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状近距离核素放疗装置及粒子自动装载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9305发布日期:2019-07-19 22:52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旋状近距离核素放疗装置及粒子自动装载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螺旋状近距离核素放疗装置及粒子自动装载总成。



背景技术:

胆管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就诊时多已发展至中晚期,往往是已出现较重的梗阻性黄疸,全身情况较差,肝功能异常明显,多数病例手术切除有一定难度,且预后不良。对于不适于手术切除的胆管癌,一般采用胆管降压的姑息性治疗。目前常用的非手术方法是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PTBD)、经皮经肝胆道内支架置入或通过内镜经十二指肠乳头逆行置入胆道支架,以解除胆道梗阻、引流胆汁、提高生存质量,而静脉化疗、体外放疗等方法因其疗效甚微而较少采用。但是,由于肿瘤本身的生长没有得到控制,各种胆道支架引流很容易因肿瘤不断生长而发生梗阻,所以置放胆道支架的疗效只是短暂的,难以提高远期生存质量。目前尚没有理想的控制中晚期胆管癌生长的方法,胆管癌始终是外科治疗的难题之一。

当引起的恶性病变无法行手术切除时,临床上常常利用介入技术来解决。介入技术包括经皮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及支架置入术等。然而,由于病变继续进展,支架常常在短时间内闭塞,而普通胆道引流管引流效果也会逐渐变差。为延长胆道的通畅时间,临床上采用碘125放射性粒子置入,施行近距离放疗。现有技术中,可通过引流管内置入碘125粒子条行近距离放疗,但是,该技术由于粒子条全部置入在引流管内,明显影响胆汁的引流。所以,找到一个既能置入粒子进行放疗又能扩充胆道使得胆汁能够正常流通的的方法显得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置入粒子进行放疗又能扩充胆道使得胆汁能够正常流通的螺旋状近距离核素放疗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应用在上述螺旋状近距离核素放疗装置的粒子自动装载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螺旋状近距离核素放疗装置,包括:呈圆筒状的支架、引流管;支架上开设有呈螺旋状的第一凹槽,引流管呈螺旋状安装在第一凹槽内,引流管内安装有若干个放射性粒子体。

进一步地,若干个放射性粒子体中两相邻放射性粒子体之间通过第一弹簧或叠簧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引流管、第一凹槽的数量均为一个且两者形状相吻合,引流管包括有螺旋管段和与螺旋管段连通的直管段,螺旋管段在支架上迂回螺旋后与直管段连通并呈锐角设置;螺旋管段与直管段的连通处设置有瓣膜,在无外力作用下瓣膜将直管段分隔开,在外力作用下瓣膜将螺旋管段的管口进行封盖。

进一步地,第一凹槽的截面呈圆弧状,第一凹槽的上端高于引流管截面的圆心,第一凹槽上设置有与引流管进行粘紧固定的粘合点。

进一步地,引流管、第一凹槽的数量均为多个且两者形状相吻合,多个引流管均匀间隔分布;第一凹槽的截面呈圆弧状,第一凹槽的上端高于引流管截面的圆心,支架上位于第一凹槽的上部及下部对应设置有上覆膜及下覆膜,引流管包覆在上覆膜及下覆膜之间。

进一步地,粒子体包括有球形粒子或圆柱状粒子。

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螺旋状近距离核素放疗装置的粒子自动装载总成,粒子自动装载总成包括:固定柱、粒子管、粒子匣、粒子体送料装置、粒子体推入装置;固定柱上开设有呈螺旋状的第二凹槽,粒子管呈螺旋状安装在第二凹槽内;

粒子体送料装置包括:扇形摆块、第一电机、夹紧件;粒子匣内装载有若干个放射性粒子体,粒子匣的下部开设有粒子体下落开口,粒子匣固定设置且其下部紧挨扇形摆块的圆弧面,扇形摆块的圆弧面一端开设有豁口,夹紧件设置在扇形摆块具有豁口的侧面上,豁口与夹紧件配合形成夹持空间夹持粒子体,第一电机固定设置且与扇形摆块动力连接带动扇形摆块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间摆动;扇形摆块在第一位置时,夹持空间对准粒子体下落开口,扇形摆块在第二位置时,夹持空间中的粒子体对准粒子管的管口;

