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开放伤口冲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11148发布日期:2019-09-06 20:20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开放伤口冲洗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伤口处理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次性开放伤口冲洗器。



背景技术:

在伤口处理的手术中,通常需要使用20ml注射器抽取冲洗液对伤口进行冲洗处理。在大出血抢救时使用20ml注射器及三通接头给病人推注血制品。这样的操作动作重复繁琐,效率低,冲洗液会四溅,易打湿手术台,增加伤口感染几率。同时三通接头在推注血制品时易堵塞,且推注时,使用时需要旋转三通接头,影响推注速度。从而急需一种设备来应对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次性开放伤口冲洗器,能够有效简化操作,提高处理效率,降低伤口感染几率。

为实现该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次性开放伤口冲洗器,包括筒体和与筒体内壁滑动连接的推拉杆,所述筒体一端设置为开口并且另一端的筒内设置有弹簧,所述推拉杆从筒体的开口一端插入到筒体内并且与弹簧连接形成自动抽取结构,所述筒体设置弹簧的一端还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进液阀,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出液阀,所述出液管的内径小于进液管的内径。

优选地,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对称设置于筒体的弹簧所在一端的外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进液管与筒体连接端的相对一端设置有进液螺纹接口。

优选地,所述进液管的内径为0.8-1.5cm,所述进液螺纹接口的内径为0.8-1.5cm。

优选地,所述出液管与筒体连接端的相对一端设置有出液螺纹接口。

优选地,所述出液管的内径为0.4-1cm cm,所述出液螺纹接口的内径为0.4-0.6cm。

优选地,所述进液阀和出液阀均为单向阀。

优选地,所述筒体的开口一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筒体手柄,所述推拉杆在筒体外的一端设置有推拉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进液管和出液管上分别设置进液阀和出液阀并且在筒体内配合设置弹簧,实现了自动抽取冲洗液方便冲洗的结构,有效简化操作,提高处理效率,避免冲洗液四溅,降低伤口感染几率。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对进液管和出液管及各接口的口径进行配合设置使得冲洗更有力方便。本实用新型在大出血抢救时使用可快速推注血制品,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次性开放伤口冲洗器,包括筒体1和与筒体1内壁滑动连接的推拉杆2,筒体1一端设置为开口并且另一端的筒内设置有弹簧7,推拉杆2从筒体1的开口一端插入到筒体1内并且与弹簧7连接形成自动抽取结构,筒体1设置弹簧7的一端还设置有进液管3和出液管4,进液管3上设置有进液阀5,出液管4上设置有出液阀6,出液管4的内径小于进液管3的内径,从而便于提高冲洗时的冲洗压力。进液阀5和出液阀6均为单向阀。筒体1的开口一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筒体手柄11,推拉杆2在筒体1外的一端设置有推拉柄21。

在本实施例中,筒体1内部冲洗液的容量为100ml。将进液阀5和出液阀6均为单向阀,使得抽取冲洗液时只进不出,冲洗时只出不进。在冲洗时推动推拉杆2,冲洗液在压力下通过出液管4和出液阀6到外接的冲洗管道进行冲洗,同时弹簧7被压缩。冲洗后放开推拉杆2,推拉杆2在弹簧7的作用下被推开,冲洗液则通过外接的冲洗抽取管、进液阀5和进液管3进入到筒体1内,实现使用后自动抽取冲洗液。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大出血抢救时使用能快速推注血制品,提高效率。

进液管3和出液管4对称设置于筒体1的弹簧7所在一端的外侧壁上。进液管3和出液管4与筒体1的弹簧7所在一端的端面连接,从而有效的节省筒体1的使用空间,避免筒体1内冲洗液残留。

进液管3与筒体1连接端的相对一端设置有进液螺纹接口31。进液管3的内径为0.8-1.5cm,进液螺纹接口31的内径为0.8-1.5cm。在具体使用中进液管3和进液螺纹接口31的内径一样,从而使得冲洗液进入到筒体1内更快速,进液管3和进液螺纹接口31的内径根据需要可以是0.8cm或0.9cm或1cm或1.1cm或1.2cm或1.3cm或1.4cm或1.5cm。

出液管4与筒体1连接端的相对一端设置有出液螺纹接口41。出液管4的内径为0.4-1cm,出液螺纹接口41的内径为0.4-0.6cm。出液管4的内径可以与出液螺纹接口41的内径相同,从而使得出液管4出液压力大于进液管3的进液压力,出液时,冲洗液推出时压力更大并且流量小便于控制,避免四溅。出液管4的内径根据需要可以是0.4cm或0.5cm或0.6cm或0.7cm或0.8cm或0.9cm或1cm。出液螺纹接口41的内径根据需要可以是0.4cm或0.5cm或0.6cm。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