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艾灸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6069发布日期:2019-09-12 10:04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艾灸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艾灸仪。



背景技术:

电子艾灸仪是根据传统的中医艾灸原理,结合现代微电子和远红外理疗技术进行疾病治疗的。在进行电子艾灸治疗时,需要根据病情、发病位置和在治疗过程中病人的承受能力实时的调整电子艾灸仪的光源发射光线的强度,光线覆盖的位置,光源和艾草物品的距离,光源和人体的距离。

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检测部件和统一的控制,不能根据实际的治疗需要实时对光源的位置和发射光照的强度进行有效调整,导致治疗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艾灸仪,用于解决现有的电子艾灸仪不能根据实际的治疗需要实时对光源的位置和发射光照的强度进行调整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子艾灸仪,包括基座和用螺纹旋接于所述基座的上端的主安装杆,于所述主安装杆上用螺栓固定有直线电机,于所述直线电机的上端用螺纹旋接有圆杆状的第一传动轴,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上端用螺纹旋接有升降固定架,所述升降固定架滑动的套设于所述主安装杆上;

沿着所述主安装杆的轴向于其上部套设有圆筒状的集成筒,所述集成筒的下端卡接于所述升降固定架的上侧;于所述集成筒的外壁上用螺栓固定有横架;

于所述横架的下侧滑动的设有调节座,于所述调节座的下端铰接有灯具;于所述集成筒的外壁上用螺栓固定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和所述灯具通过第二传动轴连接;于所述基座上卡接有ARM控制器;

所述灯具包括圆筒状的灯具筒,于所述灯具筒的下端用螺纹旋接有圆台状的灯罩;

于所述灯具筒的上端嵌设有半球状的转动壳,于所述转动壳的内腔转动设有球状的第一铰接球;于所述灯具筒的外侧卡接有椭球状的传动壳;于所述灯具筒内卡接有第一LED灯;

于所述灯具筒的内腔的下部卡接有圆环状的第一灯组;于所述灯罩的内壁上卡接有圆环状的第二灯组和第三灯组;于所述灯罩的底部的出口处卡接有温度传感器和光照强度传感器;

所述第一灯组、所述第二灯组、所述第三灯组、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光照强度传感器均与所述ARM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于所述第一灯组、所述第二灯组和所述第三灯组均卡接有多个LED灯。

优选的,所述横架包括底座,于所述底座的下部凹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包括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沿着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滑槽的个数为偶数,多个所述第二滑槽对称的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的两侧;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连通。

优选的,所述调节座包括安装罩,于所述安装罩的下部嵌设有半球状的铰接壳;

于所述安装罩的顶部用螺纹旋接有卡接座,于所述卡接座的上侧用螺纹旋接有圆杆状的拉杆;沿着所述拉杆的轴向于其上端用螺纹旋接有圆台状的第一旋接头,于所述第一旋接头的上端卡接有滑块;安装后,所述滑块滑动设于所述第一滑槽或者所述第二滑槽内。

优选的,于所述步进电机上电连接有第一电机驱动器,于所述直线电机上电连接有第二电机驱动器;所述第一电机驱动器和所述第二电机驱动器均与所述ARM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固定架包括圆盘状的底板;于所述底板的上侧的边缘处滑动设有圆弧状的外环;于所述外环的一端用螺纹旋接有第一旋紧头,于所述外环的另一端用螺纹旋接有第二旋紧头;

于所述第一旋紧头和所述第二旋紧头之间用螺纹旋接有圆弧状的连接带;于所述连接带一侧凸设有多个顶紧牙,所述顶紧牙的侧壁为内凹的曲面;于所述外环的内壁上卡接有圆弧状的第一顶紧板;

于所述外环的外壁上卡接有半球状的导向座,沿着所述导向座的径向于其内用螺纹旋接有圆杆状的推杆,所述推杆的端部延伸到所述外环围成的空间内;于所述推杆的伸入到所述外环内的一端卡接有圆弧状的第二顶紧板;于所述外环的侧壁内凹设有挤压槽,所述第二顶紧板滑动设于所述挤压槽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所述第一灯组、所述第二灯组、所述第三灯组、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光照强度传感器均与所述ARM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温度值发送所述ARM控制器,所述ARM控制器控制所述步进电机转动实现对灯具的光照角度的调整;

所述ARM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LED灯、第一灯组、第二灯组和第三灯组的开启和关闭实现对光照强度的调节;

所述调节座在所述横架的下侧滑动带动所述灯具转动,实现所述灯具的发射光线的角度和光照辐射范围的调节;

所述ARM控制器控制所述直线电机转动,带动所述集成筒升降,实现灯具在竖直方向上高度的调节;

综上,通过对光照强度、光线照射范围、光源高度调节实现较好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艾灸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灯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横架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横架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调节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升降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主安装杆;3-直线电机;4-第一传动轴;5-升降固定架;51-外环;52-第一旋紧头;53-顶紧牙;54-第二旋紧头;55-第一顶紧板;56-第二顶紧板;57-导向座;58-推杆;59-导向孔;510-连接带;511-底板;6-集成筒;7-横架;71-底座;72-滑槽;721-第一滑槽;722-第二滑槽;8-调节座;81-滑块;82-第一旋接头;83-拉杆;84-安装罩;85-铰接壳;86-卡接座;9-灯具;91-第一铰接球;92-转动壳;93-灯具筒;94-传动壳;95-第一LED灯;96-第一灯组;97-灯罩;98-第二灯组;99-第三灯组;910-温度传感器;911-光照强度传感器;10-第二传动轴;11-步进电机;12-ARM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电子艾灸仪,包括基座1和用螺纹旋接于所述基座1的上端的主安装杆2,其特征在于:于所述主安装杆2上用螺栓固定有直线电机3,于所述直线电机3的上端用螺纹旋接有圆杆状的第一传动轴4,于所述第一传动轴4的上端用螺纹旋接有升降固定架5,所述升降固定架5滑动的套设于所述主安装杆2上;

