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引流套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9335发布日期:2019-06-19 01:23阅读:612来源:国知局
微创引流套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创引流套件。



背景技术:

目前,经皮穿刺是通过穿刺扩张的方法逐步将微创孔扩张至所需的尺寸,以建立通路并能使相关器械通过该通路达到胸腔、腹腔、肾盂、膀胱内或某个病灶位置,穿刺过程首先是通过穿刺针找准病灶部位,以穿刺针进入人体深度的刻度来确定后续扩张管体或扩张鞘体进入的深度,因后续扩张需使用从小到大的扩张管或扩张鞘依次扩张,所以在依次扩张过程中每根扩张管或扩张鞘所进入人体的深度不得大于穿刺针进入人体的刻度值,现行使用的扩张管或扩张鞘上标识有“CM”刻度,医护人员在扩张过程中必须记住和时刻盯住不够清晰的扩张管或扩张鞘上的刻度,以免进入太多误伤脏器,使医护人员精神高度紧张并易产生疲劳,误操作时可能造成对病患严重的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现行使用的扩张管或扩张鞘上标识有“CM”刻度,医护人员在扩张过程中必须记住和时刻盯住不够清晰的扩张管或扩张鞘上的刻度,医护人员精神高度紧张易产生疲劳的问题,提供一种微创引流套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创引流套件,包括扩张管本体和固定片,所述扩张管本体的一端设有扩张管接头,另一端设有锥形尖头,相邻两个扩张管接头通过连接片连接,所述固定片上开设有定位孔,若干所述定位孔沿固定片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若干所述扩张管本体分别插设在若干所述定位孔内,若干所述扩张管本体的外圆周面上均套设有用于定位的弹性圈,若干所述弹性圈均与固定片固定连接,所有扩张管本体的锥形尖头的端部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固定片和连接片的材料均为硬质塑料。

本实用新型的微创引流套件,使用在扩张手术时,当通过穿刺针确定穿刺的深度后,拔出穿刺针并记录下长度,然后将其中一个要进行扩张的扩张管本体与穿刺针上刻度比较后,调节固定片,将固定片上的弹性圈滑动至与穿刺针相同的长度,由于若干弹性圈均固定在同一固定片上,相邻两个扩张管接头通过连接片连接且所有扩张管本体的锥形尖头的端部位于同一直线上,调整固定片上任意一个弹性圈在其扩张管本体上的位置,那么其余的弹性圈在其扩张管本体上的位置也调节完成,若干扩张管本体的锥形尖头到其上弹性圈的距离均相等,使用相应的扩张管本体前折断固定片和连接片,使扩张管本体单独分离,当使用相应的扩张管本体进入人体的长度达到硅胶圈时,从视觉上和进入阻力上都能很清晰的感觉到硅胶圈与人体皮肤接触,从而确定所需进入的深度,保证了穿刺扩张手术的成功;且通过调整固定片上任意一个弹性圈在其扩张管本体上的位置就能使若干扩张管本体的锥形尖头到其上弹性圈的距离均相等,节省了逐个调整弹性圈在扩张管本体上位置的时间,缩短了手术的时间,减少了病人的痛苦。

