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输液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90579发布日期:2019-09-03 20:23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输液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输液控制器。



背景技术:

输液又名打点滴或者挂水。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一次给药在 100ml以上)注射液。通常包装在陶瓷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不含防腐剂或抑菌剂。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稳定地进入静脉,以补充体液、电解质或提供营养物质。

但是目前使用的输液器大都是一次性用品,每年丢弃的输液用品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并且为了防止在输液过程中出现意外,需要不断地对输液进度进行监测和控制调速,病人或家属往往一直看着输液瓶,无法休息,这不仅给病人和家属带来了精神负担,也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在冬天输液时,冰冷的药液会引起人身体不适,容易产生不良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输液控制器,该新型输液控制器具有可回收利用、自动监测提醒输液情况、自动加热药液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输液控制器,包括外壳以及固定于外壳侧表面的显示屏和功能按键,所述外壳上端固定连接有通气管、扎口管和充电口,所述充电口内设有两个连接柱,所述扎口管位于所述外壳上表面的中央位置,所述外壳下表面对应所述扎口管的位置固定安装有连接管,所述外壳内部由一块分隔板分隔出储液腔和控制腔,所述储液腔分别与所述通气管、扎口管和连接管连通,所述储液腔内壁固定安装有紫外杀菌灯、导热罩、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所述导热罩内部固定安装有加热器,所述储液腔内部底面对应所述连接管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电磁控制阀,所述控制腔内部固定安装有处理器、无线通信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可充电锂电池和蜂鸣报警器,所述可充电锂电池和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内部顶端对应所述充电口的位置。

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功能按键、紫外杀菌灯、加热器、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电磁控制阀、无线通信模块和蜂鸣报警器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分别与所述可充电锂电池和充电口的连接柱电性连接。

上述结构中,将所述扎口管扎入药瓶内,通过所述连接管连接输液管,所述储液腔通过所述通气管通入空气,使药液进入到所述储液腔内,通过功能按钮能够调节所述电磁控制阀的开口大小,控制排液速度,所述液位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储液腔内的液位低于额定值时,将信号传递给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蜂鸣报警器响起,提醒输液患者,同时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将信号传递给远程监测端,方便提醒护士换药;冬天时,通过所述功能按键输入控制命令,所述加热器运行放热,所述导热罩防止所述加热器与药液直接接触,使药液保持在额定温度,使药液进入人体不会引起不适,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药液温度,通过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加热器发热量,保持药液温度稳定,防止药液加热过度,影响药液的效果;通过所述充电口可以对所述可充电锂电池充电,使装置一直运行,所述显示屏能够显示装置的运行温度、电压等数值;装置使用完毕以后,通过所述功能按键输入控制命令,能够使所述紫外杀菌灯亮起对装置内的所述储液腔进行杀菌消毒,之后取下装置,进行清水冲洗,以便下次使用。

优选的,所述导热罩形状呈圆柱体,内部空心,所述导热罩由陶瓷制成,如此设置,使加热器不直接和药液接触,防止药液过热,改变药效。

优选的,所述扎口管下端与所述外壳相连处固定安装有卡块,所述卡块上表面为弧面,所述卡块下表面为平面圆,如此设置,能够使装置和药液瓶连接更加牢固,防止松脱,出现输液管掉落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充电口为USB型插口,如此设置,方便装置充电,增加了装置使用的便捷性。

优选的,所述扎口管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铰接有挂钩,如此设置,使输液控制装置和药液瓶之间连接更加牢固,防止出现松脱。

有益效果在于:

1、装置使用完毕以后,可以消毒冲洗以后,继续下次使用,减少了一次性消耗品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了环境,节约了资源;

2、不需要看护人员不断的监测和观察药液剩余量以及输液速度,能够自动报警,降低了医务人员和看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也防止出现医疗事故;

3、冬天输液时,能够使药液保持常温,防止引起输液患者的身体不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控制原理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

