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通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97930发布日期:2019-12-03 17:58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通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通气装置,属于医疗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在临床抢救中,及时建立有效的人工气道,对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非常重要。在既不能插管,又不能通过面罩通气的紧急情况下,将喉罩置于咽喉部,充气后在喉周围形成一个密封圈,既可以让病人自主呼吸,也可实施正压通气。具有置入便捷,盲插成功率高,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应用方面日趋重视。

现有通气装置的通气通道与气囊采用不同材质拼接而成,当通气通道与柔软的硅胶气囊连接时,可靠性降低且拼接处会产生一个分层,使得通气通道与气囊连接处不平滑,可能对会厌部位产生一定损伤,并且有可能因为用力不当导致连接处脱落,对抢救工作带来麻烦;并且现有的通气装置的通气通道仅为一根通气软管,而通气软管可能因为弯折而使通气梗阻,带来严重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创造性地通过一种医用通气装置来克服本领域中已知的限制并解决未能解决的问题。采用同种材料一体成型的通气结构解决了传统通气装置的罩体与通气管道拼接处不平滑而损伤病人会厌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因材料不同导致拼接不稳固而易脱落的问题,一体式通气结构采用了硅胶加强层,使得建立起的人工气道不易因弯折而使通气梗阻,提高了临床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为一种医用通气装置,用于经病人口腔插入咽喉部以建立人工气道,包括由不同硬度的硅胶整体成型的一体式通气结构,所述一体式通气结构包括第一管道、包覆第一管道的硅胶加强层以及用于密封气管和食管入口的罩体,所述罩体包括腹面与外围套囊,罩体的外围与硅胶加强层外表面平滑无缝连接,所述第一管道从进气端贯穿硅胶加强层与罩体腹面,延伸至出气端以适于第一管道与病人气管相通,所述外围套囊包括近端和远端,近端设有开孔,用于连接为外围套囊充气的充气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一体式通气结构还包括与第一管道相邻的被包覆在硅胶加强层内部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贯穿硅胶加强层并连通至外围套囊的远端以适于通入食管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进气端分别设置有用于承受牙齿咬合力以防止通气梗阻的第一加强套管和第二加强套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套管和第二加强套管并排连接并且可插拔。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外围套囊硬度小于肖氏硬度35度,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硅胶加强层硬度大于外围套囊的硬度且小于肖氏硬度70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硅胶加强层呈弧形且能够根据不同病人喉部解剖弧度自适应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套管的进气端管口设置有用于实现正压通气的气源接头,所述三通气源接头包括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接入气源,第二通孔连通至第一加强套管的进气端管口并使得该三通气源接头可绕第一加强套管中心轴旋转,第三通孔设置有支气管镜支持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气管镜支持件与第三通孔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气管镜支持件内设置有可控制开合的密封隔层,所述支气管镜支持件还连接有盖子,所述盖子上开设有一个用于支气管镜通过的小孔,所述小孔直径大于支气管镜直径,直径之差小于预设值,使得支气管镜通过小孔后形成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硅胶加强层的外表面为粗糙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充气管连接有用于指示外围套囊内气压的指示气囊,所述指示气囊连接有用于控制充气管单向通气的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医用通气装置,由于采用硅胶一体成型的通气结构,罩体与硅胶加强层之间连接更平滑,不易损伤病人身体,并且由于不存在部件的拼接,使得插入病人咽喉后更加牢靠,避免了部件脱落等临床意外的发生,硅胶加强层使得人工气道不易因病人姿势不正确引起的气道弯折导致通气梗阻,提高了人工气道可靠性。

通过附图和以下对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下文将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附图供以说明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图中:

图1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第一管道与硅胶加强层的部分剖视图;

图3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一体式通气结构成型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一体式通气结构成型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第一管道位置的剖视图;

图6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第二管道位置的剖视图;

图7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加强套管和气源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气源接头通孔处为部分剖解图;

在说明书附图的所有几个视图中,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描述仅本质上是示例性的,并非意在限制描述的实施例或应用以及描述的实施例的用途。本文使用的术语“示例性”或“说明性”表示“作为一个实例或说明”。本文中描述为“示例性”或“说明性”实施例并不代表相对于其它实施例是优选或优先的。下面描述的所有实现方式均为示例性实现方式,提供这些实现方式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制定或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非意在限制由权利要求所限定的实用新型范围。在本文中,出于描述目的,术语“上部”、“底部”、“左”、“后”、“右”、“前”、“垂直”、“水平”及其衍生词应与附图所示的实用新型相关。此外,无意受前技术领域、实用新型背景、实用新型内容或以下详细说明所表述的或隐含的理论约束。还应当理解的是,附图中所示的以及在下面的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装置和过程,只是在附加权利要求中定义的本实用新型概念的示例性实施例。因此,与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相关的具体尺寸和其他物理特性不应被视为限制,除非权利要求另有明文规定。

