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石墨烯发热膜层理疗辅热的美容面膜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8042发布日期:2019-07-27 11:04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石墨烯发热膜层理疗辅热的美容面膜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美容用品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石墨烯发热膜层理疗辅热的美容面膜罩。



背景技术:

面膜是美容保养品的一种载体,覆盖于脸部,隔离外界的空气与污染,以及将美容 保养品充分导入人体皮肤,促进新陈代谢,使肌肤的含氧量上升,面膜有利于肌肤排除表皮 细胞新陈代谢的产物和累积的油脂类物质,面膜中的水分渗入肌肤表皮的角质层,使皮肤 变得柔软而有弹性。

普通的面膜是由浸透有美容保养品的纸质材料制成,在涂覆面膜时一般都是把面膜直接涂覆在面部,由于要把面膜表面的水分挥发掉,所以面部温度较低,这样面膜需要在佩戴较长时 间的情况下才能使美容保养品充分吸收,美容效率太低。

科学家们发现,世上任何物体都能发射红外线,只是发射波长不同。生命科学研究 证实,人体本身是一个远红外辐射源,既可以吸收又可以发射远红外光,其发射的5.6um- 15um远红外线占整个人体总能量的50%以上。当远红外线照射人体时,其频率与身体中的 细胞分子、原子间的水分子运动频率相一致时,引起共振效应,改善人体微循环。

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纳米材料,是一种二维层状、单原子厚度的碳单质,由sp2杂化 的碳原子在二维平面上有序排列而成。独特的结构赋予了石墨烯优异的电学、光学、机械和 热学性能,是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新型纳米材料,导电性能比 普通导电介质高出80%。石墨烯发热膜层是百分之百的碳,产生的远红外辐射有良好的医疗 理疗作用。通电后的石墨烯发热膜层中的碳分子做“布朗运动”,在产生热量的同时,会产生 85%左右的远红外线来辐射热量。因此,采用石墨烯辅热理疗美容是一种较好的技术方案,现有技术中已公开专利,授权公告号 CN207168836U,公开一种石墨烯美容面罩,其目的在于“石墨烯层可以实现快速升温与降温,且石墨烯层产生的远红外线可以有效在人体面部产‘温热效应’和‘共振效应’,使面部穴位产生高频震动,可由真皮层到表皮层深层次地清除氧化的自由基,促进皮 肤微血管血液循环,从而达到美容的效果。而且仅需佩戴较短的时间即可达到较好的美容 效果,美容效率较高。”该技术方案是采用石墨烯发热直接用于美容,如果采用石墨烯发热在直接美容更容易使面部水分流失,不仅不能增加美容效果,可能还会毁容,在该技术方案中也公开了“在用户面部涂覆 美容保养品后再次进行远红外线辐照,此时用户面部毛孔处于扩张状态,有利于美容保养 品的吸收,美容效果更好”,该技术方案也是直接在涂覆美容保养品的面部直接进行远红外线辐照,这样也是的美容保养品很开失水干燥,同样也不能达到有效的美容效果,同时,由于石墨烯发热膜层有电流发热,直接于水性面膜接触,可能会造成漏电,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基于以上情况,对面膜美容而言,如果不用辅助加热,面部温度低影响面膜美容养养成分的吸收,采用石墨烯辅热技术,可以提高面部美容温度,但是会加速面部水分或美容面膜水分的流失,均达不到预期的美容效果,还有可能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以上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石墨烯发热膜层理疗辅热的美容面膜罩,目的在于提高面膜的美容效果以及美容效果及使用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石墨烯发热膜层理疗辅热的美容面膜罩,包括:美容面膜层,保湿绝缘层,石墨烯发热装置,美容面膜层浸润丰富的美容营养液,美容营养液的外层涂覆保湿绝缘层,保湿绝缘层的外侧佩戴石墨烯发热装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保湿绝缘层为薄层的绝缘硅胶层或绝缘防水纸中的一种,保湿绝缘层的厚度为0.01-0.1mm,保湿绝缘层的形状与美容面膜层完全重合。

所述的石墨烯发热装置,由石墨烯发热膜层、石墨烯发热装置面层,线控器及外挂电源构成,其特征在于石墨烯发热膜层为透明高分子导热膜,石墨烯发热层上有印刷发热电路,发热电路的端口设置有铬锆铜电极,铬锆电极通过线控器与外挂电源连接,通过线控器导通电路,石墨烯发热膜层开始发热。

进一步的发热电路,发热线路设有正极线路和负极线路,正极线路和负极线路成齿形均匀交错分布,每个相邻正极线路和负极线路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进一步的所述石墨烯发热膜层的厚度为0.01-0.3mm,发热温度为40-60℃,石墨烯发热膜层的形状与美容面膜层的形状完全重合。

所述的线控器,其特征在于线控器的一端设置有与铬锆铜电极适配的插接口,直接与电极适配拔插,线控器的另一端有USB接口,USB接口与外挂电源或充电器的USB插口适配,线控器的中间部分设置有控制器及开关按钮和温度档,根据按钮的按键次数选择合适的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线控器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控制器根据开关按钮的连续按压次数选择温度档,长时间按压开关按钮,控制器启动,开关显示灯一个亮起,连续按压两次开关按钮选择低温档,两个显示灯亮起,连续按压三次开关按钮,选择中温档,三个显示灯亮起,连续按压四次开关按钮,选择高温档,四个显示灯亮起。

