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助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20533发布日期:2019-09-20 21:55阅读:532来源:国知局
儿童助行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助行器。



背景技术:

肢体残疾儿童作为特殊困难的群体,在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都会遇到比健全儿童更多的困难和障碍。我国肢体残疾儿童呈现四个特点:残疾儿童的数量,随儿童年龄增加而增多;农村多于城市;经济文化不发达地区多于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医疗条件差的地区多于医疗条件好的地区。因此,帮助其康复、融入社会是每个人的责任!

肢体残疾儿童在学校受到排斥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肢体残疾儿童依然处于社会边缘,被忽视、被拒绝、被排斥,连最基本的同伴交往需求都得不到满足。为此,如果不对该类儿童进行有效的专业干预,容易加剧其社交退缩,导致自卑、孤僻、人际交往能力不足等危险因素的产生,甚至对今后的社会融入和社会适应产生不良影响。而儿童最佳干预时间越早对其成长越有益。

行走障碍的儿童只有尽早进行干预,在父母的帮助下才能更好的融入社会,恢复行走能力,向正常生活迈进。尽早适应行走,帮助儿童行走,让儿童更好成长,拥有自信,拥抱未来。然而康复中心昂贵的治疗费,让许多家庭无法承受,社会亟待一种创新的方式去帮助孩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提供一种儿童助行器,该儿童助行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为行走障碍的儿童提供辅助行走器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儿童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和连接在支撑架端部的轮子,所述支撑架包括两组支架和用于铰接两组支架的中间杆体,所述支架包括两个在端部相互铰接的支脚,两个支脚的自由端分别铰接有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两个支架上的第一转轮之间连接有中间轴,所述中间杆体与中间轴之间连接有连接杆,同一支架上的两个支脚开合角度可调。

进一步的,上述第一转轮的轮径和轮宽远大于第二转轮的轮径和轮宽,在第一转轮的外周轮面布设有小脚丫状凸纹。

进一步的,上述中间轴的两外端部分别连接有脚踏板。

进一步的,用于安装第二转轮的支脚上设有槽道,所述第二转轮的轮轴铰接在活动杆的下端部上,所述活动杆的上端部插接固定在槽道内。

进一步的,上述两个支脚分别是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所述第一支脚在连接端设有凹陷槽,所述第二支脚在连接端设有卡入凹陷槽的凸块,所述凹陷槽的两内侧壁与凸块的两外侧壁表面均设有相互啮合的面齿轮,所述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在连接端穿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两端头连接有旋转螺母,在螺母旋紧后让凹陷槽两内侧壁与凸块两外侧壁表面的齿轮相互贴近后啮合。

本实用新型儿童助行器的工作原理:当作为助行器使用时,将两个支脚的夹角调节至40-60度之间并固定,行走障碍的儿童即可手扶住安装第二转轮的两支脚进行辅助行走;当将两个支脚的夹角调节至160-180度之间并固定时,该装置即形成一个具有四个轮的滑板车,使用者可以坐在中间杆体与连接杆的连接部位置,该连接部位置可以可拆连接一个坐垫;另外也可以将安装第二转轮的两支脚抬高,以第一转轮作为转动轮,使该装置成为一辆推车;行走障碍的儿童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将该装置调节成不同模式,从而有利于辅助行走障碍儿童的康复,节省了康复开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工作状态的主视构造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工作状态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5是图4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工作状态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7是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连接部位的剖面构造示意图;

图8是图7的截面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儿童助行器包括支撑架1和连接在支撑架端部的轮子,所述支撑架1包括两组支架3和用于铰接两组支架的中间杆体4,所述支架3包括两个在端部相互铰接的支脚5,两个支脚的自由端分别铰接有第一转轮6和第二转轮7,两个支架上的第一转轮之间连接有中间轴2,所述中间杆体4与中间轴2之间连接有连接杆8,同一支架上的两个支脚开合角度可调。

本实用新型儿童助行器当作为助行器使用时,将两个支脚的夹角调节至40-60度之间并固定,行走障碍的儿童即可手扶住安装第二转轮的两支脚进行辅助行走;当将两个支脚的夹角调节至160-180度之间并固定时,该装置即形成一个具有四个轮的滑板车,使用者可以坐在中间杆体与连接杆的连接部位置,该连接部位置可以可拆连接一个坐垫;另外也可以将安装第二转轮的两支脚抬高,以第一转轮作为转动轮,使该装置成为一辆推车;行走障碍的儿童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将该装置调节成不同模式,从而有利于辅助行走障碍儿童的康复,节省了康复开支。

进一步的,为了增加使用的稳定性,上述第一转轮的轮径和轮宽远大于第二转轮的轮径和轮宽,第一转轮的轮径和轮宽可以是第二转轮的轮径和轮宽的两倍,在第一转轮的外周轮面布设有小脚丫状凸纹,该小脚丫状凸纹可以增加轮面的摩擦力,也会在地面上形成小脚丫状图案,增加使用的趣味性。

进一步的,为了在该器具成为滑板车使用时可借助脚踏方式行进,在上述中间轴的两外端部分别连接有脚踏板9。

进一步的,为了满足不同模式的使用需要,用于安装第二转轮的支脚上设有槽道10,所述第二转轮的轮轴铰接在活动杆11的下端部上,所述活动杆的上端部插接固定在槽道内,活动杆的上端部可通过螺栓和螺母锁紧固定。

进一步的,上述两个支脚5分别是第一支脚12和第二支脚13,所述第一支脚在连接端设有凹陷槽14,所述第二支脚13在连接端设有卡入凹陷槽的凸块15,所述凹陷槽的两内侧壁与凸块的两外侧壁表面均设有相互啮合的面齿轮16,所述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在连接端穿接有螺杆17,所述螺杆的两端头连接有旋转螺母18,在螺母旋紧后让凹陷槽两内侧壁与凸块两外侧壁表面的齿轮相互贴近后啮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