粒子体推入装置包括:导套、推杆、导板、第一滑动柱、第一连杆、第一固定盘、第二滑动柱、第二连杆、第二固定盘、第二电机;导套上沿轴向开设有第一通槽,推杆装设在导套内;导板的一端穿过第一通槽与推杆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滑动柱连接;第一连杆上开设有第二通槽及第三通槽,第三通槽的长度大于第二通槽的长度,第一固定盘、第二固定盘均固定设置,第一连杆上远离第二通槽的端部与第一固定盘铰接,第一滑动柱滑动安装在第二通槽内,第二滑动柱滑动安装在第三通槽内,第二电机设置在第二固定盘上;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二滑动柱连接,第二电机与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动力连接带动第二连杆进行摆动;扇形摆块在第二位置时,推杆对准夹持空间中的粒子体。

进一步地,夹紧件包括:两个铰接板、夹板;两个铰接板对称设置在扇形摆块具有豁口的侧面上,夹板铰接在两个铰接板之间,扇形摆块具有豁口的侧面上开设有盲孔,盲孔内安装有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端部紧挨夹板的一端,夹板的另一端与豁口配合形成夹持空间。

进一步地,粒子自动装载总成还包括间歇性转动装置,间歇性转动装置包括:固定卡盘、第三固定盘、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三滑动柱、第五连杆、第四固定盘、第三电机;粒子管、第二凹槽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粒子管均匀间隔分布;固定柱设置在固定卡盘一侧面上,固定卡盘另一侧面上开设有与粒子管数量相同的多个导槽,多个导槽均匀设置且在固定卡盘的圆心处交汇;第三固定盘、第四固定盘固定设置,第四连杆的长度大于固定卡盘的直径,第三滑动柱设置在第四连杆的一端且滑动安装在一导槽内,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五连杆的一端与第四固定盘铰接,另一端与第四连杆的中间位置进行铰接;第三电机设置在第三固定盘上且与第三连杆的另一端动力连接带动第三连杆进行转动,使得第三滑动柱呈椭圆形的轨迹进行运动继而依次带动固定卡盘、固定柱进行间歇性转动。

进一步地,粒子管、第二凹槽的数量均为三个,三个导槽均匀设置且在固定卡盘的圆心处交汇,第三滑动柱呈椭圆形的轨迹进行运动继而依次带动固定卡盘、固定柱进行120度间歇性转动;粒子体包括有球形粒子或圆柱状粒子。

本实用新型的螺旋状近距离核素放疗装置,将粒子链相关结构例如引流管固定于支架外周既能对胆道置入粒子进行放疗又能扩充胆道使得胆汁能够正常流通,且将粒子链相关结构与支架相结合能够将支架的特性转移到粒子链上,使得粒子链与支架一样具有伸缩性、一定蠕动和自我找正功能,使得粒子链能够稳定安放于指定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粒子自动装载总成,扇形摆块进行摆动转动时候使得豁口处的粒子体被粒子体推入装置推出和粒子匣中的待装载粒子体滑落至豁口处被夹紧的过程循环往复进行,使得粒子体在扇形摆块摆动的过程中能够不停的进粒子和送粒子,能够较为方便地对粒子管进行装载,实现自动装载,简单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螺旋状近距离核素放疗装置第一方案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螺旋状近距离核素放疗装置第一方案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螺旋状近距离核素放疗装置第一方案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是对应图1开始装载粒子体的剖开图;

图5是对应图1装载粒子体完成后的剖开图;

图6是对应图4的立体图;

图7是图4的局部图;

图8是图5的局部图;

图9是图6的局部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螺旋状近距离核素放疗装置第二方案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螺旋状近距离核素放疗装置第二方案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2是对应图10的剖开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螺旋状近距离核素放疗装置第二方案实施例中支架的结构图;

