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腰椎按摩仪及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0117发布日期:2019-05-24 21:36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腰椎按摩仪及其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体理疗保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腰椎按摩仪及其电路。



背景技术:

腰椎在人体活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腰椎的健康关乎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腰椎易承受不同程度的负荷,若腰椎健康没有得到及时的关注,长期处于负荷状态会使腰椎逐步发生病变。与此同时,随年龄的增长,易使人体腰椎部位的韧带松弛、椎体间隙变窄、椎体失衡。腰椎按摩仪的出现极大满足了人们对腰椎保护的需求。

然而,现有的腰椎按摩仪,其形状难以针对人体腰椎状态进行调节,而由于不同人的腰椎肌肉曲度不同,使得人们需要根据仪器本身的形状来调节身体姿势,使用起来极为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形状易调节的腰椎按摩仪及其电路。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腰椎按摩仪,包括布套,所述布套内设有柔性填充层,所述柔性填充层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的一端通过第一导气管与充气球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导气管与第二气囊连接,所述第一导气管上设有放气阀,所述第二导气管上设有气量调节阀;所述充气球和第二导气管可由布套内取出。

一种腰椎按摩仪的电路,包括控制电路、脉冲电路、升压电路、电源电路、震动马达开关电路和发热开关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脉冲电路、升压电路连接,所述升压电路与脉冲电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升压电路、震动马达开关电路和发热开关电路均与电源电路连接。

优选的,一种腰椎按摩仪的电路,还包括显示器电路和指示灯电路,所述显示器电路和指示灯电路分别与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指示灯电路与电源电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形状易调节。具体来说,用户可方便地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进行调节,首先,用户利用充气球对第一气囊充气,放气阀可将多余的气体排出;待第一气囊充气到合适的大小后,将气量调节阀打开到适宜位置,通过按压等方式对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大小进行调节;待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大小调节到合适程度时,闭合气量调节阀,再利用柔性填充层进一步对产品的外部形状进行调整。本实用新型外表面的形状非常易于调节,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贴合不同人的腰椎状态,使用起来更为舒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脉冲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升压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电源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震动马达开关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发热开关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显示器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指示灯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下面结合附图1~11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一种腰椎按摩仪,如图1和2所示,包括布套1,所述布套1内设有柔性填充层2,优选的,所述柔性填充层2由弹性海绵制成,所述柔性填充层2外表面的曲线与人体腰椎生理曲线吻合,舒适性更高。所述柔性填充层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气囊3,所述第一气囊3的一端通过第一导气管4与充气球5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导气管6与第二气囊7连接,所述第一导气管4上设有放气阀8,所述第二导气管6上设有气量调节阀9;所述充气球5和第二导气管6可由布套1内取出。需要说明的是,在充盈状态下,所述第一气囊3的大小为第二气囊7的3~5倍;在使用时,第一气囊3所在位置的上表面位于人体腰椎部位,第二气囊7所在位置的上表面位于由腰椎向胸椎延伸的部位。

下面阐述一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可方便地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进行调节。具体来说,首先,用户利用充气球5对第一气囊3充气,放气阀8可将多余的气体排出;待第一气囊3充气到合适的大小后,将气量调节阀9打开到适宜位置,通过按压等方式对第一气囊3和第二气囊7的大小进行调节;待第一气囊3和第二气囊7的大小调节到合适程度时,闭合气量调节阀9,再利用柔性填充层2进一步对产品的外部形状进行调整。本实用新型外表面的形状非常易于调节,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贴合不同人的腰椎状态,使用起来更为舒适。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紧密贴合腰椎,让腰椎恢复到最佳自然生理曲度,起到对腰椎的牵引作用,同时可有效缓解疼痛和椎间盘的复位还纳作用,使用效果好。

进一步的,所述布套1的上表面设置有电极片10,所述电极片10受芯片U1的控制,所述柔性填充层2的上表面设置有发热片11,所述柔性填充层2内设置有震动马达12,所述震动马达12位于第一气囊3的下部,所述芯片U1、电极片10、发热片11和震动马达12均由电源供电;所述震动马达12电连接开关K1,所述发热片11电连接开关K2。优选的,所述开关K1、开关K2分别设置在布套1外表面的两侧,其中开关K1经过通电后可控制震动马达12的震动频率、开关K2经过通电后可控制发热片11的温度大小。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可通过电极片10实现脉冲按摩功能、通过发热片11实现热疗功能、通过马达实现物理震动按摩功能,功能丰富,可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进一步的,还包括手控器,所述手控器上设置有状态显示屏、状态指示灯和脉冲调节按键,所述状态显示屏、状态指示灯和脉冲调节按键均受芯片U1的控制,所述状态指示灯由电源供电。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手控器设置在布套外,其中状态显示屏用于显示本实用新型中马达、发热片11及电极片10的使用状态,状态指示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进行显示,脉冲调节按键可对电极片10的脉冲状态进行调节。使用过程中,用户通过手控器即可调节电极片10的脉冲状态,查看马达、发热片11及电极片10的使用状态等,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更为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囊3的底部贴合设置有定位板13,所述定位板13分为端部固定连接设置的第一定位板131和第二定位板132,所述第一定位板131和第二定位板132的内边之间构成一个夹角,所述第一定位板131和第二定位板132的夹角为钝角。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的夹角为150°~180°,定位板可起到对第一气囊3的固定作用,避免第一气囊3的移位,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气量调节阀9由柔性填充层2穿过并设置在布套1的外表面。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气量调节阀9为二通调节阀。