参照图1-图7,其中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医用通气装置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图中,该医用通气装置用于经病人口腔插入咽喉部以建立人工气道,其基础结构包括由不同硬度的硅胶整体成型的一体式通气结构1,该一体式通气结构1包括第一管道11、包覆第一管道11的硅胶加强层13以及用于密封气管和食管入口的罩体14,这里将罩体14所在一端记为出气端,另一端记为进气端;其中,罩体14包括腹面141与外围套囊142,由于罩体14、第一管道11和硅胶加强层13是使用模具一体成型制成的,因此严格意义上是不可分离而视的,这里为了便于描述其结构,将其分解为三个部分进行描述;如图5所示,可视为罩体14的外围与硅胶加强层13外表面平滑无缝连接,第一管道11从进气端贯穿硅胶加强层13与罩体14的腹面141,延伸至出气端以适于第一管道11与病人气管相通,外围套囊142包括近端142a和远端142b,离进气端更近的为近端142a,另一端为远端142b,近端142a设有开孔,用于连接为外围套囊142充气的充气管2,对外围套囊142充入气体使其膨胀,从而实现对气管和食管的密闭,以防止食管内物体反涌进入气管,避免临床意外。为了掌握罩体14的外围套囊142内的气压,防止过度膨胀损伤人体器官,或膨胀不足难以形成良好密封,充气管2连接有用于指示外围套囊142内气压的指示气囊21,指示气囊21连接有用于控制充气管2单向充气的单向阀22。

如图6所示,为了能够在保持建立人工气道的同时,通过食管进行给药或向食管中插入其他导管,一体式通气结构1在成型时还包括了与第一管道11相邻的被包覆在硅胶加强层13内部的第二管道12,第二管道12贯穿硅胶加强层13并连通至外围套囊142的远端142b以适于通入食管中。

将该医用通气装置经病人口腔插入咽喉时,病人可能因为疼痛等原因咬牙,由于为了不损伤病人咽喉等柔弱器官,一体式通气结构1采用的是医用硅胶制成,但各部位硬度又根据需要而不相同,其中外围套囊142硬度小于肖氏硬度35度,第一管道11、第二管道12和硅胶加强层13硬度大于外围套囊142的硬度且小于肖氏硬度70度,这样的硬度经受不住病人的大力咬合,若病人咬牙用力时可能会使得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闭合而导致通气梗阻;如图7所示,因此这里在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的进气端分别设置有用于承受牙齿咬合力以防止通气梗阻的第一加强套管31和第二加强套管32,为了适应不同临床情况,这两个加强套管并排连接并且可插拔更换。

为了使得该医用通气装置在置入时更简单快速,易于操作,第一管道11、第二管道12和硅胶加强层13设置成与人体喉部解剖弧度相匹配的外形,且由于硅胶的弹性和柔软性,使得其能够根据不同病人喉部解剖弧度自适应改变。

另外,如图7所示,第一加强套管31的进气端管口设置有用于实现正压通气的气源接头4,若仅仅为了建立人工气道,气源接头4可以采用直通气源接头,这里为了使该装置用途更加丰富,气源接头4采用三通气源接头,三通气源接头包括第一通孔41、第二通孔42和第三通孔43,第一通孔41直径为标准规格的15毫米,用于接入气源,第二通孔42连通至第一加强套管31的进气端管口便于将正压气经第一管道11通入气管,为了避免由于该医用通气装置的移动引起罩体14与喉部的密接改变而影响密闭性,该三通气源接头可环绕第一加强套管31中心轴做360度旋转;第三通孔43设置有支气管镜支持件5,支气管镜支持件5与第三通孔43可拆卸连接,第三通孔43的直径大于支气管镜支持件5的直径,取下支气管镜支持件5时,可从第三通孔43置入气管插管经第二通孔42通入第一管道11,支气管镜支持件5内设置有可控制开合的密封隔层51,该支气管镜支持件5可支持在保持人工气道的同时实现支气管镜检查,当不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时,密封隔层51闭合以防止漏气,需要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时,打开密封隔层51,但是由于支气管镜的插入管比较细,密封隔层51打开后会造成漏气,因此,在支气管镜支持件5上设置一盖子52,盖子52上开设有一个用于支气管镜插入管通过的小孔52a,小孔52a直径大于支气管镜插入管直径,直径之差小于预设值,该预设值标准是使得进行支气管镜检测时,盖上盖子52,将支气管镜插入管经小孔52a插入后依然形成密封而不漏气。图7中的第二通孔42与第一加强套管31连接处和第三通孔43与支气管镜支持件5的连接处是为了便于示出其内部连接结构,进行了部分剖解,实际上是密封的;

因为医务人员在使用该医用通气装置时往往需要带医用手套,若其外表面太光滑会加大操作难度,因此将硅胶加强层13的外表面制作为粗糙面以便于使用,同时粗糙面能够增加硅胶加强层外表面与病人器官接触部位的摩擦力,避免该医用通气装置移位,增强了使用稳定性。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原则而提出的实现方式的示例性说明。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许多变化、组合、修改或等同变换可以替代本实用新型的元件。因此,本实用新型旨在不限制于所公开的用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但是本实用新型将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