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牙合平面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4015发布日期:2019-05-11 00:52阅读:1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牙合平面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口腔科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牙合平面规。



背景技术:

牙合平面是口腔颌面系统一个重要的参考平面,上颌中切牙的切缘到双侧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构成假想的牙合平面,通常认为与鼻翼耳屏线和瞳孔连线平行。牙合平面的准确定位对口腔功能和美观的良好修复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全口义齿修复或咬合重建的病例中有广泛的应用。在临床工作中,对于丧失原有牙合平面的患者,口腔医生通过制作蜡堤来反映牙合平面,以鼻翼耳屏线和瞳孔连线作为标志,检查并调整蜡堤平面,使之代表的牙合平面与这两条参考线平行。由于传统牙合平面规及改良版的牙合平面规只具有检查功能,并不能将鼻翼耳屏线和瞳孔连线的平行线转移并标记在蜡堤上,特别是鼻翼耳屏线,导致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多次对蜡堤进行调改和检查的循环操作,十分不便,也增加了患者的诊疗时间,影响了治疗效果。

因此,现有技术当中急需一种能够将鼻翼耳屏线的平行线标记在在蜡堤上的可调节式的牙合平面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牙合平面规。该牙合平面规可以同时进行检查和标记牙合平面的工作,使用方便,误差小。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牙合平面规,包括牙合平面导板和标记笔;

牙合平面导板包括牙合面板和连接在牙合面板前面的U形板,以及通过连接件可转动的设置在牙合面板左右两侧的指示板,U形板上设置有定位组件,指示板上设置有镂空槽;指示板通过连接件可转动的设置在牙合面板的两侧,可以实时调整指示板与牙合面板之间的夹角大小,从而准确地将鼻翼耳屏线的平行线记录并反映到蜡堤上;指示板上的镂空槽配合标记笔使用,标记笔的卡接部可在镂空槽内移动;

标记笔包括卡接部以及与通过转轴可旋转的设置在卡接部一端的标记部。随着卡接部在镂空槽内的移动,标记部将运行轨迹描记到放置于牙合面板上的蜡堤两侧,从而反映出与鼻翼耳屏线平行的理想牙合平面与蜡堤平面的差距,以便准确进行蜡堤的调整工作;卡接部与标记部之间的可旋转连接结构可以调整卡接部与标记部之间的角度,使标记部在使用时与指示板保持平行,从而准确的将鼻翼耳屏线的平行线描记到蜡堤上。

作为优选,定位组件设置在U形板的中央。

作为优选,连接件包括设置在U形板上端的套管以及设置在侧板上的直杆,直杆穿过套管,套管上设置有锁紧件。连接件可实现指示板的转动,使指示板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作为优选,锁紧件为锁紧螺丝。当调整好指示板后,通过拧紧锁紧件来固定指示板。

作为优选,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U形板上的定位件以及竖直设置在定位件上的定位针。定位组件用来定位上颌中切牙近中邻接点或面中线。

作为优选,定位件为菱形。

作为优选,指示板为L形。

作为优选,卡接部包括卡接块以及竖直设置在卡接块上端的卡接柱。卡接柱用于插到镂空槽内,并在镂空槽内移动。

作为优选,标记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伸缩件,伸缩件的前端设置有笔芯。

作为优选,伸缩件为弹簧。蜡堤为弧状结构,伸缩件能够保证标记部在蜡堤表面进行标记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牙合平面规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能够实现将鼻翼耳屏线的平行线标记在蜡堤上的功能,从而免去了实际工作中医生需要多次检查并调改蜡堤的循环操作,使用方便,可大大减少诊疗时间;并且,由于将与鼻翼耳屏线平行的理想牙合平面通过标记笔描记到了蜡堤上,可以直观的观察到理想牙合平面与蜡堤平面之间的差距,再对蜡堤进行调整可以减小误差,增加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牙合导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牙合导板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牙合导板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标记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牙合平面导板;2、指示板;3、镂空槽;4、卡接部;5、U形板;6、牙合面板;7、套管;8、直杆;9、锁紧件;10、定位件;11、定位针;12、伸缩件;13、笔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牙合平面规,包括牙合平面导板1和标记笔;

牙合平面导板1包括牙合面板6和连接在牙合面板6前面的U形板5,以及通过连接件可转动的设置在牙合面板6左右两侧的指示板2,U形板5上设置有定位组件,指示板2上设置有镂空槽3;指示板2通过连接件可转动的设置在牙合面板6的两侧,可以实时调整指示板2与牙合面板6之间的夹角大小,从而准确地将鼻翼耳屏线的平行线反映到蜡堤上;指示板2上的镂空槽3配合标记笔使用,标记笔的卡接部4可在镂空槽3内移动;标记笔包括卡接部4以及与卡接部4垂直设置的标记部。随着卡接部4在镂空槽3内的移动,标记部将运行轨迹描记到放置于牙合面板6上的蜡堤两侧,从而反映出与鼻翼耳屏线平行的理想牙合平面与蜡堤平面的差距,以便进行蜡堤的调整工作。

定位组件设置在U形板5的中央。连接件包括设置在U形板5上端的套管7以及设置在指示板2上的直杆8,直杆8穿过套管7,套管7上设置有锁紧件9。连接件可实现指示板2的转动,使指示板2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锁紧件9为锁紧螺丝。当调整好指示板2后,通过拧紧锁紧件9来固定指示板2。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U形板5上的定位件10以及竖直设置在定位件10上的定位针11。定位组件用来定位上颌中切牙近中邻接点或面中线。定位件10为菱形。指示板2为L形。卡接部4包括卡接块以及竖直设置在卡接块上的卡接柱。卡接柱用于插到镂空槽3内,并在镂空槽3内移动。标记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伸缩件12,伸缩件12的前端设置有笔芯13。伸缩件12为弹簧。蜡堤为弧状结构,伸缩件12能够保证标记部在蜡堤表面进行标记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首先,将蜡堤戴入患者上颌口内,调整蜡堤与上唇形态相适应,将牙合面板6伸入患者口内并贴合于蜡堤平面;定位针11对准面中线并与之保持平行;医生将指示板2调整到和患者的鼻翼耳屏线相平行的位置;通过锁紧件9来固定指示板2;然后,将蜡堤随同牙合面板6一起从患者口内取出;使用标记笔将指示板2的平行线画到蜡堤上,具体做法为:将标记笔的卡接柱插到指示板2的镂空槽3内,标记部的前端朝向蜡堤的方向,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标记部,使标记部与指示板2保持平行并保持与蜡堤侧面时刻接触,卡接柱从镂空槽3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这样就在蜡堤上画出了鼻翼耳屏线的平行线,根据在蜡堤上画出的线直观地理想牙合平面与蜡堤平面的差距。最后,根据上述差距调整蜡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己,并不以本实用新型为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均等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