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肠高度测量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71002发布日期:2019-07-03 03:47阅读:6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灌肠高度测量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器具,尤其涉及一种灌肠高度测量器。



背景技术:

在医疗临床经常采用的灌肠法是用导管自肛门经直肠插入结肠灌注液体,以达到通便排气的治疗方法。其目的是能刺激肠蠕动,软化、清除粪便,并有降温、催产、稀释肠内毒物、减少吸收,以及低温溶液为高热患者降温的作用,此外,亦可达到供给药物、营养、水分等治疗目的。

灌肠法分为“不保留灌肠”和“保留灌肠”两种。医疗临床,大量使用的是“不保留灌肠”,可用于软化粪便、清洁肠道、稀释和清除肠内毒素、对癌性发热不能控制者灌肠可降低体温以及某些特殊检查及手术前的准备。具体操作时,灌肠后嘱保留5-10min后排便,“不保留灌肠”的灌肠液面距侧卧患者肛门的高度40—60cm。小量使用的是“保留灌肠”,多用于年老体弱、孕妇、小儿和腹部手术后患者,目的是促进排便。嘱灌肠后保留10min后排便。“保留灌肠”的灌肠液面距侧卧患者肛门的高度不超过30cm。

可以看出,根据灌肠种类,在操作中,灌肠袋液面距离肛门的高度有不同要求,但目前临床不具有测量灌肠袋液面高度功能的用具,通常是根据操作者经验估计高度,由于操作不规范,会造成诸多弊端,如:

①当灌肠袋内液面距肛门高度过高,会造成压力过大,速度过快,在灌肠过程中灌肠液会随腹腔压力的增加,导致大部分灌肠液不能灌入直肠,直接从肛门处流出。

②对某些颅脑疾病、心脏病患者及老年人、小儿、妊娠初期、末期的孕妇,灌肠时尤其应慎重,要求压力低,速度慢,并注意病情变化,以免发生意外。对于肠道本身有疾病患者还会造成出血等事故,达不到灌肠目的。

③当灌肠袋内液面距肛门高度过低,会造成压力不够,灌肠液不能全部进入肠道内影响灌肠效果。

综上所述,如何研发一种能严格掌握灌肠袋内液面距离侧卧患者肛门高度的测量器具,实现安全规范灌肠操作成为业界关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灌肠高度测量器,实现针对不同种类灌肠能严格掌握灌肠袋内液面距离侧卧患者肛门的高度,减少由不规范操作带来的并发症,确保灌肠效果,从而实现安全规范灌肠操作。同时,也给医护人员操作带来便利,保证医护质量,达到更人性化服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灌肠高度测量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竖直设置的刻度杆,在所述刻度杆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相同的刻度,所述刻度范围为0~70cm;在刻度杆上设有可上下调位安装其上的灌肠袋定位吊钩;所述刻度杆可上下调位套装在一带挂装钩的刻度杆定位套中,所述刻度杆定位套通过其挂装钩挂装在支撑体上。

在所述刻度杆前侧的0~30cm刻度范围的杆体上和刻度杆后侧的40~60cm刻度范围的杆体上分别设置颜色相异的颜色涂层。

所述灌肠袋定位吊钩是由在开缝处设置两连接耳的开缝箍环和固定其上的钩体构成,所述开缝箍环通过紧固件锁紧两连接耳固定在刻度杆上。

所述带挂装钩的刻度杆定位套设有与刻度杆保有间隙的U形截面套筒,所述U形截面套筒两侧壁分别设置穿入所述套筒内的夹紧螺钉,U形套筒开口的两端沿与套筒一体设有相对外折的外折边,所述外折边顶沿向下折弯形成所述挂装钩,所述刻度杆定位套通过所述夹紧螺钉固定刻度杆,并通过所述挂装钩挂装在支撑体上。

所述支撑体为医用治疗车、病床床挡或病床床尾栏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灌肠高度测量器,实现针对不同种类灌肠能严格掌握灌肠袋内液面距离侧卧患者肛门的高度,减少由不规范操作带来的并发症,减少患者痛苦,确保灌肠效果,从而实现安全规范灌肠操作。同时,也给医护人员操作带来便利,保证医护质量,达到更人性化服务。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易于制作,价格低廉、并可重复使用,适宜在灌肠医疗护理临床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后视图;

图3是图1中灌肠袋定位吊钩部分的俯视图;

