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预防睡眠呼吸机面罩漏气的枕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3391发布日期:2019-08-16 22:11阅读:5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预防睡眠呼吸机面罩漏气的枕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庭医疗保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预防睡眠呼吸机面罩漏气的枕头。



背景技术: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高发病种,在人群中患病率为5~10%,且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在睡眠时佩戴无创通气设备是改善这一患病的重要手段,且佩戴面罩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装置。但是由于面罩的特殊结构,导致在睡眠过程中,受到枕头的牵拉,头部的晃动导致面罩漏气,会对治疗的效果产生严重的影响。针对这一突出的矛盾,传统的一些睡眠用枕又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甚至会起到反作用。这样针对面罩漏气治疗效果不好,就需要一个专用的枕头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预防睡眠呼吸机面罩漏气的枕头,用以解决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佩戴呼吸面罩睡觉时,由于常规的枕头结构不合适导致的面罩漏气、侧卧不舒适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预防睡眠呼吸机面罩漏气的枕头,包括枕芯和枕套,所述枕套的形状与枕芯的形状相适应,所述枕套套设在枕芯的外部;所述枕芯包括弹性主体,所述弹性主体的前侧中部设置有弧形凹陷,所述弹性主体上与弧形凹陷相邻的区域为颈部支撑区,所述颈部支撑区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肩部支撑区和右肩部支撑区,所述左肩部支撑区和右肩部支撑区连通后环绕在颈部支撑区周围;所述颈部支撑区的高度高于肩部支撑区的高度;所述弹性主体的顶面的后部设置有向下轻微凹陷的头部支撑区;所述头部支撑区的上部的左右两侧均为前额支撑区,所述头部支撑区的中部两侧均设置有耳朵舒适凹形区;所述弹性主体上靠近左肩部支撑区和右肩部支撑区的枕芯角部设置有类圆形的凹坑,所述凹坑为面罩容纳区。

进一步地,所述颈部支撑区的高度为10~15cm。

进一步地,所述面罩容纳区为平均直径为14~16cm的类圆形的凹坑,所述面罩容纳区的深度为6~8cm。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主体为海绵或乳胶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枕套内还设置有柔性层,所述柔性层与枕套通过缝制固定在一起,并在枕头上形成缝制图案。

进一步地,所述缝制图案设置在枕头上对应于头部支撑区的区域内,所述缝制图案为网格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层材质与枕芯的材质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层的厚度为4~6mm。

进一步地,所述枕套的面料为不易起球、抗静电、水洗后易干的材质,且该面料为符合生物相容性的对人体无害的面料。

进一步地,所述颈部支撑区的高度高于头部支撑区的高度,所述颈部支撑区与头部支撑区之前的高度差为1~5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预防睡眠呼吸机面罩漏气的枕头,通过在枕头上相应的位置设置颈部支撑区、前额支撑区、面罩容纳区、耳朵舒适凹形区和肩部支撑区,为夜晚需要佩戴呼吸面罩的使用者提供一个可以仰躺或侧卧的舒适位置,在使用中,枕头的曲面和缺口结构能够提高用户的顺应性和舒适度,患者仰卧时,由于颈椎支撑部的高度高于肩部支撑部和头部支撑部的高度,而且高度差通过一个合理的设计,使得其适应人体颈椎的弧度,对颈椎有好的保护与纠正作用;患者侧卧时,肩部支撑区对患者肩部有支撑作用,也对人体颈椎更好,同时由于面罩容纳区和耳朵舒适凹形区的存在,耳朵不会受到压迫,面罩也不会出现漏气的问题,而设置于头部支撑区的上部的左右两侧的前额支撑区,可以在侧卧时对头部形成支撑固定作用,使得患者无论是仰卧或侧卧时均能达到一个很好的无创通气治疗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预防睡眠呼吸机面罩漏气的枕头,由枕头本体和枕头套组成,其中枕头套表面的材料不易起球,起静电,水洗后易干材质制成,更加亲肤舒适,也更利于清洗。

