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病理标本收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3961发布日期:2019-07-19 22:30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内镜下病理标本收集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内镜下病理标本收集器。



背景技术:

内镜检查时,例如胃镜、肠镜,可以从吸引孔通过负压源吸引体内液体,液体中的标本就会顺着液体从吸引孔中流出。目前取标本的方式是在吸引孔上设置纱布,这样,液体中的标本就会被留在纱布上,而液体会通过纱布流走。但是,一个患者经常需要留多个标本,这样方式下,需要多次拆卸负压源与吸引孔的连接以更换纱布,操作起来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内镜下病理标本收集器,其能在收集同一患者的多个标本的过程中无需拆卸负压源。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内镜下病理标本收集器,其包括:盖体和圆筒体;

圆筒体被横向隔板分隔为第一空间部与第二空间部;横向隔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第一空间部被多个纵向分隔板分隔为多个子空间;该多个纵向分隔板在第一空间的中心处连接在一起;该多个纵向分隔板在其第一端与圆筒体的第一端齐平,在其第二端连接在横向分隔板上;第二空间部的第二端被端盖封闭,端盖上设置有中空的负压源连接嘴;负压源连接嘴与第二空间部连通;第一空间部的第一端为敞口;

盖体的第二端可转动地盖在圆筒体的第一空间部的第一端上;盖体的第一端形成有中空的吸引孔连接嘴;吸引孔连接嘴形成在盖体的偏心位置;吸引孔连接嘴与任何一个子空间正对时,仅与该子空间连通。

优选地,所述横向隔板、纵向隔板与所述圆筒体一体形成。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内镜下病理标本收集器,每次将吸引孔连接嘴对准一个子空间,收集一次标本后,转动圆筒体,将吸引孔连接嘴对准下一个子空间,由此实现不拆卸负压源的情况下连续进行标本采集,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镜下病理标本收集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镜下病理标本收集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镜下病理标本收集器的圆筒体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镜下病理标本收集器的圆筒体的右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镜下病理标本收集器的盖体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镜下病理标本收集器的盖体的右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镜下病理标本收集器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内镜下病理标本收集器,其包括:盖体20和圆筒体10。

圆筒体10被横向隔板13分隔为第一空间部12a与第二空间部12b;横向隔板13上开设有多个通孔14;第一空间部12a被多个纵向分隔板15分隔为多个子空间;该多个纵向分隔板15在第一空间12a的中心处连接在一起;该多个纵向分隔板15在其第一端与圆筒体的第一端齐平,在其第二端连接在横向分隔板13上;第二空间部12b的第二端被端盖封闭,端盖上设置有中空的负压源连接嘴11;负压源连接嘴11与第二空间部连通;第一空间部12a的第一端为敞口。

盖体20的第二端可转动地盖在圆筒体10的第一空间部12a的第一端上;盖体20的第一端形成有中空的吸引孔连接嘴21;吸引孔连接嘴21形成在盖体10的偏心位置;吸引孔连接嘴21与任何一个子空间正对时,仅与该子空间连通。横向隔板13、纵向隔板15与所述圆筒体10一体形成。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内镜下病理标本收集器的吸引孔连接嘴与内镜的吸引孔连接,将本实用新型的内镜下病理标本收集器的负压源连接嘴与负压源连接;将吸引孔连接嘴对准一个子空间,用负压源吸引而收集一个标本后,旋转圆筒体,将吸引孔连接嘴对准下一个子空间,重复吸引操作,将另一个标本收集到该子空间内,由此在不拆卸负压源的情况下,对患者的多个标本可以进行连续采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