图14是图10的截面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螺旋状近距离核素放疗装置第二方案实施例中上覆膜、下覆膜的结构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粒子自动装载总成一种角度的结构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粒子自动装载总成另一种角度的结构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粒子自动装载总成中粒子体送料装置和粒子体推入装置一种角度的结构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粒子自动装载总成中粒子体送料装置和粒子体推入装置另一种角度的结构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粒子自动装载总成中粒子体推入装置的剖面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支架;2、引流管;3、第一凹槽;4、第一弹簧;5、瓣膜;6、上覆膜;7、下覆膜;8、球形粒子;9、圆柱状粒子;10、固定柱;11、粒子管;12、粒子匣;13、第二凹槽;14、扇形摆块;15、第一电机;16、粒子体下落开口;17、豁口;18、导套;19、推杆;20、导板;21、第一滑动柱;22、第一连杆;23、第一固定盘;24、第二滑动柱;25、第二连杆;26、第二固定盘;27、第二电机;28、第二通槽;29、第三通槽;30、铰接板;31、夹板;32、第二弹簧;33、固定卡盘;34、第三固定盘;35、第三连杆;36、第四连杆;37、第三滑动柱;38、第五连杆;39、第四固定盘;40、导槽;41、第三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螺旋状近距离核素放疗装置,包括:呈圆筒状的支架1、引流管2;支架1上开设有呈螺旋状的第一凹槽3,引流管2呈螺旋状安装在第一凹槽3内,引流管2内安装有若干个放射性粒子体。

本实用新型的螺旋状近距离核素放疗装置,将粒子链相关结构例如引流管2固定于支架1外周既能对胆道置入粒子进行放疗又能扩充胆道使得胆汁能够正常流通,且将粒子链相关结构与支架1相结合能够将支架1的特性转移到粒子链上,使得粒子链与支架1一样具有伸缩性、一定蠕动和自我找正功能,使得粒子链能够稳定安放于指定位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中,若干个放射性粒子体中两相邻放射性粒子体之间通过第一弹簧4或叠簧进行连接。

粒子与粒子之间连接有弹簧或者叠簧,使得粒子链之间具有伸出弹性且前后相邻粒子之间不会发生碰撞。起始粒子的前端和终止粒子的后端无粒子链弹簧或者叠簧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引流管2、第一凹槽3的数量均为一个且两者形状相吻合,此为第一实施例方案,参见图1-9,引流管2包括有螺旋管段和与螺旋管段连通的直管段,螺旋管段在支架1上迂回螺旋后与直管段连通并呈锐角设置;螺旋管段与直管段的连通处设置有瓣膜5,在无外力作用下瓣膜5将直管段分隔开,在外力作用下瓣膜5将螺旋管段的管口进行封盖。

胆道支架1呈圆柱编织型或者激光雕刻镂空型,材料为镍钛记忆合金丝,支架1外周缠绕有粒子引流管2,粒子引流管2呈螺旋状缠绕于支架1外周,且螺旋缠绕后粒子引流管2的前端部分和尾端部分通过直管段进行首尾连接,直管段部分在螺旋管段阻挡区域从螺旋管段上方迂回过去,类似于立交设计,粒子引流管2前端区域螺旋管段和直管段连接的部分将直管段继续向前端延伸,延伸至支架1前端边缘位置,支架1在粒子引流管2缠绕接触的位置的支架1的网丝上设计有圆弧凹槽让位的结构,网丝构成的截面为圆弧的凹槽与粒子引流管2的外周吻合。

粒子引流管2内部为中心空心,可以使粒子从前端开口端进入到粒子引流管2中,并在粒子引流管2中从直管段进入,然后从直管段的后端与螺旋管段顺滑连接的位置顺势进入至粒子引流管2的螺旋管段,从而装载粒子引流管2所有有效区域。因为粒子引流管2前端的螺旋管段是朝向后端方向与直管段进行顺滑连通,所以前端连通区域的螺旋管段与开口端的直管段之间是锐角(如图4、5、7、8所示),粒子引流管2在开口端直管段与螺旋管段交接的区域固定连接有瓣膜5,在正常无外力作用时,瓣膜5呈垂直于固定点的状态,将开口端直管段分隔开(如图5、8所示),使得引流粒子管11的螺旋管段与直管段连通,当粒子从开口端装载入粒子引流管2中,起始粒子将瓣膜5推压使瓣膜5转动由倾斜状态变为水平状态正好盖住粒子引流管2前端螺旋管段出口,使得起始粒子顺利从粒子引流管2的开口端进入到直管段部分,然后从粒子螺旋管段入口进入到螺旋管段,最后抵达螺旋管段的粒子螺旋管段出口位置,此时终止粒子也进入至直管段部分,开口端区域的引流管2无粒子进入,粒子存在于螺旋管段与其之间的直管段部分,此时因为开口端无粒子对瓣膜5进行推压,瓣膜5恢复至正常状态,将开口端直管段分隔开。粒子可在粒子引流管2的螺旋管段与之间的直管段构成的封闭环中进行循环流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凹槽3的截面呈圆弧状,第一凹槽3的上端高于引流管2截面的圆心,第一凹槽3上设置有与引流管2进行粘紧固定的粘合点。

