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摩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65417发布日期:2019-09-25 00:12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摩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用品,尤其涉及一种按摩板。



背景技术:

穴位按摩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医学理论为指导,以经络腧穴学说为基础,以按摩为主要施治,用来防病治病的一种手段,穴位按摩具有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激发人的经络之气,以达到通经活络、调整人的机能、祛邪扶正的目的,在进行穴位按摩时,需要专业施术者持续用力,在施术过程中,对施术者体力消耗大,对患者经济负担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基于人体腿部穴位分布,提供一种按摩板,适于腿部穴位按摩,便于施力,携带、使用方便,患者可自行施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按摩板,包括板体和把手,所述板体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下表面开有凹槽,所述凹槽贯通板体前后,凹槽底部有凸起,所述凸起到凹槽左侧或右侧的距离为1/3凹槽宽度,所述把手与上表面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表面为弧面。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连接在上表面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和板体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板体长度大于把手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板体表面光滑。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为圆柱状,把手上端为弧面。

进一步的,所述上表面为凸弧面。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表面弧度与人体腿部弧度适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人体腿部穴位多在腿部外侧或者内侧1/3处,板体向下施压,到凹槽左侧或右侧的距离为1/3凹槽宽度的凸起可对腿部穴位进行刺激,达到按摩功效,板体上表面中部连接把手,板体长度大于把手宽度,便于向下施力,把手为圆柱状,把手上端为弧面,握持舒适,防止对施术者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中:1-板体、2-把手、3-凸起、4-凹槽、5-上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按摩板,包括板体1和把手2,板体1包括上表面5和下表面,上表面5为凸弧面,下表面开有凹槽4,凹槽4表面为弧面,凹槽4表面弧度与人体腿部弧度适应,凹槽4贯通板体1前后,凹槽4底部有凸起3,凸起3到凹槽4左侧或右侧的距离为1/3凹槽4宽度,板体1上表面5长度大于把手2宽度,把手2与上表面5中部连接,把手2和板体1一体成型,把手2为圆柱状,把手2上端为弧面。

使用时,手握把手2,将凹槽4表面与腿部接触,向下按压板体1,腿部嵌入凹槽4内,凸起3刺激穴位,可上下往复移动,对腿部整体进行按摩,当需要按摩大腿另一侧穴位时,旋转按摩板,前后面对换,将凸起3转到另一侧进行按摩。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