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换药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6450发布日期:2019-08-09 21:17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次性换药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换药垫。



背景技术:

已经进行外敷的药品,在达到规定的使用时间后,将旧的药物撤下,将新的药物敷上,以保证药物的有效性。

在进行换药时,病人伤口流出的血液、脓等会流到床单上,清理起来非常麻烦,也可能会感染医护人员,同时直接在床单上换药,使得病人的伤口与床单直接接触,很大程度地会引起患者感染,加重病人的病情。所以需要一次性的换药垫,但是现有的一次性的换药垫在使用完后处理的时候存在很多问题,如1、将一次性换药垫丢弃时,由于患者流出的血液、脓等较多,而发生流出换药垫引发安全卫生问题。2、在使用时,由于患者流出的血液、脓等较多,也会流出换药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防止液体流出、操作简单、安全卫生的一次性换药垫。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一次性换药垫,其包括:垫子和将所述垫子收起的收纳结构;所述垫子包括防水的底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层上的吸收层,所述底层包括与所述吸收层相连的连接部以及延伸出所述连接部的防漏部;所述收纳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防漏部四周且具有内腔的包边和设置在所述内腔内的拉绳,所述包边至少具有一个开口,所述拉绳的数量与所述开口的数量相同,同一所述拉绳的两端均从同一所述开口伸出。

作为优选,所述开口具有两个,且所述开口在所述包边上相对设置。当开口有两个时,设置两条拉绳,这样只需要拉动拉绳,不需要接触垫子就能将垫子打包好,避免因接触垫子上的血液、脓等造成医护人员的感染。

作为优选,所述拉绳的两端均设有第一拉环。方便医护人员拉动拉绳来打包垫子。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拉环的直径大于所述开口的直径。避免在使用中拉绳的端部进入包边的内腔而导致医护人员在打包垫子时需要去内腔找绳子而影响工作效率,并且可以防止因找绳子而沾到血液、脓等。

作为优选,所述拉绳的两端均与同一个第二拉环相连。方便医护人员使用,不用担心找不到拉绳的端部。

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二拉环的直径大于所述开口的直径。避免第二拉环进入内腔而导致难以拉动拉绳。

作为优选,所述底层的下表面设有防滑层。保持一次性换药垫的稳定性,避免因一次性换药垫的滑动而使得病人的血液、脓等流到床单被褥等地方。

作为优选,所述防漏部设有多个凸起和/或多个凹槽。可以一定程度得防止血液、脓等漏到一次性换药垫的外边。

作为优选,所述吸收层的上表面设有蚕丝层。蚕丝层更加亲肤,而且不易与人体相连,而具有很好地透气性,使病人在换药时和换药后都更加舒适。

作为优选,所述防漏部设有向上凸起的并环绕所述吸收层的锁水环。避免血液、脓等漏到一次性换药垫的外边。

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加入收纳结构可以待换药垫使用结束后,拉动拉绳使得包边收紧,使得垫子被收紧成一个口袋状,避免血液、脓以及药液漏出,方便医护人员操作,减少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感染,安全卫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底层中连接部与防漏部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垫子,11、底层,111、连接部,112、防漏部,1121、锁水环,12、吸收层,2、收纳结构,21、包边,211、内腔,212、开口,22、拉绳,221、第一拉环,222、第二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一种一次性换药垫,包括垫子1和能够将垫子1收起的收纳结构2。

垫子1包括防水的底层11以及设置在底层11上的吸收层12,如图2,底层11包括与吸收层12相连的连接部111以及延伸出连接部111的防漏部112。收纳结构2包括设置在防漏部112四周且具有内腔211的包边21和设置在内腔211内的拉绳22,包边可以是防漏部自身形成的,也可以是缝合或者粘合在防漏部上的,包边21至少具有一个开口212,拉绳22的数量与开口212的数量相同,本实施例选用一个开口,拉绳22的两端均从开口212伸出。收纳结构可以待换药垫使用结束后,拉动拉绳使得包边收紧,使得垫子被收紧成一个口袋状,避免血液、脓以及药液漏出,方便医护人员操作,减少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感染,安全卫生。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的一种一次性换药垫,包括垫子1和能够将垫子1收起的收纳结构2。

垫子1包括防水的底层11以及设置在底层11上的吸收层12,如图2,底层11包括与吸收层12相连的连接部111以及延伸出连接部111的防漏部112。收纳结构2包括设置在防漏部112四周且具有内腔211的包边21和设置在内腔211内的拉绳22,包边可以是防漏部自身形成的,也可以是缝合或者粘合在防漏部上的,包边21至少具有一个开口212,拉绳22的数量与开口212的数量相同,同一拉绳22的两端均从同一个开口212伸出,本实施例选用两个开口,且开口212在包边21上相对设置,这样只需要分别拉动开口处的拉绳端部,不需要接触垫子就能将垫子打包好,避免因接触垫子上的血液、脓等造成医护人员的感染。收纳结构可以待换药垫使用结束后,拉动拉绳使得包边收紧,使得垫子被收紧成一个口袋状,避免血液、脓以及药液漏出,方便医护人员操作,减少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感染,安全卫生。

实施例3:

如图2和4所示的一种一次性换药垫,包括垫子1和能够将垫子1收起的收纳结构2。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更加优选地:

拉绳22的两端均设有第一拉环221。方便医护人员拉动拉绳来打包垫子。

第一拉环221的直径大于开口212的直径。避免在使用中拉绳的端部进入包边的内腔而导致医护人员在打包垫子时需要去内腔找绳子而影响工作效率,并且可以防止因找绳子而沾到血液、脓等。

防漏部112设有多个凸起和/或多个凹槽。可以一定程度得防止血液、脓等漏到一次性换药垫的外边。

实施例4:

如图2和5所示的一种一次性换药垫,包括垫子1和能够将垫子1收起的收纳结构2。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更加优选地:

拉绳22的两端均与同一个第二拉环222相连。方便医护人员使用,不用担心找不到拉绳的端部。

第二拉环222的直径大于开口212的直径。避免第二拉环进入内腔而导致难以拉动拉绳。

底层11的下表面设有防滑层。保持一次性换药垫的稳定性,避免因一次性换药垫的滑动而使得病人的血液、脓等流到床单被褥等地方。

吸收层12的上表面设有蚕丝层。蚕丝层更加亲肤,而且不易与人体相连,而具有很好地透气性,使病人在换药时和换药后都更加舒适。

防漏部112设有向上凸起的并环绕吸收层12的锁水环1121。避免血液、脓等漏到一次性换药垫的外边。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