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鹅颈式吊腿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4005发布日期:2019-05-17 20:16阅读:6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鹅颈式吊腿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鹅颈式吊腿支架。



背景技术:

在外科手术中,经常会需要患者下肢无菌,因此需对下肢进行术前消毒,心脏搭桥手术甚至需要消毒整个下肢,包括足底、足背。目前的消毒过程较复杂,要求将患者下肢抬高20-50cm,甚至更高,持续15-20min左右,完全暴露手术区域皮肤,且擦拭消毒后的皮肤不得再被污染才能达到消毒效果,因消毒时患者下肢已麻醉,无力抬高下肢,消毒时常需要1-2人抬高下肢,传统消毒模式,常由手术巡回护士将患者的下肢抬起,以暴露手术区域皮肤后,术者再自上至下消毒,护士需一直将患者患肢抬高至所需高度,持续较长时间,缺点:1、护士将患者患肢抬高至一定高度并持续一定的时间,大大消耗了体力和精力,浪费了人力资源;2、巡回护士协助手术区域皮肤消毒时,耽误协助术者穿手术衣等其它的手术配合工作;3、由于护士体力消耗较大,有时因固定不牢发生肢体移动、滑落导致污染, 需重新消毒,现在临床上有用输液架和吊带来将患者下肢提起以进行消毒,这种消毒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消毒模式“浪费人力、影响工作效率”等问题,但是该种消毒方式仍有以下缺点:1、因输液架两边不平衡,导致输液架易倒塌,因而也需要助手来扶住输液架,浪费人力资源;2、铺无菌单巾时,手术床旁的输液架距离床尾太近,难以达到无菌技术的要求;3、有的手术需要消毒包括足底、足背的整个下肢,而患者足部常常易接触输液架造成再次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因输液架两边不平衡,导致输液架易倒塌,因而也需要助手来扶住输液架,浪费人力资源;铺无菌单巾时,手术床旁的输液架距离床尾太近,难以达到无菌技术的要求;有的手术需要消毒包括足底、足背的整个下肢,而患者足部常常易接触输液架造成再次污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鹅颈式吊腿支架,包括圆盘底座,所述圆盘底座底部以中心对称方式安装有万向带刹轮,所述圆盘底座上表面安装有鹅颈式支杆,所述鹅颈式支杆一侧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支撑杆和鹅颈式支杆焊接连接,所述圆盘底座上表面中部等距离安装有分隔板;

所述鹅颈式支杆中部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卷线轮,所述鹅颈式支杆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定滑轮,所述卷线轮中部缠绕有线绳,所述线绳一端安装有铁环,所述铁环下方安装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固定杆、限位板、限位槽、安装槽、限位杆、安装套管和挂钩,所述安装机构通过固定杆穿插在铁环下部,所述固定杆两侧均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端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固定杆位于限位板一侧位置处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通过转轴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一侧安装有安装套管,所述安装套管底端安装有挂钩。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一侧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安装轴、Z型板和吸盘,所述安装轴两端均和固定板侧表面转动连接,所述安装轴中部安装有Z型板,所述Z型板底端安装有吸盘。

优选的,所述圆盘底座上表面中部安装有收纳机构,所述收纳机构包括挡板、卡槽和橡胶卡块,所述挡板底端和圆盘底座上表面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所述挡板顶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部两侧均安装有橡胶卡块。

优选的,所述限位槽的内边缘和限位杆的外边缘相契合。

优选的,所述圆盘底座上表面中部贴覆有消毒海绵。

优选的,所述挡板一侧安装有收纳弹性绳。

与现有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通过在挂钩底部安装吊带,转动卷线轮,使得线绳拉动挂钩和吊带,将放置在吊带上方的患者肢体抬起,鹅颈式支杆的弯曲增加了患者肢体与支架的距离,避免了患者下肢在悬吊的过程中触碰装置,造成消毒后污染,在保证患者下肢不易接触除消毒吊带外的其他物品,鹅颈式支杆的弯曲也解决了铺无菌单巾时,手术床旁的输液架距离床尾太近,难以达到无菌技术要求的问题,便于术后清洁消毒方便,有利于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工作,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2、翻转限位杆,使得限位杆从限位槽内滑出,可以将挂钩和安装套管取下,同时利用螺丝刀可以将卷线轮和滑轮取下,便于对挂钩、卷线轮和滑轮进行清洁消毒,有效减少装置上的靠近患者足部位置构件的病菌,解决了输液架上的病菌对患者足部造成再次污染的问题,同时避免在不使用挂钩容易划伤医护人员的皮肤。

