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射性皮炎专用湿敷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1749发布日期:2019-06-26 01:20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放射性皮炎专用湿敷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射性皮炎专用湿敷贴。



背景技术:

肿瘤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利用放射线治疗肿瘤的一种局部治疗方法;放射线主要包括是α射线、β射线、γ射线以及各类x射线治疗机或加速器产生的x射线、电子线质子束和其它粒子束等;大约70%的癌症患者在治疗癌症的过程中需要接受放射治疗,约40%的癌症可以用放疗根治;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

放射性皮炎是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是由于放射线照射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性损害,主要见于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即癌症患者)以及从事放射工作而防护不严者;现有技术中,癌症患者的放射部位产生放射性皮炎后,通常需要利用医用纱布并配合保护药液对放射性皮炎处进行湿敷,保护药液通常采用维生素、康复新液等。

然而,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专门用于放射性皮炎的湿敷贴,而且现有技术中采用医用纱布进行湿敷,通常存在一些弊端,例如,1、湿敷过程中所使用的医用纱布通常未消毒,贴在病人的放射性皮炎处时,容易引起病人皮肤感染;2、湿敷过程中所使用的医用纱布,通常质地较硬,一方面,容易损伤病人患有放射性皮炎处的薄弱皮肤(或使放射性皮炎处的皮肤破裂),加重病情,另一方面,医用纱布通常不能很好的贴合在病人的皮肤上,导致在湿敷时,病人只能保持固定姿势不动,以防止纱布滑脱,非常的不便;3、浪费大量保护药液、成本高,在用保护药液浸润医用纱布时,通常是将保护药液倒在医用纱布上,使用的保护药液的量较多,通常需要100毫升左右,而且保护药液容易从医用纱布上流失,造成浪费,流失的保护药液容易打湿病人衣物、床铺等,给病人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改善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放射性皮炎专用湿敷贴,包括敷贴本体和包装袋,所述包装袋设置有内部空腔,所述内部空腔用于容纳所述敷贴本体,所述敷贴本体用于贴在患有放射性皮炎的位置处,所述包装袋用于密封所述敷贴本体,并用于为敷贴本体吸收保护药液提供场所。

一种优选地方案中,所述敷贴本体采用纯棉水刺无纺布制成。

另一种方案中,所述敷贴本体还可以采用面膜纸制成。

一种方案中,所述敷贴本体可以为矩形结构或圆形结构或椭圆形结构或梯形结构等。

另一种方案中,所述敷贴本体包括敷贴部一,所述敷贴部一用于贴在病人脸部,并覆盖病人眼部以下的皮肤,所述敷贴部一上分别设置有开口和缝,所述开口用于对应病人的嘴巴,所述缝用于对应病人的鼻子的轮廓;所述敷贴部一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挂耳,所述挂耳分别用于挂在病人的耳朵上。

优选地方案中,所述挂耳与所述敷贴部一为一体结构。

可选的,所述敷贴部一可以为矩形结构或半圆形结构或拱形结构等。

进一步地,还包括敷贴部二,所述敷贴部二与敷贴部一的下端相连,敷贴部二用于包裹病人的颈部。

优选地,所述敷贴部二可以为矩形结构或弧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敷贴部一与所述敷贴部二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包装袋包括袋体、袋口以及橡胶塞,所述内部空腔设置于所述袋体内,所述袋口与所述内部空腔相连通,所述橡胶塞设置于所述袋口内,并用于封闭所述袋口。

进一步地,所述袋体上设置有拆装线,且拆装线所对应位置处的袋体的厚度小于袋体其余位置处的厚度,或,所述袋体上设置有拆装口,所述拆装口设置在袋体的边缘处,拆装口用于拆开袋体。

优选地,所述袋体由透明薄膜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湿敷贴,是针对放射性皮炎的湿敷需求而设计的专用湿敷贴,本湿敷贴,不仅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诸多弊端,而且具有质地柔软、舒适度高、成本低、贴合效果好、不易脱落等特点,此外,本湿敷贴可以有效避免保护药液的浪费,同时本湿敷贴的使用过程简单、方便,在湿敷贴未使用之前,湿敷贴始终处于密封状态,从而使得湿敷贴更加安全、卫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提供的一种湿敷贴中,敷贴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提供的一种湿敷贴中,敷贴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提供的一种湿敷贴中,敷贴本体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提供的又一种湿敷贴中,敷贴本体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提供的一种湿敷贴中,包装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敷贴本体101, 敷贴部一102, 开口103,