(3)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预防睡眠呼吸机面罩漏气的枕头,在枕套内还设置有柔性层,柔性层材质与枕芯的材质相同,一方面使得该枕头更加柔软,另一方面使得枕芯和枕套更贴合,在使用过程中不易跑偏;柔性层与枕套是通过在对应头部支撑区的位置进行缝制而固定在一起的,缝合后,在枕头的头部支撑区位置形成网格状的缝制图案,使得患者佩戴在头部的面罩的头带不易滑动而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枕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枕套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为颈部支撑区、21为左肩部支撑区、22为右肩部支撑区、3为头部支撑区、4为前额支撑区、5为耳朵舒适凹形区、6为面罩容纳区、7为枕套、71为缝制图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一种用于预防睡眠呼吸机面罩漏气的枕头,包括枕芯和枕套。

参照附图1,枕芯包括弹性主体,弹性主体的前侧中部设置有弧形凹陷,弹性主体上与弧形凹陷相邻的区域为颈部支撑区1,颈部支撑区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肩部支撑区21和右肩部支撑区22,左肩部支撑区21和右肩部支撑区22连通后环绕在颈部支撑区1周围;颈部支撑区1的高度高于肩部支撑区的高度;弹性主体的顶面的后部设置有向下轻微凹陷的头部支撑区3;颈部支撑区1和头部支撑区3为仰卧时主要发生作用的功能区,仰卧时,头仰躺在枕头上,颈部由颈部支撑区1支撑,头部在头部支撑区3域内,头部支撑区3的凹陷为有一定弧度的凹陷,使得头部与枕头的接触面积更大,支撑更舒适;而且颈部支撑区1的高度更高,适应人体颈椎的弧度,对颈椎有好的保护与纠正作用;头部支撑区3的上部的左右两侧均为前额支撑区4,头部支撑区3的中部两侧均设置有耳朵舒适凹形区5;弹性主体上靠近左肩部支撑区21和右肩部支撑区22的枕芯角部设置有类圆形的凹坑,凹坑为面罩容纳区6;佩戴呼吸面罩的患者侧卧时,肩部支撑区2对患者肩部有支撑作用,面罩可以容纳在面罩容纳区6,不会因为枕头的阻挡导致漏气;耳朵贴合在耳朵舒适凹形区5,耳朵不会受到压迫,而设置于头部支撑区3的上部的左右两侧的前额支撑区4,可以在侧卧时对头部形成支撑固定作用,使得患者无论是仰卧或侧卧时均能达到一个很好的无创通气治疗效果。

参照如图2,枕套7的形状与枕芯的形状相适应,枕套7套设在枕芯的外部,由于形状配套,使得枕套7与枕芯更贴合,而且枕套7可以拆卸下来,便于定期清洗。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根据人体脊椎弧度,将颈部支撑区1的高度设置为10~15cm,颈部支撑区1的高度高于头部支撑区3的高度和肩部支撑区的高度,颈部支撑区1与头部支撑区3之前的高度差为1~5cm,可以有效的改善人体的颈椎部的倾角。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面罩容纳区6为平均直径为14~16cm的类圆形的凹坑,面罩容纳区6的深度为6~8cm。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弹性主体为海绵或乳胶材质,弹性主体的材质需要在具有一定柔软度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支撑硬度,可以防止枕芯过软而塌陷。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枕套7内还设置有柔性层(未画出),柔性层的厚度为4~6mm,柔性层材质与枕芯的材质相同,一方面增加了枕头的柔软度,另一方面相同材质的柔性层和枕芯更加贴合,在使用过程中不易跑偏;柔性层与枕套7通过缝制固定在一起,并在枕头上形成缝制图案71。优选地,缝制图案71设置在枕头上对应于头部支撑区3的区域内,缝制图案71为网格形状,使得患者佩戴在头部的面罩的头带不易滑动而脱落。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枕套7使用符合生物相容性的对人体无害的面料,进一步优选地,枕套7的面料还具有不易起球、抗静电、水洗后易干的特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局部微小的结构改动,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