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保温儿科护理喂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0717发布日期:2019-05-24 21:39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保温儿科护理喂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保温儿科护理喂药装置。



背景技术:

给儿童喂药常采用药勺等工具,这样容易发生倾洒,喂药费时费力,或者通过专门的喂药装置进行喂药,目前市场上的喂药工具主要有滴管喂药器、注射喂药器和奶嘴喂药器,滴管喂药器取药的准确度不易把握,且需要多次吸取,奶嘴喂药器需要儿童吸允药液,如药液太苦,则不被儿童所接受,注射喂药器可以精确把握取药量,且能快速将药物送入儿童空中,但是,目前的注射喂药器都是单头,推送药液时会导致药液从注射管喷射出来,很容易使儿童发生呛咳,且每次喂药时都需重新冲泡药液,出门在外时使用不方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携式保温儿科护理喂药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保温儿科护理喂药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保温儿科护理喂药装置,包括注药筒,注药筒内滑动套接活塞,活塞顶部固定连接活塞杆,活塞杆的另一端贯穿注药筒顶部并通过螺纹连接拉环,注药筒外壁上开有观察孔和卡槽,观察孔内固定安装玻璃片,卡槽内固定卡接温度计,注药筒底部通过螺纹结构连接筒盖,筒盖底部固定套接注药管的一端,注药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三通接头的一端,三通接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喂药头,喂药头底部开有喂药口,三通接头的第三端固定连接吸药管的一端,吸药管的另一端贯穿储药瓶外壁固定连接重力球,重力球底部开有吸药孔,储药瓶包括外瓶体、内瓶体和保温棉,外瓶体内腔固定连接保温棉的一侧,保温棉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内瓶体的外壁,储药瓶顶部通过螺纹结构连接瓶盖。

优选的,注药筒外壁上固定安装把手,且把手表面为网状防滑结构。

优选的,温度计的测量端固定套接在卡槽底部,且温度计的测量端紧贴注药筒内壁。

优选的,玻璃片上设有刻度尺。

优选的,外瓶体外壁上开有收纳槽,外瓶体外壁上还固定安装卡环,卡环为四分之三圆环结构,且卡环内径等于注药筒外径。

优选的,三通接头与喂药头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单向阀,第一单向阀的允许流向为三通接头到喂药口,三通接头与吸药管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的允许流向为吸药管到三头接头。

优选的,喂药口对称分布在喂药头轴线两侧,且喂药口的开口方向为倾斜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三通接头将注药筒、储药瓶和喂药头相连接,使得注药筒能够直接从储药瓶内吸取药液,省去每次喂药时冲泡药液的时间;储药瓶内设有保温棉,药液存放时具有保温效果,出门在外也能进行喂药;吸药管连接有重力球,重力球一直处于药液最底端,避免吸药管露出药液表面;注药筒上设有带刻度的玻璃片,使得注药筒能精确吸取药液,注药筒上设有温度计,使药液注入时的温度适宜;倾斜设置的喂药口将药液射在儿童腮帮处,避免药液直接射到儿童咽喉处,从而避免儿童呛咳;喂完药后,将吸药管缠绕在收纳槽内,并将注药筒卡接在卡环内,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三通接头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注药筒、2活塞杆、3储药瓶、31外瓶体、32内瓶体、33保温棉、4观察孔、5把手、6活塞、7玻璃片、8筒盖、9注药管、10三通接头、11喂药头、12喂药口、13拉环、14温度计、15卡槽、16吸药管、17瓶盖、18卡环、19收纳槽、20重力球、21吸药孔、22第一单向阀、23第二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保温儿科护理喂药装置,包括注药筒1,注药筒1内滑动套接活塞6,活塞6顶部固定连接活塞杆2的一端,活塞杆2的另一端贯穿注药筒1顶部,且活塞杆2另一端通过螺纹结构连接拉环13,注药筒1外壁上开有观察孔4和卡槽15,观察孔4内固定安装玻璃片7,卡槽15内固定卡接温度计14,注药筒1底部通过螺纹结构连接筒盖8,筒盖8底部固定套接注药管9的一端,注药管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三通接头10的一端,三通接头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喂药头11,喂药头11底部开有喂药口12,三通接头10的第三端固定连接吸药管16的一端,吸药管16的另一端贯穿储药瓶3外壁固定连接重力球20,重力球20底部开有吸药孔21,储药瓶3包括外瓶体31、内瓶体32和保温棉33,外瓶体31内腔固定连接保温棉33的一侧,保温棉33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内瓶体32的外壁,储药瓶3顶部通过螺纹结构连接瓶盖17。

进一步的,注药筒1外壁上固定安装把手5,且把手5表面为网状防滑结构,方便喂药时抓紧注药筒1。

进一步的,温度计14的测量端固定套接在卡槽15底部,且温度计14的测量端紧贴注药筒1内壁,使温度计14的测量端密封在注药筒1内壁里,避免外界热源影响温度计14的测量精度。

进一步的,玻璃片7上设有刻度尺,方便把握取药量。

进一步的,外瓶体31外壁上开有收纳槽19,外瓶体31外壁上还固定安装卡环18,卡环18为四分之三圆环结构,且卡环18内径等于注药筒1外径,外出携带时,可以将吸药管16缠绕在收纳槽19内,然后将注药筒1卡接在卡环18内,方便携带。

进一步的,三通接头10与喂药头11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单向阀22,第一单向阀22的允许流向为三通接头10到喂药口12,三通接头10与吸药管16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单向阀23,第二单向阀23允许流向为吸药管16到三头接头10,注药筒1吸取药液时,第一单向阀22封闭,第二单向阀23连通,保证注药筒1通过吸药管16吸取药液,注药筒1注射药液时,第一单向阀22连通,第二单向阀23封闭,避免药液从吸药管16回流。

进一步的,喂药口12对称分布在喂药头11轴线两侧,且喂药口12的开口方向为倾斜结构,喂药时,药业从喂药口12射到儿童腮帮处,避免药液直接射到儿童咽喉处,导致儿童发生呛咳。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注药筒1从卡环18内取下,吸药管16从收纳槽19内脱出,拉动拉环13,拉环13通过活塞杆2带动活塞6移动,注药筒1通过吸药管16从储药瓶3内吸取定量药液,储药瓶3具有保温效果,药液温度较高,通过温度计14观察药液温度,当药液温度下降到适宜温度时,将喂药头11放入儿童口内,下压拉环13,拉环13通过活塞杆2带动活塞6移动,注药筒1通过喂药头11将药液注入儿童口内,倾斜设置的喂药口12将药液射在儿童腮帮处,避免儿童呛咳,喂完药后,将吸药管16缠绕在收纳槽19内,并将注药筒1卡接在卡环18内,方便携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