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功能双气囊鼻咽通气管。
背景技术:
上呼吸道梗阻是临床工作中尤其在麻醉、急诊、ICU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随着手术室外麻醉、无痛舒适化医疗的开展,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全身麻醉,或者在镇静镇痛治疗下进行医疗操作,普通镇静或者深度的镇静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抑制,主要表现为舌根后坠引起的打鼾,严重的可引起上呼吸道完全梗阻,造成低氧血症。传统技术方案采用托下颌的方法,在此过程中,需要专业的医疗技术人员实施,且相关的医疗操作需要暂停。目前使用较多的鼻咽通气管(如图1所示)从患者任意一鼻孔插入,起到解除上呼吸道梗阻的作用,患者可以通过该导管自主呼吸,避免呼吸不畅。但是全身麻醉的患者,由于舌根后坠后,原本通常的上呼吸道就塌陷了,出现气道梗阻,目前使用的这种鼻咽通气管有时候缓解上呼吸道梗阻的作用不佳,容易滑出,接头处也不与麻醉机或者呼吸机的通气端完全匹配,使用过程弊端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双气囊鼻咽通气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是传统的鼻咽通气管置入患者后,由于舌根后坠后,原本通常的上呼吸道就塌陷了,出现气道梗阻,导致鼻咽通气管通气效果不佳、容易滑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气管本体,所述气管本体的一端为插入端,另一端为接口端,中间为管身,所述的接口端、管身、插入端三者相通;所述管身的外侧壁上安装有气囊和连通气囊的充气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的接口端分为主接口和侧接口,所述的主接口和侧接口分别与管身相通,所述的主接口处设有连接螺纹接口,所述的侧接口处设有开盖式保护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主接口处的气管本体外表面设有防滑条纹,所述主接口的螺纹接口处安装有挡片。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挡片包括中间的穿孔和两侧的通孔,所述的主接口穿过中间的穿孔,将挡边定位在主接口处;所述两侧的通孔安装固定带,所述的固定带分为第一支带和第二支带,所述的第一支带和第二支带的端部设有相互对应的粘扣。
进一步的,所述气囊上连接有沿着管身延伸的导通细管,所述的导通细管与充气接头连接;所述的导通细管从气囊处一直延伸至气管本体的接口端,所述的充气接头靠近接口端。
进一步的,所述的气囊至少有两个,分布在气管本体上,所述的导通细管和充气接头的数量与气囊的数量一致。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气囊有两个,分别为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所述的第一气囊靠近插入端,所述的第二气囊靠近接口端。
进一步的,所述气管本体的插入端的外径小于气管本体管身的外径,插入端的端部为斜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如下优点:
1、两个接口的设计,主接口可以与麻醉机或者呼吸机的通气端国际标准接口匹配,连接紧密,不会漏气。侧接口可以通入纤细支气管镜进行检查或者置入吸痰管进行吸痰或者通入氧气等。
2、两个气囊的设置,第一气囊充气后能够将因为全身麻醉而后塌陷的舌根及软组织推开,从而暴露了会咽部位,开放了气道,有效解决上呼吸道梗阻的问题。第二气囊充气后能够防止导管从鼻腔滑出,该气囊恰好卡在鼻腔处。
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解决或改善舌根后坠,解除上呼吸道梗阻的问题,为有上呼吸道梗阻或潜在呼吸道梗阻风险患者、特殊医疗操作、手术患者提供有效的兼具通气供氧、气道检查、吸引、防止滑脱等多功能的鼻咽通气管。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挡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气囊;2.第二气囊;3.气管本体;30.侧接口;31.主接口;32.管身;33. 插入端;4.开盖式保护接口;5.螺纹接口;6.固定带;7.挡片;70.穿孔;71.通孔;8.充气接头;9.导通细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气管本体3,气管本体3的一端为插入端33,另一端为接口端,中间为管身32,接口端、管身32、插入端33三者相通。管身32的外侧壁上安装有气囊和连通气囊的充气接头8。
接口端分为主接口31和侧接口30,主接口31和侧接口30分别与管身32相通,主接口 31处设有连接螺纹接口5,侧接口30处设有开盖式保护接口4。螺纹接口5可以与麻醉机或者呼吸机的通气端国际标准接口匹配,保证密封性能。侧接口30内部设有可通入纤细支气管镜等常规型号的开孔。
主接口31处的气管本体外表面设有防滑条纹,主接口31的螺纹接口处安装有挡片7。如图3所示,挡片7包括中间的穿孔70和两侧的通孔71,主接口31穿过中间的穿孔70,将挡边7定位在主接口31处。两侧的通孔71安装固定带6,固定带6分为第一支带和第二支带,第一支带和第二支带的端部设有相互对应的粘扣。为了更好的利用通气管,需要将其与患者固定,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偏移、晃动,所以利用固定带6与患者连接。
气囊上连接有沿着管身延伸的导通细管9,导通细管9与充气接头8连接。导通细管9从气囊处一直延伸至气管本体的接口端,充气接头靠近接口端。
气囊至少有两个,分布在气管本体3上,导通细管9和充气接头8的数量与气囊的数量一致。
本实施例中,气囊有两个,分别为第一气囊1和第二气囊2。第一气囊1靠近插入端33,第二气囊2靠近接口端。第一气囊1充气后可以将因为全身麻醉后塌陷的舌根以及软组织推开,从而暴露会咽等结构,开放了气道,有效解决了上呼吸道梗阻的问题。第二气囊2可在必要时充气,可以防止导管从鼻腔滑出,且不损伤组织。
气管本体3的插入端33的外径小于气管本体管身32的外径,插入端33的端部为斜向。斜向设计是为了便于插入患者鼻腔。
本实用新型较传统的鼻咽通气管有更多的功能,比如开放气道,防止管体滑出,还能通入纤支镜检查,吸痰吸引操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