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基台口内定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95529发布日期:2020-01-14 23:40阅读:2082来源:国知局
种植基台口内定位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在患者口腔内对基台进行定位的器具。



背景技术:

种植牙是指一种以植入骨组织内的下部结构为基础来支持、固位上部牙修复体的缺牙修复方式。

如图1所示,种植牙系统包括种植体1、基台2、固定螺栓3和修复体4。种植体1是植入牙槽骨组织内的结构,起到天然牙根的作用,其内部设有与固定螺栓3相匹配的螺纹孔。基台2安装在种植体1上,是将下部的种植体1和上部的修复体4连接起来的关键结构。如图2-4所示,基台2是由冠部连接段21、龈沟穿龈段22和体部连接段23从上至下连接成的一体结构,其内部设有贯穿该龈沟穿龈段22和体部连接段的阶梯孔24。基台2在种植体1上安装到位后,其冠部连接段21位于牙龈上方,龈沟穿龈段22位于龈沟处和牙龈内,体部连接段23位于种植体1内。适应于不同类型的修复体,市面上基台也有多种类型可选,其冠部连接段21的形状各异,例如图2和图4中冠部连接段21的形状不同,分别适用于磨牙修复体和门牙修复体。种植体1安装在基台2上,又称人工牙冠、牙冠套或上部义齿。

种植牙手术的大致过程为:往牙槽骨内植入种植体1,形成骨结合后,先将基台2放置在种植体1上,然后将固定螺栓3穿过基台2的阶梯孔24,再插入种植体1的螺纹孔内,接着拧紧固定螺栓3使其与螺纹孔实现螺纹连接,从而完成基台2在种植体1上的安装,最后在基台2外套装和固定修复体4。

在种植牙临床操作时,需要确保基台在种植体上的安装角度和安装位置精准,基台安装成功后才能确保最后修复体能准确就位,对操作精度的要求较高。然而,在口腔内操作的难度大,目前口腔医生只能依据临床经验,以眼观或手感判断基台安装是否准确到位,准确度难以得到提升,需要多次操作才能安装成功,操作效率比较低。当前,市面上还未有专门用于在口腔内定位主体,从而辅助修复体准确就位的器具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种植基台口内定位器,其能够实现在患者口腔内对基台进行定位,有利于提高操作精度和准确性,有效提高操作效率,且制作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种植基台口内定位器,包括工作模型、种植体替代体、基台、固定螺栓、定位主体和至少一个支撑边翼;所述工作模型是用石膏以患者口腔为原型翻制而成的;所述种植体替代体与患者口腔内植入的种植体结构完全相同,其安装在所述工作模型中缺失牙位的牙槽骨内,且内部设有与所述固定螺栓匹配的螺纹孔;所述基台由冠部连接段、龈沟穿龈段和体部连接段组成,其设置在所述种植体代替体上,且内部设有贯穿该龈沟穿龈段和体部连接段的阶梯孔;所述固定螺栓穿过基台的阶梯孔插入种植体替代体的螺纹孔内,并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使所述基台在所述种植体替代体上安装到位;所述定位主体为筒体结构,其套设于所述基台外,其内壁面与基台的冠部连接段表面形状匹配并紧密贴合;所述支撑边翼为翼状结构,其一端与所述定位主体固接,其底面与工作模型中缺失牙位的邻牙颌面形状匹配并紧密贴合;

通过将基台与套设于基台外的定位主体一起移至患者口腔内缺失牙位的种植体上,调整定位主体的位置,使支撑边翼的底面与患者口腔内缺失牙位的邻牙颌面相互配合时,完成对基台的定位。

本实用新型利用工作模型模拟患者口腔,利用种植体替代体模拟种植体,并且在工作模型安装好种植体替代体和基台,相比于在患者口腔内操作,更加容易确定好基台的正确的安装角度和安装位置,通过设置与基台冠部连接部表面配合的定位主体、以及与缺失牙位的邻牙颌面配合的支撑边翼,能够将基台安装准确到位时的角度和位置记录下来。将基台和套设于基台外的定位主体整体放置于患者口腔内缺失牙位的种植体上,并通过调整定位主体的位置使支撑边翼的底面与缺失牙位的邻牙颌面相互配合,此时基台恰好位于正确的安装角度和安装位置,再将固定螺栓穿过基台的阶梯孔拧入种植体的螺纹孔内,便将基台成功安装于种植体上,最后将定位主体从基台外拔出。

本实用新型的种植基台口内定位器,不仅能在患者口腔内将基台限定在正确的安装位置,还能在拧紧固定螺栓过程中固定基台的位置,避免基台受固定螺栓的影响而发生移动,因此能提高操作精度和准确性,减少重复操作,使基台一次到位,有效提高操作效率,同时确保后续修复体能准确就位。而且,其中的工作模型、种植体替代体、基台和固定螺栓都是在种植牙过程中本来就需要用到的设备,额外增加的制作成本仅在于定位主体和支撑边翼,因此所述种植基台口内定位器的制作成本比较低。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主体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基台的冠部连接段的高度。通过此处限定,能够防止定位主体在患者口腔内接触到牙龈,避免在拧紧固定螺栓的过程中,具有弹性的牙龈作用于定位主体使其位置发生偏移,从而保证定位主体始终将基台固定在准确的安装角度和安装位置,直至基台安装完毕。

进一步地,共包括两个支撑边翼,能提高定位主体的稳定性,同时提高对基台定位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边翼内设有加强筋,可提高支撑边翼整体强度,特别是当支撑边翼长度较长时,能够确保其具备足够强度,避免发生变形或断裂而影响到定位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为金属丝或木质杆,材料易得,能够满足加固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基台和支撑边翼均由树脂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主体由水性树脂在所述基台的冠部连接段表面模制成型,所述支撑边翼由水性树脂在工作模型中缺失牙位的邻牙颌面上模制成型。水性树脂成本低,使用方便,用于制作定位主体和支撑边翼的效果好。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种植牙系统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适用于磨牙修复体的基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适用于磨牙修复体的基台的剖视图;