一种腰椎按摩仪的电路,如图3所示,包括控制电路、脉冲电路、升压电路、电源电路、震动马达开关电路和发热开关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脉冲电路、升压电路连接,所述升压电路与脉冲电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升压电路、震动马达开关电路和发热开关电路均与电源电路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升压电路用于将电源电路输出的低电压转换为脉冲电路需要的高电压,由此保证脉冲电路的正常工作。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控制电路包括芯片U1、二极管D3、二极管D2、排插J12、按键S1、按键S2、按键S3、按键S4、按键S5、电容C5、晶振Y1、电容C1、电容C2,其中芯片U1的型号为S3F84I9;芯片U1的1脚、2脚、3脚、4脚分别与排插J12的4脚、3脚、2脚、1脚的一端连接,芯片U1的1脚依次通过二极管D3、二极管D2与芯片U1的2脚连接,二极管D3和二极管D2相连接的交点与排插J12的5脚的一端连接,排插J12的5脚、4脚、3脚、2脚、1脚的另一端分别通过按键S1、按键S4、按键S2、按键S3、按键S5与排插J12的6脚连接;芯片U1的5脚与电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芯片U1的6脚接地,芯片U1的5脚与6脚之间连接有电容C5;芯片U1的7脚和8脚通过晶振Y1连接,晶振Y1的两端通过电容C1、电容C2串联连接,电容C1和电容C2相连接的交点接地。需要说明的是,晶振Y1、电容C1和电容C2组成了时钟电路,时钟电路可将晶振Y1产生的正弦波进行分频处理,形成时钟脉冲,从而保证电路中各芯片的正常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按键S1、按键S2、按键S3、按键S4、按键S5、电容C5组成了脉冲调节按键,其中按键S1用于调节脉冲输出模式,按键S2用于设定脉冲的工作时长,按键S3用于减小脉冲输出的幅度,按键S4用于增加脉冲输出的幅度,按键S5用于打开或关闭脉冲输出功能。

如图6所示,所述升压电路包括电阻R7、三极管Q6、电感L1、二极管D1、电容C3;电感L1的一端与电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依次与二极管D1和电容C3串联连接,三极管Q6的发射极与电容C3连接、集电极与电感L1和二极管D1相连接的交点连接、基极通过电阻R7与芯片U1连接,二极管D1和电容C3相连接的交点与脉冲电路连接,三极管Q6的发射极和电容C3相连接的交点接地。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所述脉冲电路包括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8、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接插件J1,其中接插件J1上设置有电极片;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集电极通过电阻R2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基极通过电阻R9与芯片U1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交点接地,三极管Q1的基极与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3与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基极通过电阻R10与芯片U1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与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依次与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发射极与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交点与升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8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之间设置接插件J1。

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所述电源电路包括芯片U3、电源接口BNC、电容C3、电容C4、电容C5,其中芯片U3的型号为7805;芯片U3的1脚依次连接电容C3、电容C5后与芯片U3的3脚连接,芯片U3的2脚与电容C3、电容C5相连接的交点连接后接地,电源接口BNC与电容C3并联连接,电容C4与电容C5并联连接,芯片U3的1脚与电容C3相连接的交点分别与震动马达开关电路、发热开关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芯片U3的3脚与电容C4相连接的交点分别与芯片U1和升压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外部电源接头由电源接口BNC接入,为各电路提供电力能源。

如图8所示,所述震动马达开关电路包括开关K1、电阻R11、电机M;开关K1的2脚与电源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1脚通过电阻R11与电机M连接、3脚与电阻R11和电机M相连接的交点连接,电机M的另一端接地。

如图9所示,所述发热开关电路包括开关K2、电阻R12、电阻RL;开关K2的2脚与电源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1脚通过电阻R12与电阻RL连接、3脚与电阻R12和电阻RL相连接的交点连接,电阻RL的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的,一种腰椎按摩仪的电路还包括显示器电路和指示灯电路,所述显示器电路和指示灯电路分别与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指示灯电路与电源电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0所示,所述显示器电路的型号为HEADER 8X2,所述显示器电路的1脚至16脚分别通过显示屏LCD1至显示屏LCD16与芯片U1的28脚、27脚、26脚、25脚、22脚、21脚、20脚、19脚、36脚、35脚、34脚、33脚、32脚、31脚、30脚、29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显示芯片上接插有显示屏LCD1至显示屏LCD16,显示屏LCD1至显示屏LCD16组合成状态显示屏,用于显示本实用新型中震动马达、发热片及电极片的使用状态。

如图11所示,所述指示灯电路包括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容C4、二极管D2、三极管Q5;三极管Q5的基极依次通过电阻R5、电阻R4与芯片U1连接,集电极依次通过电阻R6、二极管D2与电源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发射极接地,电容C4的一端与电阻R4、电阻R5相连接的交点连接,另一端接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