1、通气管;2、扎口管;3、显示屏;4、连接管;5、外壳;6、功能按键; 7、紫外杀菌灯;8、加热器;9、温度传感器;10、储液腔;11、液位传感器; 12、导热罩;13、电磁控制阀;14、可充电锂电池;15、电源管理模块;16、无线通信模块;17、蜂鸣报警器;18、处理器;19、充电口;20、卡块;21、挂钩;22、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一种新型输液控制器,包括外壳5以及固定于外壳5侧表面的显示屏3和功能按键6,外壳5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通气管1和扎口管2,通气管1为胶管,扎口管2呈圆锥形,外壳5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充电口19,充电口19内设有两个连接柱,充电口19呈矩形,扎口管2位于外壳5上表面的中央位置,外壳5下表面对应扎口管2的位置固定安装有连接管4,连接管4连接输液管,外壳5内部由一个分隔板分隔出储液腔10和控制腔,储液腔10分别与通气管1、扎口管2和连接管4连通,使药瓶和储液腔10内通入空气,方便药液进入储液腔10,储液腔10距离处理器18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紫外杀菌灯7、导热罩12、温度传感器9和液位传感器11,温度传感器9型号为WRM-101,液位传感器11型号为GC1513,导热罩12内部固定安装有加热器8,导热罩12 形状呈圆柱体,内部空心,导热罩12由陶瓷制成,液位传感器11位于距离储液腔10内部底面0.3-0.5cm处,电磁控制阀13固定安装于储液腔10内部底面对应连接管4的位置,电磁控制阀13型号为K9409DS,控制腔内部固定安装有处理器18、无线通信模块16、电源管理模块15、可充电锂电池14和蜂鸣报警器17,可充电锂电池14和电源管理模块15固定安装在外壳5内部顶端对应充电口19的位置,可充电锂电池14电压为3.3V,电源管理模块15包括5V转3.3V 的电源管理芯片。

处理器18分别与电源管理模块15、功能按键6、紫外杀菌灯7、加热器8、温度传感器9、液位传感器11、电磁控制阀13、无线通信模块16和蜂鸣报警器 17电性连接,电源管理模块15分别与可充电锂电池14和充电口19的连接柱电性连接,蓄电池为上述各装置供电。

上述结构中,将扎口管2扎入药瓶内,通过连接管4连接输液管,储液腔 10通过通气管1通入空气,使药液进入到储液腔10内,通过功能按钮能够调节电磁控制阀13的开口大小,控制排液速度,液位传感器11检测到储液腔10内的液位低于额定值时,将信号传递给处理器18,处理器18控制蜂鸣报警器17 响起,提醒输液患者,同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16将信号传递给远程监测端,方便提醒护士换药;冬天时,通过功能按键6输入控制命令,加热器8运行放热,导热罩12防止加热器8与药液直接接触,使药液保持在额定温度,使药液进入人体不会引起不适,温度传感器9检测药液温度,通过处理器18控制加热器8 发热量,保持药液温度稳定,防止药液加热过度,影响药液的效果;通过充电口19可以对可充电锂电池14充电,使装置一直运行,显示屏3能够显示装置的运行温度、电压等数值;装置使用完毕以后,通过功能按键6输入控制命令,能够使紫外杀菌灯7亮起对装置内的储液腔10进行杀菌消毒,之后取下装置,进行清水冲洗,以便下次使用。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充电口19为USB型插口,USB 插口目前比较普遍,使装置充电更加便利,防止出现充电器丢失无法充电的情况。

实施例2其余结构和工作原理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如图6所示,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扎口管2下端与外壳5相连处固定安装有卡块20,卡块20上表面为弧面,卡块20下表面为平面圆,扎口管2扎入药液瓶塞内以后,卡块20下表面会卡扣在瓶塞内侧,防止装置和药液瓶松脱分离。

实施例3其余结构和工作原理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如图7所示,实施例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扎口管2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座22,固定座22上铰接有挂钩21,通过挂钩21使装置固定在挂置药液瓶的吊网上,防止输液装置与药液瓶由于受到重力或者外力而松脱分离。

实施例4其余结构和工作原理同实施例1。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