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颈部联合降温冰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2498发布日期:2019-10-13 01:14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头颈部联合降温冰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头颈部联合降温冰帽。



背景技术:

冰帽在临床上是一种常用的物理降温装置,主要用于头部物理降温,降低脑组织代谢,减少耗氧量,减轻脑细胞损害,有效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促进脑细胞功能的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由于大脑所需血液主要由颈内动脉和椎动脉提供,如果在头部和颈部同时进行降温,皮肤表面换热效果会更明显,现有技术中的冰帽通常只对头部进行降温,达不到颅内脑实质内部降温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降温效果好,利于提升医疗效果的头颈部联合降温冰帽。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头颈部联合降温冰帽,包括冰帽本体,冰帽本体内部设有注水仓,冰帽本体上设有与注水仓连通的注水管和排水管,其特点是:所述冰帽本体包括一体式的头额包围臂、头顶贴合片和脖颈包围臂,所述头额包围臂由对称设置的左侧臂和右侧臂构成,所述头顶贴合片由头额包围臂的中部延伸出至额前,所述脖颈包围臂呈便于环绕并贴合脖颈的弧状,在脖颈包围臂与头额包围臂之间连接有头颈过渡片;冰帽本体上设有水流流向导向骨架,使注水仓内部形成供水流由注水管向排水管方向流通的单向水流通道。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在以上所述的一种头颈部联合降温冰帽中:所述脖颈包围臂铺平后弧度与衣领根部铺平后弧度相吻合,并且脖颈包围臂宽度为8cm,便于与颈部贴合。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在以上所述的一种头颈部联合降温冰帽中:所述冰帽本体的外部套有保护罩,在脖颈包围臂外侧与保护罩之间设有与脖颈包围臂的弧度相吻合并且比脖颈包围臂的宽度窄3cm的颈部支架,所述颈部支架采用3mm微钢材料,具有可变形性和弹性支撑特性。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在以上所述的一种头颈部联合降温冰帽中:在颈部支架的中部设有向上延伸至头颈过渡片处的过渡支撑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在以上所述的一种头颈部联合降温冰帽中:在所形成的单向水流通道内均布有将水流分流细化的分流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在以上所述的一种头颈部联合降温冰帽中:在冰帽本体的外部套有保护罩,在保护罩的内侧面上设有便于套装冰帽本体的开口,保护罩上还设有用于将所述头颈部联合降温冰帽固定在患者头部和颈部的贴扣。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在以上所述的一种头颈部联合降温冰帽中:所述水流流向导向骨架设有一条骨架分支,该骨架分支将单向水流通道的注水端和排水端分隔开。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在以上所述的一种头颈部联合降温冰帽中:所述水流流向导向骨架的主体部分包括设置在头额包围臂处的一条横向骨架、设置在脖颈包围臂处的一条弧形骨架和连贯设置在头顶贴合片、头额包围臂和脖颈包围臂处的纵向骨架。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冰帽本体设计成一体式的头额包围臂、头顶贴合片和脖颈包围臂,利用头额包围臂的左侧臂、右侧臂与头顶贴合片共同构成头部包覆腔,对头额进行包覆式降温,利用脖颈包围臂对颈部进行降温,促进降温效果;通过设置水流流向导向骨架,使注水仓内部形成单向水流通道,使冰水得到有效利用并能保障降温效果;通过设置分流点,实现水流分流细化,利于实现均匀降温;通过设置保护罩,对冰帽本体起到保护作用;通过设置颈部支架,使颈部部分得到弹性支撑,并能避免对颈静脉造成压迫,影响静脉回流,加重脑水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降温效果好、祛除了颈部颈静脉受压的副作用且方便实用的优点,能够有效进行头颈部联合体表降温亚低温治疗。

附图说明

图1为冰帽本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保护罩的内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保护罩的外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颈部支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注水仓;2、注水管;3、排水管;4、头额包围臂;5、头顶贴合片;6、脖颈包围臂;7、头颈过渡片;8、水流流向导向骨架;9、骨架分支;10、过渡支撑部;11、分流点;12、开口;13、贴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参照图1-4,一种头颈部联合降温冰帽,包括冰帽本体,冰帽本体内部设有注水仓1,冰帽本体上设有与注水仓1连通的注水管2和排水管3,所述冰帽本体包括一体式的头额包围臂4、头顶贴合片5和脖颈包围臂6,所述头额包围臂4由对称设置的左侧臂和右侧臂构成,所述左侧臂和右侧臂由脑后环绕至额前,所述头顶贴合片5由头额包围臂4的中部延伸出至额前,与头额包围臂4共同构成头部包覆腔,对头额进行包覆式降温,所述脖颈包围臂6呈近似地呈衣领根部铺平后弧度,宽度8cm,可以较好贴合在颈部周围,提升舒适度,在脖颈包围臂6与头额包围臂4之间连接有头颈过渡片7;冰帽本体上设有水流流向导向骨架8,使注水仓1内部形成供水流从注水管2向排水管3方向流通的单向水流通道,使注入的冰水得到有效利用后再排出,同时单向流通方式也能保障降温效果;在所形成的单向水流通道内均布有将水流分流细化的分流点11,促进降温均衡;

在冰帽本体的外部套有保护罩,对冰帽本体起到保护作用,同时能够提升使用时的舒适度,在保护罩的内侧面上设有便于套装冰帽本体的开口12,保护罩上还设有用于将所述头颈部联合降温冰帽固定在患者头部和颈部的贴扣13,方便病人佩戴,也便于调节到不同病人所需的尺寸;

在脖颈包围臂6外侧与保护罩之间设有与脖颈包围臂6的弧度相吻合但窄3cm的3mm微钢材料颈部支架,该颈部支架具有可变形性和弹性支撑特性,提升冰帽贴合度,并能避免对颈静脉造成压迫,在颈部支架的中部设有向上延伸至头颈过渡片7处的过渡支撑部10;

所述水流流向导向骨架8设有一条骨架分支9,该骨架分支9将单向水流通道的注水端和排水端分隔开;

所述水流流向导向骨架8的主体部分包括设置在头额包围臂4处的一条横向骨架、设置在脖颈包围臂6处的一条弧形骨架和连贯设置在头顶贴合片5、头额包围臂4和脖颈包围臂6处的纵向骨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