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用眼科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6350发布日期:2019-08-09 21:17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用眼科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科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用眼科镊。



背景技术:

常规重睑手术的关键技术就是将上睑板与其表面皮肤在正常解剖结构基础上通过手术或者缝线等方法人为地粘合到一起,以形成重睑褶皱,美化容貌。

传统的埋线法需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上眼皮,然后翻转上眼皮进针穿孔、埋线。要形成稳固、长久美观的重睑,必须保证缝线要穿过皮肤和睑板。但是,人的眼睑皮肤很薄,皮下脂肪也很少,再下面就是眼轮回肌、睑板和与眼球接触的结膜。睑板厚度通常为lmm左右,皮肤面进针后很难把握针尖只是穿过睑板。即使经验丰富的医生也有夫子将针尖刺穿睑板和结膜刺破眼球或者角膜导致失明等严重并发症的案例。为了安全起见,有的医生为了不损伤眼球,将眼睑翻过来缝合或者插入角膜保护垫等,尽管不会伤害到眼球。

对于年轻医生或睑部肥厚者在做埋线双眼皮时,可能由于经验不够缝针刺穿睑板,甚至损伤角膜,无法在手术中明确掌握缝针的深度。在此手术过程中,会频繁用到睑托板和手术镊子,睑托板托在睑内,缝合针可以在缝合时感觉到缝针是否穿过了睑板或没有缝到睑板,保护眼球,从而来控制缝针的深度,避免穿透睑板甚至损伤角膜,需要频繁更换器械,使用不便。

有鉴于此,急需对现有的手术镊的结构进行改进,以方便操作,提高手术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手术镊的结构存在操作不便、手术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双用眼科镊,包括:

两支镊腿,一端固定粘合形成固定端,所述镊腿的另一端设有镊尖;

睑托板,与所述固定端一体成型,为圆形。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所述镊尖设有镊齿,另一个所述镊尖上设有卡口,所述卡口和所述镊齿互相适配。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镊腿包括连接段和镊柄,所述连接段设置在所述固定端和所述镊柄之间,所述镊尖设置在所述镊柄的末端。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段的厚度为所述镊柄的一半。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镊柄的外侧面设有防滑纹。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睑托板和所述镊柄采用圆弧圆滑相接,所述镊柄和所述镊尖采用圆弧圆滑相接。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卡口有设有两个相对的凸起围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睑托板设置在镊腿的固定端上,具有镊子和睑托板的双重功能,在手术过程中,在需要托住眼睑保护眼球时,只需要转换方向,直接使用另一端的睑托板,具有以下优点:

1.使用方便,减少手术者在手术时更换镊子和睑托板的多余动作,一器两用,节省操作时间;

2.利用睑托板托住眼睑,既能保护眼球,又能在手术中明确掌握缝针的深度,提高手术精准度;

3.对医生的经验和手法要求较低,对于年轻医生或睑部肥厚者也更为安全可靠,确保手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用眼科镊,节省操作时间,提高了手术效率。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用眼科镊,包括睑托板20和两支镊腿10,两支镊腿10的一端固定粘合形成固定端,镊腿10的另一端设有镊尖15,睑托板20与固定端一体成型,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将睑托板20设置在镊腿10的固定端上,具有镊子和睑托板的双重功能,在手术过程中,在需要托住眼睑保护眼球时,只需要转换方向,就能直接使用另一端的睑托板20,大大减少了更换手术器械的时间,使用方便,在手术中可明确掌握缝针的深度,减少手术者在手术时反复换器械的多余动作,节省操作时间,对医生的经验和手法要求较低,对于年轻医生或睑部肥厚者也更为方便,提高了手术效率。

其中一个镊尖15设有镊齿13,另一个镊尖15上设有卡口14,卡口14和镊齿13互相适配。这种结构能将肌肉和组织牢牢抓住,方便操作,镊齿13造成的创口微小,利于患者快速恢复。

镊腿10包括连接段11和镊柄12,连接段11设置在固定端和镊柄12之间,镊尖15设置在镊柄12的末端。连接段11使得镊柄12的开合有了结构支撑。连接段11的厚度为镊柄12的一半,使得连接段11的弹性提高,提高镊柄12开合的易操作性。

镊柄12的外侧面设有防滑纹,防滑纹增加手部的摩擦力,便于操作。

睑托板20和镊柄12采用圆弧圆滑相接,镊柄12和镊尖15采用圆弧圆滑相接。圆滑相接的结构避免了结构上的锐角,方便操作,手感更好。

卡口14有设有两个相对的凸起围成,本实用新型闭合时,镊齿13围在凸起内,避免发生错位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具有镊子和睑托板的双重功能,在手术过程中,在需要托住睑部保护眼球的时候,只需要转换方向,就能直接使用另一端的睑托板,大大减少了更换手术器械的时间,使用方便,节省操作时间,提高了手术效率。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