3、利用圆盘底座底部安装的万向带刹轮可以对装置进行移动,解决了现有装置搬动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利用Z型板底部的吸盘,能有效吸附地面,保证装置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配合支撑杆对鹅颈式支杆的支撑,维持消毒及手术过程中下肢悬吊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输液架两边不平衡,导致输液架易倒塌,不利于进行护理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收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安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圆盘底座;2、万向带刹轮;3、鹅颈式支杆;4、固定板;5、支撑杆;6、固定机构;601、安装轴;602、Z型板;603、吸盘;7、收纳机构;701、挡板;702、卡槽;703、橡胶卡块;8、分隔板;9、安装块;10、卷线轮;11、定滑轮;12、线绳;13、铁环;14、安装机构;1401、固定杆;1402、限位板;1403、限位槽;1404、安装槽;1405、限位杆;1406、安装套管;1407、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鹅颈式吊腿支架,包括圆盘底座1,圆盘底座1底部以中心对称方式安装有万向带刹轮2,圆盘底座1上表面安装有鹅颈式支杆3,鹅颈式支杆3一侧安装有固定板4,固定板4通过支撑杆5和鹅颈式支杆3焊接连接,圆盘底座1上表面中部等距离安装有分隔板8,为了便于在分隔板8之间临时放置消毒后的医疗器械,圆盘底座1上表面中部贴覆有消毒海绵。

固定板4一侧安装有固定机构6,固定机构6包括安装轴601、Z型板602和吸盘603,安装轴601两端均和固定板4侧表面转动连接,安装轴601中部安装有Z型板602,Z型板602底端安装有吸盘603,圆盘底座1上表面中部安装有收纳机构7,收纳机构7包括挡板701、卡槽702和橡胶卡块703,挡板701底端和圆盘底座1上表面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挡板701顶部开设有卡槽702,为了在挡板701一侧收纳支撑患者下肢使用的消毒吊带,挡板701一侧安装有收纳弹性绳,卡槽702内部两侧均安装有橡胶卡块703。

鹅颈式支杆3中部安装有安装块9,安装块9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卷线轮10,鹅颈式支杆3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定滑轮11,卷线轮10中部缠绕有线绳12,线绳12一端安装有铁环13,铁环13下方安装有安装机构14,安装机构14包括固定杆1401、限位板1402、限位槽1403、安装槽1404、限位杆1405、安装套管1406和挂钩1407,安装机构14通过固定杆1401穿插在铁环13下部,铁环13的设置方便了固定杆1401的安装,同时减少晃动造成线绳12断裂的情况发生,固定杆1401两侧均安装有限位板1402,限位板1402上端开设有限位槽1403,固定杆1401位于限位板1402一侧位置处开设有安装槽1404,安装槽1404内部通过转轴安装有限位杆1405,为了便于限位杆1405能稳定的插入到限位槽1403内,限位槽1403的内边缘和限位杆1405的外边缘相契合,限位杆1405一侧安装有安装套管1406,安装套管1406底端安装有挂钩140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前,将卷线轮10、定滑轮11和挂钩1407进行清洁消毒,将卷线轮10利用螺栓安装到安装块9一侧,再将定滑轮11利用螺栓安装到鹅颈式支杆3的顶部,接下来再水平放置限位杆1405,将安装有挂钩1407的安装套管1406安装到固定杆1401两侧,当安装套管1406侧表面和限位板1402侧表面贴合后,翻转安装槽1404内部通过转轴安装的限位杆1405,将限位杆1405顶端安装到限位槽1403内,通过限位杆1405和限位板1402在安装套管1406两侧的阻挡,保证挂钩1407和安装套管1406使用时的稳定性,同时拆卸时只需要将限位杆1405顶端从限位槽1403内取出即可,便于快速的更换挂钩1407和对挂钩1407进行清洁消毒;

使用时,利用挂钩1407安装吊带,推动装置,装置因圆盘底座1底部安装有万向带刹轮2进行移动,方便人员轻松移动装置位置,当移动到指定位置时,制动万向带刹轮2,此时以安装轴601为轴心翻转Z型板602,使得Z型板602一端从挡板701顶部的卡槽702内翻出,将Z型板602底部安装的吸盘603,贴合地面,排出吸盘603内部的空气,使得Z型板602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紧紧的吸附在地面上,配合圆盘底座1底部设置的多个万向带刹轮2,同时鹅颈式支杆3底部通过支撑杆5进行支撑,维持消毒及手术过程中装置的稳定性,避免出现装置翻倒,导致患者下肢难以有效悬吊的情况发生,此时转动卷线轮10,使得线绳12绕过定滑轮11拉动铁环13和固定杆1401向上移动,使得吊带能稳定的抬起患者下肢。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