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交换管及囊袋冲洗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34001发布日期:2019-07-10 10:28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液体交换管及囊袋冲洗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护理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液体交换管及囊袋冲洗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疗中,有时需要在身体上切口以引出身体内的积液或者引入护理液体清洗,比如对于胸部皮下的心脏起搏器囊袋的护理。

心脏起搏器的安装位置在胸右侧,位于前部的胸大肌深浅筋膜之间。放置心脏起搏器的囊袋结构,是通过手术方式将局部组织人为的破坏后形成,术后会在心脏起搏器周围形成较大的创面,因此会出现囊袋积液,继而容易引发感染,影响伤口愈合,严重时需将起搏器取出。

针对这一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在患者的皮肤下、心脏起搏器的旁边预埋一根引流通道,在引流通道的外露端用注射器进行抽取积液,这种积液抽取方法,简便易行,手术成本较低,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难以判断引流通道是否移位,及引流通道是否部分脱出或过度伸入的问题,且不便于对囊袋内部进行冲洗护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液体交换管,用于引出身体内的积液,并方便对身体内部的积液空间进行冲洗,其能够方便判断管体是否移位、脱出或过度伸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上述液体交换管的囊袋冲洗引流装置,用于引出心脏起搏器囊袋中的积液,并方便冲洗护理囊袋,其能够方便判断管体是否移位、脱出或过度伸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液体交换管,包括具有多个独立通道的管体,各个通道互不联通,各通道在管体的一端分离、一端并行,管体的并行段设置用于分隔各通道的分隔部,分隔部内嵌设有金属丝,金属丝靠近并行段的开口处设置为螺旋结构,沿并行段还设置有刻度线。

本液体交换管的管体具有多个独立的通道,管体包括通道的分离段和通道的并行段,分离段留置在外部,分离段的各通道分别连接液体引入装置和液体引出装置,并行段用于伸入身体内部的积液空间内,或其他肉眼不可见的积液空间内,通过不同的通道分别实现引出积液和冲洗的效果,多个独立通道中可以利用一个通道引出积液,利用其余的通道分别引入不同的液体进行冲洗,实现专通道专用的效果,安全、卫生、方便。

本液体交换管的并行段中设置嵌设有金属丝的分隔部,并且在并行段外部设置刻度线。管体发生移位时,管体的伸入长度极有可能随之改变,刻度线用于辅助观测管体伸入的长度,方便随时确认管体是否过度伸入或脱出,以便于及时发现管体异常,并及时调整,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金属丝能够在X射线照射下显影,此处利用金属丝作为显影材料,并行段伸入体内后,在X射线照射下能够方便对管体进行定位,特别的,将金属丝靠近并行段开口处设置为螺旋结构,在X射线下,螺旋结构的视觉目标较直线段更大,便于定位并行段的端头。并且,螺旋结构的结构设置,相较于直接增大金属丝端头截面面积的结构设置,大大减轻了管体的并行段的重量,减轻了身体的负担,提高了舒适性。同时,金属丝能够增强管体的强度,减小插、拔液体交换管时管体断裂的几率,及减小管体断裂后留置体内的几率,提高了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管体的各通道分别设置有阀门,阀门设置于分离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进一步地,为了管体并行段的各通道的侧壁分别设置有侧孔,侧孔的孔径小于等于对应的通道容许通过的物体的最大尺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管体的各通道的口径在并行段的开口处减小。

