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腹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4443发布日期:2019-05-11 00:53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束腹带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女性用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束腹带。



背景技术:

束腹带也称收腹带,女性使用它来维持或体现纤细身材,现今主要是指产后收腹带。最早产后收腹主要采用纱布绷带缠绕方法以达到束腹作用,因此,常称“束腹带”。分娩后由于产妇身体较为虚弱体内各韧带弹性没能及时恢复,很容易产生内脏下垂,束腹带可帮助机体支撑内脏器官。现有的束腹带为了实现完整包覆和加强束腹效果往往采用增大束腹带两端刷毛黏贴面面积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具有一定弊端:因为人体腰部和胯部存在曲线,采用这种形式的束腹带在穿着时上下张力不均衡,容易过松或过紧,穿着舒适度差,并且穿着过程中容易因为拉伸造成布料褶皱,影响穿着美观性。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束腹带,以解决由于现有的束腹带为加强束腹效果增大束腹带两端刷毛黏贴面面积所导致的穿着时上下张力不均衡影响穿着舒适度,并且穿着过程中容易因为拉伸造成布料褶皱,影响穿着美观性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束腹带,该束腹带括包裹片和分别与所述包裹片两端部相连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多个部分重叠设置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件呈三角形,且三角形的一条边与所述包裹片的端部重合,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数量为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外侧的插接片,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包裹片相接处开设有插孔,所述插接片与所述插孔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插接片的形状为等腰三角形,且三角形的底边与所述包裹片的端部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包裹片包括拉伸带和支撑片,所述拉伸带通过所述支撑片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拉伸带的上下边缘均设有弧度,且所述下边缘的曲率大于所述上边缘的曲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为魔术贴。

进一步地,所述包裹片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接处均设置有龙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侧还设置有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选用条状弹性布料,一端与所述包裹片的端部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且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固定件相配合的第三固定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侧还设置有第四连接部,所述第四连接部选用条状弹性布料,一端与所述包裹片的端部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且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固定件相配合的第四固定件,所述第四连接部的长度短于所述第三连接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在束腹带一端部设置多片部分重叠的连接件的方式,通过多片连接件的相互作用,达到了在身体移动过程中多片连接件可以随人体曲线相对移动的目的,从而实现了在保证束腹效果的前提下提升穿着舒适度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为加强束腹效果增大束腹带两端刷毛黏贴面面积所导致的穿着时上下张力不均衡影响穿着舒适度,并且穿着过程中容易因为拉伸造成布料褶皱,影响穿着美观性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束腹带的外侧面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束腹带的内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中”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设置”、“设有”、“连接”、“相连”、“插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如图1和2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束腹带,该束腹带包括包裹片1和分别与包裹片1两端部相连的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3,第一连接部2包括第一连接件21,第二连接部3包括多个部分重叠设置的第二连接件31,第一连接件21和第二连接件31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固定件210和第二固定件310。

通过设置多个部分重叠的第二连接件31,实现了束腹带连接端的灵活连接,多片第二连接件31能够随着人体移动过程中曲线的变化发生变化,避免了束腹带连接端面积过大过宽造成的穿着不舒适,上下张力不均衡,拉伸过程中容易发生褶皱影响美观性,因此本申请在保证束腹带束腹效果的前提下增加了穿着舒适度。在穿着过程中通过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件21和第二连接件31上相互配合的第一固定件210和第二固定件310相连接实现了束腹带的束腹效果。

作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第一连接件21为选用无弹性双层布料,束腹带使用状态下位于身体右侧。第一固定件210设置在第一连接件21的外侧面上,内侧面选用无弹性针织布料。第一连接件21上视具体实施情况可以设置压线,用于固定第一连接件21,防止双层布料位置移动,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件21中间有两条压线将其平分为三段,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

第二连接件31的形状和数量可以有多种组合形式,优选地,第二连接件31呈三角形,且三角形的一条边与包裹片1的端部重合,第二连接件31的数量为两个。

第二连接件31的数量为两片,选用弹性布料制成,束腹带使用状态下位于身体左侧。两片第二连接件31的重叠处可以用千鸟针固定,作用是减小拉伸时布料位置大幅度移动。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连接部2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件21外侧的插接片22,第二连接部3与包裹片1相接处开设有插孔32,插接片22与插孔32对应设置。

