率,降低了植骨过程中因植骨块的上述不良现象而对肩关节的血管、神经等组织的损伤现象。更优的,推杆上的槽的设置,有效将多根锚钉缝线进行分流导出,有效降低多根锚钉缝线于植骨块的行进方向的前端发生缠绕,进而导致植骨块的不可前进而出现植骨失败的不良现象。且本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可精准将植骨块输送至植骨区。更优的,本装置兼具微创手术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提高医生对套管、推杆握持的稳定性和平稳性,通过设置粗糙面以加大凹面与医生手指的接触面积,加大两者之间的摩擦力。

3、本实用新型中,由于不同植骨块的形状会各有差异,因此,为了提高本装置的针对性,降低植骨块因其自身与通道不匹配的现象而出现滑脱、旋转和位移的现象,通道的截面形状优选与植骨块的截面形状相适配。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肩关节植骨装置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套管,11.缝隙,12.大径端,121.凹面,13.小径端,2.推杆,21.抵设端,211.凹槽,22.连杆,23.把手,3.植骨块,31.通孔,4.第一锚钉,41.第一锚钉缝线,5.第二锚钉,51.第二锚钉缝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在本文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实施例一中,如图1所示,一种肩关节植骨装置,包括:套管1,套管1设有用于输送植骨块3的通道,且通道的侧壁开有用于锚钉缝线进入通道的缝隙11;以及,用于推动植骨块3的推杆2,推杆2活动穿插于通道,且推杆2靠近植骨块3一侧的端部开有至少两个槽,使得至少两根锚钉缝线穿过植骨块3的通孔31后于槽穿出;每一个通孔31对应设置至少一根锚钉缝线;每一个槽对应设置至少一根锚钉缝线。在实际应用中,锚钉缝线可通过缝隙11压入套管1内部后,然后再穿过植骨块3的通孔31后,从而槽穿出,由于至少两根锚钉缝线分别穿过植骨块3的至少两个通孔31,两根锚钉缝线在植骨块3输送过程中会对植骨块3进行牵引和稳定,有效避免植骨块3的输送过程和植骨过程中出现滑脱、旋转和位移;大大保证了植骨质量和效率,降低了植骨过程中因植骨块3的上述不良现象而对肩关节的血管、神经等组织的损伤现象。更优的,推杆2上的槽的设置,有效将多根锚钉缝线进行分流导出,有效降低多根锚钉缝线于植骨块3的行进方向的前端发生缠绕,进而导致植骨块3的不可前进而出现植骨失败的不良现象。更优的,本装置兼具微创手术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的优点。

在实施例二中,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缝隙11的尺寸范围为1.5~4mm。进一步优选地,套管1包括靠近推杆2设置的大径端12,以及远离推杆2设置的小径端13;大径端12的外侧面为凹面121。优选地,凹面121为粗糙面。粗糙面可为凹凸面,即凹面121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凸起。优选地,凹面121沿套管1的轴线尺寸优选与人体手指的横向尺寸相适配,即凹面121可包裹于人体手指。优选地,凹面121为圆弧面。优选地,通道的截面形状与植骨块3的截面形状相适配,在实际应用中,植骨块3的尺寸会有所差别,为了避免通道尺寸过大或过小而导致植骨质量不好(如小的植骨块3在大尺寸的通道中易发生位移现象,进而导致植骨质量下降或植骨失败),而大尺寸的植骨块3根本无法放置于小尺寸的通道内,导致本装置的不兼容性的发生。因此本通道可设置成适用于同一种植骨块3的通道,而不同的植骨块3则配置不同形状的通道,从而提高本装置的针对性。即医院可配置通道不同的本装置,针对性地对病患进行植骨。

在实施例三中,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或二的基础上,推杆2包括靠近套管1设置的抵设端21,用于握持的把手23,以及设置于抵设端21和把手23之间的连杆22;抵设端21的外侧壁与通道的内侧壁贴合。优选地,凹槽211设置于抵设端21的外侧壁处,优选地,凹槽211的底面为弧形,其弓身远离推杆2的中心轴线设置,弧形面的设置便于锚钉缝线的走线和拉动。优选地,多个凹槽211间隔设置于抵设端21的外侧壁处,如均布。优选地,抵设端21靠近植骨块3一侧的端面为平面,这样提高植骨块3在输送过程中各个部位前进的整齐度和一致性。优选地,抵设端21的径向尺寸大于连杆22的径向尺寸。优选地,把手23的外侧壁设有摩擦面。摩擦面可为凹凸面,即凹面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凸起。优选地,把手23的外侧壁设有凹面,且该凹面沿套管1的轴线尺寸优选与人体手指的指头的长度尺寸相适配,即凹面可包裹于人体手指的指腹。优选地,凹面为圆弧面。当然,摩擦面还可为沿推杆2轴线方向延展的沟槽形成。优选地,把手23优选为套设于连杆22外侧的橡胶套。

在实施例四中,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二或三的基础上,还包括至少两个锚钉,每一个锚钉设有一根锚钉缝线。即本装置的锚钉为带线锚钉,锚钉数量的限制可根据植骨块3的尺寸决定,当植骨块3为小尺寸植骨块3时,则锚钉的数量为两个;当植骨块3为大尺寸植骨块3时,则锚钉的数量为三个或三个以上。优选地,每一根锚钉缝线对应设置有一个通孔31、一个凹槽211。且植骨块3的通孔31的延展方向可与套管1的轴线方向平行或垂直;优选地,当植骨块3的尺寸较小时,则通孔31的延展方向与套管1的轴线方向垂直;当植骨块3的尺寸较大时,则通孔31的延展方向与套管1的轴线方向平行。优选地,锚钉的数量为两个,即设有第一锚钉缝线41的第一锚钉4和设有第二锚钉缝线51的第二锚钉5。

具体地,本装置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流程的一个示例如下:

1)根据患者损伤情况,在关节镜下在相应区域打入两颗设有锚钉缝线的锚钉(即第一锚钉4和第二锚钉5);

2)将两个锚钉的锚钉缝线(即第一锚钉缝线41和第二锚钉缝线51)拉出,并取出原工作通道。扩大套管1切口,将锚钉缝线沿套管1的侧壁的缝隙11处压入套管1的通道内,然后将套管1放置于切口处;

3)分别将两颗锚钉的锚钉缝线穿入植骨块3两个通孔31内并拉出;

4)使用推杆2缓慢将植骨块3推入套管1内,两根锚钉缝线分别从推杆2的抵设端21的两侧的两个凹槽211分别经过。一边轻推推杆2,一边轻拉锚钉缝线,以防止锚钉缝线在植骨块3前端缠绕,使植骨块3缓慢推入肩关节植骨区;

5)调整植骨块3至合适位置,将锚钉缝线进行打结,完成植骨块3固定。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