其中圆弧凹槽上端高于粒子引流管2截面的圆心,使得粒子引流管2镶嵌在支架1的圆弧凹槽中被卡紧固定,同时与粒子引流管2接触的支架1网丝上设置有粘合点使其与粒子引流管2粘紧固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引流管2、第一凹槽3的数量均为多个且两者形状相吻合,多个引流管2均匀间隔分布;第一凹槽3的截面呈圆弧状,第一凹槽3的上端高于引流管2截面的圆心,支架1上位于第一凹槽3的上部及下部对应设置有上覆膜6及下覆膜7,引流管2包覆在上覆膜6及下覆膜7之间。

也可采用第二方案结构,参见图10-15,胆道支架1呈圆柱编织型或者激光雕刻镂空型,支架1外周分布有多线螺旋缠绕型的粒子相关结构,本处方案采取三条螺旋缠绕的粒子链,在螺旋粒子链对应的支架1位置上,支架1网丝设计有圆弧凹槽让位的结构,网丝构成的截面为圆弧的凹槽与圆柱状的粒子外周吻合,且圆弧凹槽上端高于粒子截面的圆心,使得粒子引流管2镶嵌在支架1的圆弧凹槽中被卡紧固定,在支架1网丝的螺旋凹槽上固定设置有下覆膜7,同时粒子链外侧覆盖有上覆膜6,上覆膜6与下覆膜7配合将粒子链完全包裹覆盖,上覆膜6的四周边缘固定于支架1网丝上,此方案粒子为圆柱状,粒子与粒子之间同样通过弹簧或者叠簧进行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中,粒子体包括有球形粒子8或圆柱状粒子9,如第一方案中为球形粒子8、第二方案中为圆柱状粒子9。

如图16至20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应用上述螺旋状近距离核素放疗装置的粒子自动装载总成,粒子自动装载总成包括:固定柱10、粒子管11、粒子匣12、粒子体送料装置、粒子体推入装置;固定柱10上开设有呈螺旋状的第二凹槽13,粒子管11呈螺旋状安装在第二凹槽13内;

粒子体送料装置包括:扇形摆块14、第一电机15、夹紧件;粒子匣12内装载有若干个放射性粒子体,粒子匣12的下部开设有粒子体下落开口16,粒子匣12固定设置且其下部紧挨扇形摆块14的圆弧面,扇形摆块14的圆弧面一端开设有豁口17,夹紧件设置在扇形摆块14具有豁口17的侧面上,豁口17与夹紧件配合形成夹持空间夹持粒子体,第一电机15固定设置且与扇形摆块14动力连接带动扇形摆块14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间摆动;扇形摆块14在第一位置时,夹持空间对准粒子体下落开口16,扇形摆块14在第二位置时,夹持空间中的粒子体对准粒子管11的管口;

粒子体推入装置包括:导套18、推杆19、导板20、第一滑动柱21、第一连杆22、第一固定盘23、第二滑动柱24、第二连杆25、第二固定盘26、第二电机27;导套18上沿轴向开设有第一通槽,推杆19装设在导套18内;导板20的一端穿过第一通槽与推杆19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滑动柱21连接;第一连杆22上开设有第二通槽28及第三通槽29,第三通槽29的长度大于第二通槽28的长度,第一固定盘23、第二固定盘26均固定设置,第一连杆22上远离第二通槽28的端部与第一固定盘23铰接,第一滑动柱21滑动安装在第二通槽28内,第二滑动柱24滑动安装在第三通槽29内,第二电机27设置在第二固定盘26上;第二连杆25的一端与第二滑动柱24连接,第二电机27与第二连杆25的另一端动力连接带动第二连杆25进行摆动;扇形摆块14在第二位置时,推杆19对准夹持空间中的粒子体。

