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7546发布日期:2019-05-28 17:34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动按摩器。



背景技术:

按摩器是根据物理学、仿生学、生物电学、中医学以及多年临床实践而研制开发出的新一代保健器材。按摩器的按摩头可放松肌肉、缓解疲劳、舒缓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加强细胞新陈代谢,广受消费者的青睐。按摩器通常是通过捶打的方式,对人体进行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达到放松肌肉的目的。现有的按摩器存在噪音大、发热量大的缺陷,用户体验感较差,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电动按摩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提升用户体验感和使用舒适感的电动按摩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按摩器,包括:内部成型有中空腔的基壳、紧固在所述基壳的中空腔内的外转子无刷电机、位于所述基壳外部的按摩头以及连接所述外转子无刷电机和所述按摩头用于将所述外转子无刷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成所述按摩头的直线往复运动的执行单元;其中,所述执行单元的一端部位于所述基壳的中空腔内且与所述外转子无刷电机的旋转轴连接、另一端部延伸出所述基壳且与所述按摩头可拆卸连接,所述外转子无刷电机的外转子固设于固定板上,所述外转子无刷电机的旋转轴贯穿位于所述外转子无刷电机外侧的所述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端面紧固有电机驱动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面紧固有电机固定架,所述电机固定架紧固在所述基壳的中空腔内。

优选的,所述基壳包括一内部安装有所述外转子无刷电机的第二壳体和一紧固在所述第二壳体上且与所述第二壳体共同围设形成所述基壳的中空腔的第一壳体。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圆周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之间等间隔设置。

优选的,所述电机固定架用于安装所述固定板的端面上成型有与所述凸缘相配合用于限定所述固定板的安装位置的定位块。

优选的,所述凸缘和所述定位块为弧形块。

优选的,所述电机固定架的边缘通过第一螺钉紧固在所述第二壳体内,其中,所述第一螺钉与所述电机固定架的配合处还设置有电机减震垫。

优选的,所述执行单元包括一紧固在所述外转子无刷电机的旋转轴上且随所述旋转轴转动的偏心盘、一通过直线轴承设置在所述基壳上的往复杆、一连接所述偏心盘和所述往复杆使得所述往复杆在所述直线轴承内做直线往复运动的摆杆,其中,所述偏心盘、所述摆杆和所述直线轴承位于所述基壳的中空腔内,所述往复杆的一侧端部延伸出所述基壳与所述按摩头连接。

优选的,所述偏心盘上成型有一与所述外转子无刷电机的旋转轴同轴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和一与所述摆杆连接且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存在一偏心距的第二连接部。

优选的,所述直线轴承上还套设有轴承减震套,所述轴承减震套位于所述直线轴承和所述基壳之间。

优选的,所述往复杆上设置有一沿其轴向延伸的容置腔,所述按摩头的一端部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按摩器,其采用外转子无刷电机作为驱动源,能够有效的降低噪音、减小发热量,有效提升了用户体验感和使用舒适感;固定板的圆周侧壁上设置有凸缘、电机固定架上成型有定位块,具有定位准确、安装便捷的优点;电机固定架的边缘通过第一螺钉紧固在第二壳体内、且第一螺钉与电机固定架的配合处设置有电机减震垫,具有拆装方便、使用舒适感好的优点;执行单元包括偏心盘、往复杆、摆杆,具有结构简单紧凑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动按摩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动按摩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板和电机固定架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偏心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基壳;11、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20、外转子无刷电机;21、电机驱动板;22、固定板;221、凸缘;23、电机固定架;231、定位块;24、电机减震垫;30、执行单元;31、偏心盘;311、第一连接部;312、第二连接部;32、摆杆;33、往复杆;34、直线轴承;35、轴承减震套;40、按摩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按摩器,包括:内部成型有中空腔的基壳10、紧固在所述基壳10的中空腔内的外转子无刷电机20、位于所述基壳10外部的按摩头40以及连接所述外转子无刷电机20和所述按摩头40用于将所述外转子无刷电机20的旋转运动转化成所述按摩头40的直线往复运动的执行单元30;其中,所述执行单元30的一端部位于所述基壳10的中空腔内且与所述外转子无刷电机20的旋转轴连接、另一端部延伸出所述基壳10且与所述按摩头40可拆卸连接,所述外转子无刷电机20的外转子固设于固定板22上,所述外转子无刷电机20的旋转轴贯穿位于所述外转子无刷电机20外侧的所述固定板22,所述固定板22的下端面紧固有电机驱动板21,所述固定板22的上端面紧固有电机固定架23,所述电机固定架23紧固在所述基壳10的中空腔内;所述电机驱动板21上设置有一供所述外转子无刷电机20的旋转轴贯穿的通孔,所述电机固定架23上设置有一供所述外转子无刷电机20的旋转轴穿设的中心孔,所述固定板22采用铝材料制成。

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3所示,所述基壳10包括一内部安装有所述外转子无刷电机20的第二壳体12和一紧固在所述第二壳体12上且与所述第二壳体12共同围设形成所述基壳10的中空腔的第一壳体11。

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4所示,所述固定板22的圆周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凸缘221,所述凸缘221之间等间隔设置。

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4所示,所述电机固定架23用于安装所述固定板22的端面上成型有与所述凸缘221相配合用于限定所述固定板22的安装位置的定位块231。

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所述凸缘221和所述定位块231为弧形块。

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2所示,所述电机固定架23的边缘通过第一螺钉紧固在所述第二壳体12内,其中,所述第一螺钉与所述电机固定架23的配合处还设置有电机减震垫24。

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执行单元30包括一紧固在所述外转子无刷电机20的旋转轴上且随所述旋转轴转动的偏心盘31、一通过直线轴承34设置在所述基壳10上的往复杆33、一连接所述偏心盘31和所述往复杆33使得所述往复杆33在所述直线轴承34内做直线往复运动的摆杆32,其中,所述偏心盘31、所述摆杆32和所述直线轴承34位于所述基壳10的中空腔内,所述往复杆33的一侧端部延伸出所述基壳10与所述按摩头40连接。

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5所示,所述偏心盘31上成型有一与所述外转子无刷电机20的旋转轴同轴设置的第一连接部311和一与所述摆杆32连接且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11存在一偏心距的第二连接部312。

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摆杆32的一端成型有一第一安装孔、相向的另一端成型有一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内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二连接部312通过所述第一轴承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第二连接部312通过第二螺钉和第一垫片与所述摆杆32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摆杆32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螺钉与所述往复杆33连接,所述第三螺钉通过第二轴承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第二轴承的相向两侧分别设置有弹性垫片和第二垫片。

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直线轴承34上还套设有轴承减震套35,所述轴承减震套35位于所述直线轴承34和所述基壳10之间。

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往复杆33上设置有一沿其轴向延伸的容置腔,所述按摩头40的一端部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