优选地,插孔32呈半弧形,穿着时将插接片22与插孔32插接。半弧形插孔32的两端有尖角,中间留一条窄缝隙,其作用是防止使用多次后由于插孔32过大导致插孔32周边面料变形。对应地,插接片22的形状为等腰三角形,且三角形的底边与包裹片1的端部重合,穿着时三角形插接片22的顶角穿过插孔32与之插接,插接片22优选采用弹性布料,通过力学原理,这种外形设计能在穿着时使束腹带上下张力达到均衡,且最大程度减小拉伸造成的布料褶皱,此外,三角形的插接片22能够起到遮挡作用,穿着状态下能够将第一连接件21和第二连接件31隐藏在内部,保证了产品穿着状态下的美观性。

包裹片1包括拉伸带11和支撑片12,拉伸带11通过支撑片12分别与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3相连。拉伸带11的上下边缘均设有弧度,且下边缘的曲率大于上边缘的曲率。

拉伸带11位于束腹带的中央,优选采用单层布料,平放时会有一些褶皱,上下边缘均设有弧度,且下边缘的曲率大于上边缘的曲率,这种设计结合了人体工学,是贴合腰和胯部脂肪肌肉走向而设计的,穿着时会感觉更服帖舒适,紧而不勒。支撑片12位于拉伸带11两侧,优选采用无弹性针织布料作为内里,使得束腹带在贴身穿着感觉更亲肤舒适,有效防止过敏现象。支撑片12的下边缘也设有弧度,且支撑片12的弧度与拉伸带11的弧度自然过渡,整体形状贴合人体曲线。

第一固定件210和第二固定件310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可以为相互配合的弹性皮套和用于固定弹性皮套端部的扣子,还可以是相互配合的金属钩扣等,作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第一固定件210和第二固定件310为魔术贴。

优选地,第二固定件310设置在两片第二连接件31的末端,由魔术贴勾面组成,另一侧面上相应设置有镜像魔术贴毛面,穿着时将勾面反折扣在毛面上,以防止勾坏衣物,第一连接件21的外侧面上设置第一固定件210,为魔术贴毛面。待穿着时,将第二固定件310打开,将其魔术贴勾面固定在第一固定件210的魔术贴毛面上。

包裹片1与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3相接处均设置有龙骨。龙骨的设置增加了束腹带整体的结构稳定性,具有一定机械强度,能够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固定方式的进一步改进,第二连接部3的内侧还设置有第三连接部4,第三连接部4选用条状弹性布料,一端与包裹片1的端部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且表面设置有与第二固定件310相配合的第三固定件40。具体地,第三连接部4位置与龙骨末端齐平,选用弹性布料。第三固定件40为魔术贴勾面,穿着时粘贴固定在第一固定件210的魔术贴毛面上,尺寸加宽加长,更具保护感,穿着完成后,会因为有里层第三连接部4的施力达到双重收小腹的效果。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上述固定方式的进一步改进,第二连接部3的内侧还设置有第四连接部5,第四连接部5选用条状弹性布料,一端与包裹片1的端部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且内表面设置有与第二固定件310相配合的第四固定件50,第四连接部5的长度短于第三连接部4。如图2所示,第四连接部5位置与龙骨末端齐平,且整体长度非常短,选用弹性布料。第四固定件50为魔术贴勾面,穿着时粘贴固定在第一固定件210的魔术贴毛面上,作用是固定第一连接件21,防止后续操作时其位置发生移动。

该束腹带的使用方法如下所述:在穿着束腹带时,第一连接件21位于身体右侧,第二连接件31位于身体左侧,首先将第四固定件50粘贴固定在第一固定件210上,将第三固定件40粘贴固定在第一固定件210上,然后将两片第二连接件31末端的第二固定件310粘贴固定在第一固定件210上,最后将插接片22与插孔32插接完成束腹带的穿戴。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