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外科专用显微器械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5169发布日期:2019-08-21 00:06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外科专用显微器械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外科专用显微器械包。



背景技术:

外科手术医疗器械包在医疗领域中使用及其广泛,其主要用于放置显微器械、手术刀和必要药品,但是传统的医疗器械包一般都是将器械和药物放在器械包的内隔层,较小配件掉落到隔层底部很难取出;传统器械包为固定状态,当医疗器械放置较多时,取放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手外科专用显微器械包,采用旋转调节支架装置的设计,通过转动拉环,所有托盘同时向外向上展开,较小器械可分类放在托盘的隔层内部,较小配件比较容易区分和取出,解决了传统器械包因较小配件掉落到隔层底部很难取出的问题;通过转动托盘或者拉环,可以实现托盘的循环转动,所有托盘平散铺开,取放器械非常方便,解决了传统器械包为固定状态,当医疗器械放置较多时,取放非常不方便的问题;使用完毕后反转拉环装置在自重下折叠收回,节省空间,整个装置的设计,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皮包、底座、立柱、旋钮和旋转调节支架装置;底座设置在皮包内部底端;立柱固定设置在底座顶部中间位置;立柱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导向槽;导向槽内部转轴连接有主轴;旋转调节支架装置设置在主轴中部上方;旋钮设置在主轴顶部;旋钮一侧设置有拉环;旋转调节支架装置包括转盘、外连杆、内连杆、推杆、调节盘、螺母和托盘;转盘固定设置在主轴顶部。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转盘外周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销;转盘内周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固定销;托盘中部两侧底端均设置有第三固定销;托盘左端中间位置两侧均设置有第四固定销;第一固定销和第三固定销通过外连杆两端转轴连接;第二固定销和第四固定销通过内连杆两端转轴连接。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固定销和第二固定销在水平方向间距相等;第三固定销和第四固定销在水平方向间距相等;内连杆和外连杆长度相等。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调节盘套接在主轴中部;调节盘外周均匀设置有多个连接座;连接座和内连杆中部上方通过推杆两端转轴连接。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主轴内部设置有通槽;通槽中部两侧贯通设置有滑槽;通槽内部转轴连接有丝杆;丝杆顶部和旋钮底部花键固定连接;螺母螺纹连接在丝杆中部。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螺母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中部贯通滑动连接在滑槽内部;连接块外端分别和调节盘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旋转调节支架装置的设计,通过转动拉环,所有托盘同时向外向上展开,较小器械可分类放在托盘的隔层内部,较小配件比较容易区分和取出,解决了传统器械包因较小配件掉落到隔层底部很难取出的问题;2、通过转动托盘或者拉环,可以实现托盘的循环转动,所有托盘平散铺开,取放器械非常方便,解决了传统器械包为固定状态,当医疗器械放置较多时,取放非常不方便的问题;3、使用完毕后反转拉环装置在自重下折叠收回,节省空间,整个装置的设计,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手外科专用显微器械包的总装配等轴侧视图。