待装载的粒子后端一定距离固定不动有与待装载粒子朝向一致的导套18,导套18管壁轴向设置有一定长度的第一通槽,导套18内部套有推杆19,推杆19上固定连接有导板20,导板20从导套18的第一通槽伸出对推杆19起导向作用,使得推杆19只能沿轴向进行移动,在导板20的端头铰接有第一滑动柱21,第一滑动柱21卡在第一连杆22的第二通槽28中可在第二通槽28内部进行滑动,第一连杆22下端铰动连接有第一固定盘23,第一固定盘23始终固定不动,第一连杆22在第二通槽28与第一固定盘23铰接轴之间区域设置有第三通槽29,第三通槽29长度长于第二通槽28,第三通槽29内部卡有第二滑动柱24,第二滑动柱24铰动连接有第二连杆25,第二连杆25的另一端铰动连接于第二固定盘24上,且第二连杆25的铰接轴同轴固定有第二电机27。当第二电机27转动时带动第二连杆25转动,第二连杆25在转动的同时使得第二滑动柱24在第一连杆22的第三通槽29中滑动,同时驱动第一连杆22摆动,在第一连杆22摆动的时候,驱动第一滑动柱21带动导板20同时进行轴向来回滑动,使得推杆19能够来回进行轴向移动,推动扇形摆块14上豁口17处的待装载粒子进入粒子管11中,该装载完成的粒子管11即是上述螺旋状近距离核素放疗装置中的引流管2。

本实用新型的粒子自动装载总成,扇形摆块14进行摆动转动时候使得豁口17处的粒子体被粒子体推入装置推出和粒子匣12中的待装载粒子体滑落至豁口17处被夹紧的过程循环往复进行,使得粒子体在扇形摆块14摆动的过程中能够不停的进粒子和送粒子,能够较为方便地对粒子管11进行装载,实现自动装载,简单方便实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参见图19-20,夹紧件包括:两个铰接板30、夹板31;两个铰接板30对称设置在扇形摆块14具有豁口17的侧面上,夹板31铰接在两个铰接板30之间,扇形摆块14具有豁口17的侧面上开设有盲孔,盲孔内安装有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二弹簧32,第二弹簧32的端部紧挨夹板31的一端,夹板31的另一端与豁口17配合形成夹持空间。

固定柱10的后端端头与粒子管11的端头平齐,且粒子管11后端的端头为开口状态便于粒子进行转载,固定柱10的后端靠外的位置设置有一个90度的扇形摆块14,扇形摆块14与固定柱10铰动连接,使得此扇形摆块14与固定柱10呈一定角度,扇形摆块14铰接轴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5,在第一电机15的带动下扇形摆块14始终进行接近90度的来回摆动,扇形摆块14圆弧面的一端设置有直角的豁口17,在豁口17对应侧的扇形摆块14侧面上固定设置有两个铰接板30,铰接板30上铰动连接有夹板31,夹板31的下半部分的中间位置对应的扇形摆块14设置有一个盲孔,盲孔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2,第二弹簧32的另一端连接于夹板31上,第二弹簧32始终处于压缩的状态,使得夹板31的上半部分对于豁口17处待装载的粒子条始终处于夹紧的状态不会发生松脱,同时夹板31面对于带装载粒子的侧面上端位置设计有圆弧形的倒角,便于待装载粒子进入夹板31中并被夹紧。当扇形摆块14摆动向左摆动至最大角度时,在豁口17处待装载的粒子的朝向与对应在此位置的粒子管11的管口朝向一致,当轴向推动豁口17处待装载的粒子时,可将粒子推入至对应在豁口17处的粒子管11中。当扇形摆块14摆动向左摆动至最大角度时在扇形摆块14的圆弧面靠右侧的上方固定有一个竖直状态的粒子匣12,粒子匣12始终固定于此位置不会发生改变。粒子匣12呈长条形,在粒子匣12的内部自下而上叠放有待装载粒子,同时在粒子匣12的一侧竖直开有缝,便于观察粒子匣12内部带装载粒子的剩余情况,粒子匣12下端粒子顶在扇形摆块14的圆弧面上不会滑出,当扇形摆块14向右摆动至最大角度时,使得粒子匣12下端粒子体下落开口16正对扇形摆块14的豁口17时,粒子匣12内部最下的一个粒子滑落至豁口17处并同时被夹板31夹紧至直角豁口17处,此时粒子匣12内部粒子顶在豁口17处的粒子上不会发生滑出,当扇形摆块14向左摆动时,粒子匣12内部粒子顶在扇形摆块14的圆弧面上不会滑出,当扇形摆块14摆动至左位置时,豁口17处待装载的粒子正对与粒子管11的开口,此处的装载也同样适用于球形粒子8。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中,粒子自动装载总成还包括间歇性转动装置,间歇性转动装置包括:固定卡盘33、第三固定盘34、第三连杆35、第四连杆36、第三滑动柱37、第五连杆38、第四固定盘39、第三电机41;粒子管11、第二凹槽13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粒子管11均匀间隔分布;固定柱10设置在固定卡盘33一侧面上,固定卡盘33另一侧面上开设有与粒子管11数量相同的多个导槽40,多个导槽40均匀设置且在固定卡盘33的圆心处交汇;第三固定盘34、第四固定盘39固定设置,第四连杆36的长度大于固定卡盘33的直径,第三滑动柱37设置在第四连杆36的一端且滑动安装在一导槽40内,第四连杆36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35的一端铰接;第五连杆38的一端与第四固定盘39铰接,另一端与第四连杆36的中间位置进行铰接;第三电机41设置在第三固定盘34上且与第三连杆35的另一端动力连接带动第三连杆35进行转动,使得第三滑动柱37呈椭圆形的轨迹进行运动继而依次带动固定卡盘33、固定柱10进行间歇性转动。

