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盆底肌修复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11658发布日期:2019-09-06 20:25阅读:9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盆底肌修复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盆底肌修复仪。



背景技术:

盆底功能障碍是妇科多发性问题,尤其是对于产后的女性,如果产后康复效果不好,很容易导致盆底功能障碍。盆底功能障碍目前有两种治疗方式:手术治疗方式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容易引起并发症,极其影响身体健康,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使用盆底肌修复仪,利用生物反馈疗法或电刺激疗法进行非手术治疗。

现有的盆底肌修复仪的工作头电贴片只是利用电信号对皮肤产生刺激,其形状和功能比较单一,并且通常各电贴片单独使用,用户无法根据不同的实际需求自配使用,作用在皮肤上的修复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盆底肌修复仪,以实现提供不同类型的工作头,供用户自主选择组合使用,增强修复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盆底肌修复仪,包括:控制器、第一微电流电路、第二微电流电路、电阻块、微电工作头和微电发热工作头,所述电阻块设置在所述微电发热工作头中;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微电流电路、所述第二微电流电路和所述电阻块电连接;

所述第一微电流电路与所述微电工作头电连接,用于产生第一微电流;

所述第二微电流电路与所述微电发热工作头电连接,用于产生第二微电流;

所述微电发热工作头通过所述电阻块发热。

进一步的,所述盆底肌修复仪还包括:变压装置,所述变压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一微电流电路以及所述第二微电流电路电连接,用于将所述控制器输出的高压电流转换为低压电流,并将所述低压电流分别发送至所述第一微电流电路以及所述第二微电流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微电工作头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微电流电路包括:与所述微电工作头一一对应的第一微电流子电路。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微电工作头的面积不同。

进一步的,所述微电发热工作头为至少九个,所述第二微电流电路包括:与所述微电发热工作头一一对应的第二微电流子电路。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微电发热工作头的面积不同。

进一步的,所述微电工作头的形状为多边形、圆形以及组合形状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微电发热工作头的形状为多边形、圆形以及组合形状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组合形状由至少两种图形组合得到。

进一步的,所述盆底肌修复仪还包括:触控屏幕,所述触控屏幕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盆底肌修复仪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盆底肌修复仪还包括:风扇,所述风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微电流电路、第二微电流电路、电阻块、微电工作头和微电发热工作头,可以实现微电流以及热量的输出,解决现有的盆底肌修复仪工作头功能单一、修复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以实现提供不同类型的工作头,供用户自主选择组合使用,增强修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盆底肌修复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另一盆底肌修复仪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盆底肌修复仪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针对盆底肌进行修复治疗情况。如图1所示,所述盆底肌修复仪包括:控制器110、第一微电流电路120、第二微电流电路130、电阻块140、微电工作头150和微电发热工作头160,电阻块140设置在微电发热工作头160中;

控制器110分别与第一微电流电路120、第二微电流电路130和电阻块140电连接;

第一微电流电路120与微电工作头150电连接,用于产生第一微电流;

第二微电流电路130与微电发热工作头160电连接,用于产生第二微电流;

微电发热工作头160通过电阻块140发热。

其中,控制器110分别与第一微电流电路120、第二微电流电路130和电阻块140电连接,用于控制第一微电流电路120、第二微电流电路130和电阻块140的输出。可选的,控制器110为控制板,该控制板是一种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可以设置单片机,通过预先存储的程序实现对器件的控制。

第一微电流电路120与微电工作头150电连接,用于产生第一微电流。第一微电流是指适合输出至人体进行电刺激治疗的电流,第一微电流可以通过微电工作头150作用在人体上,激活作用部位的皮肤组织的生物电波,增强细胞活性,从而对盆底肌进行电刺激治疗。

第二微电流电路130与微电发热工作头160电连接,用于产生第二微电流。第二微电流也用于对盆底肌进行电刺激治疗,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微电流电路120产生的第一微电流输出至微电工作头150,对盆底肌进行电刺激治疗,而第二微电流电路130产生的第二微电流要输出至微电发热工作头160,并且可以与电阻块140的发热功能结合作用,在进行电刺激治疗的同时,也可以输出热量。本实施例对第一微电流电路120和第二微电流电路130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通过设置第一微电流电路120和第二微电流电路130,可以对人体穴位、神经系统和肌肉组织进行有规律的电刺激,促使盆底肌肉被动式运动,激发传感神经的灵敏度,从而实现修复盆底肌肉受损部位,恢复盆底肌肉的张力和弹性,进而预防和治疗因盆底肌功能障碍所引发的各种不良症状。

微电发热工作头160通过电阻块140发热。具体的,控制器110与电阻块140电连接,通过控制器110给电阻块140通电,可以使电阻块140发热,电阻块140设置在微电发热工作头160中,因此,微电发热工作头160可以通过电阻块140发热并将热量作用在人体部位上,从而排除肌体寒、湿、酸性等有害物质,同时也可以在皮肤表面涂抹精油等,通过发热利于使精油等快速渗透到身体组织的深处,深度解决身体的不良症状。进一步的,电阻块140的阻值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设置,阻值不同,通过电阻块140产生的热量也不同,而且当用户仅需要使用电刺激治疗而不需要使用发热功能时,也可以通过控制器110断开为电阻块140的通电,从而取消微电发热工作头160的发热功能。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微电流电路、第二微电流电路、电阻块、微电工作头和微电发热工作头,可以实现微电流以及热量的输出以实现提供不同类型的工作头,供用户自主选择组合使用,增强修复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盆底肌修复仪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盆底肌修复仪还包括变压装置170,变压装置170分别与控制器110、第一微电流电路120以及第二微电流电路130电连接,用于将控制器110输出的高压电流转换为低压电流,并将低压电流分别发送至第一微电流电路120以及第二微电流电路130。

