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脊髓损伤急性期膀胱管理辅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2266发布日期:2019-05-11 00:45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脊髓损伤急性期膀胱管理辅助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脊髓损伤急性期膀胱管理辅助器。



背景技术:

新鲜脊髓损伤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尿潴留、排尿困难,其膀胱平滑肌本身并无病变。目前排尿的器械由导尿管、储尿器构成。七一年也有专家提出间歇性清洁导尿术,组织专门的导尿护理人员间隔一定时间进行一次排尿操作的方法难以普及,并因其共同的失对应性膀胱可过度膨胀、长时间空虚、过度引流等致膀胱平滑肌受损伤,丧失顺应性,使病人终生排尿困难,现有技术为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0520028870.6的一种新鲜脊髓损伤神经原性膀胱管理辅助机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导尿管上装设有水止阀门,导尿管的入端与阀门之间的导尿管上装有三通管,三通管的第三个端口装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连接模数转换器,模数转换器连接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连接记录显示仪,其中压力传感器连接模数转换器的2脚,模数转换器的7脚连接中央控制器的1脚,中央控制器的8脚连接记录显示仪。平时导尿管的阀门关闭,患者的尿液在膀胱中不断增加,压力增大,传感器将压力信号传送致模数转换器转换为电信号,再送致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对信号进行处理后通过记录显示仪进行记录并显示。

但是,现有的膀胱管理辅助器还存在着不方便提醒工作人员储存的尿液到达合适合适的量、在更换时不方便收集残留的尿液和不方便控制该装置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新型脊髓损伤急性期膀胱管理辅助器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脊髓损伤急性期膀胱管理辅助器,以解决现有的膀胱管理辅助器不方便提醒工作人员储存的尿液到达合适合适的量、在更换时不方便收集残留的尿液和不方便控制该装置的问题。一种新型脊髓损伤急性期膀胱管理辅助器,包括软管,连接头,控制头,电磁阀门,分叉头,压力传感器,插接头,储尿袋,导线,控制器结构,紧固绳结构,检测头结构,残留袋结构,吸引管和吸引器,所述的连接头和控制头分别安装在软管的上端和外壁的上部;所述的电磁阀门和分叉头分别安装在控制头外壁上下两侧;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分叉头的内部;所述的插接头镶嵌在储尿袋的上端,同时通过检测头结构与软管的下端连接;所述的导线一端与控制器结构连接,另一端穿过分叉头与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的紧固绳结构安装在软管外壁横向中间部位;所述的残留袋结构安装在软管外壁的下部;所述的吸引器通过吸引管与储尿袋的右端连接;所述的残留袋结构包括带环,左拉绳,右拉绳,连接环和储放袋,所述的带环套接在外壁的横向中间部位,同时外壁分别通过左拉绳和右拉绳与连接环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检测头结构包括安装头,卡块,上密封环,下密封环,固定绳和液位传感器,所述的安装头内壁分别与软管的下端和插接头的上端连接;所述的卡块分别一体化设置在安装头内壁的横向中间部位,同时在上下两侧镶嵌有上密封环和下密封环;所述的固定绳一端与液位传感器连接,另一端与卡块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紧固绳结构包括连接片,套接边,套接头,收集绳,绑绳和球头,所述的连接片正表面和上部分别缝接有套接边和套接头,同时在套接边和套接头内侧插接有软管;所述的收集绳固定在套接头外壁的上部;所述的绑绳分别缝接在连接片的左右两侧,同时在外壁上胶结有球头。

优选的,所述的控制器结构包括保护壳,中央控制器,模数转换器,显示屏,按键和报警器,所述的中央控制器安装在保护壳的内部;所述的模数转换器电性连接在中央控制器正表面能的左下部;所述的显示屏,按键和报警器分别穿过保护壳与中央控制器的正表面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储放袋胶接在连接环的下端,所述的储放袋分别与软管和储尿袋对应。

优选的,所述的带环套接在软管外壁的下部,同时软管分别通过左拉绳和右拉绳与连接环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绳具体采用尼龙绳,所述的固定绳下端的液位传感器深度到储尿袋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的安装头内壁的上密封环和下密封环分别与软管和插接头紧密接触。