在方案二结构中需要对多螺旋粒子管11中的粒子进行装载时,将多螺旋粒子管11固定卡于固定柱10圆柱面的多螺旋凹槽即第二凹槽13中,固定柱10的多螺旋凹槽的规格与方案二支架1螺旋凹槽整体轮廓一致,将固定柱10的头端用三爪固定卡盘33的卡爪卡紧,三爪固定卡盘33的盘座背侧有三条呈120度圆周均匀分布的导槽40,三条均匀分布的导槽40在盘座背侧圆心处交汇。第三连杆35的一端铰动连接于第三固定盘34,第三固定盘34为固定不动的平面。第三连杆35的上述端头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41,第三连杆35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杆36的一端铰动连接,第四连杆36的另一端铰动连接有第三滑动柱37可在导槽40中滑动。另一第四固定盘39与第五连杆38的一端铰动连接,第五连杆38的另一端铰动连接于第四连杆36的靠中间位置,当第三连杆35与第四连杆36呈一条直线完全伸展时,第三连杆35与第四连杆36经过盘座背侧面的圆心轴线使第四连杆36另一端的第三滑动柱37位于对应导槽40中的靠近边缘位置,此时第三连杆35在第三电机41的带动转动时,同时在第五连杆38对第四连杆36的作用下,使得第四连杆36铰接有第三滑动柱37的一端呈类似斜椭圆形的轨迹进行运动,在第四连杆36的摆动下第三滑动柱37带动三爪固定卡盘33向右侧转动120度位置。然后在第四连杆36的摆动下第三滑动柱37在盘座右侧的导槽40滑动至上侧的导槽40中,在此过程中盘座不发生转动。当第四连杆36的第三滑动柱37再次滑动至上侧导槽40靠近边缘的位置时,第三连杆35与第四连杆36完成伸展呈一条直线,当第三连杆35再次转动时,上述过程再次循环,所以当第三连杆35连续转动时,盘座朝向同一个转向进行120度的间歇性转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中,粒子管11、第二凹槽13的数量均为三个,三个导槽40均匀设置且在固定卡盘33的圆心处交汇,第三滑动柱37呈椭圆形的轨迹进行运动继而依次带动固定卡盘33、固定柱10进行120度间歇性转动,对应螺旋状近距离核素放疗装置的第二个方案结构;粒子体包括有球形粒子8或圆柱状粒子9,可对螺旋状近距离核素放疗装置中的第一个和第二个方案的结构都可以进行装载。