具体的,变压装置170分别与控制器110、第一微电流电路120以及第二微电流电路130电连接,用于把控制器110输出的高压电流降低到适合作用于人体的大小,即转换为低压电流,然后将低压电流分别发送至第一微电流电路120和第二微电流电路130,并分别通过微电工作头150和微电发热工作头160作用于人体,对人体进行电刺激治疗。其中,电流的大小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设置和调整,并由控制器110控制变压装置170将高压电流转换为用户需要的低压电流,从而使用户可以自主控制电刺激的强度。

进一步的,微电工作头150为至少两个,第一微电流电路120包括:与微电工作头150一一对应的第一微电流子电路。

具体的,微电工作头150为至少两个,用户可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其中的一个微电工作头150使用,也可以选择多个使用微电工作头150搭配使用。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设置微电工作头150有两个。进一步的,第一微电流电路120包括与微电工作头150一一对应的第一微电流子电路,即第一微电流子电路1201和第一微电流子电路1202,不同的第一微电流子电路可以产生不同的第一微电流,各第一微电流的大小可以由用户自主设置和调整并由控制器110进行控制,从而使不同的微电工作头150具有不同的第一微电流,以实现对人体的不同程度的电刺激。

进一步的,每个微电工作头150的面积不同。微电工作头150可以理解为盆底肌修复仪中带有生物电刺激治疗功能的电贴片,微电工作头150的面积直接影响了与人体部位的接触面积的大小,从而也会影响用户感受到的电刺激的强度,如果微电工作头150的面积是固定的,或者用户选用了不适合自身的微电工作头150,可能会造成不良的感受,甚至引起接触部位的不适。不同的用户对微电工作头150的形状有不同的需求,并且不同面积的微电工作头150也可以作用于不同的人体部位,因此,通过设置每个微电工作头150的面积不同,利于使用户根据个人需求,自主选择使用合适的微电工作头150。

进一步的,微电发热工作头160为至少九个,第二微电流电路130包括:与微电发热工作头160一一对应的第二微电流子电路。

具体的,微电发热工作头160为至少九个,用户可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其中的一个微电发热工作头160使用,也可以选择多个微电发热工作头160搭配使用。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设置微电发热工作头150有九个。进一步的,第二微电流电路130包括与微电发热工作头160一一对应的第二微电流子电路,即第二微电流子电路1301至第二微电流子电路1309,不同的第二微电流子电路可以产生不同的第二微电流,各第二微电流的大小可以由用户自主设置和调整并由控制器110进行控制,从而使不同的微电发热工作头160具有不同的第二微电流,并可与电阻块140的发热功能结合作用于人体部位,以实现对人体进行不同程度的电刺激的同时,将热量作用在人体部位上,进一步增强对盆底肌的修复效果。其中,不同的微电发热工作头160中的电阻块140的阻值可以设置成相同的,也可以设置成不同的,可根据实际需求确定。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微电发热工作头160的面积不同。微电发热工作头160的面积直接影响了与人体部位的接触面积的大小,从而也会影响用户感受到的电刺激强度以及感受到的发热强度,因此,通过设置每个微电发热工作头160的面积不同,利于用户根据个人需求,自主选择合适的微电发热工作头160使用。此外,用户也可以选择微电发热工作头160与微电工作头150搭配使用,增强修复效果。

进一步的,微电工作头150的形状为多边形、圆形以及组合形状中的至少一种;微电发热工作头160的形状为多边形、圆形以及组合形状中的至少一种;组合形状由至少两种图形组合得到。

示例性的,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多种形状的微电工作头150或微电发热工作头160,使每个微电工作头150或每个微电发热工作头160的面积不同。微电工作头150或微电发热工作头160的形状可以为长方形、正方形等多边形,也可以为圆形,或者为多边形与圆形的组合形状,便于用户根据个人需求选择使用合适的微电发热工作头160与微电工作头150,增强修复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盆底肌修复仪还包括:触控屏幕180,触控屏幕180与控制器110电连接,用于接收用户的触控指令。并将用户的触控指令传输到控制器110中。触控屏幕180也可以接收控制器110的参数数据,并根据参数数据显示控制器110所控制器件的具体参数值。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盆底肌修复仪还包括:电源190,电源190与控制器110电连接,用于为该盆底肌修复仪包括的器件供电。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盆底肌修复仪还包括:风扇200,风扇200与控制器110电连接,用于接收控制器110发出的开启或关闭的指令。当风扇开启时,可以对该盆底肌修复仪包括的器件进行散热处理,降低温度,进而实现对盆底肌修复仪的保护。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微电流电路、第二微电流电路、电阻块、微电工作头和微电发热工作头,可以实现微电流以及热量的输出,并且设置微电工作头和微电发热工作头的面积各不相同,以解决现有的盆底肌修复仪工作头功能单一、修复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可提供不同类型的工作头,供用户自主选择组合使用,增强修复效果。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