图4是图1中刻度杆定位套部分的俯视图;

图5是图1中刻度杆定位套的左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示意图。

图中:

1刻度杆,11刻度,12黄色涂层,13红色涂层,2灌肠袋定位吊钩,21开缝箍环,22钩体,23连接耳,3刻度杆定位套,31U形截面套筒,32夹紧螺钉,33外折边,34挂装钩,4灌肠袋,5螺钉,6螺母,7垫圈,8医用治疗车。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5示出一种灌肠高度测量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竖直设置的刻度杆1,在所述刻度杆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相同的刻度11,所述刻度范围为0~70cm;在刻度杆上设有可上下调位安装其上的灌肠袋定位吊钩2,在实际制作中,所述灌肠袋定位吊钩2是由在开缝处设置两连接耳23的开缝箍环21和固定其上的钩体22构成,所述开缝箍环21通过紧固件锁紧连接耳23固定在刻度杆1上。本例中,紧固件为穿过两连接耳23的螺钉5,螺母6及垫圈7。操作时,灌肠袋定位吊钩2根据灌肠种类需要,可上下移动,高度调整合适后,通过螺钉5,螺母6及垫圈7锁紧在刻度杆1上。所述刻度杆1可上下调位套装在一带挂装钩的刻度杆定位套3中,所述刻度杆定位套3通过其挂装钩挂装在支撑体上。

在实际制作中,所述带挂装钩的刻度杆定位套3设有与刻度杆保有间隙的U形截面套筒31,所述U形截面套筒31两侧壁分别设置穿入所述套筒内的夹紧螺钉32,U形套筒开口的两端沿与套筒一体设有相对外折的外折边33,所述外折边33顶沿向下折弯形成所述挂装钩34,刻度杆定位套3通过所述夹紧螺钉32固定刻度杆1,并通过所述挂装钩34挂装在支撑体上。

在实际加工制作中,刻度杆1采用不锈钢钢管。灌肠袋定位吊钩采用不锈钢材,开缝箍环21为冲压件,钩体22焊接其上。刻度杆定位套3也采用不锈钢材质,U形截面套筒31、外折边33及挂装钩34为冲压一体件。

在临床应用中,所述支撑体可采用医用治疗车、病床床挡或病床床尾栏杆。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支撑体采用了医用治疗车8。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在所述刻度杆1前侧的0~30cm刻度范围的杆体上和刻度杆后侧的40~60cm刻度范围的杆体上分别设置颜色相异的颜色涂层。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在刻度杆1前侧的0~30cm刻度范围的杆体上设置了黄色涂层12;如图2所示,在刻度杆1后侧的40~60cm刻度范围的杆体上设置了红色涂层13。可以看出,采用颜色图层可使刻度范围的标识更加清楚醒目;此外,对保留灌肠操作采用黄颜色标识,对不保留灌肠操作采用红颜色标识,颜色相异,区分明显,确保便捷准确操作,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操作质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灌肠高度测量器的应用及原理:

根据患者状况首先确定灌肠采用“不保留灌肠”还是“保留灌肠”,本实施例中采用“不保留灌肠”。操作步骤如下:

1.首先将灌肠高度测量器通过其刻度杆定位套3的挂装钩34挂装在治疗车8上。

2.然后将刻度杆1的后侧,即用于“不保留灌肠”的刻度范围为40~60m的带红色涂层一侧朝前,并上下移动刻度杆1使0刻度线与侧卧位患者肛门水平平齐,拧紧刻度杆定位套3两侧的夹紧螺钉32,将刻度杆1固定住。

3.移动调整套装在刻度杆1外侧的灌肠袋定位吊钩2,并在刻度为60cm处,通过螺钉5,螺母6及垫圈7将其固定。此时,可保证灌肠袋4内的液面距侧卧位患者肛门高度在40~60cm范围内,也即红色涂层区域内,符合不保留灌肠所需高度。将灌肠袋4挂于钩体22上。

至此,可以开始给患者进行不保留灌肠操作。

可以看出,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灌肠高度测量器,实现针对不同种类灌肠能严格掌握灌肠袋内液面距离肛门高度,减少由不规范操作带来的并发症,确保灌肠效果,从而实现安全规范灌肠操作。同时,也给医护人员操作带来便利,保证医护质量,达到更人性化服务。

以上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及材料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