缝104, 挂耳105, 敷贴部二106,

包装袋201, 袋体202, 袋口203,

橡胶塞204, 拆装线205, 拆装口20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放射性皮炎专用湿敷贴,包括敷贴本体和包装袋,包装袋设置有内部空腔,敷贴本体可以容纳于所述内部空腔中,敷贴本体用于贴在患有放射性皮炎的位置处,包装袋用于密封敷贴本体,使得敷贴本体保持无菌或灭菌状态,并用于为敷贴本体吸收保护药液提供场所。

敷贴本体被加工成形之后,需要先进行消毒或灭菌,然后装入包装袋的内部空腔中,从而将敷贴本体与外界实现物理隔离,确保敷贴本体在使用之前一直保持消毒或灭菌之后的无菌状态,从而可以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的弊端,使得本湿敷贴更加安全、卫生。

在进一步地方案中,敷贴本体装入包装袋后,可以将包装袋的内部空腔抽成真空,可以有效地防止敷贴本体滋生细菌,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降低包装袋的体积,便于包装和运输。

此外,包装袋还可以为敷贴本体吸收保护药液提供场所;因为在使用敷贴本体进行湿敷之前,需要使敷贴本体与保护药液充分接触,以便敷贴本体可以吸收保护药液,从而在敷贴本体贴在患处(患放射性皮炎的位置处)时,保护药液可以通过敷贴本体作用于患处,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在使用本湿敷贴时,优选地步骤是:先将保护药液吸入注射器中,并通过注射器将保护药液注入包装袋的内部空腔中,然后适当挤压或揉捏包装袋,使得包装袋内部的敷贴本体与保护药液充分接触,并尽量被敷贴本体所吸收,最后撕开包装袋,取出敷贴本体,贴在病人的患处即可,整个过程非常的方便,而且可以有效避免敷贴本体及保护药液受到污染,更加安全、卫生;最重要的是,由于敷贴本体与保护药液在包装袋内相接触,可以大大降低保护药液的使用量(通常只需10毫升左右的保护药液即可),基本不存在浪费的情况,有利于降低成本。

一种方案中,敷贴本体可以优先采用水刺无纺布制成,水刺无纺布具有手感柔软、蓬松、高吸湿性等特点,尤其适用于作为敷贴本体的原材料,使得采用水刺无纺布制成的敷贴本体也具有质地柔软、吸湿性好等特点,不仅可以有效避免保护药液从敷贴本体上流失,造成浪费的弊端,而且可以降低患处皮肤破损的机率,同时有利于使病人感觉更加舒适;在本实施例中,敷贴本体采用纯棉水刺无纺布制成,可以进一步增强吸湿性,并进一步地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在另一种方案中,敷贴本体还可以采用面膜纸制成,面膜纸也同样具有质地柔软,吸水性好等特点,可以用于制作敷贴本体。

根据本湿敷贴应用位置的不同,敷贴本体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因为针对不同的癌症病人,放疗的位置是不相同的,所以病人皮肤上发生放射性皮炎的部位也是不同的,此时,所述敷贴本体可以优先采用矩形结构、或圆形结构、或椭圆形结构、或梯形结构等,以便适应不同的场合,例如,当放射性皮炎发生在病人的腹部时,可以优先采用圆形结构或椭圆形结构的敷贴本体,因为腹部较为平坦,且圆形结构及椭圆形结构的敷贴本体均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既不容易脱落,又有利于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又如,当放射性皮炎发生在病人的颈部时,可以优先采用矩形结构的敷贴本体,尤其是采用长条形结构的敷贴本体,以便将病人的颈部包裹起来,既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又不容易脱落。

在进一步地方案中,包装袋可以为透明的,以便进行观察,尤其是在向包装袋注入保护药液后,可以便于医护人员查看敷贴本体与保护药液是否充分接触,保护药液的量是否够用等,非常的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包装袋采用薄膜制成,一方面,成本低,另一方面,具有较大的韧性,既不容易出现破损,又便于医护人员通过揉捏包装袋使敷贴本体充分吸收保护药液。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与上述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2所提供的一种放射性皮炎专用湿敷贴中,所述敷贴本体101包括敷贴部一102,敷贴部一102用于贴在(敷设于)病人脸部,并覆盖病人眼部以下的皮肤;敷贴部一102上分别设置有开口103和缝104,所述开口103用于对应病人的嘴巴,以便病人的嘴巴可以通过所述开口103进行正常的呼吸,如图1所示;所述缝104用于对应病人鼻子的轮廓,并为鼻子通常较脸部更突出,在敷贴本体101上设置缝104后,可以使得敷贴本体101更好的贴合在病人的皮肤上,有利于增加贴合度,使得敷贴本体101不容易脱落;所述敷贴部一10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挂耳105,所述挂耳105用于分别挂在病人的两只耳朵上,从而可以进一步加强对敷贴本体101的固定,使得敷贴本体101可以更紧密的贴合在病人的脸上,更不容易脱落,进而使得在进行湿敷的过程中,病人可以适当的活动,不需要一直保持原有的固定姿势不动。