一种囊袋冲洗引流装置,其上述的液体交换管,管体包括冲洗通道和引流通道。

本囊袋冲洗引流装置具有上述的液体交换管,用于引出心脏起搏器囊袋中的积液,方便冲洗护理囊袋,其能够通过金属丝和刻度线来辅助判断管体是否移位、脱出或过度伸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管体的并行段套设有弹性套环,弹性套环的外部连接有硅胶片,硅胶片朝向并行段的一面设置有用于贴合皮肤的粘胶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管体的并行段外壁设置增厚层,使管体的横截面由中间向两边逐渐减小,且并行段的外部形状与身体的切口适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冲洗通道连接有用于容纳冲洗液体的冲洗装置,引流通道连接用于吸入囊袋积液的负压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冲洗通道的分离段的开口设置有用于连接输液管路的硬质的连接管,连接管端头设置成尖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囊袋冲洗引流装置还包括封闭帽和封闭塞,连接管与封闭帽螺纹配合,引流通道的分离段开口与封闭塞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体交换管的管体具有多个独立的通道,管体包括通道的分离段和通道的并行段,分离段留置在外部,分离段的各通道分别连接液体引入装置和液体引出装置,并行段用于伸入身体内部的积液空间内,或其他肉眼不可见的积液空间内,通过不同的通道分别实现引出积液和冲洗的效果,多个独立通道中可以利用一个通道引出积液,利用其余的通道分别引入不同的液体进行冲洗,实现专通道专用的效果,安全、卫生、方便。

本液体交换管的并行段中设置嵌设有金属丝的分隔部,并且在并行段外部设置刻度线。通过刻度线和金属丝配合使用,能够对管体进行定位和观测,方便判断管体是否移位、脱出或过度伸入。

管体发生移位时,管体的伸入长度极有可能随之改变,刻度线用于辅助观测管体伸入的长度,方便随时确认管体是否过度伸入或脱出,以便于及时发现管体异常,并及时调整,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金属丝能够在X射线照射下显影,此处利用金属丝作为显影材料,并行段伸入体内后,在X射线照射下能够方便对管体进行定位,特别的,将金属丝靠近并行段开口处设置为螺旋结构,在X射线下,螺旋结构的视觉目标较直线段更大,便于定位并行段的端头确定伸入位置。并且,螺旋结构的结构设置,相较于直接增大金属丝端头截面面积的结构设置,大大减轻了管体的并行段的重量,减轻了身体的负担,提高了舒适性。同时,金属丝能够增强管体的强度,减小插、拔液体交换管时管体断裂的几率,及减小管体断裂后留置体内的几率,提高了安全性。而且螺旋结构还能与分隔部能够结合得更为紧密,不容易从并行段开口处破坏分隔部并伸出,安全性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囊袋冲洗引流装置具有上述的液体交换管,用于引出心脏起搏器囊袋中的积液,方便冲洗护理囊袋,其能够通过金属丝和刻度线来辅助观测并判断管体是否移位、脱出或过度伸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囊袋冲洗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体交换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体交换管的并行段开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A-A剖面图;

图5为图2中的B部分放大图。

图标:000-起搏器;100-液体交换管;110-冲洗通道;120-引流通道;130-分隔部;200-冲洗装置;300-负压装置;400-金属丝;500-侧孔;600-刻度线;700-冲洗阀;800-引流阀;900-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囊袋冲洗引流装置,用于引出心脏起搏器000的囊袋中的积液,并方便冲洗护理囊袋,其能够方便判断管体是否移位、脱出或过度伸入。

请参照附图1,该囊袋冲洗引流装置包括冲洗装置200、负压装置300和液体交换管100,用于引出积液,并方便对积液空间进行冲洗。

本实施例中冲洗装置200包括盛装液体的瓶体或袋体,瓶体或袋体置于高处,从而向低处的囊袋输送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或者冲洗装置200包括其他能够向囊袋内输送液体的装置。

本实施例中负压装置300能产生一定负压,例如负压引流袋或负压引流球等。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通过注射器手动抽吸积液的方式,负压装置300开启后能够不断地吸收内部液体,使囊袋内保持无积液的状态,减小了感染的风险。

请参照附图1和附图2,上述液体交换管100的管体具有两个独立的通道,两个通道互不联通,分别是引流通道120和冲洗通道110,引流通道120和冲洗通道110在一端分离、一端并行,管体的并行段设置用于隔开引流通道120和冲洗通道110的分隔部130,液体交换管100的管体总体呈“Y”型。

