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下肢抬高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03041发布日期:2019-08-23 22:58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下肢抬高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下肢抬高架。



背景技术:

当患者下肢在发生创伤时,常出现肢体肿胀、皮肤破溃、关节疼痛等并发症,阻碍伤肢功能的康复,长久将会导致关节功能下降,且随着时间延长,甚至造成功能障碍。需要将患者的下肢抬高以方便进行治疗或者休养。患肢抬高利于加快血液、淋巴回流,改善循环,可较好减轻肢体肿胀,缓解疼痛,促进引流,有效促进伤肢功能的恢复。目前常采用布朗氏架、体位架或软枕来抬高下肢,但布朗氏架托布受污染后更换不便,且没有隔离受损皮肤与被褥表面接触的功能(患肢受损皮肤常常会伴有血性液体和浓汁流出,与被褥接触容易增加感染的机率,反复揭开被子的时候增加与表皮摩擦的机会,破坏新鲜肉芽组织的生成),木架压迫局部皮肤,容易使受压部位皮肤导致褥疮,软枕使用时患肢易滑落且不易保持外展中立位。而体位垫的高度无法调节,无法实现个性化护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多功能下肢抬高架,其可提高患者舒适度;降低膝关节不适感,适于在临床上推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抬高架框架本体。

所述框架本体包括平直部、斜坡部两部分,两者连接为一整体,其上铺设有由多个气囊组成的气囊垫。

所述平直部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的可调高支腿,所述斜坡部一端与平直部转动连接,该斜坡部另一端支撑于地面。

所述平直部上设置有横跨其宽度的拱形离被架,该拱形离被架为一半环形弧圈,用于棉被支起;拱形离被架的一端与平直部一侧卡扣连接,拱形离被架另一端与平直部另一侧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斜坡部一端与平直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斜坡部另一端的端部呈挂钩状,方便连接床体或其它固定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组成气囊垫的单个气囊呈长条形,单个长条形气囊横向设置,多个气囊间纵向排列;一托带穿过纵向排列的多个气囊,该托带两端固定于(系于)框架本体上;(托带一端固定于框架本体一端,该托带另一端固定于框架本体的另一端;)两两气囊间间隔设置,每个气囊均与其下方的托带通过魔术贴可拆卸式相连;相邻气囊的间隙均设置有穿入环,各穿入环均与托带固连,一用于辅助固定气囊的弹性压紧带由各气囊表面经过,从头至尾依次穿过各穿入环后,压紧带的两端可拆卸式固定于首尾两端的托带。