进一步的所述的温度档的温度显示为液晶显示器,直接显示石墨烯发热膜层的实时温度。

进一步的温度档的每档温度范围为低温档温度为40-42℃,中温档温度为45-47℃,高温档的温度为50-52℃。

进一步的所述的石墨烯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石墨烯发热装置还包括石墨烯发热膜层绝缘保护层和真丝纺织物外层及固定松紧带,石墨烯发热膜层的两侧均热压固定透明柔性绝缘防护层,绝缘防护层的外侧包覆真丝纺织物外层,真丝纺织物外层上设置有固定松紧带,根据各人的头型和大小调整松紧带长度,舒适的把石墨烯发热膜层装置固定于面部。

本实用新型的益处:

1、本技术方案提供了石墨烯发热膜层辅热功能,石墨烯发热膜层发热均匀且具有与人体相近的红外线辐射波,可以在人体面部产生“温热效应”和“共振效应”,使 面部穴位产生高频震动,可由真皮层到表皮层深层次地清除氧化的自由基,促进皮肤微血管血液循环,从而达到美容的效果。

2、本技术方案设置有保湿绝缘层,实现在石墨烯理疗辅热的基础上尽量保持面部及面膜营养液的水分,促进皮肤对营养成分的吸收,更加有利于美容健康。

3、本技术方案采用松紧固定石墨烯发热装置及便捷的温度控制和移动电源技术,使我们在享受美容的同时可以随处走动,解决传统美容必须仰卧或静坐的形式使理疗过程更加便捷实用,有利于该产品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石墨烯发热膜层理疗辅热的美容面膜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石墨烯发热膜层理疗辅热的美容面膜罩的石墨烯发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美容面膜层,2、保湿绝缘层,3、石墨烯发热装置,31、真丝纺织物外层,32、绝缘保护层,33、石墨烯发热膜层,34、正极电路,35、负极电路,4、松紧带,5、电极接口,6、线控器,7控制器,71、控制开关,72、温控器,8、外挂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1~图2,给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使能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特点。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种基于石墨烯发热膜层理疗辅热的美容面膜罩,包括:美容面膜层1,保湿绝缘层2,石墨烯发热装置3,美容面膜层1浸润丰富的美容营养液,美容营养液的外层涂覆保湿绝缘层2,保湿绝缘层2的外侧佩戴石墨烯发热装置3。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保湿绝缘层2为薄层的绝缘硅胶层或绝缘防水纸中的一种,保湿绝缘层2的厚度为0.01-0.1mm,保湿绝缘层2的形状与美容面膜层1完全重合。

所述的石墨烯发热装置4,由石墨烯发热膜层33、石墨烯发热装置面层,线控器6及外挂电源8构成,其特征在于石墨烯发热膜层33为透明高分子导热膜,石墨烯发热层上有印刷发热电路,发热电路的端口设置有铬锆铜电极,铬锆电极通过线控器6与外挂电源8连接,通过线控器6导通电路,石墨烯发热膜层33开始发热。

进一步的发热电路,发热线路设有正极线路34和负极线路35,正极线路34和负极线路35成齿形均匀交错分布,每个相邻正极线路34和负极线路35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进一步的所述石墨烯发热膜层33的厚度为0.01-0.3mm,发热温度为40-60℃,石墨烯发热膜层33的形状与美容面膜层1的形状完全重合。

所述的线控器,其特征在于线控器6的一端设置有与铬锆铜电极适配的插接口5,直接与电极适配拔插,线控器6的另一端有USB接口,USB接口与外挂电源8或充电器的USB插口适配,线控器6的中间部分设置有控制器7及开关按钮72和温度档71,根据按钮的按键次数选择合适的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线控器的控制器7,其特征在于控制器7根据开关按钮72的连续按压次数选择温度档71,长时间按压开关按钮,控制器启动,开关显示灯一个亮起,连续按压两次开关按钮选择低温档,两个显示灯亮起,连续按压三次开关按钮,选择中温档,三个显示灯亮起,连续按压四次开关按钮,选择高温档,四个显示灯亮起。

进一步的所述的温度档71的温度显示为液晶显示器,直接显示石墨烯发热膜层的实时温度。

进一步的温度档71的每档温度范围为低温档温度为40-42℃,中温档温度为45-47℃,高温档的温度为50-52℃。

进一步的所述的石墨烯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石墨烯发热装置还包括石墨烯发热膜层33绝缘保护层32和真丝纺织物外层31及固定松紧带4,石墨烯发热膜层33的两侧均热压固定透明柔性绝缘防护层32,绝缘防护层32的外侧包覆真丝纺织物外层31,真丝纺织物外层31上设置有固定松紧带4,根据各人的头型和大小调整松紧带长度,舒适的把石墨烯发热膜层装置固定于面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 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 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