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消毒液型内镜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55666发布日期:2019-07-13 08:55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节约消毒液型内镜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节约消毒液型内镜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内镜是临床上常用的医疗检查设备,主要有胃镜,肠镜,气管、胆道镜,鼻、喉镜,腹腔、膀胱镜等,由进入体内的镜身及置于体外的操纵部和导光缆组成,利用内镜可以看到 X射线不能显示的病变,因此内镜对医生检查和确认病情有很大的帮助,内镜使用时,体内的镜身直接与人体组织接触,会粘附大量的粘液、血液和组织碎屑,因此内镜使用后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才能再用于其他人的检查,否则会引起交叉感染甚至是引起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

现有的内镜清洗消毒设备往往结构复杂,设备价格昂贵,使用成本过高,不适合广大的基层医院使用,另外在内镜的消毒过程中,需要向消毒槽内注入大量的消毒液,以使消毒液的液位高于内镜所在的液位,而内镜本身多为管件,卷曲放入消毒槽后,实际所占空间较小,这就造成了大量消毒液的浪费,且消毒效果不佳。因此,研制开发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消毒效果好,适合于广大基层医院使用的节约消毒液型内镜消毒装置是客观需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消毒效果好,适合于广大基层医院使用的节约消毒液型内镜消毒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消毒池和固定在消毒池上的置物柜,消毒池的底部设置有排液管,消毒池的外侧设置有与消毒池内部连通的消毒剂槽,消毒剂槽的上方设置有进液管,消毒池内设置有可缩放式液袋机构,可缩放式液袋机构包括上缩放液袋和下缩放液袋,上缩放液袋固定在置物柜上,下缩放液袋放置在消毒池内,上缩放液袋和下缩放液袋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连接管上设置有阀门。

进一步的,升降压紧机构包括连接板、压板和锁紧机构,连接板固定在消毒池内壁的两侧,压板滑动安装在连接板上,锁紧机构包括锁扣板和锁紧条,锁扣板安装在两连接板之间的消毒池内壁上,锁扣板的表面上竖向均匀间隔设置有锁扣槽,锁扣槽的形状与锁紧条端部的形状相配合,锁紧条铰接在压板的上端,锁紧条与压板之间连接有弹簧,消毒池相对的两个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升降压紧机构。

进一步的,消毒池的内壁上挂设有细小零件存放篮,细小零件存放篮的四周及底部均为网孔式结构。

进一步的,置物柜内设置有药剂摆放区、夹具摆放区、细小零件摆放区、挂放区和上缩放液袋放置区。

进一步的,挂放区设置有吹风机,吹风机的出风口朝向挂放区的中心区域。

进一步的,消毒池的内壁上设置有液位刻度线。

进一步的,消毒池的底部设置有喷头,喷头的喷射方向朝向上方,喷头上方的消毒池池壁上设置有网架。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以放大下缩放液袋的体积,增加其所占的空间,使得消毒池的液位上升,这样就可以在相同体积的消毒液情况下,在消毒池内具有更高的液位,更加有利于内镜的消毒工作,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可以节约大量的消毒液,降低内镜的消毒成本,更加适用于广大的基层医院,利于推广和普及,且下缩放液袋的体积是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的,操作方便,使用成本较低,另外,本实用新型结合升降压紧机构和喷头的设置,在消毒时,可以将内镜压紧,并通过喷头的作用使消毒液呈流动状态,提高了消毒的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消毒效果好,适合于广大基层医院使用,可节约大量的消毒液,使用成本较低,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细小零件存放篮16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升降压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消毒池,2-置物柜,3-排液管,4-消毒剂槽,5-进液管,6-上缩放液袋,7-下缩放液袋,8-连接管,9-阀门,10-连接板,11-压板,12-锁扣板,13-锁紧条,14-锁扣槽,15-弹簧,16-细小零件存放篮,17-药剂摆放区,18-夹具摆放区,19-细小零件摆放区,20-挂放区,21-上缩放液袋放置区,22-吹风机,23-液位刻度线,24-喷头,25-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消毒池1和固定在消毒池1上的置物柜2,消毒池1的底部设置有排液管3,消毒池1的外侧设置有与消毒池1内部连通的消毒剂槽4,消毒剂槽4的上方设置有进液管5,消毒池1内设置有可缩放式液袋机构,可缩放式液袋机构包括上缩放液袋6和下缩放液袋7,上缩放液袋6固定在置物柜2上,下缩放液袋7放置在消毒池1内,上缩放液袋6和下缩放液袋7之间通过连接管8连通,连接管8上设置有阀门9,消毒池1相对的两个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升降压紧机构。可缩放式液袋机构的使用方法是:打开阀门9,上缩放液袋6内的液体可在重力作用下流入到下缩放液袋7中,反之,通过对下缩放液袋7的捏压,也可将下缩放液袋7中的液体倒流回上缩放液袋6中,通过对下缩放液袋7体积大小的控制,从而调整消毒池2内的液面高度。