所述ARM控制器12发送高度调节命令到所述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转动并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带动所述升降固定架5,进一步带动所述灯具在竖直方向进行高度调整。

沿着所述主安装杆2的轴向于其上部套设有圆筒状的集成筒6,所述集成筒6的下端卡接于所述升降固定架5的上侧;于所述集成筒6的外壁上用螺栓固定有横架7;

于所述横架7的下侧滑动的设有调节座8,于所述调节座8的下端铰接有灯具9;于所述集成筒6的外壁上用螺栓固定有步进电机11,所述步进电机11和所述灯具9通过第二传动轴10连接;于所述基座1上卡接有ARM控制器12;

所述灯具9包括圆筒状的灯具筒93,于所述灯具筒93的下端用螺纹旋接有圆台状的灯罩97;

于所述灯具筒93的上端嵌设有半球状的转动壳92,于所述转动壳92的内腔转动设有球状的第一铰接球91;于所述灯具筒93的外侧卡接有椭球状的传动壳94;于所述灯具筒93内卡接有第一LED灯95;

于所述灯具筒93的内腔的下部卡接有圆环状的第一灯组96;于所述灯罩97的内壁上卡接有圆环状的第二灯组98和第三灯组99;于所述灯罩97的底部的出口处卡接有温度传感器910和光照强度传感器911;

所述第一灯组96、所述第二灯组98、所述第三灯组99、所述温度传感器910和所述光照强度传感器911均与所述ARM控制器12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灯组96、所述第二灯组98和所述第三灯组99均卡接有多个LED灯。

所述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温度值发送所述ARM控制器,所述ARM控制器控制所述步进电机转动实现对灯具的光照角度的调整;所述ARM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LED灯、第一灯组、第二灯组和第三灯组的开启和关闭实现对光照强度的调节;所述调节座在所述横架的下侧滑动带动所述灯具转动,实现所述灯具的发射光线的角度和光照辐射范围的调节;所述ARM控制器控制所述直线电机转动,带动所述集成筒升降,实现灯具在竖直方向上高度的调节;综上,通过对光照强度、光线照射范围、光源高度调节实现较好的治疗效果。

所述横架7包括底座71,于所述底座71的下部凹设有滑槽72;所述滑槽72包括第一滑槽721和第二滑槽722;所述第一滑槽721沿着所述底座7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滑槽722的个数为偶数,多个所述第二滑槽722对称的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721的两侧;所述第一滑槽721和所述第二滑槽722连通。

使用时,所述调节座8可以在所述第一滑槽纵向滑动,也可以沿着所述第二滑槽横向滑动;所述调节座8移动并带动所述灯具转动,从而调节所述灯具的发射光线的角度。

所述调节座8包括安装罩84,于所述安装罩84的下部嵌设有半球状的铰接壳85;于所述安装罩84的顶部用螺纹旋接有卡接座86,于所述卡接座86的上侧用螺纹旋接有圆杆状的拉杆83;沿着所述拉杆83的轴向于其上端用螺纹旋接有圆台状的第一旋接头82,于所述第一旋接头82的上端卡接有滑块81;安装后,所述滑块81滑动设于所述第一滑槽721或者所述第二滑槽722内。

所述铰接壳用于铰接所述灯具9。

于所述步进电机11上电连接有第一电机驱动器,于所述直线电机3上电连接有第二电机驱动器;所述第一电机驱动器和所述第二电机驱动器均与所述ARM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采集治疗时的温度值并发送所述ARM控制器,所述ARM控制器将预设的温度和检测的实际温度进行比较,并据此发送调节命令到所述灯具;所述第一灯组96、所述第二灯组98和所述第三灯组99安装命令开启和关闭,从而调整光照的强度和产生的热量,进而实现温度调节。

所述升降固定架5包括圆盘状的底板511;于所述底板511的上侧的边缘处滑动设有圆弧状的外环51;于所述外环51的一端用螺纹旋接有第一旋紧头52,于所述外环51的另一端用螺纹旋接有第二旋紧头54;

于所述第一旋紧头52和所述第二旋紧头54之间用螺纹旋接有圆弧状的连接带510;于所述连接带510一侧凸设有多个顶紧牙53,所述顶紧牙53的侧壁为内凹的曲面;于所述外环51的内壁上卡接有圆弧状的第一顶紧板55;

于所述外环51的外壁上卡接有半球状的导向座57,沿着所述导向座57的径向于其内用螺纹旋接有圆杆状的推杆58,所述推杆58的端部延伸到所述外环51围成的空间内;于所述推杆58的伸入到所述外环51内的一端卡接有圆弧状的第二顶紧板56;于所述外环51的侧壁内凹设有挤压槽,所述第二顶紧板56滑动设于所述挤压槽内。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