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营养液配制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93788发布日期:2019-06-13 15:51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营养液配制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营养液配制袋。



背景技术:

在医院新生儿科室内,由于孩子用药的特殊性,剂量小,配制药物种类多,往往需要医护人员自己配置,因此需要药液配制袋来进行配置,现有的配制液袋是采用生理盐水袋或葡萄糖液体袋子,会受到很大的局限性。

而且在现有的医院对药液配置时,需要对配制袋的注液口进行反复的穿刺,由于注液口是橡胶制品,容易导致在注液口有小颗粒橡胶脱落,如果医护人员没有及时发现,会造成小颗粒的橡胶随着泵管输入进患者的体内,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新型营养液配制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营养液配制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营养液配制袋,包括配制袋本体,所述配制袋本体的前表面中部设置有液位尺,且配制袋本体的上端中部开设有悬挂孔,所述配制袋本体的下端嵌入设置有出液口,且配制袋本体的下端靠近出液口的一侧位置处嵌入设置有注液口,所述配制袋本体的上端位于悬挂孔的内侧壁位置处包裹有防扯套,所述注液口的一端贯通连接有三通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三通阀包括第一塞帽、第一通孔、调节阀、第二通孔、第二塞帽和塞帽储放筒,所述三通阀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通孔,且三通阀的另一侧对应第一通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三通阀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塞帽储放筒,所述第一通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塞帽,所述第二通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塞帽,所述三通阀的前侧面嵌入安装有调节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塞帽与第二塞帽的结构大小相同,且第一塞帽和第二塞帽均是一种橡胶材质的构件,所述第一塞帽和第二塞帽为一种圆锥型结构,所述塞帽储放筒的两侧面分别对应第一塞帽和第二塞帽的位置处开设有两个放置槽,放置槽分别与第一塞帽和第二塞帽相适配,所述第一塞帽和第二塞帽的一侧均设置有橡皮筋,且第一塞帽和第二塞帽均与三通阀通过橡皮筋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塞帽和第二塞帽分别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适配,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大小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液口为一种橡胶材质的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扯套是一种塑料材质的构件,且防扯套与悬挂孔卡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型营养液配制袋,对原有的配制袋的注液口进行了改装,通过将注液口改成带有三通型的三通阀,一方面可以在配制液体时,控制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开关,另一方面可以解决传统橡胶注液口在配制液体时,由于反复穿刺,导致有橡胶颗粒脱落,且脱落的小颗粒橡胶随着泵管输入患者体内的问题,对患者的健康提供了保障,同时在三通阀上加装第一塞帽和第二塞帽可以在三通型注液口不使用时,对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进行塞堵,防止灰尘杂质进入三通阀内,从而影响液体配制的卫生,而且通过液位尺可以在医护人员配制液体时,能更加直观的了解到配制液的量,进一步的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型营养液配制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新型营养液配制袋中三通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配制袋本体;2、悬挂孔;3、防扯套;4、液位尺;5、出液口;6、三通阀;7、注液口;8、第一塞帽;9、第一通孔;10、调节阀;11、第二通孔;12、第二塞帽;13、塞帽储放筒。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新型营养液配制袋,包括配制袋本体1,配制袋本体1的前表面中部设置有液位尺4,利用液位尺4可以方便医护人员在配制药液时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配制液的量,提高配制液体的效率,给医护人员的操作带来了便捷。

配制袋本体1的上端中部开设有悬挂孔2,且配制袋本体1的下端嵌入设置有出液口5,出液口5为一种橡胶材质的构件,配制袋本体1的下端靠近出液口5的一侧位置处嵌入设置有注液口7,且配制袋本体1的上端位于悬挂孔2的内侧壁位置处包裹有防扯套3,防扯套3是一种塑料材质的构件,且防扯套3与悬挂孔2卡合连接,利用防扯套3可以避免配制袋本体1在多次悬挂时对悬挂孔2造成磨损,从而导致配制袋本体1破损的问题。

注液口7的一端贯通连接有三通阀6,三通阀6包括第一塞帽8、第一通孔9、调节阀10、第二通孔11、第二塞帽12和塞帽储放筒13,三通阀6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通孔9,且三通阀6的另一侧对应第一通孔9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通孔11,三通阀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塞帽储放筒13,第一通孔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塞帽8,第二通孔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塞帽12,三通阀6的前侧面嵌入安装有调节阀10,第一通孔9和第二通孔11的大小相同,通过将原有的通过注液口7注射的方式改装成带有三通阀6的注液方式,一方面可以在配制液体的过程中利用三通阀6上的调节阀10进行控制第一通孔9和第二通孔11的开关,另一方面,由于原有的注液口7是橡胶制品,因此在配置液体过程中,需要反复穿刺,以至于会导致小颗粒的橡胶脱落,脱落的小颗粒橡胶随着泵管输入患者体内,存在安全隐患和药物浪费,因此在原有的注液口7上进行了改进,采用三通阀6,可以避免反复穿刺和意外针刺伤导致微小橡胶颗粒脱落的问题,对患者的健康提供了保障。

第一塞帽8与第二塞帽12的结构大小相同,且第一塞帽8和第二塞帽12均是一种橡胶材质的构件,第一塞帽8和第二塞帽12为一种圆锥型结构,塞帽储放筒13的两侧面分别对应第一塞帽8和第二塞帽12的位置处开设有两个放置槽,放置槽分别与第一塞帽8和第二塞帽12相适配,第一塞帽8和第二塞帽12分别与第一通孔9和第二通孔11相适配,第一塞帽8和第二塞帽12的一侧均设置有橡皮筋,且第一塞帽8和第二塞帽12均与三通阀6通过橡皮筋固定连接,通过在三通阀6上加装第一塞帽8、第二塞帽12和塞帽储放筒13,方便在三通阀6不用时,利用第一塞帽8和第二塞帽12将第一通孔9和第二通孔11进行塞堵,即可防止灰尘杂质进入第一通孔9和第二通孔11,又可提高医护人员配制药液时的卫生质量,当三通阀6工作时,可以将第一塞帽8和第二塞帽12取下,然后放入塞帽储放筒13两侧面的放置槽内,便于对第一塞帽8和第二塞帽12进行收纳,避免第一塞帽8和第二塞帽12影响医护人员的操作。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