图4为适用于门牙修复体的基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种植基台口内定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种植基台口内定位器的结构分解图;

图7为定位主体与支撑边翼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种植基台口内定位器,用于在患者口腔内将基台定位于种植体上,使基台放置于正确的安装位置,从而辅助修复体准确就位。

请参阅图5和图6,所述种植基台口内定位器包括工作模型5、种植体替代体6、基台2、固定螺栓3、定位主体7和至少一个支撑边翼8。

所述工作模型5是用石膏以患者口腔为原型翻制而成的,具有与患者完全相同的口腔结构,包括牙齿、牙龈和牙槽骨等。

所述种植体替代体6与患者口腔内植入的种植体在结构和尺寸上完全相同,其安装在所述工作模型5中缺失牙位的牙槽骨内,其在工作模型5中的安装位置也与种植体在患者口腔内的安装位置相同,且其内部设有与所述固定螺栓3匹配的螺纹孔。

所述基台2是由冠部连接段21、龈沟穿龈段22和体部连接段23从上至下连接成的一体结构,其设置在所述种植体代替体上,且内部设有贯穿该龈沟穿龈段22和体部连接段23的阶梯孔24。

所述固定螺栓3穿过基台2的阶梯孔24插入种植体替代体6的螺纹孔内,并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使所述基台2在所述种植体替代体6上安装到位。

如图5-7所示,所述定位主体7为筒体结构,其套设于所述基台2外,其内壁面70与基台2的冠部连接段21表面形状匹配并紧密贴合。为了防止定位主体7在患者口腔内接触到牙龈,避免具有弹性的牙龈作用于定位主体7使其位置发生偏移,所述定位主体7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基台2的冠部连接段21的高度,不延及基台2的龈沟穿龈段22。

所述定位主体7由树脂制成,可通过倒模工艺或3d打印等技术制得,作为进一步优选,是由水性树脂在所述基台2的冠部连接段21表面模制成型,制作成本低且步骤简单。

为提高定位主体7的稳定性,同时提高对基台2定位的准确性,本实施例的种植基台口内定位器共包括两个支撑边翼8,所述两个支撑边翼8分别设于所述定位主体7的两侧。

所述支撑边翼8为翼状结构,其一端与所述定位主体7固接,具体与所述定位主体7的顶端连接。所述支撑边翼8的底面80与工作模型5中缺失牙位的邻牙颌面形状匹配并紧密贴合。

所述支撑边翼8由树脂制成,可通过倒模工艺或3d打印等技术制得,作为进一步优选,是由水性树脂在工作模型5中缺失牙位的邻牙颌面上模制成型。

当缺失牙位的邻牙与其距离较远(患者口腔内缺牙数量较多,呈多个牙位连续缺牙的状态)时,所述支撑边翼8的长度需要达到更长。为了提高支撑边翼8整体强度,所述支撑边翼8内设有加强筋,达到加固效果,避免支撑边翼8发生变形或断裂而影响到定位效果。更优地,所述加强筋为金属丝或木质杆,材料易得,可镶嵌在树脂内,能够满足加固要求。

通过将基台2与套设于基台2外的定位主体7一起移至患者口腔内缺失牙位的种植体上,调整定位主体7的位置,使支撑边翼8的底面80与患者口腔内缺失牙位的邻牙颌面相互配合时,完成对基台2的定位。

所述种植基台口内定位器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如下:

1)以患者口腔为原型,用石膏灌制工作模型5;

2)将种植体替代体6植入工作模型5中缺失牙位的牙槽骨内,以模拟种植体在患者口腔内的状态;

3)将基台2放置于种植体替代体6上的正确安装位置上,然后将固定螺栓3穿过基台2的阶梯孔24,再插入种植体替代体6的螺纹孔内,接着拧紧固定螺栓3使其与螺纹孔实现螺纹连接,从而完成基台2在种植体替代体6上的安装;

4)用毛笔蘸取水性树脂涂于基台2的冠部连接段21表面,水分挥发后得到成型的套设于基台2外的定位主体7;

5)用毛笔蘸取水性树脂涂于工作模型5中缺失牙位的邻牙颌面,邻牙颌面上的树脂固化后,继续蘸取水性树脂将邻牙颌面上的树脂与定位主体7连接起来,水分挥发后得到成型的支撑边翼8,或者在邻牙颌面上的树脂与定位主体7之间搭建一加强筋,然后继续蘸取水性树脂将邻牙颌面上的树脂与定位主体7连接起来,并将加强筋包裹起来,水分挥发后得到内部设有加强筋的支撑边翼8;

6)将固定螺栓3拆卸下来,再把基台2、套设于基台2外的定位主体7和支撑边翼8整体取出,然后移至患者口腔内缺失牙位的种植体上,调整定位主体7的位置,使支撑边翼8的底面80与患者口腔内缺失牙位的邻牙颌面相互配合时,即基台2位于正确安装位置上;

7)保持定位主体7的内壁面70与基台2的冠部连接段21表面相互配合,同时保持支撑边翼8的底面80与患者口腔内缺失牙位的邻牙颌面相互配合,将固定螺栓3穿过基台2的阶梯孔24,再插入种植体替代体6的螺纹孔内,接着拧紧固定螺栓3使其与螺纹孔实现螺纹连接,从而完成基台2在种植体上的安装,最后取出定位主体7和支撑边翼8。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