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科专用脉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08953发布日期:2019-09-06 20:01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医科专用脉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科专用脉枕。



背景技术:

把脉又称为切脉,是中医师用手按病人的动脉,根据脉象,以了解疾病内在变化的诊断方法,脉象,可以理解为脉搏的形象,中医在把脉时放置在病人手腕下的小枕头,俗称脉枕,脉枕为长方体形,结构简单。

在中医儿科的治疗工作中,由于患儿年龄较小,不能很好的配合医生工作,患儿的手腕容易在脉枕上发生移动,患者将手腕置于脉枕后,不利于医生准确诊脉,延长了诊脉所需的时间,增加了医生的劳动强度,此外在医生诊脉的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一些其他工具,因此在就诊过程中,医生需要去别处拿取工具,浪费了诊断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科专用脉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中医儿科的治疗工作中,由于患儿年龄较小,不能很好的配合医生工作,患儿的手腕容易在脉枕上发生移动,患者将手腕置于脉枕后,不利于医生准确诊脉,延长了诊脉所需的时间,增加了医生劳动强度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科专用脉枕,包括枕套,所述枕套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的顶部设置有放置盒,所述枕套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与放置盒滑动连接,所述枕套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枕垫,所述枕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卡套,所述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卡套,所述第一滑动卡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接柱,所述插接柱的正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定位槽,所述第二滑动卡套的一侧开设有插接槽,所述第二滑动卡套的正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插接槽连通。

优选的,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条,所述滑条与放置盒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放置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隔板,所述隔板为医用抗菌板。

优选的,所述滑杆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滑动卡套和第二滑动卡套均与限位槽滑动连接,且限位槽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挡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动卡套和第二滑动卡套均由支撑块和扇形橡胶环构成,且橡胶环的内壁设置有海绵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放置盒,医生可将诊断所需的常规物品放置到放置盒内部,在诊断过程中,需要使用到这些物品时,可直接拉动放置盒,使放置盒从枕套内部拉出,然后直接取用物品即可,解决了医生在需要使用这些物品时,需要耗时去寻找,浪费诊断时间的问题,在滑动组件和限位条的共同限定下,防止放置盒拉出时会发生倾斜,导致拉动不顺畅或卡死的现象发生,方便了医生的使用。

2.通过设置放置槽和枕垫,医生在对儿童进行把脉时,病人将手腕放在枕垫上,然后推动第一滑动卡套和第二滑动卡套,将病人靠近手掌的手臂部分卡在第一滑动卡套和第二滑动卡套之间,此时插接柱插接到插接槽内部,然后使用常规插销等插到定位孔内,使插销与定位槽插接,即可将第一滑动卡套和第二滑动卡套进行固定,此时可对儿童的手臂进行良好的限位,防止其在诊断过程中手臂发生摆动,从而使医生的诊断更加高效准确,且该脉诊也适用于一些无法自行控制手部摆动的病人,只需调整插销插在相应的定位孔内,即可使病人的手臂进行固定,避免了诊断过程中病人手臂自行摆动,医生诊断较为困难的现象,解决了在中医儿科的治疗工作中,由于患儿年龄较小,不能很好的配合医生工作,患儿的手腕容易在脉枕上发生移动,患者将手腕置于脉枕后,不利于医生准确诊脉,延长了诊脉所需的时间,增加了医生劳动强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放置盒的侧视图。

图中:1、枕套;2、滑动组件;3、放置盒;4、限位条;5、放置槽;6、枕垫;7、固定板;8、滑杆;9、第一滑动卡套;10、第二滑动卡套;11、限位槽;12、挡块;13、插接柱;14、定位槽;15、插接槽;16、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在中医儿科的治疗工作中,由于患儿年龄较小,不能很好的配合医生工作,患儿的手腕容易在脉枕上发生移动,患者将手腕置于脉枕后,不利于医生准确诊脉,延长了诊脉所需的时间,增加了医生劳动强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医科专用脉枕。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医科专用脉枕,包括枕套1,枕套1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组件2,滑动组件2的顶部设置有放置盒3,枕套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条4,限位条4与放置盒3滑动连接,枕套1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5,放置槽5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枕垫6,枕套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固定板7,两个固定板7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杆8,滑杆8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卡套9,滑杆8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卡套10,第一滑动卡套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接柱13,插接柱13的正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定位槽14,第二滑动卡套10的一侧开设有插接槽15,第二滑动卡套10的正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定位孔16,定位孔16与插接槽15连通。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放置盒3,医生可将诊断所需的常规物品放置到放置盒3内部,在诊断过程中,需要使用到这些物品时,可直接拉动放置盒3,使放置盒3从枕套1内部拉出,然后直接取用物品即可,解决了医生在需要使用这些物品时,需要耗时去寻找,浪费诊断时间的问题,在滑动组件2和限位条4的共同限定下,防止放置盒3拉出时会发生倾斜,导致拉动不顺畅或卡死的现象发生,方便了医生的使用,通过设置放置槽5和枕垫6,医生在对儿童进行把脉时,病人将手腕放在枕垫6上,然后推动第一滑动卡套9和第二滑动卡套10,将病人靠近手掌的手臂部分卡在第一滑动卡套9和第二滑动卡套10之间,此时插接柱13插接到插接槽15内部,然后使用常规插销等插到定位孔16内,使插销与定位槽14插接,即可将第一滑动卡套9和第二滑动卡套10进行固定,此时可对儿童的手臂进行良好的限位,防止其在诊断过程中手臂发生摆动,从而使医生的诊断更加高效准确,且该脉诊也适用于一些无法自行控制手部摆动的病人,只需调整插销插在相应的定位孔16内,即可使病人的手臂进行固定,避免了诊断过程中病人手臂自行摆动,医生诊断较为困难的现象,解决了在中医儿科的治疗工作中,由于患儿年龄较小,不能很好的配合医生工作,患儿的手腕容易在脉枕上发生移动,患者将手腕置于脉枕后,不利于医生准确诊脉,延长了诊脉所需的时间,增加了医生劳动强度的问题。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滑动组件2包括有滑轨,滑轨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条,滑条与放置盒3固定连接,在放置盒3的推拉时,滑条在滑轨内部滑动,可有效的防止放置盒3发生偏移,使其推拉时更加顺畅,放置盒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隔板,隔板为医用抗菌板,通过隔板将放置盒3内部分隔成多个区域,方便了放置不同的物品,防止不同的物品间相互接触,且医用抗菌板可有效的避免放置盒3内部对所放置的物品沾染细菌等,使用更加方便。

其中,滑杆8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11,第一滑动卡套9和第二滑动卡套10均与限位槽11滑动连接,且限位槽1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挡块12,限位槽11起到了对第一滑动卡套9和第二滑动卡套10进行限定的作用,防止它们发生倾斜,挡块12可起到防止第一滑动卡套9和第二滑动卡套10的运动路径过大,避免了第一滑动卡套9和第二滑动卡套10偏离放置槽5过多,对病人手臂造成伤害的现象发生,第一滑动卡套9和第二滑动卡套10均由支撑块和扇形橡胶环构成,且橡胶环的内壁设置有海绵垫,橡胶环和海绵块和有效的降低对病人手臂的伤害,防止对其手臂固定的过程中导致手臂损伤的现象发生。

本实用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的限制。

本实用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