本湿敷贴尤其适用于鼻咽癌患者在放疗期间使用,因为在鼻咽癌患者的放疗过程中,鼻咽癌患者鼻子及鼻子周围的皮肤容易出现放射性皮炎,需要进行湿敷,而本湿敷贴中敷贴部一102的特殊结构设计,非常适用。

优选地方案中,挂耳105与敷贴部一102为一体结构,即,如图1所示,可以在敷贴部一102的两端分别开设孔,从而形成挂耳105。

可选的,敷贴部一102可以优先采用矩形结构或半圆形结构或拱形结构等,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敷贴部一102采用的是拱形结构;可以理解,敷贴部一102采用矩形结构或半圆形结构等也具有相同的效果,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进一步方案中,所述敷贴本体101还包括敷贴部二106,所述敷贴部二106与敷贴部一102的下端相连,如图2所示,敷贴部二106用于包裹病人的颈部。

因为鼻咽癌患者的颈部通常也需要进行放疗,因此在鼻咽癌患者的放疗过程中,鼻咽癌患者颈部的皮肤也容易出现放射性皮炎,需要进行湿敷,而本湿敷贴中敷贴部二106的设置,可以满足鼻咽癌患者的需求;在使用本湿敷贴时,敷贴部一102主要用于敷设在鼻咽癌患者的面部,以便对患者鼻子及鼻子周围的皮肤(出现放射性皮炎的皮肤)进行治疗,敷贴部二106主要用于敷设在鼻咽癌患者的颈部,为避免敷贴部二106脱落,敷贴部二106可以具有一定的长度,使得敷贴部二106可以包裹住患者的颈部,以便对患者颈部的皮肤(出现放射性皮炎的皮肤)进行治疗。

在本实施例中,敷贴部二106可以为矩形结构,如图2所示;敷贴部二106也可以具有一定弧度,如图3所示,敷贴部二106也可优先采用弧形结构;因为敷贴部一102的结构多种多样,故敷贴部二106可以与各种结构的敷贴部一102相配合,例如,如图4所示,敷贴部一102和敷贴部二106均采用矩形结构等,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进一步地,敷贴部一102与敷贴部二106可以为一体结构,即敷贴部一102与敷贴部二106可以利用同一张水刺无纺布剪切成形,如图4所示。

实施例3

本实施例3与上述实施例1或上述实施例2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3所提供的一种放射性皮炎专用湿敷贴中,所述包装袋201包括袋体202、袋口203以及橡胶塞204,如图5所示,所述内部空腔设置于所述袋体202内,所述袋口203与所述内部空腔相连通,所述橡胶塞204设置于所述袋口203内,并用于封闭所述袋口203。

在使用本湿敷贴时,可以先将保护药液吸入注射器中,并将注射器的针头通过橡胶塞204插入包装袋201的内部空腔中,从而可以非常方便、快捷的将保护药液注入包装袋201的内部空腔中,当注射完毕并拔出注射器的针头后,橡胶塞204中被针头插出的孔可以自动封闭,从而可以有效地实现包装袋201中内部空腔的密闭,更便于后续操作(后续操作如实施例1中所述,这里不再赘述)。

如图5所示,在进一步地方案中,所述袋体202上设置有拆装线205,且拆装线205所对应位置处的袋体202的厚度小于袋体202其余位置处的厚度,以便医护人员在需要撕开包装袋201,取出包装袋201内的敷贴本体101时,可以沿着拆装线205撕开包装袋201(类似抽纸的打开方式),非常的方便、简单。

如图5所示,在另一种方案中,所述袋体202上还可以设置拆装口206,所述拆装口206设置在袋体202的边缘处,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拆装口206轻松的拆开袋体202。

拆装口206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手段,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包装袋201的袋体202还是采用透明薄膜材料制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