内镜的消毒工作在消毒池1内进行,置物柜2用于放置在消毒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各种药剂和工具,消毒液从进液管5进入消毒剂槽4中,与消毒剂槽4中的消毒剂混合后进入到消毒池1,在这个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控制消毒剂的量,可缩放式液袋机构则可以调整消毒液的液面高度,在不添加消毒液的情况下,升高消毒液的液面高度,使得同样体积的消毒液可以对更多的内镜进行消毒,保证内镜得到消毒的前提下,节约大量的消毒液,减少内镜的消毒成本。

升降压紧机构包括连接板10、压板11和锁紧机构,连接板10固定在消毒池1内壁的两侧,压板11滑动安装在连接板10上,锁紧机构包括锁扣板12和锁紧条13,锁扣板12安装在两连接板10之间的消毒池1内壁上,锁扣板12的表面上竖向均匀间隔设置有锁扣槽14,锁扣槽14的形状与锁紧条13端部的形状相吻合,锁紧条13铰接在压板11的上端,锁紧条13与压板11之间连接有弹簧15。升降压紧机构的使用过程为:将用夹具夹紧的内镜放在消毒池1内,然后压住压板11的上端,这时压板11受力沿连接板8向下滑动,当压板11的下端压住内镜后,锁紧条13的端部在弹簧15的作用下卡入锁口槽14内,保证压板11不会向上滑动而松开内镜,这就完成了内镜的压紧过程,反之,当需要松开内镜时,只需拨开锁紧条13,压板11就可以向上移动了。

消毒池1的内壁上挂设有细小零件存放篮16,细小零件存放篮16的四周及底部均为网孔式结构,内镜的结构复杂,在对其进行清洗和消毒时,为保证清洗干净和消毒彻底,须将一部分较为细小的零部件拆下,这些零部件由于体积较小,若是和内镜的其它部件一同放入消毒池内,容易遗失,为了防止这种情形的发生,将这些体积较小的零部件单独放入细小零件存放篮16中,保证在消毒过程中不会遗失,且细小零件存放篮16是挂接在消毒池1的池壁上的,可以很方便的取下和装上,使用较为方便。

置物柜2内设置有药剂摆放区17、夹具摆放区18、细小零件摆放区19、挂放区20和上缩放液袋放置区21,药剂摆放区17用于摆放在消毒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各种药剂,夹具摆放区18用于摆放夹具,而夹具的作用是将散乱的内镜管线夹紧,便于摆放在消毒池1内,也便于挂放在置物柜2上,细小零件摆放区19用于摆放内镜的各种细小零件,防止丢失,挂放区20用于将消毒完成后的内镜挂在置物柜2上,上缩放液袋放置区21用于固定上缩放液袋。

挂放区20内设置有吹风机22,吹风机22的出风口朝向挂放区20的中心区域,内镜消毒完成后可能需要快速投入到下一次的使用中,其自然晾干的速度可能赶不上使用的需求,因此,可以将消毒后的内镜挂在挂放区20,开启吹风机22,使内镜快速冷却。

消毒池1的内壁上设置有液位刻度线23,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消毒的内镜数量,预设需要的消毒液量,根据液位刻度线23添加消毒液,确保消毒液足够的同时不造成浪费。

消毒池1的底部设置有喷头24,喷头24的喷射方向朝向上方,喷头24上方的消毒池1池壁上设置有网架25,在内镜的消毒过程中,可以在连通喷头24的管线上设置医用泵,将内镜放置在网架25上以后,开启医用泵,从喷头24喷出消毒液,这样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对内镜进行冲刷,另一方面促使消毒池内的消毒液处于流动状态,都有利于提高内镜的消毒效率,另外,可以在消毒池1的池壁上设置一根输液管,输液管与喷头连通,医用泵设置在输液管上,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利用消毒液的循环管路,对消毒液进行充分的利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