其中并行段用于通过皮肤的切口进入囊袋内部,分离段留置于身体外部,通过将引流通道120和冲洗通道110设置为一端并行的结构,减少了向囊袋插入管体的步骤,节省了操作步骤,加快了操作效率,降低了留置手术的风险,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引流通道120和冲洗通道110能够专通道专用,引流通道120用于吸走内部积液,冲洗通道110用于引入清洗液体,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单一通道的冲洗引流方式,本液体交换管100更为卫生。并且现有技术中单一通道在冲洗时,由于无法及时吸出积液,还容易造成引流通道120内部分引流液反流,增加感染风险,本液体交换管100还能够在冲洗的同时吸走液体,感染风险小,安全性高。

通过冲洗装置200、负压装置300、引流通道120和冲洗通道110配合,也能够控制囊袋内部冲洗液体的量,有利于使用一些需要浸润创面的液体来护理囊袋。

请参照附图2,分隔部130中镶嵌金属丝400,金属丝400在靠近并行段的开口处设置为螺旋结构。金属丝400能够增强管体的结构强度和韧性,即便是在管体的并行段发生损伤的情形下,也能将管体拔出,减小插、拔液体交换管100时管体断裂的几率,及减小管体断裂后留置体内的几率,提高了安全性。

上述的金属丝400能够在X射线照射下显影,此处利用金属丝400作为显影材料,并行段伸入体内后,在X射线照射下能够方便对管体进行定位,特别的,将金属丝400靠近并行段开口处设置为螺旋结构,在X射线下,螺旋结构的视觉目标较直线段更大,便于定位并行段的端头确定伸入位置。并且,螺旋结构的结构设置,相较于直接增大金属丝400端头截面面积的结构设置,减轻了管体的并行段的重量,方便管体在囊袋内部移动,而且人体的内部组织极为脆弱,重量的减轻能够大大减轻身体的负担,提高舒适性和安全性。而且螺旋结构与分隔部130能够结合得更为紧密,不容易从并行段开口处破坏分隔部130并伸出,安全性高。

请参照附图1、附图2和附图5,并行段外部设置刻度线600。管体发生移位时,管体的伸入长度极有可能随之改变,刻度线600用于辅助观测管体伸入的长度,方便随时确认管体是否过度伸入或脱出,以便于及时发现管体异常,并及时调整,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本囊袋冲洗引流装置通过刻度线600与金属丝400配合对液体交换管100进行定位和观测,方便判断管体是否移位、脱出或过度伸入,以便于及时调整管体,减少诱发不良后果的几率。

请参照附图3和附图4,分隔部130在靠近并行段的开口处的截面增大,使引流通道120和冲洗通道110在该处的口径减小。如此,能够通过并行段开口进入的引流物都能够顺利通过引流通道120或冲洗通道110的内腔,防止与引流通道120或冲洗通道110内腔直径相近的引流物堵塞内腔。同时该分隔部130的截面增大部也能很好地与金属丝400的螺旋部适配。

请参照附图1、附图2和附图5,并行段处引流通道120和冲洗通道110的侧壁分别设置有侧孔500,侧孔500设置于并行段,侧孔500靠近并行段开口的位置,侧孔500的数量可以为沿并行段设置的多个,侧孔500的孔径小于等于对应的通道容许通过的物体的最大尺寸。该侧孔500能够在并行段开口堵塞时,减小通道失效的风险,孔径的限制能够避免引流物体减小通道堵塞的风险。

请参照附图3和附图4,并行段外壁设置增厚层,使管体的横截面由中间向两边逐渐减小,且并行段的外部形状与身体的切口适配。

请参照附图4,并行段设置增厚层后,并行段的外部形状呈梭形,梭形的外部形状能与撑开的皮肤切口吻合,皮肤切口与并行段的间隙减小,皮肤切口处密封更好,不容易从切口处渗出液体,减少外界细菌进入囊袋的风险,减少污染外部环境的几率,提升使用舒适感。