在粒子装载的时候,三爪固定卡盘33相关结构与粒子装载的相关结构配合呈一个完整的行程。第三电机41运动时带动第三连杆35转动,同时在第五连杆38的作用下驱动带动第四连杆36使得三爪固定卡盘33朝向同一个转向进行120度的间歇性转动,三爪固定卡盘33带动固定柱10同样进行120度的间歇性转动。当固定柱10处于间歇不转的时候,推杆19向前推出将扇形摆块14豁口17处夹紧的粒子推入粒子管11中,然后三爪固定卡盘33带动固定柱10进行120度的转动时,下一个螺旋的粒子管11旋转至粒子装载的角度,在此过程中,豁口17处无粒子的扇形摆块14向右摆动最大角度,使得粒子匣12中的粒子滑落至扇形摆块14的豁口17夹紧处,然后扇形摆块14向左摆动至最大角度处,此时三爪固定卡盘33带动固定柱10将下一个螺旋粒子管11旋转120度至粒子装载的位置时,推杆19向前推动,将豁口17处的粒子推入粒子管11中。上述过程一直循环往复,直至三条螺旋粒子管11中的粒子均被装载完成,然后对粒子管11进行密封封口,将粒子管11安装至粒子支架1的第一凹槽3上。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及有益效果在于:

1.将粒子链相关结构固定于支架1外周既能对胆道置入粒子进行放疗又能扩充胆道使得胆汁能够正常流通。

2.将粒子链相关结构与支架1相结合能够将支架1的特性转移到粒子链上,使得粒子链与支架1一样具有伸缩性、一定蠕动和自我找正功能,使得粒子链能够稳定安放于指定位置。

3.引流粒子管11设置螺旋结构并且螺旋管段通过直管段首尾连通使得粒子能够最大程度上对支架1外周需要放疗的组织进行治疗。采用首尾连通的优势也在于粒子可以在粒子引流管2螺旋闭环中可以循环流动。

4.支架1网丝对于粒子引流管2接触的位置采用凹槽镶嵌的方法使其卡紧固定,可以使得通过安放支架1就可以进行粒子放疗,简单有效。

5.粒子引流管2在前端螺旋管段与直管段连通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瓣膜5,在装载粒子的时候瓣膜5遮挡住螺旋管段通道,使得粒子从直管段进入,当粒子全部装载完毕时,瓣膜5遮挡住开口端通道,使粒子可以在螺旋管段与之间直管段构成闭环内部流通,不会从开口端排出。

6.相邻粒子之间通过弹簧或者叠簧相连,使得粒子链之间具有伸出弹性且前后相邻粒子之间不会发生碰撞,可以通过操作终止粒子将整条粒子链拉出,不会出现粒子遗失的情况。

7.在本装置的第二方案中:粒子链采用多线螺纹固定缠绕于支架1外周之间,能够使得粒子全面接触胆道肿瘤区域。同时采用多线螺纹缠绕方式可以增加单条粒子链的长度,使得放疗更加彻底。

8.粒子条之间都相互交叉错位,能够弥补粒子之间的间隙所造成的放射衰减,具有一定的查漏补缺功能,构成一个趋于完整的曲面,放射治疗效果更好,比单一的条状结构要好。

9.采用上下覆膜包裹的形式将粒子链完全覆盖包裹,使得每条粒子链只能在单条上下覆膜内部限位活动,使得粒子能够紧贴胆道肿瘤,同时不会发生遗失。

10.三爪固定卡盘33设置的120度圆周均匀分布的导槽40配合第三连杆35、第四连杆36、第五连杆38的曲柄连杆机构使得三爪固定卡盘33进行120度间歇转动,使得固定柱10上的三条螺旋粒子管11依次进行装载。

11.扇形摆块14进行摆动转动时候使得豁口17处的粒子被推出和粒子匣12中的待装载粒子滑落至豁口17处被夹紧的过程循环往复进行,使得粒子在扇形摆块14在摆动的过程中能够不停的进粒子和送粒子。

12.第二连杆25转动使得第二滑动柱24在第一连杆22的第三通槽29中滑动带动第一连杆22进行来回摆动运动,第一连杆22通过第二通槽28带动卡在其中的第一滑动柱21使得导板20进行来回轴向直线移动,带动推杆19移动。

13.三爪固定卡盘33相关结构与粒子装载的相关结构配合呈一个完整的行程,使得三条螺旋粒子管11在本总成结构全自动的运行下依次被装载直至装载完成,在整个过程中方便快捷,避免了医生人工去装载粒子时放射性对人体的伤害。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