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汉麻无纺布绷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25882发布日期:2019-10-09 01:34阅读:7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汉麻无纺布绷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汉麻无纺布绷带。



背景技术:

绷带是包扎伤口处或患处的纱布带,是常见的医疗用品,有许多不同种类和多种包扎方法,需要根据受伤的部位来选择合适的种类和包扎方法,简单的一种是单棚带,由纱布或棉布制成,适用于四肢、尾部、头部以及胸腹部,复绷带是按部位和形状而制成的各种形状的绷带,材料为双层棉布,其间可夹不同厚度的棉花,周边有布条,以便打结固定,如眼绷带、背腰绷带、前胸绷带、腹绷带和鬐甲绷带等。

然而现有的一种汉麻无纺布绷带在使用上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使用时,单绷带的吸水性差,复绷带虽然吸水性较好,但复绷带内部所夹棉花过多,会使复绷带过厚,使用过程中会导致使用者产生一定的不适感,且绷带的端口处即与人体接触的位置不好固定,不便包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汉麻无纺布绷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汉麻无纺布绷带,包括主绷带和下绷带,所述主绷带的一侧通过第二粘合带与加热片放置袋连接,所述加热片放置袋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片,所述主绷带的一端分别固定有上绷带和下绷带,所述上绷带通过固定线与下绷带连接,所述下绷带的顶部位于上绷带的底部设置有棉絮,所述下绷带的顶部一端固定有第一粘合带,所述下绷带的顶部一端水平中线位置处固定有卡扣,所述上绷带的顶部一端固定有纽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线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固定线关于主绷带的水平中线对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粘合带固定有两个,且两个第一粘合带关于下绷带的水平中线对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加热片放置袋的宽度与主绷带的宽度大小相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卡扣的竖直中线与纽扣的竖直中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主绷带的一端分别固定有上绷带和下绷带,棉絮夹在上绷带和下绷带的中间位置处,当利用绷带进行绑扎时,上绷带与下绷带与病人的皮肤直接接触,棉絮可保证一定的吸水性,防止病人出血,而主绷带设计为单绷带,进行缠绕时可防止绷带过厚感,最大程度的为使用者提供舒适感,其次,下绷带的顶部对称设置有第一粘合带,当进行绑扎时,拉出第一粘合带,粘合于皮肤上,对绷带的一端进行固定,便于包扎,最后,主绷带的一侧通过第二粘合带与加热片放置袋连接,加热片放置袋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片,加热片设计为恒温加热片,可在绑扎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加热片放置袋的粘合,在寒冷天气对病人起到一定的加热保温作用,加速伤口的愈合,且加热片放置袋可随时拆卸,便于更换,扩大了使用者的选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汉麻无纺布绷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汉麻无纺布绷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汉麻无纺布绷带的侧视图。

图例说明:

1-第一粘合带、2-棉絮、3-卡扣、4-第二粘合带、5-加热片、6-加热片放置袋、7-主绷带、8-固定线、9-上绷带、10-纽扣、11-下绷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汉麻无纺布绷带,包括主绷带7和下绷带11,主绷带7的一侧通过第二粘合带4与加热片放置袋6连接,加热片放置袋6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片5,主绷带7的一端分别固定有上绷带9和下绷带11,上绷带9通过固定线8与下绷带11连接,下绷带11的顶部位于上绷带9的底部设置有棉絮2,下绷带11的顶部一端固定有第一粘合带1,下绷带11的顶部一端水平中线位置处固定有卡扣3,上绷带9的顶部一端固定有纽扣10。

固定线8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固定线8关于主绷带7的水平中线对称,第一粘合带1固定有两个,且两个第一粘合带1关于下绷带11的水平中线对称,加热片放置袋6的宽度与主绷带7的宽度大小相等,卡扣3的竖直中线与纽扣10的竖直中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加热片5设计为恒温加热片,防止加热片5温度过高或过低对使用者的伤口造成影响,最大程度的保护使用者的身体安全。

工作原理:使用时,选择合适厚度的棉絮2放置于下绷带11和上绷带9的中间位置处,将下绷带11与使用者的皮肤接触,拉出第一粘合带1粘合于皮肤上,对下绷带11进行固定,将纽扣10和卡扣3相扣合,将上绷带9和下绷带11的开口处闭合,拉开主绷带7进行绑扎,选择合适的位置,利用第二粘合带4将加热片放置袋6粘合于主绷带7的一侧,提高局部温度,有利于伤口愈合,继续缠绕主绷带7,至完成整个包扎过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