图2为一种手外科专用显微器械包的旋转调节支架装置单体传动结构图。

图3为一种手外科专用显微器械包的主轴连接结构局部剖视图。

图中:1、皮包;2、底座;3、立柱;301、导向槽;302、主轴;303、通槽;304、滑槽;305、丝杆;4、旋钮;401、拉环;5、旋转调节支架装置;501、转盘;502、外连杆;503、内连杆;504、推杆;505、调节盘;506、螺母;507、托盘;508、第一固定销;509、第二固定销;510、第三固定销;511、第四固定销;512、连接座;513、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3所示,一种手外科专用显微器械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皮包1、底座2、立柱3、旋钮4和旋转调节支架装置5;底座2设置在皮包1内部底端;立柱3固定设置在底座2顶部中间位置;立柱3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导向槽301;导向槽301内部转轴连接有主轴302;旋转调节支架装置5设置在主轴302中部上方;旋钮4设置在主轴302顶部;旋钮4一侧设置有拉环401;旋转调节支架装置5包括转盘501、外连杆502、内连杆503、推杆504、调节盘505、螺母506和托盘507;转盘501固定设置在主轴302顶部;转盘501外周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销508;转盘501内周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固定销509;托盘507中部两侧底端均设置有第三固定销510;托盘507左端中间位置两侧均设置有第四固定销511;第一固定销508和第三固定销510通过外连杆502两端转轴连接;第二固定销509和第四固定销511通过内连杆503两端转轴连接;第一固定销508和第二固定销509在水平方向间距相等;第三固定销510和第四固定销511在水平方向间距相等;内连杆503和外连杆502长度相等;调节盘505套接在主轴302中部;调节盘505外周均匀设置有多个连接座512;连接座512和内连杆503中部上方通过推杆504两端转轴连接;主轴302内部设置有通槽303;通槽303中部两侧贯通设置有滑槽304;通槽303内部转轴连接有丝杆305;丝杆305顶部和旋钮4底部花键固定连接;螺母506螺纹连接在丝杆305中部;螺母506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块513;连接块513中部贯通滑动连接在滑槽304内部;连接块513外端分别和调节盘505固定连接。

使用时,步骤一,结合图1-3所示,打开皮包1顶盖,通过拉环401将装置取出,底座2放在桌面上,普通状态下可以直接在托盘507内部取放器械,转动拉环401,拉环401转动带动丝杆305和螺母506同步转动,装置在自重的作用下丝杆305和螺母506相对转动需要一定阻力,在这个阻力作用下只转动拉环401时丝杆305和螺母506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所以螺母506转动通过连接块513带动调节盘505转动,从而通过推杆504和主轴302带动转盘501同步转动,此过程中主轴302绕导向槽301转动,托盘507绕固定轴循环转动,取放托盘507内部器械比较方便;一手挡住转盘501,一手顺时针转动拉环401,拉环401转动带动丝杆305同步顺时针转动,因转盘501固定不动,转盘501和主轴302顶部固定连接,主轴302为固定状态,丝杆305顺时针转动时推动螺母506向上运动,从而带动连接块513沿滑槽304向上滑动,通过连接块513带动调节盘505沿主轴302向上滑动,调节盘505向上运动通过推杆504推动内连杆503绕第二固定销509逆时针转动;因第一固定销508和第二固定销509在水平方向间距相等,第三固定销510和第四固定销511在水平方向间距相等,内连杆503和外连杆502长度相等,第一固定销508、第二固定销509、第三固定销510和第四固定销511之间构成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相等原则,内连杆503和外连杆502在运动过程中,第三卡销和第四卡销之间始终处于水平状态,所以内连杆503逆时针转动时带动托盘507水平向外向上打开,当连接块513运动到滑槽304最顶部时停止转动拉环401,此时托盘507打开到最大程度;此状态下内连杆503和外连杆502均位于水平面下方,内连杆503和外连杆502处于水平位置时为运动传动死点;综上所述通过转动拉环401,所有托盘507同时向外向上展开,较小器械可分类放在托盘507的隔层内部,较小配件比较容易区分和取出,解决了传统器械包因较小配件掉落到隔层底部很难取出的问题。

步骤二,结合图1-3所示,打开状态下也可通过转动托盘507或者拉环401,实现托盘507的循环转动,所有托盘507平散铺开,取放器械非常方便,解决了传统器械包为固定状态,当医疗器械放置较多时,取放非常不方便的问题;使用完毕后同理,一手按住转盘501,一手逆时针转动拉环401,在装置自重的作用下只需很小的力即可通过丝杆305和螺母506作用推动调节盘505向下运动,所有托盘507向下向中部运动,当连接块513滑动到滑槽304最底部时,托盘507运动到最底部,停止转动拉环401,通过拉环401将装置提起放在皮包1内部;使用完毕后反转拉环401装置在自重下折叠收回,节省空间,整个装置的设计,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