优选的,所述的液位传感器外侧套接有保护罩。

优选的,所述的绑绳具体采用尼龙绳,所述的绑绳长度设置为一米至三米。

优选的,所述的报警器具体采用声光警报器,所述的报警器电性连接在中央控制器正表面的右下部。

优选的,所述的中央控制器分别与电磁阀门、压力传感器、吸引器和液位传感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吸引器采用型号为AND-100P-30A型的吸引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储放袋胶接在连接环的下端,所述的储放袋分别与软管和储尿袋对应,有利于在更换储尿袋时,可以方便的收集从软管上滴落的尿液。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带环套接在软管外壁的下部,同时软管分别通过左拉绳和右拉绳与连接环连接,有利于方便的安装残留袋结构,同时也方便的使用残留袋结构。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绳具体采用尼龙绳,所述的固定绳下端的液位传感器深度到储尿袋的内部,有利于方便的检测储尿袋内部尿液的量,同时也方便的通过控制器结构发出警报提醒医务人员。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安装头内壁的上密封环和下密封环分别与软管和插接头紧密接触,有利于在安装完成检测头结构后,可以使检测头结构起到密封的作用。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液位传感器外侧套接有保护罩,有利于在进入尿液时,可以避免进入的尿液触发液位传感器,并使控制器结构发出警报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绑绳具体采用尼龙绳,所述的绑绳长度设置为一米至三米,能够将绑绳固定在病床的周围,同时在储尿袋内部储存过多的尿液时,能够避免储尿袋过重且对患者造成影响的问题。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报警器具体采用声光警报器,所述的报警器电性连接在中央控制器正表面的右下部,有利于方便的配合检测头结构发出警报,进而更加合理的使用检测头结构。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中央控制器分别与电磁阀门、压力传感器、吸引器和液位传感器电性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残留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紧固绳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软管;2、连接头;3、控制头;4、电磁阀门;5、分叉头;6、压力传感器;7、插接头;8、储尿袋;9、导线;10、控制器结构;101、保护壳;102、中央控制器;103、模数转换器;104、显示屏;105、按键;106、报警器;11、紧固绳结构;111、连接片;112、套接边;113、套接头;114、收集绳;115、绑绳;116、球头;12、检测头结构;121、安装头;122、卡块;123、上密封环;124、下密封环;125、固定绳;126、液位传感器;13、残留袋结构;131、带环;132、左拉绳;133、右拉绳;134、连接环;135、储放袋;14、吸引管;15、吸引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脊髓损伤急性期膀胱管理辅助器,包括软管1,连接头2,控制头3,电磁阀门4,分叉头5,压力传感器6,插接头7,储尿袋8,导线9,控制器结构10,紧固绳结构11,检测头结构12,残留袋结构13,吸引管14和吸引器15,所述的连接头2和控制头3分别安装在软管1的上端和外壁的上部;所述的电磁阀门4和分叉头5分别安装在控制头3外壁上下两侧;所述的压力传感器6安装在分叉头5的内部;所述的插接头7镶嵌在储尿袋8的上端,同时通过检测头结构12与软管1的下端连接;所述的导线9一端与控制器结构10连接,另一端穿过分叉头5与压力传感器6连接;所述的紧固绳结构11安装在软管1外壁横向中间部位;所述的残留袋结构13安装在软管1外壁的下部;所述的吸引器15通过吸引管14与储尿袋8的右端连接;所述的残留袋结构13包括带环131,左拉绳132,右拉绳133,连接环134和储放袋135,所述的带环131套接在外壁的横向中间部位,同时外壁分别通过左拉绳132和右拉绳133与连接环134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检测头结构12包括安装头121,卡块122,上密封环123,下密封环124,固定绳125和液位传感器126,所述的安装头121内壁分别与软管1的下端和插接头7的上端连接;所述的卡块122分别一体化设置在安装头121内壁的横向中间部位,同时在上下两侧镶嵌有上密封环123和下密封环124;所述的固定绳125一端与液位传感器126连接,另一端与卡块122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紧固绳结构11包括连接片111,套接边112,套接头113,收集绳114,绑绳115和球头116,所述的连接片111正表面和上部分别缝接有套接边112和套接头113,同时在套接边112和套接头113内侧插接有软管1;所述的收集绳114固定在套接头113外壁的上部;所述的绑绳115分别缝接在连接片111的左右两侧,同时在外壁上胶结有球头116。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控制器结构10包括保护壳101,中央控制器102,模数转换器103,显示屏104,按键105和报警器106,所述的中央控制器102安装在保护壳101的内部;所述的模数转换器103电性连接在中央控制器102正表面能的左下部;所述的显示屏104,按键105和报警器106分别穿过保护壳101与中央控制器102的正表面电性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储放袋135胶接在连接环134的下端,所述的储放袋135分别与软管1和储尿袋8对应,有利于在更换储尿袋8时,可以方便的收集从软管1上滴落的尿液。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带环131套接在软管1外壁的下部,同时软管1分别通过左拉绳132和右拉绳133与连接环134连接,有利于方便的安装残留袋结构13,同时也方便的使用残留袋结构13。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固定绳125具体采用尼龙绳,所述的固定绳125下端的液位传感器126深度到储尿袋8的内部,有利于方便的检测储尿袋8内部尿液的量,同时也方便的通过控制器结构10发出警报提醒医务人员。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安装头121内壁的上密封环123和下密封环124分别与软管1和插接头7紧密接触,有利于在安装完成检测头结构12后,可以使检测头结构12起到密封的作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液位传感器126外侧套接有保护罩,有利于在进入尿液时,可以避免进入的尿液触发液位传感器126,并使控制器结构10发出警报的问题。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绑绳115具体采用尼龙绳,所述的绑绳115长度设置为一米至三米,能够将绑绳115固定在病床的周围,同时在储尿袋8内部储存过多的尿液时,能够避免储尿袋8过重且对患者造成影响的问题。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报警器106具体采用声光警报器,所述的报警器106电性连接在中央控制器102正表面的右下部,有利于方便的配合检测头结构12发出警报,进而更加合理的使用检测头结构12。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中央控制器102分别与电磁阀门4、压力传感器6、吸引器15和液位传感器126电性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吸引器15采用型号为AND-100P-30A型的吸引器。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首先将绑绳115固定在病床的合适位置上,然后上下滑动软管1,当储尿袋8处于合适的位置后,拉近收集绳114并使收集绳114打结即可完成固定,在使用时,当压力传感器6受到尿液传来的压力时,使中央控制器102控制电磁阀门4打开和控制吸引器15启动,同时病人膀胱内的尿液通过吸引器15进入到储尿袋8内,当病人完成排泄后,当储尿袋8内的尿液与液位传感器126接触时,中央控制器102收到液位传感器126发出的信号,同时控制报警器106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更换储尿袋8,在进行更换储尿袋8时,软管1内部残留的尿液,可以滴落到残留袋结构13的储放袋135内收集起来。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