另外,由于普通管体支撑强度较差,容易在皮肤出口固定处,被固定缝线压闭,导致通道堵塞,在并行段设置增厚部后,能够增加管体的结构支撑强度,抵抗通道变形,减少通道堵塞的风险。

为了减小管体的重量,并行段的增厚部还可以仅设置于并行段靠近分离段处,即并行段与皮肤切口的接触部位。

为了方便固定液体交换管100,管体的并行段套设有弹性套环,弹性套环的外部连接有硅胶片,硅胶片朝向并行段的一面设置有用于贴合皮肤的粘胶层。该弹性套环能够箍紧于并行段,还能够在并行段上移动,从而方便适应并行段的伸入长度,使硅胶片恰好与切口周围的皮肤贴合固定,从而有效固定管体的并行段,降低并行段移位、伸入或脱出的可能。

上述的弹性套环和上述的增厚部还可以结合为一体,即增厚部设置为梭形的弹性套环,并与并行段分离,外部连接具有粘胶层的硅胶片。增厚部能够沿并行段移动,从而与皮肤切口适配,也能使硅胶片与切口周围的皮肤贴合固定。

请参照附图1和附图2,分离段的引流通道120连接负压装置300,冲洗通道110连接冲洗装置200,为了方便调控各通道的开闭,引流通道120设置有引流阀800,冲洗通道110设置有冲洗阀700。

请参照附图2,为了方便连接常用的输液管路或输液瓶,冲洗通道110的分离段开口设置有用于连接输液管路的硬质的连接管900,连接管900端头设置成尖端,具有尖端的连接管900能够方便插入输液管路或者刺破输液瓶的橡胶塞,方便使用,避免使用其他器具开口造成内部液体污染。

进一步地,囊袋冲洗引流装置还包括封闭帽和封闭塞,用于在未使用时保持通道内部洁净,连接管900与封闭帽螺纹配合,引流通道120的分离段开口与封闭塞过盈配合。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液体交换管100的通道的数量可以不局限于两个,通道的数量还可以为多个,其中一个通道用于吸走囊袋内的积液,其余通道用于输入不同的护理液;或者,其中一些通道用于输入不同的护理液,方便向囊袋内施用不同的药物处理,另一些通道用于吸走囊袋内的积液,特殊情况下能够加快积液清理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不对囊袋冲洗引流装置的冲洗装置200、负压装置300的种类型号进行限定,也不对液体交换管100的具体材质、尺寸进行限定。本实施例中,冲洗装置200采用生理盐水瓶,负压装置300采用负压引流瓶,液体交换管100采用硅胶材质,其尺寸包括如下:

液体交换管100的总长度为600mm,其中并行段长度60mm,分离段长度540mm。并行段内径为5mm,分隔部130厚度为2mm,分隔部130靠近并行段开口处的截面增大部的厚度为4mm。请参照附图4,并行段内腔截面呈圆形,分隔部130将引流通道120和冲洗通道110分隔为两个半圆形的通道。

侧孔500设置于并行段开口处及其临近的50mm的范围内。

金属丝400的直径为0.5mm,金属丝400与并行段等长,靠近并行段开口处的末端3mm设置为直径2mm的螺旋结构结构。

本囊袋冲洗引流装置的使用步骤如下:

S1.按照常规操作手术形成起搏器000安置囊袋。

S2.液体交换管100的并行段呈弧形放置在囊袋最深处,即起搏器000的底部边缘。

S3.将起搏器000置入囊袋内,并缝合切口。环形套管置于囊袋外部,硅胶片贴合于皮肤表面,观测并记录并行段露出位置的刻度线600读数。

S4.确认引流阀800和冲洗阀700处于关闭状态,取下封闭帽和封闭塞,引流通道120连接负压引流球,冲洗通道110连接生理盐水瓶。

S5.根据需要开闭两个阀门,进行冲洗和引流。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