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摩保健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29180发布日期:2020-04-10 16:29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摩保健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保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按摩保健椅。



背景技术:

按摩椅的原理是利用机械的滚动力作用和机械力挤压来进行按摩,是一种可模拟人手对人体背部等部位进行推拿、捶打、揉捏等按摩操作按摩的保健设备,具有疏通经络,使气血循环,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的作用,所以按摩后可感到肌肉放松、关节灵活,使人精神振奋、消除疲劳,对保证身体健康有重要作用。

为了使全身得到按摩和放松,大腿、小腿、足底、双臂等人体部位往往还进行局部按摩,现有的按摩椅不能根据坐姿或躺姿的需要调整按摩部位,故亟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摩保健椅,能根据需要调整按摩部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之一种按摩保健椅,包括按摩坐板和与按摩坐板紧密铰接的按摩靠背,所述按摩坐板的下方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内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端部设有小腿按摩部,所述第一连杆与箱体之间设有使小腿按摩部推出和缩回的第一气缸,所述箱体内沿倾斜向下的方向滑动连接有“l”形结构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端部设有足部按摩部,所述第一连杆的表面设有第一齿条,所述箱体转动连接有与第一齿条啮合的齿轮,所述第二连杆设有与齿轮啮合的第二齿条。

优选地,所述小腿按摩部包括与第一连杆连接的方块形盒体,所述盒体上间隔设有三个驼峰形结构的按摩体。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均包括左右对称的两个。

优选地,所述箱体内设有限制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极限位置的若干限位块。

优选地,所述按摩坐板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杆,所述支杆上设有手部按摩部。

优选地,所述按摩靠背的端部设有头部按摩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在箱体内滑动连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且通过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和齿轮将两者联动,在使用者躺下时,启动气缸将第一连杆推出,小腿按摩部被推出箱体外,使用者可以将小腿搁在水平的小腿按摩部上,全身平躺,对小腿和背部等处进行按摩保健,第一连杆滑动的同时,其上设置的第一齿条拉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具有第二齿条的第二连杆滑动,从而收回第二连杆,达到收回足部按摩部的目的;

在使用者从躺姿换成坐姿时,启动气缸将第一连杆拉回箱体内,小腿按摩部被拉回箱体内,第一连杆滑动的同时,其上设置的第一齿条拉动齿轮反向转动,齿轮带动具有第二齿条的第二连杆滑动,从而使第二连杆伸出,足部按摩部向斜下方伸出,使用者可以将脚放在足部按摩部上,对足部和背部等处进行按摩保健,从而根据姿势的需要调整按摩部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按摩保健椅在小腿按摩部伸出箱体状态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按摩保健椅在小腿按摩部伸出箱体状态下的结构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按摩保健椅在小腿按摩部缩回箱体状态下的结构原理图。

图中:1、按摩坐板;2、按摩靠背;3、箱体;4、第一连杆;5、小腿按摩部;6、第一气缸;7、第二连杆;8、足部按摩部;9、第一齿条;10、齿轮;11、第二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之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摩保健椅,包括按摩坐板1和与按摩坐板1紧密铰接的按摩靠背2,所述按摩坐板1的下方连接有箱体3,所述箱体3内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杆4,所述第一连杆4的端部设有小腿按摩部5,所述第一连杆4与箱体3之间设有使小腿按摩部5推出和缩回的第一气缸6,所述箱体3内沿倾斜向下的方向滑动连接有“l”形结构的第二连杆7,所述第二连杆7的端部设有足部按摩部8,所述第一连杆4的表面设有第一齿条9,所述箱体3转动连接有与第一齿条9啮合的齿轮10,所述第二连杆7设有与齿轮10啮合的第二齿条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箱体3内滑动连接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7,且通过第一齿条9、第二齿条11和齿轮10将两者联动,在使用者躺下时,启动气缸将第一连杆4推出,小腿按摩部5被推出箱体3外,使用者可以将小腿搁在水平的小腿按摩部5上,全身平躺,对小腿和背部等处进行按摩保健,第一连杆4滑动的同时,其上设置的第一齿条9拉动齿轮10转动,齿轮10带动具有第二齿条11的第二连杆7滑动,从而收回第二连杆7,达到收回足部按摩部8的目的;

在使用者从躺姿换成坐姿时,启动气缸将第一连杆4拉回箱体3内,小腿按摩部5被拉回箱体3内,第一连杆4滑动的同时,其上设置的第一齿条9拉动齿轮10反向转动,齿轮10带动具有第二齿条11的第二连杆7滑动,从而使第二连杆7伸出,足部按摩部8向斜下方伸出,使用者可以将脚放在足部按摩部8上,对足部和背部等处进行按摩保健,从而根据姿势的需要调整按摩部位;

上述按摩坐板1、按摩靠背2、小腿按摩部5和足部按摩部8均采用现有技术的按摩原理,即利用机械的滚动力和机械力挤压来进行按摩,具体结构可以参考申请号为:cn85205738的一篇专利,或其他涉及该类的专利。

优选地,所述小腿按摩部5包括与第一连杆4连接的方块形盒体,所述盒体上间隔设有三个驼峰形结构的按摩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三个驼峰形结构的按摩体,这样两个小腿部分可以分别搁在形成的两个凹槽间,有利于对小腿各处进行按摩保健,按摩体亦采用现有技术的按摩原理,与上述的原理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7均包括左右对称的两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左右对称的两个有利于保证小腿按摩部5和足部按摩部8在伸缩时的平稳性,并且有利于提高连接强度,延长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箱体3内设有限制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7的极限位置的若干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限位块用于限制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7的极限位置,防止其从箱体3内脱出。

优选地,所述按摩坐板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杆,所述支杆上设有手部按摩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部按摩部可以在坐姿或躺姿等姿势下为使用者的手部提供按摩,其按摩原理与上述的相同。

优选地,所述按摩靠背2的端部设有头部按摩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头部按摩部可以在坐姿或躺姿等姿势下为使用者的头部提供按摩,其按摩原理与上述的相同。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