为了方便将若干扩张管本体单独分离,所述固定片上开设有第一易折槽,所述第一易折槽的横截面形状为V型,所述第一易折槽位于相邻两个扩张管本体之间。

为了方便将若干扩张管本体单独分离,所述连接片上开设有第二易折槽,所述第二易折槽的横截面形状为V型。

为了便于固定片的折断,所述固定片的上、下表面上均设置第一易折槽,上、下表面上的第一易折槽对称设置。

为了便于连接片的折断,所述连接片的上、下表面上均设置第二易折槽,上、下表面上的第二易折槽对称设置。

由于扩张管本体的直径各不相同,若干所述定位孔的直径沿固定片的长度方向逐渐减小,为了便于固定片的移动,所述定位孔的直径大于插设其内的扩张管本体的直径。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圈为硅胶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微创引流套件,使用在扩张手术时,当通过穿刺针确定穿刺的深度后,拔出穿刺针并记录下长度,然后将其中一个要进行扩张的扩张管本体与穿刺针上刻度比较后,调节固定片,将固定片上的弹性圈滑动至与穿刺针相同的长度,由于若干弹性圈均固定在同一固定片上,相邻两个扩张管接头通过连接片连接且所有扩张管本体的锥形尖头的端部位于同一直线上,调整固定片上任意一个弹性圈在其扩张管本体上的位置,那么其余的弹性圈在其扩张管本体上的位置也调节完成,若干扩张管本体的锥形尖头到其上弹性圈的距离均相等,使用相应的扩张管本体前折断固定片和连接片,使扩张管本体单独分离,当使用相应的扩张管本体进入人体的长度达到硅胶圈时,从视觉上和进入阻力上都能很清晰的感觉到硅胶圈与人体皮肤接触,从而确定所需进入的深度,保证了穿刺扩张手术的成功;且通过调整固定片上任意一个弹性圈在其扩张管本体上的位置就能使若干扩张管本体的锥形尖头到其上弹性圈的距离均相等,节省了逐个调整弹性圈在扩张管本体上位置的时间,缩短了手术的时间,减少了病人的痛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二维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中:1.扩张管本体,2.固定片,2-1.第一易折槽,3.扩张管接头,4.锥形尖头,5.连接片,5-1.第二易折槽,6.弹性圈。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4所示的一种微创引流套件,包括扩张管本体1和固定片2,所述扩张管本体1的一端设有扩张管接头3,另一端设有锥形尖头4,相邻两个扩张管接头3通过连接片5连接,所述固定片2上开设有定位孔,4个所述定位孔的直径沿固定片2的长度方向逐渐减小,4个所述定位孔沿固定片2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4个所述扩张管本体1分别插设在4个所述定位孔内,所述定位孔的直径大于插设其内的扩张管本体1的直径,4个所述扩张管本体1的外圆周面上均套设有用于定位的弹性圈6,4个所述弹性圈6均与固定片2固定连接,所有扩张管本体1的锥形尖头4的端部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固定片2和连接片5的材料均为硬质塑料。

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片5的上、下表面上均设置有第一易折槽2-1,所述第一易折槽2-1的横截面形状为V型,所述第一易折槽2-1位于相邻两个扩张管本体1之间,上、下表面上的第一易折槽2-1对称设置。

如图3所示,所述固定片2的上、下表面上均设置第二易折槽5-1,所述第二易折槽5-1的横截面形状为V型,上、下表面上的第二易折槽5-1对称设置。

所述弹性圈6为硅胶圈。

本实用新型的微创引流套件,使用在扩张手术时,当通过穿刺针确定穿刺的深度后,拔出穿刺针并记录下长度,然后将其中一个要进行扩张的扩张管本体1与穿刺针上刻度比较后,调节固定片2,将固定片2上的弹性圈6滑动至与穿刺针相同的长度,由于4个弹性圈6均固定在同一固定片2上,相邻两个扩张管接头3通过连接片5连接且所有扩张管本体1的锥形尖头4的端部位于同一直线上,调整固定片2上任意一个弹性圈6在其扩张管本体1上的位置,那么其余的弹性圈6在其扩张管本体1上的位置也调节完成,4个扩张管本体1的锥形尖头4到其上弹性圈6的距离均相等,使用相应的扩张管本体1前折断固定片2和连接片5,使扩张管本体1单独分离,当使用相应的扩张管本体1进入人体的长度达到硅胶圈时,从视觉上和进入阻力上都能很清晰的感觉到硅胶圈与人体皮肤接触,从而确定所需进入的深度,保证了穿刺扩张手术的成功;且通过调整固定片2上任意一个弹性圈6在其扩张管本体1上的位置就能使若干扩张管本体1的锥形尖头4到其上弹性圈6的距离均相等,节省了逐个调整弹性圈6在扩张管本体1上位置的时间,缩短了手术的时间,减少了病人的痛苦。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