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足踝挛缩牵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50653发布日期:2019-06-29 01:26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足踝挛缩牵引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足踝挛缩牵引器。



背景技术:

足踝是人体主要的承重关节之一,多种先天和后天的原因都可以造成足踝关节的畸形,使患者丧失主动活动的能力,脑卒中、脑外伤、植物状态、踝足部骨折、踝足部烧伤等均可造成踝足关节内翻、外翻和跖屈畸形,长期足踝部畸形的患者往往伴随有踝关节及足部软组织的挛缩,挛缩程度加重会导致患者行走、站立等基本运动都难以实现,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医学上通过踝关节的牵引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软组织的挛缩状态,基本恢复患者主动活动能力。

现有的牵引装置结构复杂,操作不便,只能对踝关节的屈伸进行牵拉,对于踝足关节的内翻、外翻和跖屈畸形等不能起到很好的牵引效果,研究表明对挛缩部位进行热敷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现有的牵拉装置只能起到机械的牵拉的效果,不能在牵拉的同时对踝足进行热敷来促进踝足部的血液循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足踝挛缩牵引器,该牵引器通过三根调节杆可以对踝足关节的屈伸、内翻、外翻和跖屈畸形进行很好的牵引,采用球头球碗连接,转动方便灵活,能够对足踝进行多方位牵引,同时加热装置促进足踝部的血液循环,能够抑制痉挛、降低肌张力减轻疼痛引起的反射性肌紧张。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足踝挛缩牵引器,包括小腿固定板和足踏板,还包括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第三调节杆和加热装置;小腿固定板下端和足踏板后端通过球头球碗转动连接,小腿固定板上端和足踏板前端通过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和第三调节杆连接;

所述小腿固定板为U形板,U形板内壁与小腿后部轮廓相同,小腿固定板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固定带,小腿固定板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头部固定连接有球头;

所述足踏板中部设有第二弹性固定带,第二弹性固定带两端分别与足踏板两侧固定连接,足踏板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头部固定有与球头适配的球碗;

所述第一调节杆一端与第一弹性固定带中部活动铆接,另一端与足踏板前端中部活动铆接,所述第二调节杆一端与小腿固定板右侧活动铆接,另一端与足踏板前端右侧活动铆接,所述第三调节杆一端与小腿固定板左侧活动铆接,另一端与足踏板前端左侧活动铆接,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和第三调节杆均由两根相反螺纹的螺杆和两端分别与两根螺杆螺纹连接的连接件组成;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电源、电源开关、调节旋钮、电线和电热丝,电源设在小腿固定板后侧,电源上设有电源开关和调节旋钮,电热丝埋设于小腿固定板和足踏板内部并通过电线与电源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足踏板上表面设有足形软垫。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上端设有USB充电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牵引器通过三根调节杆可以对踝足关节的屈伸、内翻、外翻和跖屈畸形等进行牵引,操作简单;采用球头球碗连接,转动方便灵活,能够对足踝进行多方位牵引;同时加热装置促进足踝部位的血液循环,能够抑制痉挛、降低肌张力减轻疼痛引起的反射性肌紧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种足踝挛缩牵引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小腿固定板,11-第一弹性固定带,12-第一连接件,13-球头,2-足踏板,21-第二弹性固定带,22-第二连接件,23-球碗,24-足形软垫,31-第一调节杆,32-第二调节杆,33-第三调节杆,311-螺杆,312-连接件,4-电源,41-调节旋钮,42-电源开关,43-电热丝,44-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所示,一种足踝挛缩牵引器,包括小腿固定板1和足踏板2,还包括第一调节杆31、第二调节杆32、第三调节杆33和加热装置;小腿固定板1下端和足踏板2后端通过球头13球碗23转动连接,小腿固定板1上端和足踏板2前端通过第一调节杆31、第二调节杆32和第三调节杆33连接;

所述小腿固定板1为U形板,U形板内壁与小腿后部轮廓相同,小腿固定板1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固定带11,小腿固定板1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件12,第一连接件12头部固定连接有球头13;

所述足踏板2中部设有第二弹性固定带21,第二弹性固定带21两端分别与足踏板2两侧固定连接,足踏板2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件22,第二连接件22头部固定有与球头13适配的球碗23;

所述第一调节杆31一端与第一弹性固定带11中部活动铆接,另一端与足踏板2前端中部活动铆接,所述第二调节杆32一端与小腿固定板1右侧活动铆接,另一端与足踏板2前端右侧活动铆接,所述第三调节杆33一端与小腿固定板1左侧活动铆接,另一端与足踏板2前端左侧活动铆接,第一调节杆31、第二调节杆32和第三调节杆33均由两根相反螺纹的螺杆311和两端分别与两根螺杆螺纹连接的连接件312组成;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电源4、电源开关42、调节旋钮41、电线44和电热丝43,电源4设在小腿固定板1后侧,电源4上设有电源开关42和调节旋钮41,电热丝43埋设于小腿固定板1和足踏板2内部并通过电线44与电源4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足踏板2上表面设有足形软垫24,增加患者脚部的舒适度并起到防滑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4上端设有USB充电接口,方便为电源4充电。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以患者右脚为例,患者脚部从小腿固定板1上端穿过第一弹性固定件11将小腿固定在小腿固定板1上,患者的脚踏在足踏板2上,并在第二弹性固定件21的作用下固定在足踏板2上,通过旋转第一调节杆31的连接件312可以使旋入连接件312内的螺杆311长度变化,使得第一调节杆31的长度变化进而可以对足踝的牵拉程度进行调节,在对足踝的屈伸调节好后,若需对足内翻进行牵拉,需要调节第二调节杆32使第二调节杆32缩短,同时需要配合调节第三调节杆33使第三调节杆33伸长,若需对足外翻进行牵拉,则需调节第三调节杆33使其缩短,同时需要配合调节第二调节杆32使其伸长,小腿固定板1与足踏板2通过球头13球碗23转动连接,使得足踏板2在调节过程转动更加灵活,打开电源开关42并通过调节旋钮41来调节合适的电热丝43功率,对足底和小腿进行舒适的加热,促进足踝部的血液循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