压紧带的一端固定于托带的首端,压紧带的另一端锁紧固定于托带的尾端。其中,托带的首端指的是固定于框架本体的一端,托带的尾端指的是固定于框架本体的另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气囊垫的气囊通过气软管与气压泵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气囊垫两侧各设有一气软管,两气软管与交替式气压泵相连;相邻两气垫的其中一气囊与一气软管相连通,另一气囊与另一气软管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可调高支腿为两个,一设置于平直部首端,一设置于平直部尾端;两可调高支腿结构相同,该可调高支腿包括U形支腿、两支腿套管;平直部端部两侧各设一支腿套管,该支腿套管与平直部固连;U形支腿插接于支腿套管内,且U形支腿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高度的多个定位螺纹孔,支腿套管上设置有锁紧孔,U形支腿伸入支腿套管内时,锁紧孔与某一定位螺纹孔中心重合,一锁紧螺栓依次穿过锁紧孔、定位螺纹孔,将支腿套管与U形支腿位置固定锁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离被架的一端通过C形卡扣与所述平直部的一侧框架卡接,该离被架的另一端通过一回转轴套与平直部另一侧框架相连,该回转轴套套接于另一侧框架外,可相对于另一侧框架转动。当离被架的一端由C形卡扣处拆卸下后,因回转轴套的相对转动,将离被架翻至离被架另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离被架的一侧还设置有引流瓶收纳袋,该引流瓶收纳袋挂接于平直部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框架本体采用不锈钢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提高患者舒适度;降低膝关节不适感,适于在临床上推广。 其独立的单个条形气囊可随意拆卸,当患者小腿皮肤受损严重,需要减压通风干燥处理时,可以卸下局部气囊条解决这一问题。且气囊垫为交替式,可防褥疮。另外,在抬高架两端设置拱形离被架(可拆卸),放置腿部时,先将一端移开;腿部放好后,再移回。这样,既可以有效保暖,又可以减少由于被子的压力而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感或不舒适感。而且,皮肤破损感染的患者常有血性液体流出,减少被子与皮肤的直接接触可以避免伤口的再次污染,同时也减少了破损处皮肤与被子的摩擦,保证了皮肤的完整性;减少了护士更换被罩的工作量。所述抬高架的平直部高度可调,可根据患者的情况调节高度,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内容的表述。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侧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顶部侧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中,1为平直部、2为斜坡部、3为压紧带、4为进气接头、5为气软管、6为气囊、7为离被架、8为支腿套管、9为锁紧螺栓、10为U形支腿、11为卡扣、12为托带、13为气压泵、14为穿入环、15为回转轴套、16为定位螺纹孔、17为收纳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抬高架框架本体;所述框架本体包括平直部1、斜坡部2两部分,两者连接为一整体,其上铺设有由多个气囊6组成的气囊垫;所述平直部1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的可调高支腿,所述斜坡部2一端与平直部1转动连接,该斜坡部2另一端支撑于地面;所述平直部1上设置有横跨其宽度的拱形离被架7,该拱形离被架7为一半环形弧圈,用于棉被支起;拱形离被架7的一端与平直部1一侧卡扣11连接,拱形离被架7另一端与平直部1另一侧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斜坡部2一端与平直部1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斜坡部2另一端的端部呈挂钩状,方便连接床体或其它固定物。

优选地,组成气囊垫的单个气囊6呈长条形,单个长条形气囊6横向设置,多个气囊6间纵向排列;一托带12穿过纵向排列的多个气囊6,该托带12两端固定于(系于)框架本体上;(托带12一端固定于框架本体一端,该托带12另一端固定于框架本体的另一端;)两两气囊6间间隔设置,每个气囊6均与其下方的托带12通过魔术贴可拆卸式相连;相邻气囊6的间隙均设置有穿入环14,各穿入环14均与托带12固连,一用于辅助固定气囊6的弹性压紧带3由各气囊6表面经过,从头至尾依次穿过各穿入环14后,压紧带3的两端可拆卸式固定于首尾两端的托带12。压紧带3的一端固定于托带12的首端,压紧带3的另一端锁紧固定于托带12的尾端。其中,托带12的首端指的是固定于框架本体的一端,托带12的尾端指的是固定于框架本体的另一端。

优选地,所述气囊垫的气囊6通过气软管5与气压泵13相连。

优选地,所述气囊垫两侧各设有一气软管5,两气软管5与交替式气压泵13相连;相邻两气垫的其中一气囊6与一气软管5相连通,另一气囊6与另一气软管5相连通(通过进气接头4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可调高支腿为两个,一设置于平直部1首端,一设置于平直部1尾端;两可调高支腿结构相同,该可调高支腿包括U形支腿10、两支腿套管8;平直部1端部两侧各设一支腿套管8,该支腿套管8与平直部1固连;U形支腿10插接于支腿套管8内,且U形支腿10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高度的多个定位螺纹孔16,支腿套管8上设置有锁紧孔,U形支腿10伸入支腿套管8内时,锁紧孔与某一定位螺纹孔16中心重合,一锁紧螺栓9依次穿过锁紧孔、定位螺纹孔16,将支腿套管8与U形支腿10位置固定锁紧。

优选地,所述离被架7的一端通过C形卡扣11与所述平直部1的一侧框架卡接,该离被架7的另一端通过一回转轴套15与平直部1另一侧框架相连,该回转轴套15套接于另一侧框架外,可相对于另一侧框架转动。当离被架7的一端由C形卡扣11处拆卸下后,因回转轴套15的相对转动,将离被架7翻至离被架7另一侧。

优选地,所述离被架7的一侧还设置有引流瓶收纳袋17,该引流瓶收纳袋17挂接于平直部1一侧。

优选地,所述框架本体采用不锈钢材质。耐腐蚀且强度高。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